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水火既濟

2020-12-19 六眼魔神梵音樹

根據道家的正統道法,上品丹法的觀念,金木火水土是個代號,不一定指有形的東西。譬如這一段所提到的坎離兩卦,坎離分別代表水火。在《易經》卦名當中,水火是既濟,既濟是好的;顛倒過來火水就未濟,未濟是不好。那麼,什麼是水火既濟呢?我們看到做飯燒茶,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燒,就是好的。火在上面燒,水在下面毫無用處,這個是很簡單的物理,要懂得。所以,諸位修道打坐,上面的頭腦「嗡嗡」地發熱,紅光滿面,心思不定,妄念不斷,就是火在上面,水在下面,這是氣虛。所以老子講,「虛其心,實其腹」,這就是火下降了。因此禪宗祖師利用老子這兩句話罵人,說有些人沒有悟道,自己以為悟道,就是「空腹高心」,剛好與老子這個話相反。上面妄念不能停,就是心火不能下降;精氣神不能歸元,就是坎水不能歸元。念多就是虛火,心不清淨。佛經經常用清淨圓明,就是代表取坎填離這個道理,要心境凝定,元氣才充盈。

中宮是土,這個土究竟指的是什麼呢?道家有一個名稱,叫「真意」。提到真意這個名稱,我們又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佛學講唯識的第六意識我們大家都容易了解,第六意識的根是第七識,叫「末那識」,也叫做「意根」。末那識是 梵文,很難翻譯,包括了很多,佛學名稱又叫「俱生我執」——-與生命同時來的那個我。這個我不用思想去想他,生命自然有我,是本能的活動。這個「末那識」有時在別的佛經上,就乾脆用中文「真意」來代表。如果我們研究學術思想,就看到唐代以後佛道兩家思想上有了交匯,修持的方法也融會了。真意在道家就是真土,這個是戊己土。所謂真意真土是什麼呢?就是有念無念之間,也就是上次我們提到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那個一念不生的境界。

禪宗佛家講空,一念不生不是沒有東西,是有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真意。唐宋以後的禪宗靈知之性這一念,有形無形停留在中宮內外,沒有妄想沒有雜念,這個是內丹基本的一步。所以「皆秉中宮,戊己之功」。拿佛家來比喻,這個時候等於是無念,無念之念是為正念,永遠定在這個境界。對於身體方面,就停留在中宮這一部位。保留久了而靜極,用老子的話,就是「致虛極,守靜篤」。「致虛極」就是空到極點,靜極空極在這個中宮,五行就歸元,就集中起作用了。正統道家,在這個時候,真正的精氣神才搞得清楚,它的消息才來,才能把握得住。但是不要過分,因為無念太過,虛靈太過,要出毛病的,這個就是火候問題。

那麼要如何來調配呢?下一章會提到這個問題。在這個境界久了以後,把藥物調整好才可以談服食,吃這個丹藥。為什麼無念清淨境界要吃丹藥呢?在理論上沒有辦法懂,如果真做工夫,到那個境界就曉得,若有若無之間,並沒有一個有形的東西,但是的確有這麼一個作用。所以老子說,「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空空洞洞,若有若無之間是有東西。你說真有嗎?沒有,也就是佛家講「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參同契》上篇前五章是講「御政」,這個第二章,我們講到「戊己之功」,先認識藥物同服食的基本原理,然後再說如何用這些方法。這些方法就在下面第三章「日月含符」。

相關焦點

  • 水火既濟金榜題名,謀望亨通
    水火既濟是周易裡的六十三卦。水在上,火在下,為既濟;水在下,火在上,為未濟。周易智慧就在於一個「中」,不偏不依,從上爻到五爻都是慢慢變好。到了第六爻,就出現盛極成衰。「水火」即是二個極至且相敵的元素。水在北,在上,火在南,在下;子為水,午為火,子午相衝相剋。在命理上,天幹在上,地支地下;壬癸亥子為水,丙丁巳午為火。有一種八字,天幹為水,不雜火, 地支為火,不雜水者,此種格局構成了一種特殊的格局——水火既濟。
  • 《周易》;水火既濟,君子防患未然——既濟卦第六十三
    既濟卦位於小過卦之後,《序卦》言道:「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小過善補就能成功渡過彼岸,小過之後,情勢發展將向圓滿之境發展,再漫長的事物也會告一段落,終會有所成功。既,就是成功、完成的意思;濟,便是渡河的意思,此卦提示君子如何渡過象徵困難和障礙的河川,去濟成所願、濟困就窮、撥亂反正、順應自然和社會規律而成就大業的道理。既濟,可以理解為事業的成功和終止,這一哲學概念是易經理論的一個重要觀點。凡事有始必有終,有涉必有濟,有因必有果。
  • 《水火既濟 萬象包羅》創作隨想
    《易經》上有水火既濟一卦,坎上離下,坎為水,離為火,既濟則是水上火下交相為用,表示亨通、順利、成功。自然界中熱氣上升,雨水下降,周而復始,雲霧潤蒸,陰晴雨雪,萬物繁衍不息,故而成就咱這大千世界。中醫也是用「五行學說」中的相生相剋來比喻心火與腎水的相互作用,心火下行溫養腎水,腎水上行以平心火,心腎相交,經絡通暢,氣血周流,水火既濟,人就身體健康、活蹦亂跳 。
  • 季布卜得「水火既濟」卦,與高祖相遇
    今天介紹「水火既濟」卦。「水火既濟」是季布在周家潛藏,卜得之,遂遇高祖也。一般佔卜要用三枚銅錢,比較複雜,其實對於初學者就用一枚銅錢。有字的一面朝上,畫一條長線「——」,有字的一面朝下,畫兩條短線「— —」一共拋出六次,第一次畫在最下面,稱為「初爻」,第二次畫在初爻之上,稱為二爻,以此類推,最後一次稱為「上爻」。
  • 既濟卦:水火交融,濟渡已成
    既濟卦:序卦傳之六十三卦。序卦傳曰: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既,意思就是已經,濟,意思是渡河,止,完成。既濟卦,上坎下離,坎為水離為火,故曰水火既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水得火則不寒,火得水不燥,水火交融,故能既濟。坎為雨,離為日,雨過而日出。坎為月,離為日,月隱而日出。
  • 記憶力不好的人,也就是健忘,注意四個方面,了解「水火既濟」
    記憶力不好的人,也就是健忘,注意四個方面,試試「水火既濟」。現在很多人、甚至是年輕人,都會說自己「記心」不好,經常轉眼就忘了前面的事情,對工作和生活造成較大的困擾。4、 水火不濟的問題:我們或者可以認為,記憶力的衰退,主要在於心腎之間的「交流」,因為心屬火、腎屬水,所以常被稱之為「水火不濟」。心神能順利形成清晰的記憶信號,為什麼不能輸入腦髓這個「膠片」?這期間只有「腎」這個過渡環節。
  • 八字水火既濟 此類格局之人一般都有貴氣加身!
    既濟卦是《易經》中的第六十三卦,此卦水在上火在下,水能滅火所以能「幫上忙」(濟),所以叫「水火既濟」。將《易經》的思想引入八字命理中,就有了「水火既濟格」,此格局也是「水上火下」,八字入此格之人有貴氣。
  • 來武當仙山赴一場「水火既濟同心合力長生長青之旅」(探秘武當兩日一夜遊)
    登仙山,遊善水,悟大道,水火既濟同心合力長生長青之旅要說這武當山何為「水火既濟」呢?其三:這「水火既濟」怎麼讓咱們長生長青的?在這裡小編感謝您打開此連結,如果您也對武當山感興趣,我們就一起來聽聽這武當山鮮為人知的故事,如果您就想了解到哪裡玩?有什麼玩的,就從後往前看,來親歷一次屬於您的問道、尋真之旅,如果覺得好看記得給小編點讚噢
  • 【道說推背圖】之十三丙子水火既濟
    道說《推背圖》第十三象——丙子,離下坎上,這是既濟卦,水火既濟。原文很簡單,是一首預言詩,但卻蘊含了比較重要的歷史信息。
  • 看故事學易經第63卦水火既濟——陰陽和諧
    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勢壓倒火勢,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經;濟,成也。既濟就是事情已經成功,但終將發生變故。既濟卦代表一件事情的完成,但並非整體的結束。既濟卦三個陰爻在三個陽爻之上,象徵三個君子受到小人的欺凌,在這種情況下,君子才會發憤圖強,激發潛力,成就大事大業。小故事【李世民先發制人】唐高祖李淵武德年間,統治集團內部充滿了複雜的鬥爭。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為皇位繼承權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 解析《周易》既濟卦的象辭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水火這是既濟卦的象辭,意在說明人道。單坎卦在上,單離卦在下,為「水」在「火」上的象。「水」能滅「火」,如今卻在「火」上,而名又為既濟,可見其不是取「水」和「火」的屬性,而是側重「水」與「火」的功用,「水」的功用在於能潤下,「火」的功用在於能炎上,一下一上成交濟之象,這就是在取「水」與「火」的功用。
  • 白話講易經,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濟卦,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上一講我們講解了小過卦,「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想要渡過河流,必須以舟渡河,既是已經,濟是成功,既濟就是已經成功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既濟卦,它將會教給我們如何能夠守成。來看一下既濟卦的卦象,上卦為坎卦,坎為水,下卦為離卦,離為火,所以既濟卦的全名就叫做水火既濟卦。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水在火上,代表烹飪,是成功之後的享受,但是如果水傾倒了,又會把火熄滅。君子從這種現象中得到啟迪,認為不能沉迷在成功裡,要考慮日後會到來的種種問題,預先想好解決方案,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 解密《易經》第63卦水火既濟卦:大成若缺,更好地把握成功!
    第六十三卦 既濟 水火既濟 坎上離下(既濟卦 卦象水上火下 卦畫坎上離下)原文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譯文 既濟卦:柔小者也能亨通,佔問吉利,開始吉祥,稍有不慎,最後混亂。原文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象曰: 曳其輪,義無咎也。
  • 水火既濟火水未濟都是善終卦,張天師也只傳了63代
    周易64卦,第63卦為水火既濟。第64卦為火水未濟。此兩卦都是終局卦,也可稱為善終卦。因為一個循環到結束了。類比於人,就等於走完一個完整歷程,達到完美了。第64卦火水未濟,是64卦最後一卦。類比於人,是走完一個完整歷程,所以說是善終卦。
  • 易乘說易六十四:說既濟
    【說既濟】行過乎儉,可以矯世厲俗,有所濟也。易之《序卦》曰: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既濟卦,離下坎上。辭曰: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濟者,濟渡之名;既者,皆盡之稱。萬事皆濟,若小者不通,則有所未濟。小者尚亨,則大者無憂。大小剛柔,各當其位,皆得其所。
  • 濟涉用的是船,為什麼在既濟卦初九爻卻提到了車?
    水火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這是既濟卦初九爻的爻辭。既濟是說明已經得濟,而得濟必然要用到的交通工具是船,而初九爻的爻辭卻講「曳其輪」,而輪卻是車的標配,而不是船的標配。此處講標配,是說明車不能沒有輪子,因為沒有輪子,就不會有車的功用;船也可以裝輪子,但沒有輪子的船,並不影響船的功用。用車是說明在走陸路。既然在陸地上,那幹嘛不騎馬,而用車呢?
  • 《易經》既濟卦講取得成就的時候到了,但要盈而知虛,方可固吉
    《易經》既濟卦原文這麼講:亨,小利貞,初吉終亂。既濟卦位於小過卦之後,《序卦》中這樣解釋道:「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矯正小的過失就可以獲得成功,所以接著談既濟卦。既濟卦,這個卦是上卦為坎,下卦為離。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勢壓倒火勢,完成了救濟任務。既,已經;濟,成也。既濟就是事情已經成功,但終將發生變故。
  • 4.讀易經體會之既濟卦船上救生圈常備常檢查
    救生圈怎麼會和既濟卦聯繫到一起呢,別急,先聽我講一個故事。《西遊記》裡有個著名的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講述的是師徒四人取經路過火焰山,被擋住去路。孫悟空向鐵扇公主求借芭蕉扇滅火,先後借了三次才成功。孫悟空拿芭蕉扇向火焰山用力揮扇,一扇息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最終滅了火焰山的火,師徒四人得以繼續西行。
  • 易經—既濟卦:君子問禍不問福,創業不易,守成更難
    易經——既濟卦:創業不易,守成更難事業成功之後,行動和決策,更應當審慎,而勿輕舉妄動,要懂得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的道理,思考一切可能潛伏的危險,預先採取措施,防於未然。最重要的是,切莫得意忘形,以為萬事大吉。樂極生悲的人比比皆是。
  • 《易經》既濟卦:處在吉祥的時候,也是衰敗的開始,應知守成之道
    既濟卦為《易經》第六十三卦,卦象為坎上離下,坎為水,為險陷,離為火,為明智,所以是水火既濟。就卦義而言,既濟卦為舟楫濟川之卦,有陰陽配合之象。上坎下離,中存離坎,有日月之明存於其中。水在火上,下發其焰,鼎沸物熱,事無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