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天圓地方」仰視天如圓蓋,俯視大地如盤。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天圓地方,在太白山山巔,海拔3700米。晴朗的天氣,白雲在腳下浮動。天圓地方,風很大,看南北分水嶺的最佳位置,雲海被氣流擋在山的一邊,很壯觀。
-
登上「天圓地方」——2020「丈量大秦嶺」系列報導十五
旅遊營銷專家、西北旅遊協作區秘書長王曉民發表感言上午11:00,「丈量大秦嶺」團隊開始走進太白山,向海拔3511米的「天圓地方太白山地質地貌、山嶽冰川、源泉秀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觀、奇花異草、人文歷史,構成了完整而完美的世界級生態旅遊景觀體系,堪稱華夏山川之脈,九州自然之源,東方大美之本。「朝辭盛夏酷暑天,夜宿嚴冬伴雪眠。春花秋葉鋪滿路,四時原在一瞬間。」
-
《人民日報》新大樓設計方:寓意是天圓地方
記者發現,其設計者曾表示,其主要設計概念是以圓形造型表達「天圓地方」的寓意。他還曾在大樓造型引起網絡熱議時作出回應,稱大樓因為在建,從不同的角度拍攝會有不同的效果,一些網友惡搞,結果讓人浮想聯翩。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周琦領銜的團隊,是人民日報新大樓的設計班底。
-
天圓地方四合院,詩禮書香中國家
北京四合院,天圓地方天圓地方四合院,詩禮書香中國家,四世同堂其樂融融,禮序的延伸、家園的情懷、生命的吐納……一院古意,銘記民族傳統,一室幽靜,居者心曠神怡,
-
天圓地方——走進上海博物館
博物館的建築格局像是古代的青銅器,圓頂,方體基座,象徵「天圓地方」,也許是有些舊了的緣故,遠遠看去像是一個圓形的鍋蓋,上面戴著個耳子,顯得有些古樸。陳舊的外牆裝飾又多了幾分歷史的痕跡。上海博物館是與北京、南京、西安齊名的我國四大博物館之一,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排隊的人很多。
-
道的原始模型踏罡步鬥的原理與天圓地方的真實含義
天圓地方以上是大眾對踏罡步鬥 天圓地方的了解。踏罡步鬥還說的過去,但是天圓地方根本沒有說清楚是什麼。《淮南子·天文訓》有說:「天圓地方,道在中央。」那麼什麼是天圓地方,道又為何在中央呢?既然要記錄,那麼就得用紙這些東西,紙是二維的,而星辰的運行是立體的,所以就有了天圓地方。拋去古代人 民間神話一面,實際上古人是早就知道大地不是方的天體,本來就是圓形的。而在大地上,人們用圖紙體現,是一個方形的。
-
山東博物館:天圓地方、天人合一的器型表示
在《小佛像》的系列文章中我們通過文字的破譯和佛像姿態的結構分析得到了「天圓地方、天人合一」兩句名言的本意解讀: 天圓地方 唯標準最大,不唯眾多思想理念!
-
科學家常說「天圓地方」一直被誤解,真正含義蘊含宇宙萬物思想
隨後命四人分四方,具體實施文明推廣的工作,這就是最早的天圓地方的理論和實踐。天圓故然沒有今天的精確認識,但已經蘊育了樸素的宇宙觀,地方則是指地平坐標系,方指方位或方位角,即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卯代表東方,並用十二個地支,十個天幹,四個卦象表示二十四個方向並構在整個周天(360度圓),這才是天圓地方的真相。
-
「天圓地方」之客家圍龍屋
房屋選址以山脈來勢雄健,山麓結基平坦、寬敞,周圍綠水迴環的地方,此被視為「風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體呈半圓形,前低後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圓池塘與半圓圍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圓」;而在這中間,一般建有方形堂橫屋,為「地方」,二者相結合,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的體現。
-
衣裳裡的秘密,天圓地方,穿在身上的敬畏之心
圖侵刪衣袖的圓形弧度代表著「天圓」,衣服必須摺疊成矩形也就寓意著「地方」。將天圓地方一詞,完美的融入到生活中,代代傳承。漢服中縫,時時刻刻提醒著做人要堂堂正正,不可走邪門歪道。雖然就現在來說「天圓地方」只是古人對自然和宇宙不成熟的見解,但古人卻身體力行的延續著本身的文化。
-
已經有500年歷史:按照「天圓地方」來設計的建築
地壇總面積37.4公頃,呈方型,整個建築從整體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國古代「天圓地方」、「天青地黃」、「天南地北」、「龍鳳」、「乾坤」等傳統和象徵傳說構思設計的。在古代中國,「天圓地方」的觀念源遠流長,因此,作為祭祀地祇場所的地壇建築,最突出的一點,即是以象徵大地的正方形為幾何母題而重複運用。從地壇平面的構成到牆圈、拜臺的建造,一系列大小平立面上方向不同的正方形的反覆出現,與天壇以象徵蒼天的圓形為母題而不斷重複的情形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
「天圓地方」還是「太陽軍刀」?
「天圓地方」還是「太陽軍刀」? 總投資超過11億美元,高492米,中國第一高樓。由美國KPF建築事務所設計、曾因「太陽軍刀」外形引起國人強烈爭議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將於今年秋季正式建成。KPF主設計師威廉·佩德森接受了本報專訪。
-
與天壇相對,地壇是方形的,意為「天圓地方」
與天壇相對,地壇是方形的,意為「天圓地方」。地壇公園祭壇的威嚴,絲毫不亞於天壇的圜丘。而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更是增添了這裡的神秘感。雍和宮往北過了北二環便是地壇公園,這是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也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
-
《天圓地方》今晚首播,預告片搶先看
今晚 由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策劃指導、 河源廣播電視臺創作攝製的 大型人文紀錄片 《南粵瑰寶》第二季——《圍屋紀事》 將播出第一集《天圓地方
-
「天圓地方」的觀念的形成,帶有氏族部落色彩,並賦予禮儀的含義
中國古代「天圓地方」觀念的形成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早。遠古先民顯然要遠比今人更深刻地感受到晝夜寒暑的變遷。在幾乎沒有燈火的夜晚,遙遠而深邃的天空日月星辰的運動深深地吸引了他們的視線,人們根據直觀感受,很容易就形成天穹是一 個球的觀念,進而形成了「天圓地方」的觀念。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陽西水坡,發掘了座屬於仰韶早期(距今約六千年)的四十五號基葬。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客家人建屋大都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選擇以山脈來勢雄健,山麓結基平坦、寬敞,周圍綠水迴環的地方,此被視為「風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體呈半圓形,前低後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圓池塘與半圓圍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圓」;而在這中間,一般建有方形堂橫屋,為「地方」,二者相結合,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的體現。
-
豐海石三區交界小瓦窯打造「天圓地方」京西新地標
這個位於豐臺、海澱、石景山三區交界的小瓦窯村,將打造一個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高80米的「天圓地方」京西新地標。記者從盧溝橋鄉獲悉,小瓦窯村產業園項目總建築面積18萬餘平米,由兩棟近80米高的主樓和一棟6層開放式立體街區式商業裙樓組成。
-
鄭州博物館:天圓地方、鼎立中原,探尋珍貴文物的生命歷程
鄭州博物館主展館,其造型酷似商代青銅方鼎,建築上方配以圓形碟狀屋頂,出簷深遠,取「天圓地方、鼎立中原」的寓意,整體建築風格粗獷而不失精美,有著極其鮮明的時代感。鄭州博物館文物藏品相當豐富,共收藏各類文物5萬餘件。
-
學術交流 點到為止 梅山文化 天圓地方——知名學者謝國芳應邀來安化暢談「安化方言與梅山文化"
學術交流 ,點到為止梅山文化 ,天圓地方——知名學者謝國芳應邀來安化暢談「安化方言與梅山文化梅山文化 ,天圓地方。 ——李定新出版文化專著《天圓地方》、雜文集《點到為止》。近年來主要從事益陽地域文化和方言研究,被業界譽為「學者型記者」。
-
天圓地方,它是中國人宇宙觀的代表
這三座建築,安排在天壇南北的一條直線上,從高處看,南邊的圍牆是方的,北邊的圍牆是半圓的,所謂「天圓地方」是也! 一進祈年門,宏麗的祈年殿,便矗立在眼前,一座有鎦金寶項,三重簷的圓形大殿,安放在六千多米的面積,圓形的白石臺基上。臺基分三層,每層都有白石的雕花欄杆。遠遠望去,像鑲在臺基上的美麗的花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