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曹操和袁紹,大家首先可能會想到的是官渡之戰。在此,小編先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官渡之戰。公元200年,曹操、袁紹相持官渡,當時曹操人少,糧草也不夠,最終卻贏得了勝利。為什麼?有的人認為是許攸前來投靠曹操,告訴曹操袁紹的『小秘密』,曹操得以奇襲烏巢,贏的戰爭的勝利。有的人認為袁紹太自以為是,根本不懂得運用手底下的『有才之士』,可以這麼說,在袁紹手下當差,越能耐的人越被打壓的嚴重,甚至扼殺。有的人認為是袁紹太輕敵,就憑討伐董卓來看,袁紹被推薦為盟主,袁紹當上盟主後怎麼做的?帶著這大幫諸侯『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前方浴血奮戰,後方竟然天天開partty!為什麼袁紹會這麼幹?因為袁紹啊根本沒把董卓當個玩意看,說白了就是輕敵,認為一個渣滓董卓也值得這麼多諸侯、如此龐大的軍隊去剿滅?!他的這種想法也直接導致了關東軍的失敗。
我認為,官渡之戰之所以袁紹會失敗就在於袁紹沒腦子,政治上沒有遠見,僅憑這點,即使許攸不叛變,曹操也能夠戰勝袁紹。袁紹到底有多沒腦子?通過當年董卓進京這件事來看就可以看出袁紹能力確實與曹操相差太多。189年,漢靈帝病逝,最初要傳位的人是劉協(小兒子,王美人所生),並不是劉辯(何太后所生)。但是,何太后與大將軍何進勢力龐大,最終擁立劉辯為皇帝。擁立完後,形成兩股勢力:士人;宦官(包括太監)。何進屬於士人一方,如今手握殺生大權,如果是你,會把那些反對勢力如何?殺!這也是袁紹給何進出的主意,將那些太監、宦官統統殺死,天下就太平了!何進一想,是這麼個理。於是就去跟何太后(何進的妹妹)商量去了。何太后竟然沒有同意,原因就是曾經漢靈帝想要廢黜她時,是宦官極力哀求,挽回了聖命,做人要懂得知恩圖報呀!何進只好作罷。
袁紹得知後,又想了個法子,不過他想的這個法子,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餿主意。就是讓涼州軍董卓進京整治這些宦官、太監。為什麼說袁紹出的這是餿主意?在不了解此人的性格、為人處世方面就把董卓『請』進來,萬一董卓要長住洛陽呢?萬一是『引狼入室』呢?萬一送不走這位爺呢?袁紹統統沒有考慮。還有就是,你說請董卓進京來幹嘛?不就是幾個宦官、太監嗎?他們手握重兵了?還是手底下有武林高手,可以千裡之外取敵首啊?都沒有吧?直接派幾個刺客,將那些太壞的宦官、太監刺殺掉不行嗎?手握重兵的何進,手底下真沒有這類『能人』嗎?退一步說,公然殺幾個沒有皇帝撐腰的宦官、太監有人敢說個不字嗎?!還非要請一位『未知的危險人物』來?唉,不得不說袁紹眼光太淺,殺幾個太監、宦官,竟然到了用『外人』的地步!不知道的還以為那幫宦官、太監是大將軍呢。最終,何進在袁紹的餿主意下,宦官沒殺幾個,自己反而被宦官殺了,隨後袁紹開始殺太監、宦官,為何進報仇,控制朝綱。等董卓進京後,宦官、太監之患已被清除,最後,董卓開始清理袁紹。可笑吧?曹操得知這個消息後,當即哈哈大笑:「何必紛紛招外將乎?」曹操的想法就很簡單,直接將那些最壞的,調皮搗蛋的宦官啊,太監啊殺了,這件事就解決了。
通過殺宦官、太監這件事就可以看出袁紹的政治眼光比曹操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袁紹能打贏官渡之戰才怪!我相信,即使沒有許攸的幫忙,袁紹自己都能把自己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