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何在南京選墓地 而不是故鄉奉化?

2020-12-15 歷史很奇葩

蔣介石為何在南京選墓地 而不是故鄉奉化?

對於長眠之地,蔣介石在生前就已選定,就在南京的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間,紫金山南麓、紫霞湖東岸。

之所以選擇這裡,一是因為這裡是風水寶地,前面有水、後面靠山,再說南京人一直有句俗話,叫「日出紫金,日落棲霞」。

二是蔣介石生前一直以中山先生的學生和信徒自居,死後也希望能守望中山先生。第三,這裡的地勢比明孝陵高,比中山陵低,蔣介石一向認為自己比明太祖朱元璋高明,所以墓址地勢要高過明孝陵,但蔣又要尊重孫中山,所以墓址地勢又必須低於中山陵。第四,蔣可以藉此彰顯自己的歷史地位。

1947年,蔣介石授意在此風水寶地上興建了一座方亭,取名叫做「正氣亭」,其意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蔣介石選好了自己身後的棲身之地,只是還來不及經營,就倉皇敗退臺灣,連自己都料想不到。

在臺灣的日子裡,蔣口裡不言,但心裡一直念茲在茲。

如今,臺灣很少有人知道蔣介石到底希望歸葬何處,但是,大陸人尤其是南京人,很多都知道,如今「正氣亭」所在的地方,才是蔣介石最鍾情的「入土為安」的地方。

遺憾的是,蔣介石直到去世也沒能再回到大陸。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給自己選了三處墓地,為何至今仍然沒有下葬?
    蔣介石具有濃厚的傳統思想,當他還在大陸時,不到花甲之年,就給自己選好了墓地,墓址共有三處。蔣介石最早選定的第一處墓址,是在其母王採玉的墓旁。1923年,蔣介石又在這裡修建了規模較大的墳莊,並建了新式的洋樓名為「慈庵」,他準備把自己埋在母親身旁,可以常伴母靈,以便日後仍能盡孝。
  • 浙江奉化溪口掀蔣家熱 蔣介石模仿秀盛行
    就在臺灣爭吵是否把中正紀念堂改名,甚至慈湖撤衛兵的時候,大陸的奉化溪口也就是先總統蔣介石的故鄉,卻出現蔣家熱!不只蔣家住處豐鎬房成觀光景點,大街上還有臨時演員打扮成蔣介石模樣,表情和說話口音,相似度高達百分百。
  • 奉化溪口,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個春節過得冷冷清清
    蔣介石發表這項任命說明他已經看到敗局已定,大陸即將不保,派其子赴臺協助愛將陳誠經營臺灣,使國民黨日後尚有立足之地。然而蔣經國並未立即赴臺就職,而是始終陪侍其父共度危難。1949年,蔣經國隨蔣介石奔走大陸和臺灣各地,為挽救蔣家王朝,作垂死掙扎。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被迫第三次下野。蔣介石下野後循慣例返溪口老家反思,尋找重返政治舞臺的捷徑。
  • 為何蔣介石和蔣經國靈柩沒下葬?
    為何蔣介石和蔣經國靈柩沒下葬? 2007年12月24日 13: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桃園縣大溪鎮慈湖蔣介石陵寢。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刊文說,蔣介石和蔣經國,在1975年和1988年去世後,都沒有下葬,其靈柩分別暫厝在桃園縣大溪鎮的慈湖陵寢和大溪陵寢,以待時機,歸葬故鄉。  文章說,蔣氏父子是浙江奉化人。根據江浙一帶的習俗,人死在異鄉而又暫時未能歸葬老家的話,就先予浮厝方式處理。所謂浮厝方式,是指靈柩離地三寸,在四個角墊高。
  • 如果蔣介石移葬大陸,選擇哪個地方最合適!
    所以當初在蔣介石去世之後,遺體在當時一直沒有下葬。如果日後蔣氏後人要將蔣介石的陵墓移至大陸,那麼安葬在哪裡比較合適呢?會有哪些麻煩產生呢?其實蔣介石在給你選擇的大陸地方,選擇了兩個地方一個是原先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另一個是蔣介石的家鄉浙江奉化。南京曾有兩處蔣介石自選墓地,一處是南京東郊的紫金山「正氣亭」所在位置,孫總理中山陵之西側;再是南京南郊、現位於江寧區境內的方山。
  • 淡遊山莊竟然是蔣介石敲朱守梅的竹槓敲回來的
    凡世居奉化的人,都知道梅園這座花園洋房。它位於東門內,佔地面積極廣,庭宇樓閣,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從三十年代至解放中期,在奉化來說一直是第一流的。它的主人姓朱名守梅,故取名梅園。朱守梅又名鶴年,號孔陽,奉化城內人,原任奉化習藝所所長,與蔣介石是鳳麓學堂的少年同學,亦是金蘭之交。
  • 蔣介石故居受到怎樣的保護?
    1956年,兩位新華社記者到訪溪口,奉命「對蔣氏故居和祖墳一一拍了照片」,由人帶給蔣介石看。1957年,曹聚仁受蔣經國委託訪問大陸。他走訪溪口後,給蔣經國寄去照片和書信,信中說,「尊府院落庭除,整潔如舊,足證當局維護保全之至意。聚仁曾經謁蔣母墓園及毛夫人墓地,如照片所見,足慰老人之心。」④在此前後,蔣介石也秘密派人到過溪口,並在日記中說,「得吳天明同志攜來故鄉消息,先人廬墓皆安全無恙。」
  • 蔣介石的奉化口音
    蔣介石老家在浙江奉化溪口鎮,他因為一口奉化方言,找了不少麻煩。有時他與別人交談喜歡說:「好,好」,他的意思知道了,但對方就以為他是同意了,但其實老蔣並沒有同意。所以美國將軍史迪威說蔣介石是個騙子,總是違背諾言,這其實是冤枉了他,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承諾。據說在1943年,蔣介石身邊的聯絡處主任住在他樓下,因為辦錯了一件事,被蔣介石叫到樓上去,狠狠地訓斥了一頓。這位聯絡處主任戰戰兢兢的為自己辯解,老蔣大怒,吼了一聲:「槍斃!」,嚇得這個主任轉身就跑。他跑回了樓下宿舍,和老婆說:「委員長要馬上槍斃我,你趕快回娘家改嫁把。」
  • 奉化記憶(圖)
    從1979年到1985年,包括蔣母墓道、蔣父墓道、毛氏墓地以及蔣介石妹妹蔣瑞蓮的墓地都按原樣修好。  「我們修得肯定比原來要好。」盛保證,「當地老百姓對修蔣介石祖墳好像沒什麼異議,因此工程沒遇到阻力。」  他證實,許多當年跟蔣介石去臺灣的老兵看到修復後的墓道時,都很感動。
  • 臺灣拆蔣公銅像 浙江興起蔣介石熱
    在大陸浙江省奉化溪口鎮,也就是蔣公的故鄉,現在流行起蔣介石熱,沿街一整排賣的都是蔣公在家鄉最愛吃的千層餅,其中還有一家百年老店,當年蔣公還曾經讓軍機飛回故鄉,專門帶回熱熱的千層餅,給南京總統府內的官員品嘗。
  • 短史記丨蔣介石原名「鄭三發子」這個謠言 是誰捏造的?
    著名記者徐鑄成曾有評論:   「小說畢竟是小說,不能等同於歷史……比如,『鄭三發子』之說,解放前後,曾盛傳過……我在一九三六年遊歷蔣的故鄉奉化溪口時,曾訪問過當地的一些老人;六十年代初,又看到過一些蔣的親故,包括他的一位表兄所寫的史料,談蔣的世系、出身甚詳,都沒有涉及這一戲劇性的插曲。」
  • 蔣介石的遺體為何沒有下葬?只因生前遺願:死後葬在孫中山陵旁
    蔣介石的遺體為何沒有下葬?只因生前遺願:死後葬在孫中山陵旁文|小羽說起蔣介石相信大家對蔣介石應該非常的熟悉吧!拋開所有蔣介石可以說是我們國家近代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戎馬一生,為趕走日本侵略者付出了很多。
  • 蔣介石死了42年了,為啥到現在還沒下葬?緣於他生前說的一句話
    (蔣介石)蔣介石有很多機會,可以不離開大陸,但是蔣介石沒有珍惜住。1949年12月,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敗走臺灣,帶走大量黃金儲備。那麼,蔣介石為啥選擇停屍在這裡而不下葬呢?原來,1973年3月29 日,蔣介石病重時,囑咐蔣經國時說:「我死後,你將靈柩暫厝慈湖,那兒風景好,很像我們奉化老家。」為啥暫厝慈湖,而不下葬呢?原來,蔣介石到大陸後曾經多次對家人和下屬說,自己百年之後,不要葬在臺灣,而是要葬在南京。
  • 南京有景有故事之《美齡宮》蔣介石的愛情故事
    有(遊)景有故事之南京《美齡宮》眾所周知,蔣介石(1887年10月31至1975年4月5日),學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蔣因受到孫中山賞識而崛起於民國政壇,在孫去世後長期領導中國國民黨達半世紀;其於國民政府時代一直居於軍政核心,領導中國渡過對日抗戰與二次大戰,但其政治手腕與獨裁統治亦遭受批評。其從政生涯橫跨北伐、訓政、國共內戰、對日抗戰、行憲、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及東西方冷戰,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 【尋味浙江】蔣介石最愛奉化美食
    還有原始手法製作的糕餅、土地的饋贈……這一期,就讓我帶你探尋一下蔣介石的故鄉,那些讓他念念不忘的珍鮮!奉化芋艿頭芋艿頭作為奉化的特產,小有名氣,最常見的兩個品種,烏接幾(音譯)和芋艿頭,如果挖出來的是一個大的芋艿頭就是正宗的「正統」的芋艿頭,作為奉化的特產,那名聲不是蓋的,現在很多餐館也有奉化芋頭這道菜
  • 南京總統府裡面的蔣介石辦公桌為什麼是斜著放的?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也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在南京著名旅遊景點有夫子廟、中山陵、明孝陵、總統府、美齡宮、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等。南京總統府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292號,是中國近代建築遺存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築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遺址,現已闢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 國民黨上將黃百韜,為什麼有三個墓地,遺骨到底葬在哪個地方
    黃百韜這個人,在南京、臺灣一共有三個墓地,很多人都在猜測,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衣冠冢。最後黃百韜留下一個紙條,上面寫著「黃百韜盡忠報國」,讓人轉交給蔣介石,直接對著腦門開了一槍。1942年12月8日,黃百韜的靈柩被運回南京,蔣介石直接發布將上令,並追封他為上將,並在中央日報上發表社論《光榮戰死之黃百韜將軍》,稱其死的終於臺上。12月16日,蔣介石又下令,以國葬的規格,下葬黃百韜。
  • 奉化—桃花盛開的地方。是民國總統蔣介石先生的故居,五大佛山雪竇...
    浙江奉化賦(轉載)豫見文化吾鄉奉化,素稱東南之名邑,吳越之勝邦。東臨大海,列島迴環,望扶桑而渺渺;西依四明,萬峰突兀,接天台之蒼蒼。吾鄉奉化,風物殊佳。奉蚶貢御筵,元稹奏罷;江珧冠海物,蘇軾贊鮮。瑤池珍品水蜜桃,名馳天下;羅漢聖果芋艿頭,譽滿神州。雪竇曲毫,香鬱不輸龍井;樓隘楊梅,甘甜爭比荔枝。千層餅,情系異鄉遊子;羊尾筍,味調佐餐佳餚。布龍雄威無比,獻舞中南海;翻簧精美絕倫,獲獎巴拿馬。吾鄉奉化,日新月異。兩城四地,繪就繁華長卷;一園多區,顯彰經濟雄風。雲集龍津貿市;煙籠惠政商街。
  • 蔣介石已去世45年,至今仍然「棺不落土」,這是為什麼?
    蔣介石是上世紀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的最高長官,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也是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多貢獻。但是在抗戰結束之後,老蔣不顧中國無數百姓剛剛遭受過戰爭的苦難,悍然發動起了內戰。蔣介石去世時間是1975年,到現在已經有45年過去了,令人不解的是,蔣介石遺體始終沒有安葬,這又是為什麼呢?蔣介石確立臺灣之後,掌權將近30年。一直到了1972年,蔣介石才因為疾病交出了自己的實權,並且在臺北醫院長期療養。
  • 蔣介石入殮隨帶哪七件寶物?看完後,不禁令人陷入深思
    蔣介石對金錢的漠然以及需要蔣介石對錢的需求很大,但這些錢卻並不是用在他自己身上的,在蔣介石上位的過程中,中國正處在軍閥混戰時期,當時蔣介石的主要敵人是國民黨內部的政敵以及如同群狼環伺在神州大地上的各路兇星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