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裡的秘密,天圓地方,穿在身上的敬畏之心

2020-12-24 小何姑娘說漢服

人靠衣裝馬靠鞍,衣服向來是生活住行之首。一直以來,漢服一直都是被稱為「國之顏面」,是漢族的傳統服飾。中華上下五千年,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漢服承載這的不僅僅是歷史的美學,更吸收了歷朝歷代生活的延續。

圖侵刪

漢服又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漢服定型於周朝,傳承於秦朝,自此代代傳承,結合時代特徵改造以適應社會的發展。漢服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於清代「剃髮易服」。幾千年以來,漢服經受了各個朝代的洗禮及升華,衍生出不同的形制,但最初的「深衣」卻始終存留了下來。

圖侵刪

中國人向來信奉因果輪迴,敬畏天地自然。這便體現在日常的著裝上,上衣分裁出四片,進行縫合組成,寓意「四季」。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帶著對大自然的敬畏,將四季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滲透到柴米油鹽的生活中。下裙多為布料拼接而成,裁剪成十二片或者是八片等偶數片,十二片對應的是一年中的十二個月。不論何時,中國人對偶數都有一定的偏愛,大概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習慣。

圖侵刪

衣袖的圓形弧度代表著「天圓」,衣服必須摺疊成矩形也就寓意著「地方」。將天圓地方一詞,完美的融入到生活中,代代傳承。漢服中縫,時時刻刻提醒著做人要堂堂正正,不可走邪門歪道。雖然就現在來說「天圓地方」只是古人對自然和宇宙不成熟的見解,但古人卻身體力行的延續著本身的文化。

圖侵刪

漢服的歷史傳承中,宋制,唐制,明制這些更為人所熟知。根據朝代的發展,文化經濟的差異,會展現出不同的姿態。

唐朝素來以胖為美。所以女子的體態多較豐腴,著裝多為對襟,以寬鬆為主。行走的過程中大袖飛舞,衣袂翩翩,給人飄逸的感覺。「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形容的就是唐代的對襟齊胸襦裙。寬大的裙擺既可以隱藏豐腴的體態又可以營造優雅飄逸的感覺。

圖侵刪

宋朝盛行「程朱理學」,在理學的道德束縛下,一改唐代的奢靡之風,盡顯儉樸清雅之風。「女子學恭儉超千古,風化宮娥只淡妝」一詩就將宋朝的社會服飾描述的淋漓盡致。所以宋朝的服飾多以羅紗為主,主偏向於素淨淡雅,顏色相對比較淡雅,腰間禁步壓住裙擺,避免風吹裙擺而顯得不雅觀。在「存天理,滅人慾」的影響下,宋代服飾低調而儒雅。

圖侵刪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在傳統節日穿上我們的傳統服飾,傳承我們的傳統習俗。讓全世界的人都被我們的漢服所折服。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歡迎點讚和收藏,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是你們的小何菇涼,點個關注不迷路噢~

相關焦點

  • 中國衣裳:那些你不知道的穿在身上的文化
    而中國旗袍向來以含蓄的方式展示女性之美,「超短」就毀掉了核心精神。  很多熱播古裝劇完全脫離歷史,對服裝隨意想像。比如,武則天穿著一套通體明黃、繡著巨龍的龍袍登基。而事實上,武則天登基時只可能穿「上衣下裳」的冕服,上衣為玄色(黑透微紅),下裳為纁色(紅透微黑),衣服上要有十二章紋,即十二種圖形。何況武則天自名武曌,認為自己在日、月、龍之上,不可能讓一條龍佔滿全身。
  • 褻瀆之心不可有,敬畏之心不可無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都是需要有一個規矩的,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對於任何規矩,我們都需要心存敬畏之心,萬萬不可有褻瀆之意。人類從原始社會開始,就已經學會了樹立規矩,所以遵守規矩是我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 漢服復興,你以為僅僅只是為了讓你買件衣裳嗎?
    華夏有衣,其名漢服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漢服,卻是逐漸被遺忘的絕色 曾有女孩穿漢服被憤青誤認和服
  • 天圓地方四合院,詩禮書香中國家
    北京四合院,天圓地方書房乃文人閒養清心處,書房搭配紅木家具,文房四寶,古色古香,華貴高雅,超凡脫俗,有卷堪讀,有畫堪賞,有物堪玩,是謂心性得以安放。天圓地方四合院,詩禮書香中國家,四世同堂其樂融融,禮序的延伸、家園的情懷、生命的吐納……一院古意,銘記民族傳統,一室幽靜,居者心曠神怡,
  • 葳蕤軒:敬畏心
    浸泡在日子裡。臨了一桶墨,臨壞幾支筆。之前要求自己每天必須臨,漸次變成一種生物鐘,如果哪天不臨,會覺得少了點什麼。比餓肚子還要不好受。就是這樣的寸管,竟然可以讓人為了它,低到塵埃裡去。不計較自己的身心怎樣蜿蜒磨折,不計較我愛惜到心痛的時光如何大劑量耗費在它那裡。多麼神奇。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樸素人,都愛之成癖,為它犯痴。
  • 她穿成農家下堂婦,身上破衣裳,米缸空無糧,豆丁眼淚汪汪哭喊娘
    她一朝穿成農家婦,身上破衣裳,米缸空無糧,豆丁眼淚汪汪哭喊娘!要熱愛書,它會使你的生活輕鬆:它會友愛地來幫助你了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會教導你尊重別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
  • 進入古人的精神世界,從衣裳開始
    在黃帝的設計裡,把衣與乾、與天對應,居於上位,因其有覆蓋之態;把裳與坤、與地對應,居於下方,因其有包含之能。於是,衣裳之分就成了天地之分,穿這樣的服裝,就構成了天地人的完整關係。其二,從色彩上:「乾巛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黃」(《後漢書·輿服志》)。巛,讀作「川」,乾巛其實就是乾坤。意思是說,黃帝設計的上衣採用了天的顏色,玄;下裳採用了地的顏色,黃。
  • 天圓地方的華夏
    清明三天假,第一天回了趟老家祭祖,一個小時的路程,路上我們商量著第二天去哪裡玩玩,時間有限也沒辦法去太遠的地方。那麼最後決定去黃帝陵吧!第二天一早就出發了而黃帝陵就位於陝西省黃陵橋山之巔,沮水環繞,群山環抱,環境幽雅
  • 登上「天圓地方」——2020「丈量大秦嶺」系列報導十五
    旅遊營銷專家、西北旅遊協作區秘書長王曉民發表感言上午11:00,「丈量大秦嶺」團隊開始走進太白山,向海拔3511米的「天圓地方太白山地質地貌、山嶽冰川、源泉秀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觀、奇花異草、人文歷史,構成了完整而完美的世界級生態旅遊景觀體系,堪稱華夏山川之脈,九州自然之源,東方大美之本。「朝辭盛夏酷暑天,夜宿嚴冬伴雪眠。春花秋葉鋪滿路,四時原在一瞬間。」
  • 心力訓練:懂得敬畏才能讓你越來越厲害,敬畏之心深藏這幾種力量
    敬畏會讓我們因禍得福,敬畏也會讓我們變得更有智慧。一個懂得敬畏的人,一定會在時間的見證下,成為眾人所仰慕的高手,敬畏之所以有這麼大的魅力,根源是懂得敬畏的人,擁有這幾個顯著優點。一、敬畏不是害怕,敬畏是謙虛地體現一個人要想成為厲害的人,我們要學會謙虛。
  • 國風新潮,一襲漢服的華麗背後穿的是什麼?
    網際網路,更是給古往的漢服之美與今日的同袍們一個全面觸及的華服賞宴。漢服的美,只有穿在身上才能有最真切的心享體會。每一針,每一線,都隱著國學儒風的文化淵源,一舉手一投足,華服形制裡皆是國學傳統深蘊的內涵。曾經遠古的漢服,隨著國風的復興,開始重獲生機。
  • 科學家常說「天圓地方」一直被誤解,真正含義蘊含宇宙萬物思想
    隨後命四人分四方,具體實施文明推廣的工作,這就是最早的天圓地方的理論和實踐。天圓故然沒有今天的精確認識,但已經蘊育了樸素的宇宙觀,地方則是指地平坐標系,方指方位或方位角,即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卯代表東方,並用十二個地支,十個天幹,四個卦象表示二十四個方向並構在整個周天(360度圓),這才是天圓地方的真相。
  • 泰國恐怖電影《鬼進鬼出》人還是應該有點敬畏之心比較好
    世界上存在著太多太多的未解之謎。我們不能憑藉現在僅有的科技就判斷。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鬼神,也沒有人證實了世界上是否存在鬼神,但是我們要懷著一個敬畏的心去對待這一切。最近觀摩了一部泰國恐怖電影《鬼進鬼出》。講述的就是應該懷有敬畏之心去對待未知事物的心。電影的故事非常簡單,講述的就是一個拍攝恐怖電影的拍攝小組。去公墓那邊拍攝恐怖電影。
  • 「天圓地方」之客家圍龍屋
    房屋選址以山脈來勢雄健,山麓結基平坦、寬敞,周圍綠水迴環的地方,此被視為「風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體呈半圓形,前低後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圓池塘與半圓圍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圓」;而在這中間,一般建有方形堂橫屋,為「地方」,二者相結合,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的體現。
  • 訪登頂珠峰第一人之子:必須對山保持敬畏之心
    4月29日,彼得(左)把自己父親希拉蕊登珠峰時使用過的巖石錐交給西藏珠峰登山博物館館長尼瑪次仁 新華社記者索朗羅布攝  在位於西藏拉薩登山學校院內的珠峰登山博物館內,世界登頂珠峰第一人埃德蒙·希拉蕊的兒子彼得·希拉蕊指著館內陳列的父親畫像說:「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物,你必須對它保持敬畏之心
  • 《人民日報》新大樓設計方:寓意是天圓地方
    記者發現,其設計者曾表示,其主要設計概念是以圓形造型表達「天圓地方」的寓意。他還曾在大樓造型引起網絡熱議時作出回應,稱大樓因為在建,從不同的角度拍攝會有不同的效果,一些網友惡搞,結果讓人浮想聯翩。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周琦領銜的團隊,是人民日報新大樓的設計班底。
  • 佛說:頭頂三尺有神明,人無敬畏之心難以想像
    前些時日,我剛準備趁節假之餘去寺廟給自己家人求個平安,半道上就遇見了一位工作上同事。他在得知我的行程後,也一併想要同我前去見識見識。說實話,對於他的要求我起初是不樂意的,因為這個同事平日裡就是一個口無遮攔的人,我生怕他到時候在寺廟禮佛時說了一些不好的話,惹出是非,擾亂佛門清靜。
  • 令人佩服的「西藏風俗文化」信仰的執著,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很多人說:西藏是一個讓他魂牽夢繞的地方。很多去過西藏的人說:去過西藏之後,軀殼回來了,魂卻留在了西藏。西藏藏族舞蹈西藏藏族舞蹈藏族人世世代代流傳著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不得不說,在西藏,信仰都是風俗讓我們不得不去敬畏。
  • 【津玉良言】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nbsp&nbsp&nbsp&nbsp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做廉潔從教的好老師&nbsp&nbsp&nbsp&nbsp為深化「黨風廉政文化進校園」專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幼思想道德修養,強化拒腐防變和廉潔從教意識,東麗區委黨校彭義強老師蒞臨我園
  • 就在廣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一個我們心存敬畏的地方
    中國唯一一個以人名命名的地方,毋庸置疑大家都知道我說的就是中山了,來到中山幾天,小編才姍姍來遲到這座城市以他命名的孫中山先生故居的紀念館,一方面是小編覺得這個景區太神聖乃至對它起了敬畏之心,第二個是覺得之前了解孫先生都是在教科書裡,如今可以走近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去了解得更加透徹,有點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