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三五」將增150萬個停車位 因地制宜制定收費政策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申城「十三五」將增150萬個停車位

  停車費政府指導價上限適度放寬,推動公共停車位錯時開放共享

  《上海市靜態交通行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預期將新增150萬個停車泊位,屆時停車場「可預約」比例將達50%以上;重點解決住宅小區、軌道交通站點以及醫院等公共服務機構的停車需求。同時,試點授權相關區政府制定停車收費政策,適度放寬政府指導價上限控制,擴大適用範圍,進一步發揮價格槓桿對停車供需的調節作用。

  超半數停車場「可預約」

  規劃明確,預期本市「十三五」期間新增的150萬個停車泊位中,結合建築開發,新增配建泊位140萬個; 結合單獨供地、樞紐建設、環境整治、綠化配套、配建增建等方式,新增公共泊位5萬個(含P+R泊位);結合住宅小區綜合治理以及醫院、學校和商辦等建築內部挖潛改建,新增專用泊位5萬個。

  為提高停車設施利用效率,「十三五」期間,滬上力爭將經營性泊位周轉率提升20%,其中道路泊位周轉率提升30%;而停車經營服務水平也要顯著提升:在100%的經營性公共停車場(庫)和收費道路停車場中,將實行電子收費系統聯網管理,聯網信息準確率達到95%以上,開通預約停車、電子支付的停車場(庫)比例達到50%以上。

  差別化供給停車設施

  市交通委表示,將從剛性約束和柔性引導兩方面著手,並針對「基本停車」和「出行停車」實行差異化供給,有效調節停車供需關係,從源頭上控制停車需求的過快增長。在中心區、外圍區、郊區城鎮化區域等不同區域,針對住宅小區、醫院、學校等不同的停車矛盾特徵,明確分區分類管控要求,採取差別化的停車供給及需求管理政策。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和力量等市場主體全面參與停車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加快推進停車產業化發展。

  為完成停車資源共享利用創建指標,將加快制定各區停車共享實施辦法和實施計劃,重點盤活利用既有的公共、道路、專用等各類停車資源向周邊住宅小區、醫院、學校等錯時開放共享,同步促進充電設施分時共享。

  因地制宜制定收費政策

  規劃明確,基於區域交通的差異化特點,在本市外環線內相關區聚焦交通矛盾突出區域,試點授權相關區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停車收費政策。適度放寬政府指導價上限控制,擴大市場價適用範圍。逐步縮小政府定價管理範圍,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機制,公共運輸到達便利、機動車輛停放選擇充分的區域,逐步推行由經營者根據市場供需狀況自主確定收費標準。

  同時,政府定價的導向作用將有效發揮,P+R停車場(庫)實行價格標準較為優惠的政府定價,鼓勵個體機動交通轉換集約公共運輸方式出行;重要公共基礎設施配建的公共停車場(庫)可實行政府指導價,兼顧供需關係和設施功能定位;道路停車場實行短停便利、長停價高、累進計費的政府定價,體現道路泊位的臨時屬性和服務功能。(記者 李蕾)

相關焦點

  • 朝陽區「十三五」新增車位3.74萬,「十四五」擬增1.5萬個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市朝陽區交通委副主任張斌源今天上午介紹,十三五期間,朝陽區新增停車位3.74萬個,「十四五」期間,擬再增設停車位1.5萬個。 北京市朝陽區「兩會」正在召開,在今天上午召開的朝陽區「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朝陽區交通委副主任張斌源介紹,「十四五」時期,朝陽區將打造便捷高效、開放共享、生態宜居的現代交通體系。新增改擴建京密路、京哈高速、東壩南二街等道路50條,完成疏堵工程50處,改造慢行系統120公裡,增加停車位1.5萬個。同時,持續推進望京、三裡屯、青年路等區域的綜合交通治理。
  • 海南:將實施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停車位差別收費
    2019年將出臺新能源汽車車輛停放服務收費優惠政策,實施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停車位差別收費政策。二、主要目標2019年,出臺新能源汽車車輛停放服務收費優惠政策,科學、規範制定新能源汽車車輛停放服務收費標準,實施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停車位差別收費政策,規範車主停車行為,保障新能源汽車使用便利性,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 第17屆上海車展出行全攻略:開通4條公交短駁線 設1.4萬個停車位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4月17日報導:第17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簡稱「上海車展」)將於4月19日至28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東方網記者今天下午從上海市交通委獲悉,為保障車展期間交通平穩運行,日前,市交通委牽頭制定交通保障組織方案,確保車展期間交通運行平穩有序。
  • 上海停車位查詢軟體哪裡有?89萬個停車位一覽無餘
    10月15日,恰逢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倒計時20天,在「上海停車」APP發布啟動儀式現場了解到,APP內的進口博覽會停車預約功能也將於本月上線,屆時,首批34家停車場(庫)將實現在線預約。  據介紹,「十三五」前期,市交通委推進完成了全市公共停車領域的電子收費系統標準化建設和全面信息聯網工作,試點建設了公共停車信息平臺,並開展了初步應用測試。  隨著智慧停車理念的深入人心,技術應用日漸成熟,2019年四季度起,市級公共停車信息平臺正式啟動升級建設,近期已全面完成有關平臺功能開發、數據接入和內部測試工作。在此基礎上,「上海停車」APP正式走入大眾視野。
  • 寶安3年內將增1.15萬個立體停車位
    目前,寶安區已建成甲岸智能立體車庫等項目,三年內將再增 1.15 萬停車泊位,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84 萬輛車 VS38.1 萬個泊位寶安為市民解決停車難問題靜態交通規劃專項研究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底,寶安區小汽車停車場共計 1533 個,共計停車泊位約 38.1 萬個。寶安區小汽車保有量約 84 萬輛,按照國際標準,停車泊位需求約 100 萬個,缺口高達 61.8 萬個,缺口佔比 61.6%。
  • 青島市北將新增4萬個停車位 光臺東就增加2600個
    此外,市北區正在推進南山新村1號綜合停車樓項目,該停車樓佔地9000平方米,規劃停車位270個;中央商務區停車樓項目佔地面積6600平方米,規劃停車位400個。預計這兩個項目明年將開工建設。  停車供給劃分三類區域   市北區近期在綜合規劃中,根據轄區特點和不同片區、不同組團的居民出行特徵,準備將轄區劃分為三類停車供給區。
  • 嘉定這171個道路停車位4月1日起恢復收費,收費標準看這裡
    這種日子即將成為過去式~▼受疫情影響,南翔鎮道路收費制度一度暫停但是,從4月1日7:30開始經過重新優化和梳理道路停車資源後南翔鎮道路171個停車位將恢復收費以下為收費車位表>▼注意,收費標準為:白天7:30-19:30,首個小時內7元;超過1小時後,每30分鐘4元。
  • 北京擁堵費漸近:已初步制定方案 政策落地倒計時
    從設想到研究探索,再到初步制定方案,北京距離開徵擁堵費已經越來越近了。昨日,市政協召開了霧霾治理問題提案辦理協商會。會上,針對委員提出本市開徵擁堵費的建議,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市交通委等部門答覆表示將予以部分採納,目前北京初步制定了本市交通擁堵費收費政策方案和技術方案,目前正在組織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論證。
  • 龍巖260個停車位 正式計時收費 收費首日遇難題
    作為率先試點區域,蓮東片區的試行期限為兩個月,針對問題調整之後,該方案將在其他社區全面推廣。(本報3月5日N8版曾作報導)  昨天,記者走訪發現,蓮東小區門口,收費的停車位還空著許多,旁邊不收費的人行道上擠滿車,而蓮東北路土樓坪附近,雖然停車位裡停了十幾輛車,但管理人員說,交了錢的只有3輛。
  • 網友建議路邊停車位夜裡免費,最新答覆來了:暫不收費!
    先看看網友對停車制度的看法還有網友說:有些市民,為了避免晚上收費,把車停在收費車位外邊,更加加劇了停車難問題!支持優化收費方案「晚間停車收費10元不太合理」路邊停車位本身就是公共資源,停車公司也沒什麼大的投入,白天每次3元,百姓都能接受,夜裡停車基本都是附近居民,白天上班,夜裡回到家門口,還要再掏10元停車錢,感覺難以接受……」對此,相關措施來了:洛陽市將研究制定差別化收費政策,對現行的收費標準進行調整,在新的政策出臺前,路內停車泊位夜間暫時不收費!一起了解詳細內容吧!
  • 中央商城:地下停車位起糾紛,收費合理,合法成關鍵
    這幾天,中央商城業主不斷給欄目組打來電話,說地下車庫開發商現在不讓他們停車了,要停車也可以,得拿11萬8購買。9月4號傍晚,中央商城業主又打來電話,說小區停車場大門被堵了。記者趕到現場看到,不少私家車停在小區地下停車場入口的大門處,動彈不得。轄區民警正在調解處理。業主們說,他們之所以用堵大門的方式來維權,緣於開發商對地下車庫的管理政策變化。
  • 我市將調整宜停車收費政策
    【深圳商報訊】(記者 屈宏偉)我市停車收費政策將有所調整,擬對停車超時的情形取消「一事兩罰」和「補繳雙倍」的條文,並在「預繳費」模式之外,推出後付費模式。市法制辦10月18日在其官網公告《深圳市機動車道路臨時停放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市民可通過「深圳市法制辦」微信公眾號平臺,參與該辦法的網上立法聽證。
  • 長沙內六區停車位缺口超70萬個 硬體和人為因素造成停車難
    探因 車位缺口 長沙內六區淨缺口超70萬個 據長沙交警部門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長沙內六區共有停車場2155個,停車位75.74萬個。其中,公共停車場794個,停車位20.81萬個;專用停車場1361個,停車位54.93萬個。
  • 深圳路邊停車位實行收費 司機寧願違停佔道
    南都連環追  2015年1月1日起,深圳1.2萬個路邊停車位實行收費。新規對路邊違章停車罰款力度加大,一類地區和部分嚴管路段,罰款從500元到2000元不等。昨日是新政實施第6天,政策效應開始顯現。
  • 天津「路邊停車位收費」合理合法嗎?
    天津路邊劃有很多停車位,但都是收費的,而且收費是可以協商的!具體收費基本是10元一小時的樣子,如果你停的時間長可以商量一下比如一共給30元停一天。首先來說呢,這個收費都是政府把停車收費權租給了企業,具體收費是企業行為,因此收費可以協商也可以說通。政府的本意應該是希望道路暢通,合理利用,減少老百姓不必要的路邊停車行為,因此讓企業去運營,用收費來減少這種停車行為。
  • 深圳部分政府停車位不收費 市民不滿
    隨著機動車數量的迅猛增加,深圳市道路擁堵情況日益嚴峻,而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裡,深圳是目前唯一沒有採取限購、限行政策的城市。通過經濟手段提高用車成本從而達到治堵的效果,是深圳治理交通擁堵的重要思路,徵收停車調節費也是落實這一思路的重要舉措。
  • 公共停車位為何要收費?
    面對部分業主的不理解,業委會主任王鵬解釋稱:「對停車位收費,已經過業委會成員同意。此舉利於有序管理,且收取的費用將用於小區舊設備修繕。」小區業主態度不一王先生稱,小區商鋪外面、人行道裡面,屬於小區公共區域。「之前,此處就被設置了道閘,想要實行停車收費,但被相關部門責令拆除了。
  • 長春「二環內停車位或將收費」引關注,網友最關注哪些點?
    到2020年初,長春市市區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210萬。長春路邊停車收費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由長春市政府授權相關部門管理。2004年,有關部門建議成立專門的公司負責收費,長春市交警支隊委託長春市某靜態車輛服務有限公司收費。
  • 哪些停車位是不能收費的?如何辨別並舉報?政府規定的收費標準
    這些地方地下停車位收費多少才合理:1)單次停車(輛/次),相關政策規定室內停車場,包括樓層和地下都是起價2元/2小時,超過2小時以上的,每1小時加收1元。2)包月停車(輛/月),先關政策規定室內停車場(樓層、地下)排氣量2.2升以下200元,排氣量2.3升以上300元。
  • 「住宅小區停車位收費最高限價」新規引熱議,西寧網友們這麼說
    6月9日晚、6月10日,《西海都市報》全媒體平臺報導了西寧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西寧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制定出臺西寧市住宅小區停車場收費最高限價標準的消息後,眾多西寧市民、網友通過留言和來電方式,對這一惠及百姓的實事點讚,同時展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