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登封縣,有個地方叫做「告成」,這可是當年武則天宣布「大功告成」的地方。
01大功告成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縣,生於長安,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
據史記載:武則天於公元696年,登嵩山封禪中嶽大功告成,其終生大夙願完成。為紀念這次登封活動,取「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之意,武則天改嵩陽縣為登封縣,陽城縣為告成縣。
自此,告成開始名揚天下。
河南被譽為天地之中,中嶽嵩山為天地之中之核心,古陽城(今告成)為天地之中核心之源。
天地之中有五個含義:
1、位置之中。
2、古天文之中。
3、生態之中。
4、人文之中。
5、政治之中。
中國「千古」傳承的就是一個「中」字,中國、中華、中州、中原的「中」皆源於此,中原人的地方方言將「行不行、可不可」既說成「中不中」來表述。
而就在這個天地之中的告成,神秘的觀星臺為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核心建築。
02世界雙文化遺產觀星臺
告成觀星臺,建於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是中國現存最為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十二古天文臺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核心建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發源地就在告成觀星臺。
告成觀星臺形狀像「高」字,位於登封市城區東南約12公裡的告成鎮,據說首創者是三千多年前周朝的功勳人物周公姬旦,創建者為中國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郭守敬。1961年即被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召開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宣布,來自中國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告成觀星臺是此建築群的核心建築。
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代表作名錄。而二十四節氣的發源地無疑在觀星臺。
03神秘莫測的觀星臺
走進觀星臺景區,令人驚喜的是,除了常規的防疫檢查外,竟然不要門票,儼然就像一個公園一樣可以自由出入,好意外!
進入景區不久,映入眼帘的就是這座清乾隆年間的照壁。
中國天文博物館!名字好古怪!
周公測景臺,景通影,「測影」就是測量太陽的影子,是中國古代測量日影,驗證四時,計年的儀器。
周公測景臺在觀星臺周公祠前,相傳3000多年前,周公在此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
這個沈括浮漏,是一種古代計時工具。
這個不是井,也不是鍋,這個是仰儀,是古人用來測量太陽運行軌跡用的天文儀器。
請大家注意看,此刻是冬至前一天的正午,古人製作的儀器竟然指示的如此精準!
正方案,相當於羅盤,是用來測定方向的儀器。
在景點裡的日晷園裡,布滿了全世界各國的天文儀器模型,讓每一個遊人都一下子都興致勃勃。
走在日晷園裡,我內心滿滿的都是神秘。
天文愛好者每年夏至、冬至定期在觀星臺測日影,平時不定期進行測影活動。
當然,最核心的建築就是高達12.6米的觀星臺了。
如今的觀星臺上,已經早沒有了古代那些神秘的觀星儀器,據說臺上這兩間房子也曾經被日本侵略者用炮彈破壞過,至今仍有彈痕。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我看不出門道,但位於天地之中的觀星臺古建築群,在我心裡卻是神秘莫測。
襄縣竟然現存一座較為完整的甕城,可惜少有人知,現狀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