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襄宜一體化,為襄陽市域副中心城市,建機場、高鐵站

2020-12-09 襄陽信息

推進襄宜一體化,為襄陽市域副中心城市,建機場、高鐵站

推進襄宜一體化發展,定位為襄陽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成千億級的襄南重要經濟區,建機場、高鐵站

據了解,《宜城市城鄉總體規劃(2017-2035)》(以下簡稱《規劃》)是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的高層次戰略規劃,是宜城2017至2035這18年發展的指路明燈,在今後15年裡仍將指引著宜城跨越式發展。根據《宜城市城鄉總體規劃(2017-2035)》了解到,規劃範圍包括市域、城市規劃區、城市集中建設區三個部分。市域:規劃範圍為宜城市行政區劃範圍內的地域,包括八個鎮、兩個街道辦事處、一個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工業園區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2115 平方公裡。城市規劃區範圍包括:宜城鄢城街道辦事處全部行政管轄範圍,王集鎮全部行政管轄範圍,雷河鎮全部行政管轄範圍,南營街道辦事處、小河鎮、孔灣鎮、鄭集鎮部分行政管轄範圍,總用地面積 568.09 平方公裡。城市集中建設區:東至漢江西岸,南至鄔家衝水庫,西至襄荊高速,北至呼南高鐵,總面積為55.6平方公裡。規劃期限為 2017-2035 年;近期為 2017-2020 年,遠期為 2021-2035 年,遠景展望到 2050 年。規劃期內,堅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著力打造千億工業強市,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努力把宜城建設成為中國新型城鎮化示範城市、漢江生態經濟帶的節點城市、襄陽市經濟發展的先進縣市、精緻秀美的國家園林城市。《規劃》明確了宜城的城市性質:漢江生態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襄陽市域的副中心城市,以先進位造業為主的國家園林城市。

《規劃》還明確了宜城的城市職能:擁江抱湖的國家園林城市;以楚文化內涵為主導的特色文化旅遊城市;襄陽南部的綜合交通樞紐基地;以汽車配件、精細化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導的先進位造業基地。

在鐵路方面:保留焦柳鐵路及鐵路站場、建設蒙華鐵路小河支線,蒙華鐵路小河支線廊道 50 米;建設呼南高鐵(宜城段)及二級高鐵站、預留呼南高鐵(宜城段)廊道寬度不小於 120 米、預留高鐵站及配套用地 33 公頃。

在公路方面:保留現狀宜城二級客運站。新建三級汽車客運站 2 個,即宜城市高速公路汽車客運站和宜城市城北汽車客運站。新建五級旅遊客運站 1 個,即南營旅遊客運站。新建五級綜合運輸服務站 3 個,即王集綜合運輸服務站、朱市綜合運輸服務站、上大雁綜合運輸服務站。

在航空方面:在規劃區北側的王集鎮郝家衝水庫西側建設一座一類通用機場,機場佔地面積 104 公頃,按照民航飛行區 1B 級標準控制。機場選址周邊地區的建設用地必須符合機場建設的相關要求,規劃 217 省道北延長線為機場公路專用線。

宜城城市發展方向:規劃確定集中建設區用地發展方向為「東聯南控、西優北拓」。

東聯——依託宜東快速路、通用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跨江發展河東片區,聯繫襄陽東津,承接襄陽部分城市功能。

南控——南部產業園區交通優越,近年來發展速度迅猛,土地存量急速下降,未來發展應優化用地結構,實現土地高效化集約化利用。

西優——以宜城大道為發展主軸,向襄荊高速發展,鯉魚湖西部土地存量足夠,交通優勢明顯,適宜發展產業;同時應該兼顧鯉魚湖周邊用地生態發展,做好生態保育。

北拓——北部地區用地開闊平坦,有一定的土地存量,交通優勢明顯,是宜城市推進襄宜一體化、落實功能產業的重點空間。

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及漢江生態經濟帶,推進襄宜一體化發展,實現區域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產業、生態的全方位對接。將宜城建設成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打造成襄陽南部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相關焦點

  • 嶽陽被定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厲害了word嶽陽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天氣:小雨 今日,一則重磅利好消息 刷爆嶽陽人的朋友圈 嶽陽城市定位升級 首次被列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
  • 新建東津-宜城快速路,牛首漢江特大橋……襄宜一體化進程加快!
    從而加快東津與宜城兩地,以及向南到荊門等城市的溝通交流,並且襄陽輻射周邊縣市,讓襄陽形成虹吸效應,吸引周邊縣市城鎮人力資源,促進襄陽城區人口規模提升和經濟高速增長,也可拉動鹿門山景區、張自忠烈士殉國處景區的發展,為襄陽旅遊經濟增添動力。
  • 湛江,憑什麼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廣東湛江被稱為廣東十大窮城市之一。雖然湛江被省級當做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但是湛江是真的窮。那麼湛江到底是怎麼入了省部的眼?可以說,將湛江的七百多萬常住人口變化為資源,是湛江的出路之一。要提供就業,招商引資的前提就是交通要好當然,說到交通便利這個詞目前跟湛江真的掛不上鉤,雖然有高鐵也有機場,但是從公路網來看,還差那麼一回事。
  • 中部六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鐵站規模數據出爐
    中部六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鐵站規模數據出爐;襄陽、宜昌以9臺20線位居第一、蕪湖8臺20線位居第二、衡陽9臺11線位居第三。湖北省是最早設立湖北省省域副中心的城市,襄陽和宜昌GDP在中部副省域中心排名第二和第三,僅次於河南省洛陽市。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最早,也是最好的。湖南省最近明確了兩個省域副中心,即嶽陽市和衡陽市。湖南省經濟第三城常德意外輸給衡陽。山西、安徽、河南、江西各只設立一個省域副中心。
  • 十四五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正式確立,常德市出局後何去何從?
    主要經濟數據上,常德市和嶽陽市不相上下,略微領先于衡陽市,然而最終卻無緣省域副中心城市,不得不說是件遺憾的事情。那麼作為新確定的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都有什麼特點呢?嶽陽市的經濟總量湖南第2,作為湖南唯一面向長江的口岸,又是湖南三大自貿區之一,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當仁不讓。
  • 中部六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鐵站規模:贛州最大,洛陽最小
    中部六省各省域副中心城市中,贛州的贛州西站規模最大,現在雖然只是4臺8線,但是預留規模是12臺24先。贛州西站是一座大型高架跨線式火車站,是京港通道與廈渝通道的交匯點,未來昌贛、贛深、廈昆、成廈等諸多高鐵線將在贛州西站交匯。湖北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和宜昌,高鐵站規模一樣大。
  • 明確發展方向,蕪湖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摘自:中共安徽省委關於制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各城市發展目標非常明確,其中,蕪湖的的城市定位更為突出,直接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為啥會選擇蕪湖呢?且看以下分析。
  • 「衡陽」到底靠什麼打敗「常德」,被湖南省選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近日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結果出爐,引起了眾多網友的激烈討論,本來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有三座,分別是嶽陽、衡陽、常德!但是從公布的結果來看,湖南確定了一正兩副的發展格局,常德出局!作為湖南省第三大經濟強市常德,為什麼會敗給衡陽?衡陽到底是靠什麼勝出的?
  • 湖南省「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衡陽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其中首次明確了把衡陽建設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標。《建議》明確提出構建「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格局。一核就是大力推進長株潭區域一體化,打造中部地區崛起核心增長極,帶動「3+5」城市群發展。「兩副」暨建設嶽陽、衡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三帶」就是充分發揮高鐵優勢,建設沿京廣、滬昆、渝長廈通道的三大經濟發展帶。
  • 秦尊文:西部地區要著力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
    2001年7月,我向湖北省政府提出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議,省裡採納了,近二十年來一直在推進這個事情。2015年我在法國的時候,發現法國有類似於我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法語專門有一個詞sous-préfecture,就是「副省會」。
  • 湖北這個有中國卡車之都稱號的地市,未來可能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十堰,簡稱「堰」,是中國卡車之都,湖北省地級市,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核心城市,秦巴山區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十堰地處中國中央山地,秦巴山區漢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漢江中上遊,北抵秦嶺,南依巴山,漢江和武當山橫貫全境。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擁有「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為何十堰未來有機會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呢?
  • 衡陽經濟實力有所欠缺,為什麼還是成為了省域副中心城市?
    湖南十四五規劃實施一主兩副三帶四區戰略,將衡陽市和嶽陽市明確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嶽陽市眾望所歸,衡陽市有所爭議,常德市遺憾出局,衡陽市有爭議的地方還是它略顯單薄的經濟實力。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最近的熱點話題,本人寫的《十四五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正式確立,常德市為什麼會出局?》也是其中比較火的一篇,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8.5萬的閱讀量,還有2922個贊。這一篇文章作為姊妹篇,希望也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下面就言歸正傳,一起來看看吧。
  • 宜昌東站至小溪塔鐵路改造將開工 新建宜昌北高鐵站
    擬建襄宜、宜常高鐵 「宜昌已成為新一輪鐵路規劃的最大受益城市」,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全國高鐵「八縱八橫」中的「一縱」呼南通道和「一橫」沿江通道將在宜昌交會。呼南通道以宜昌為節點,在宜昌市域內由襄宜高鐵和宜常高鐵組成。呼南通道宜昌以北是襄陽至荊門至宜昌高速鐵路。
  • 襄陽市是湖北省內與河南最親近的城市,有望打造成為下一個鄭州
    襄陽襄陽市是國務院批覆的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同時也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經濟發展十分迅猛,2019年襄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12.8億元,比上年增長7.9%,快於全國增速1.8個百分點襄陽目前建設的高鐵有兩條,一條是東北向西南方向的鄭渝高鐵,它起於河南鄭州,終點止於重慶主城區,而襄陽是其中的中心節點城市,所以有人說是鄭渝高鐵是鄭襄高鐵加襄渝高鐵。另外一條在建高鐵是西武高鐵,西武高鐵是一條西北向東南方向的高鐵,起於陝西省會西安,終點為湖北省會城市武漢,襄陽同樣處於西武高鐵中間的節點樞紐上,形成了一條天然的「十字形」高鐵樞紐。
  • 站在新起點 描繪新藍圖 謀求新作為 ——起草組談《襄陽市國民經濟...
    站在新起點描繪新藍圖 謀求新作為 ——起草組談《襄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形成過程 2016-01-11 08:14:43    華夏經緯網
  • 長三角一體化怎麼做?院士建議長三角建城際磁懸浮
    三省一市人大也將共同關注、充分發揮全國人大代表的作用,將聯合視察成果轉化為議案建議,以及提供國家決策的意見,為推動長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更高質量發展共同發聲發力、營造良好環境。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康力大道的「斷頭」終於要接上了。到明年底完工通車後,汾湖高新區到上海可縮短5公裡的車程。「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全國人大代表、東部機場集團董事長錢凱法感慨:「因為打破了傳統的行政壁壘,這麼多年沒有解決的『斷頭路』,現在解決了。」他認為,長三角一體化,交通互聯互通是最基礎的,從交通入手推進一體化非常有意義。
  • 來稿丨省域副中心城市如何構建航空網絡|機場|市政基建|航空建設|...
    省域副中心城市一般綜合實力較周邊城市強大,擁有經濟輻射能力,被賦予了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重任。  據統計,目前國內省域副中心城市近40個,但這些城市航空發展極其不均衡。少數基礎好、起步早的城市,機場吞吐量已經超過千萬,邁入了幹線機場的序列,如寧波、溫州。
  • 如果當初二汽建在了常德,常德會不會是中部非省會城市第1?
    根據2019年統計公報,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GDP最高的是洛陽市5035億元,其次是襄陽市4812億元、宜昌市4460億元、嶽陽市3780億元、常德市3624億元、排名第6的蕪湖市3618億元,6個城市裡,只有常德市不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 省會城市建14個高鐵站,實現「區區通高鐵」,打造全球交通樞紐!
    我們通過旅遊去感知世界看到祖國的日益變化,我們為之自豪,為之振奮,在看到了燈火闌珊的街道時,不由得感嘆中國的發展如此之快,那趕快一起乘坐「改革開放」的列車,迎接美好的春天吧!今天介紹的這個城市,計劃建設14個高鐵站。
  • 湖北十四五規劃發布,襄常高鐵和荊嶽城際走向塵埃落定?
    十四五規劃湖南、湖北相繼定調,更多的細節信息也在逐步披露出來,從目前看襄常高鐵走宜昌至常德基本已經塵埃落定,衡陽市和嶽陽市上升為湖南省域副中心後,嶽長衡高鐵城際複合通道得到重視,因而荊嶽城際高鐵也可能會提前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