望城區政府機構改革將設置工作部門24個

2020-12-18 湖南頻道

望城區政府機構改革將設置工作部門24個

來源:紅網 作者:高亮 編輯:吳若蘭 2015-10-23 14:37:19

時刻新聞

—分享—

  紅網望城站10月23日訊(分站記者 高亮)10月23日,記者從望城區有關部門獲悉,《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已正式發布。區政府機構改革後,共設置工作部門24個,區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和歸口管理獨立運作事業單位共計13個,改革將於今年12月底全面完成。
  
  根據實施意見,望城區將優化組織結構、加強協調配套、規範機構設置,主要工作部門調整如下:
  
  1、組建區農業和林業局,將區委農村工作部(區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的職責、區農業局的職責、區林業局的職責、區商務局牲畜屠宰監管職責、區畜牧獸醫水產局的行政職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的行政職能整合,重新組建區農業和林業局,為區政府的工作部門,掛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牌子。保留區畜牧獸醫水產局、區動物衛生監督所,不再保留區委農村工作部(區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區農業局、區林業局。
  
  2、組建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將區衛生局除餐飲服務許可和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監管以為的職責、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的職責整合,組建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為區政府工作部門。將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研究擬定人口發展戰略、規劃及人口政策的職責劃入區發展和改革局。不再保留區衛生局、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
  
  3、組建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將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的職責,區衛生局餐飲服務許可和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責、區商務局酒類流通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責,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職責、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為區政府工作部門,掛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區質量技術監督局。
  
  4、組建區城市管理局。在區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原區市政管理局行使的市容環衛、市政、園林綠化、廣告、道路照明及城市景觀亮化、渣土、垃圾、給排水等城市管理方面職責的基礎上,整合全區的城市管理職責,組建區城市管理局,為區政府工作部門。不再保留原區市政管理局。
  
  區城鄉規劃局由區政府工作部門調整為長沙市城鄉規劃局望城區規劃分局。不再保留區城鄉規劃局。
  
  5、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更名為區經濟和信息化局。
  
  6、區人民防空辦公室調整為區政府工作部門。區人民防空辦公室既是區國防動員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也是區政府人民防空工作主管部門,列入區政府工作部門序列,不計入區政府機構個數。
  
  7、將區住房保障局的行政職能劃入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保留區住房保障局。
  
  同時,將區公路管理局的行政職能、區交通運輸管理所的行政職能劃入區交通運輸局。保留區公路管理局、區交通運輸管理所。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所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區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將區市政維護處更名為區市政局,區園林管理所更名為區園林局,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所更名為區環衛局,均為歸口區城市管理局管理、獨立運作的正科級事業單位。
  
  實施意見還要求,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因地制宜推進改革,依法依規加強管理,積極穩妥有序實施,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加快形成精幹高效的區政府組織體系。同時,區委、區政府將適時派出督查組,對各部門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相關連結:
  
  望城區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調整後部門名單
  
  1、設置工作部門24個,包括:政府辦公室、發展和改革局、經濟和信息化局、教育局、科學技術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安局、監察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國土資源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農業和林業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審計局、行政綜合執法局、城市管理局、環境保護局、統計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人民防空辦公室。其中,監察局、人民防空辦公室列入政府工作部門序列,不計入區政府機構個數。
  
  2、區政府直屬事業單位9個,包括:商務局、糧食局、旅遊局、畜牧獸醫水產局、住房保障局、政務服務中心、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工務局、機關事務管理局。歸口管理獨立運作的事業單位4個,公路管理局歸口區交通運輸局;園林局、環衛局、市政局歸口區城市管理局。

相關焦點

  • 長沙市政府機構改革 將設置40個工作部門
    長沙市政府機構改革 將設置40個工作部門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舒薇 石月 編輯:申太陽 2015-03-18 08:33:38
  • 滎陽市召開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會 市政府設24個工作部門
    3月13日上午,我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會議確定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嚴控機構編制。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市政府設置24個工作部門。各相關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狠抓落實,積極穩妥地組織好、實施好、完成好各項改革任務,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體制保障。市委書記宋書傑要求全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強化大局意識,正確對待職責調整、機構調整和崗位調整,全力參與、融入和支持政府機構改革工作,按照要求,主動做好溝通協商、職能劃轉和工作銜接,確保思想不亂、工作不留空檔。
  • 東莞虎門長安將撤鎮設市 政府機構設置將不超24個
    [摘要]東莞虎門長安將被賦予縣級管理權限,重點解決「小馬拉大車」問題。市直部門派駐兩鎮的相關機構將併入新型市或區政府機關,總數不超過24個。羊城晚報訊記者唐波報導:備受關注的虎門、長安撤鎮設市設區試點工作終於有了新進展。
  • 寧化縣機構改革方案出臺 縣政府設24個部門
    1月27日,寧化縣出臺《寧化縣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實施意見,將組建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等工作部門。機構改革後,縣政府設置工作部門24個。  本次縣政府機構改革主要任務為圍繞轉變職能和理順職責關係,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重點整合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市場監督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公務員管理、內貿和外貿、城市綜合行政執法、涉農管理和教育管理機構等,同時推進其他領域機構和職責的整合。  具體為:組建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 青島市全面推進機構改革,共設置黨政機構53個
    對應中央和省機構改革調整設置黨政機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和省要求,嚴格與上級對標對表,做到市委工作機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在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與中央和省基本對應。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將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更好適應基層和群眾需要。群團組織改革與機構改革相結合,促進黨政機構同群團組織功能有機銜接,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事業單位改革根除「事業局」關於事業單位改革,首先是要求根除「事業局」。
  • 昆明市政府機構改革 人員編制合併後將調減20%
    昆明市政府機構改革 人員編制合併後將調減20%[昆明信息港發布時間:2009-11-24 08:21:36進入社區來源:昆明信息港]????昆明市政府機構改革·亮點掃描???
  • 鐘樓區機構改革方案公布 共設置黨政機構35個
    要充分認識深化機構改革的重大意義,始終把握深化機構改革的正確方向,以系統思維深入推進機構改革,努力做到既堅持問題導向,又注重協同發力,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確保我區機構改革完全符合中央精神、更加適應發展要求。
  • 機構調整後 四川省人民政府共設置工作部門36個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有關規定,會上,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長尹力向省人大常委會作了關於省政府工作部門調整的備案報告,報請備案。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四川省人民政府設置工作部門36個。
  • 長沙市政府改革後設40個部門 級別均為正處級
    近日,長沙進行了新一輪市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你需要了解的不僅僅是誰擔任新局長、新主任,還有機構改革後,長沙市政府機構發生了哪些變化?    機構改革後,長沙市政府將設置39個政府工作部門和1個直屬特設機構,對於這40個政府機構,你了解多少?瀟湘晨報特邀長沙市編委辦副主任向偉作為主講嘉賓,帶你認識改革後的40個「政府部門」。
  • 重磅丨寧波市機構改革方案公布:設置市委機構17個,市政府機構37個
    將市環境保護局的職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市國土資源局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市水利局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汙口設置管理和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市農業局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職責,市海洋與漁業局的海洋環境保護等職責整合,組建市生態環境局,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在所屬區縣(市)設立生態環境分局,作為市生態環境局的派出機構。
  • 嶽西縣啟動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
    周東明指出,要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在推進改革過程中做好行政權力的承接和落實,以及政府機構的銜接、整合和職責調整,以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確保縱向政令暢通、執行順暢,橫向分工合理、步調一致。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職責。
  • 株洲市政府24個工作部門「三定」方案獲通過
    通過3個多月的奮力拼搏,市縣兩級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進入加速期。截至7月21日,已有24個市政府工作部門的「三定」方案獲得市機構編制委員會通過,9個縣市區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已向全市公布。
  • 海南深化市縣機構改革細節:圍繞行政區劃調整等設置機構職能
    《海南省機構改革方案》是全國首個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的地方機構改革方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機構改革的統一部署,海南省在全國率先啟動地方黨政機構改革。據《海南日報》報導,「方案印發以來,省委省政府緊鑼密鼓、穩步推進各項改革工作,省委書記劉賜貴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相關工作,新機構組建、班子配備、場所調配、人員轉隸、工作銜接等工作有序開展。『十一』長假前,37個省級政府機構完成組建;長假後,18個省委機構也加快組建運行。目前,省級黨政機構改革基本完成。」
  • 西安市政府機構改革有什麼影響? 投訴不再遇推諉
    昨日,西安市召開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會議,會上公布《西安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實施方案》。根據政府職能轉變要求,按同一事項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原則,改革後西安市政府機構將由原來的43個減少為40個,其中新組建部門3個,重組部門1個,調整部門2個。
  • 嶽陽縣「三個三」全力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工作
    今年以來,湖南省嶽陽市嶽陽縣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難點,立足本地實際,積極探索研究,從三方面分三層次精準發力,穩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工作。一、深入開展「三項調研」。一是事前摸底。
  • 中國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進程已經開始提速
    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    「國務院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地方機構改革穩步推進。」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了2008年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成果,並提出2009年「加快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國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進程開始提速。
  • 江蘇96個縣機構改革方案出臺 這個局僅無錫梁溪區單獨設置
    無錫市梁溪區單獨設置大數據管理局 部分市級特色機構,「延伸」至縣級 在市級機構改革中 無錫、南京均單獨設置大數據管理局 不過,在96個縣(市、區)中 僅無錫市梁溪區單獨設置大數據管理局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歷次政府機構改革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隨著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和1954年憲法通過,國務院正式成立,標誌著我國政府機構設置進入正軌。1954年後,隨著各級機關的相繼建立,政府機構開始增設,到1956年,國務院機構總數達81個。為此,從1956年到1959年,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1958年撤銷合併了國家建設委員會等10多個單位,1959年國務院工作部門又作了進一步調整和撤併。
  • 120天了,浙江機構改革新設部門成績怎麼樣?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浙江省機構改革全面實施已120多天了。自2018年10月24日、25日,11個新組建部門陸續掛牌以來,新機構均已完成人員轉隸和部門職責劃轉,並投入緊張有序的工作。掛牌4個多月後,這些新機構交上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 新廳局亮相、地市機構改革啟動!山東機構改革改了啥 | 關鍵詞看2018
    10月9日上午,省委召開省級機構改革動員大會,對全面推進改革作了安排部署。改革後,省委、省政府機構共計60個,其中省委機構18個,省政府機構42個。整合了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國防科工辦)、省中小企業局(省鄉鎮企業局)、省無線電管理辦公室的職責,以及相關部門的匯總編制工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審批、食鹽批發許可證核發、發展循環經濟等職責。同時,按照優化協同高效原則,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部分職責交由相關部門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