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後 森林植被不斷增加

2021-01-20 瀟湘晨報

[摘要]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安市不斷加大天然林保護力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實現了全面保護天然林的歷史性轉折。

華商報汛(記者魏光敬)據西安市自然規劃局森林資源管理處消息,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安市不斷加大天然林保護力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實現了全面保護天然林的歷史性轉折。

西安市天保工程自2000年實施以來,全市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生態效能得到進一步恢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涵養水源能力增強,社會效益顯著,全民保護生態環境意識普遍增強。西安市天保工程截止2019年底,林地面積639.74萬畝,比2009年增加16.76萬畝;有林地面積439.06萬畝,比2009年增加18.51萬畝;森林覆蓋率48.03%,比2009年增加3.04%;活立木總蓄積量為3563.85萬立方米,比2009年增加464.65萬立方米。

秦嶺北麓是西安市天保工程的主戰場,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區域。通過天保工程的實施,工程區森林植被不斷增加,森林生態系統功能逐步恢復,生態狀況明顯改善。羚牛、金絲猴、黑熊等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種群不斷擴大,根據2019年底西安市野生動植物數據調查,西安市分布有陸生脊椎動物32目110科548種,太白紅杉、紅豆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數量明顯增加。天保工程對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變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隨著森林資源的顯著恢復,森林蓄積明顯增加,森林質量提升明顯,涵養水分的作用得到提升;生物多樣性趨於完善,動植物數量逐步增加,生態系統更加平衡;森林景觀資源趨於美好,為森林旅遊業打好了基礎,天保工程區經濟發展充分利用項目資金,使發展趨於協調化,當地村民通過發展農家樂等形式,增加了收入,建設特色林業,發展名特優林業產業。通過公益林建設發展優質核桃林,多方爭取資金,建設天保工程苗圃和森林公園,發展森林旅遊業等為全市林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發展活力。林區群眾人均年純收入由2011年的2156元提高為2019年的6139元,提高了近3倍。國有林場職工年收入由2011年的19292元提高到2019年的76130元,提高了近5倍。

天然林保護工程使群眾生態意識明顯增強,保護氛圍已經形成。工程實施以來,各區縣、各實施單位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天保工程的各項政策,廣泛宣傳、深入動員,使保護天然林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增強了全社會的生態意識和保護意識。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報社方正

【來源:華商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吉林省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
    這是最後一次木材採伐作業。  從4月1日開始,全省重點國有林區將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轟鳴作響的油鋸、悠長的伐木工號子、運材路上疾馳的運材車﹑堆滿原木的貯木場……這些都將成為歷史。  大停伐,正在茫茫林海間推動一次從未有過的林業大轉型。
  • 集體和個人的天然林禁伐後權益怎麼保障?
    1998年那場全國性洪水災害之後,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長江上遊、黃河上中遊天然林禁伐、限伐的決定。2000年,天然林保護工程正式實施。2014年,黑龍江森工和大興安嶺森工率先進行天然林停止商業性採伐。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
  • 天然林保護,功德無量
    試點伊始,四川省吹響了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的第一聲號角。1998年8月20日,四川省政府印發布告,決定自9月1日起,停止對位於長江上遊、四川西部的阿壩、涼山、甘孜州、樂山市、攀枝花市和雅安地區的天然林採伐。10月1日,又發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停止天然林資源採伐的緊急通知》,宣布在全省範圍內所有天然林資源一律停止採伐。
  • 北京天津重慶部署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
    9月10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主持市委常委會,研究《北京市天然林保護修復工作方案》。會議指出,加快建立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對於鞏固首都綠色生態屏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要落實好中央部署要求,全面落實天然林保護責任,建立具有首都特點的「林長制」。各相關區和單位要明確本區域天然林保護範圍、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實行分級保護制度。
  • 【共和國的故事·興林記】天保工程:護好天然林
    天然林全面停伐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支援基礎建設,國家在東北、西南等林木資源豐富的地區建立了大量林場。數十年來,全國累計採伐天然林木材約110億立方米,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但也導致生態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 廣東省力爭今年完成全省天然林核定落界
    ,將天然林落實到山頭地塊,明確天然林分布範圍,建立健全天然林資源資料庫,融入森林資源「一張圖」和「一套數」。 據廣東省天保辦負責人介紹,廣東率先實施森林分類經營,1999年廣東省在全國率先實施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制度,區劃為生態公益林的天然林,一併實施停止採伐和補償。
  • 探秘廣東天然林,這裡保存有我國面積最大的紅錐群落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我省將力爭今年完成全省天然林核定落界工作,將天然林落實到山頭地塊,明確天然林分布範圍,建立健全天然林資源資料庫,融入森林資源「一張圖」和「一套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廣東省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8.61%,森林蓄積量達到5.79億立方米,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總面積有7212萬畝,其中有天然林面積3813萬畝。另有54.1萬畝天然商品林分布在國有林場內。
  • 一定把秦嶺天然林持續保護好
    秦嶺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豐富,具有複雜多樣的植被類型。秦嶺南坡以落葉闊葉林和常綠混交林為基帶,自下而上有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它們給南坡造就了亞熱帶森林植被景觀;北坡自下而上有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四種氣候,受海拔、氣候、土壤等綜合因素影響,植被景觀呈明顯的垂直分布,有落葉櫟林帶、樺木林帶、針葉林帶和高山灌叢草甸帶,構成了典型的暖溫帶山地森林植被景觀。
  • 廣東天然林面積逾3867萬畝 將編制保護修復規劃
    此次活動同行的植物學專家、深圳大學教授張永夏告訴記者,天然林是指天然起源、人工促進更新或天然萌芽的森林,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穩定、生態功能最完備、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陸地生態系統,是森林的主體和精華,也是維護國土安全最重要的生態屏障。
  • 中國天保工程20年:天然林保護,功德無​量
    半年後的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5次會議上指出:「上世紀90年代末,我們在長江上遊、黃河上中遊以及東北、內蒙古等地實行了天保工程,效果是顯著的。要研究把天保工程範圍擴大到全國,爭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護起來。眼前會增加財政支出,也可能減少一點國內生產總值,但長遠是件功德無量的事。」
  • 崇義天然林保護成典範
    崇義縣嚴格落實天然林保護政策,通過試驗性研究,應用近森林自然經營等技術,探索出一條符合南方集體林區發展的森林可持續路子,為建設生態文明和構築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打下堅實基礎。
  • 江西省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
    建立國有天然林專業化管護隊伍,探索建立集體和個人所有天然林公共管護、家庭管護和個人管護等多種管護形式,鼓勵向社會購買管護服務。結合精準扶貧、全面推行林長制,建立覆蓋天然林的專職護林員隊伍。建立天然林管護人員培訓制度,不斷提高管護人員工作水平。充分運用衛星遙感、北鬥定位等現代技術,構建全方位、多角度、運轉高效、天地一體的天然林管護網絡,實現天然林保護相關信息獲取全面、共享充分、更新及時。
  • 中國完成4855個國有林場改革 森林面積增加1.7億畝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王慶凱)記者30日從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獲悉,中國4855個國有林場改革任務全面完成並通過國家驗收,保生態保民生目標如期實現。據介紹,改革實施4年多來,國有林場每年減少天然林消耗556萬立方米,佔國有林場年採伐量的50%,全國國有林場6.7億畝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森林得到休養生息。同時,累計完成改造國有林場職工危舊房54.5萬戶,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16萬富餘職工得到安置。
  • 三明永安:讓天然林回歸天然
    原標題:永安:讓天然林回歸天然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探秘「千年紅錐王」所在地:森林覆蓋率超九成,動植物資源豐富
    廣東省將力爭今年完成全省天然林核定落界工作,將天然林落實到山頭地塊,明確天然林分布範圍,建立健全天然林資源資料庫,融入森林資源「一張圖」和「一套數」。據統計,截至2019底,廣東省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8.61%,森林蓄積量達到5.79億立方米,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總面積有7212萬畝,其中有天然林面積3813萬畝。另有54.1萬畝天然商品林分布在國有林場內。
  • 內蒙古草原旅遊,看到大興安嶺最後一棵樹,林業停止採伐紀念地
    然而雖然社會的變化,許多以林業為主的地方都成為過去,甚至有退耕還林的時代,這次在根河就看到了大興安嶺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紀念地。在空間不大的這裡總是看到許多記憶深處的東西,我在兒時記憶裡還能看到它們,可能現在的90後們都不太知道這些了
  • 科學經營是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劉於鶴
    國務院還決定從2015年開始在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實施天然林停止商業性採伐,至今已推廣到全國各天然林區。 天保工程實施已20年,但由於重點不在森林經營,因而從「連清」反映的數據來看,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
  • 轉型發展,長白山森工不斷成長的2015(回眸2015)
    2015年,73775名長白山林區務林人共同見證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的歷史瞬間。2015年,10個沉甸甸的詞語被定格在長白山森工集團全新發展的時間坐標上。  全面停伐  2015年4月1日,長白山森工集團與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長白山森工就此肩負起搶抓停伐機遇、拼力跨越發展的新的歷史使命,跨入了綠色轉型發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