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政府機構改革 人員編制合併後將調減20%

2020-12-17 網易新聞

昆明市政府機構改革 人員編制合併後將調減20%

[昆明信息港發布時間:2009-11-24 08:21:36進入社區來源:昆明信息港]

????昆明市政府機構改革·亮點掃描

???《昆明市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明確,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轉變政府職能。要通過推行「陽光政務」,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突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凡老百姓自己能夠解決的,政府決不幹預;凡市場競爭機制能夠自行調節的,政府決不幹預;凡社會組織能夠自我管理的,政府決不幹預,切實把政府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

????同時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力精簡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按照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收費最少、標準最低的原則,該並的並,該撤的撤,該減的減。

????副職職數2至3名,最多不得超5人

????按規定,部門核定正職領導職數1名;副職領導職數2至3名,任務較重的部門可根據工作需要增加1至2名副職領導職數。合併設置的部門,現有部門領導配備超出新核定領導職數的,按超職數配備予以保留,逐步消化。內設機構領導職數的核定,嚴格控制在本部門行政編制的三分之一內,內設機構原有領導超出新核定領導職數的,級別待遇可維持不變,逐步調整過渡。

????人員編制堅持人隨事走、編隨人走

????《意見》還重新核定了人員編制。在市政府機構改革中,行政編制不得突破現有總量。保留的部門,人員編制原則上可保持不變;合併設置的部門,人員編制合併後,調減20%左右,並做好人員的分流;部分機構職能劃轉的,人員編制堅持人隨事走、編隨人走的原則合併,合併後作適當調減;職能加強的部門,人員編制適當調增;新組建的部門,按照職能任務和精簡的原則核定。

????機關後勤服務與機關徹底脫鉤

????《意見》明確,要深化機關後勤服務機構改革,剝離為機關服務的職能。機關後勤服務及相關經濟實體與機關徹底脫鉤,實行社會化、市場化運作,政府購買後勤服務。

????此次機構改革不再為各單位核定工勤人員編制。將機關工勤人員編制置換為工勤人員控制數,按部門總編制數的10%左右下達。各單位工勤人員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管理,老人逐步消化為零;新進人員一律實行勞務派遣制度,籤訂勞動合同。

????議事協調機構不再單設常設辦事機構

????《意見》明確,要清理議事協調機構。工作中凡涉及跨部門的事項均由主辦部門牽頭協調,確需設立議事協調機構的嚴格按規定審批。現有議事協調機構,不必保留的,堅決予以撤銷;確需繼續保留的明確承擔具體工作的職能部門。今後,各類議事協調機構一律不再單獨設立常設辦事機構或實體性工作機構,不核定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機構改革

????遵循「四個原則」

????上下銜接、基本適應的原則。與省政府機構設置相銜接,建立適應昆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城鄉統籌管理體制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

????職責明確、權責一致的原則。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突出不同層級政府履行職責的重點,理順部門職責關係,明確和強化責任,不斷健全部門協作機制,形成全面銜接、分工合理的職能體系;加強直接服務基層和群眾的「窗口」機構的建設。

????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原則。科學合理設置政府工作機構,構建符合昆明市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市級政府管理體制;把深化機構改革與加快推進現代新昆明建設結合起來,把長遠目標與實現階段性目標結合起來,突出省會城市中心地位和作用,做到適度超前。

????統籌兼顧、穩妥推進的原則。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統籌安排、穩妥推進;認真、妥善做好人員分流安置工作,及時發現、處理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機構改革順利推進。(都市時報記者代興波傅碧東)

本文來源:昆明信息港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機構改革︱國稅地稅合併的邏輯
    此次地方國稅與地稅機構合併看上去僅僅是稅務系統的改革,實際上卻會對未來中國的地方經濟和地方政府行為產生深遠影響。圖為2016年11月28日,安徽省濉溪縣國稅部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進行「貼近式服務」。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規定:「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徵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後,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這看上去是重回九十年代,但在體制和效率上已經有天壤之別。
  • 太原市級事業單位改革!動態調整編制!
    根據部門主責主業,必須由政府提供、不宜推向市場或社會的公益服務,設置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承擔。需要政府提供,同時可以讓市場或社會參與的公益服務,設置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承擔。能夠通過政府購買等方式提供的服務,不再直接舉辦事業單位提供。可通過職能調整等方式由現有機構承擔任務的,不再新設事業單位承擔。
  • 西安市政府機構改革有什麼影響? 投訴不再遇推諉
    昨日,西安市召開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會議,會上公布《西安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實施方案》。根據政府職能轉變要求,按同一事項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原則,改革後西安市政府機構將由原來的43個減少為40個,其中新組建部門3個,重組部門1個,調整部門2個。
  • 中國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進程已經開始提速
    重慶加大整合力度,將原有的市農辦、市農業局、市農機局、市農綜辦4個部門資源整合,成立新的市農委,減少了16個處室,50多名人員,在2008年全市執政為民考核中,綜合排名第六,充分顯示了大部門的優勢。    各地還對議事協調機構、部門管理機構、自定行政機構和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進行了清理規範。據統計,改革後全國各省區市共減少副廳級以上機構80多個。
  • 嶽西縣啟動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
    周東明指出,要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在推進改革過程中做好行政權力的承接和落實,以及政府機構的銜接、整合和職責調整,以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確保縱向政令暢通、執行順暢,橫向分工合理、步調一致。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職責。
  • 政府機構改革後 「假公章」能開「真證明」?
    近期有群眾反映,早已撤銷的政府機構還在用「假公章」開具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證明文書。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地方機構改革後,一些已撤銷機構的職能,新機構「無人管」「不願管」或「管不了」,導致已經失效的老公章「退而難休」,出現了「假公章」開「真證明」的咄咄怪事。
  • 2003年:政府機構改革「第五波」 - 經濟參考網
    2003年3月11日《經濟參考報》頭版刊登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見證了第五次政府機構改革。  當日,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回顧國務院機構改革歷程,幾乎每一次改革都伴隨著政府職能的戰略轉變。1981年,國務院擁有100個工作部門,達到新中國成立以來機構數量的最高峰,而臃腫的管理機構在當時已不能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1982年3月8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問題的決議。這次改革使得國務院的部門從100個減為61個,人員編制也從5.1萬人減為3萬人。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將這樣安排
    那麼在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將這樣安排?編外人員的安置原則有三點。(一)編外人員聘用部門是安置工作的責任主體單位。應按照「誰聘用、誰負責」的原則,理清編外人員的人事勞動(勞務)關係。編外人員原來是哪個單位招聘的就由哪個單位負責,新單位不負責任。
  • 長沙市政府機構改革 將設置40個工作部門
    ,理順職責關係,嚴控人員編制,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昨日,《長沙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正式公布,市政府機構改革後,設置工作部門40個(含直屬特設機構1個),改革工作將於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 建國以來解放軍歷次體制編制調整改革
    據中國國防部網站文章,新中國成立後,我軍歷史上實施的較大規模的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就有10次,先後有數十個大軍區和兵團級單位被撤銷,近千所軍隊院校、醫院等被裁撤、縮編或改隸,全軍員額從抗美援朝時的627萬人減為目前的230萬人。回顧建國以來我軍歷次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大致可以劃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 網傳「國稅地稅」兩會後合併 系統內部意見不同
    「國地稅合併」無確切時間表(網絡配圖)  人民網北京2月19日電(記者 章斐然) 最近,有傳言稱地稅與國稅人員的分流合併工作將於全國「兩會」後啟動,關於地稅與國稅拆分合併的話題再次引起關注。  浙江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體改處工作人員對人民網財經記者說,「從來沒聽說過國地稅合併的事情」。他表示,重大機構改革程序上需要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提出機構改編方案,遞交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核,然後遞交國務院,最後遞交全國人大常委決議。
  • 青島市全面推進機構改革,共設置黨政機構53個
    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將力量配備、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更好適應基層和群眾需要。群團組織改革與機構改革相結合,促進黨政機構同群團組織功能有機銜接,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事業單位改革根除「事業局」關於事業單位改革,首先是要求根除「事業局」。
  • 機構改革後,兩個單位地位天差地別
    文旅局是2018年黨政機構改革後,由原來的文化局和旅遊局合併而成,是政府的組成部門。地市級以上,有的地方沒有剝離廣電行政職能,叫文廣旅局;有的地方將體育局合併進來,叫文廣體旅局或者文廣旅體局。在縣區一級,基本上這幾個部門都合併了,比較統一的稱呼是文廣旅體局。
  • 望城區政府機構改革將設置工作部門24個
    望城區政府機構改革將設置工作部門24個 來源:紅網 作者:高亮 編輯:吳若蘭 2015-10-23 14:37:19
  • 四川鄉鎮改革,政府「神經末梢」能否降低行政成本?
    賀雪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個縣通常轄10~20個鄉鎮,一個鄉鎮轄20~30個村。照此測算,一個村人口規模為一兩千人。這是現代基層治理較為理想的幅度。「每村一兩千人的規模,意味著村幹部基本可以把每家每戶的情況都掌握。」賀雪峰說。而在基層的實際操作中,其實並不完全按照省定指標來確定鄉鎮的規模。例如在此次鄉鎮行政區劃改革中,射洪市將玉太鄉、金鶴鄉合併到大榆鎮。
  • 關於印發《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已經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研究批准,現予印發。延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18年2月11日(此件公開發布)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根據省編辦、省政府法制辦《關於印發延安市市本級韓城市楊凌示範區西鹹新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 東莞虎門長安將撤鎮設市 政府機構設置將不超24個
    擬將虎門鎮、長安鎮設置為新型市或區後,其行政級別升格為縣處級,但不簡單複製縣一級行政模式:精簡班子配備,新型市或區不按有關規格配備四套班子;減少行政層級,新型市或區不設街道辦事處,在行政架構上繼續實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在政府機構的設置上,將進行優化,控制不增編制。
  • 渾南新區棋盤山開發區咋合併
    東陵區(渾南新區)教育局並未對合併一事作出明確回應。日前,記者從瀋陽市教育局了解到,每年的中小學學區劃片都是由各區自己完成的。如果涉及地區之間的合併,原則上政府機構也要進行整合,由區教育局劃分學區,並向瀋陽市提交。  按照通常情況,瀋陽市教育局在每年秋季新生入學前都會公布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初中大學區及學位劃分具體方案。
  • 滎陽市召開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會 市政府設24個工作部門
    3月13日上午,我市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會議確定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嚴控機構編制。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市政府設置24個工作部門。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站在全局高度,進一步增強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刻領會改革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改革的關鍵環節,切實把轉變政府職能這個政府改革的核心抓好。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抓好簡政放權;要創新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抓好政府管理;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抓好權力運行。
  • 楊宇棟出任中鐵總總經理,地方公司內部機構改革已開展
    對此,陸東福表示將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加快推動鐵總股份制改造。對於央企來說,要完成上述目標建立董事會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作為全民所有制的國企普遍存在政企合一、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的現象,政府沒有把公共事務的管理職能和作為國有資產所有者的職責分開。這使得國企無法像真正的經濟組織那樣遵循市場規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