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襄宜一體化,為襄陽市域副中心城市,建機場、高鐵站
推進襄宜一體化發展,定位為襄陽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成千億級的襄南重要經濟區,建機場、高鐵站
據了解,《宜城市城鄉總體規劃(2017-2035)》(以下簡稱《規劃》)是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的高層次戰略規劃,是宜城2017至2035這18年發展的指路明燈,在今後15年裡仍將指引著宜城跨越式發展。根據《宜城市城鄉總體規劃(2017-2035)》了解到,規劃範圍包括市域、城市規劃區、城市集中建設區三個部分。市域:規劃範圍為宜城市行政區劃範圍內的地域,包括八個鎮、兩個街道辦事處、一個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工業園區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2115 平方公裡。城市規劃區範圍包括:宜城鄢城街道辦事處全部行政管轄範圍,王集鎮全部行政管轄範圍,雷河鎮全部行政管轄範圍,南營街道辦事處、小河鎮、孔灣鎮、鄭集鎮部分行政管轄範圍,總用地面積 568.09 平方公裡。城市集中建設區:東至漢江西岸,南至鄔家衝水庫,西至襄荊高速,北至呼南高鐵,總面積為55.6平方公裡。規劃期限為 2017-2035 年;近期為 2017-2020 年,遠期為 2021-2035 年,遠景展望到 2050 年。規劃期內,堅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著力打造千億工業強市,全面實現鄉村振興,努力把宜城建設成為中國新型城鎮化示範城市、漢江生態經濟帶的節點城市、襄陽市經濟發展的先進縣市、精緻秀美的國家園林城市。《規劃》明確了宜城的城市性質:漢江生態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襄陽市域的副中心城市,以先進位造業為主的國家園林城市。
《規劃》還明確了宜城的城市職能:擁江抱湖的國家園林城市;以楚文化內涵為主導的特色文化旅遊城市;襄陽南部的綜合交通樞紐基地;以汽車配件、精細化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導的先進位造業基地。
在鐵路方面:保留焦柳鐵路及鐵路站場、建設蒙華鐵路小河支線,蒙華鐵路小河支線廊道 50 米;建設呼南高鐵(宜城段)及二級高鐵站、預留呼南高鐵(宜城段)廊道寬度不小於 120 米、預留高鐵站及配套用地 33 公頃。
在公路方面:保留現狀宜城二級客運站。新建三級汽車客運站 2 個,即宜城市高速公路汽車客運站和宜城市城北汽車客運站。新建五級旅遊客運站 1 個,即南營旅遊客運站。新建五級綜合運輸服務站 3 個,即王集綜合運輸服務站、朱市綜合運輸服務站、上大雁綜合運輸服務站。
在航空方面:在規劃區北側的王集鎮郝家衝水庫西側建設一座一類通用機場,機場佔地面積 104 公頃,按照民航飛行區 1B 級標準控制。機場選址周邊地區的建設用地必須符合機場建設的相關要求,規劃 217 省道北延長線為機場公路專用線。
宜城城市發展方向:規劃確定集中建設區用地發展方向為「東聯南控、西優北拓」。
東聯——依託宜東快速路、通用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跨江發展河東片區,聯繫襄陽東津,承接襄陽部分城市功能。
南控——南部產業園區交通優越,近年來發展速度迅猛,土地存量急速下降,未來發展應優化用地結構,實現土地高效化集約化利用。
西優——以宜城大道為發展主軸,向襄荊高速發展,鯉魚湖西部土地存量足夠,交通優勢明顯,適宜發展產業;同時應該兼顧鯉魚湖周邊用地生態發展,做好生態保育。
北拓——北部地區用地開闊平坦,有一定的土地存量,交通優勢明顯,是宜城市推進襄宜一體化、落實功能產業的重點空間。
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及漢江生態經濟帶,推進襄宜一體化發展,實現區域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產業、生態的全方位對接。將宜城建設成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打造成襄陽南部重要的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