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打造老城味道 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和51條老街巷集中亮相

2020-12-21 騰訊網

人民網福州1月21日電 春節將至,福建省福州市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和51條老街巷集中亮相。21日上午,福州秘書巷舉行開街儀式。福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尤猛軍,福州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何靜彥和人民日報社福建分社社長蔣昇陽等領導嘉賓為秘書巷啟幕揭牌。

領導嘉賓視察秘書巷保護與整治情況。謝小姿攝

據悉,從2018年6月開始,福州以「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城市特色風貌」為目標,著手打造15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年多來,福州各縣市區通過微改造、微更新、修舊如舊,整治提升環境、挖掘歷史文化、完善配套設施,用「繡花」的功夫重塑街區風情,彰顯老城風貌,留存城市記憶。全市15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街一特色」,各有不同,相繼展露出各自的特色和魅力,成為15處新的城市名片。

由福建眾創有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打造的有聲文化牆在秘書巷亮相。遊客手機掃碼,就可以聆聽街區的老故事。謝小姿攝

本次開街的秘書巷是福州傳統老街巷保護與整治工作當中,新春建成開放的51條傳統老街巷之一。福州傳統老街巷保護與整治工作以「老街巷·新生活」為主題,由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在全市12個縣(市)區開展,織補重塑傳統老街巷空間網絡,打造承載老城味道與老城記憶、兼具時尚活力的街巷空間。

秘書巷裡新出爐的春聯。謝小姿攝

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項目相關負責人指出:「老傳統老街巷的保護和整治,和城市發展、民生改善、環境提升、老城保護、老字號傳承息息相關,這是一項全民參與的工作。2020年,我們還會繼續深入挖掘街巷文化,在全市打造精品傳統老街巷,讓城市更有文化、讓城市更有溫情、讓城市更有綠意。」(謝小姿、黃一珍、林晶)

一群身著旗袍的演員在巷道表演。謝小姿攝

相關焦點

  • 福州打造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鰲峰坊等爭先亮相
    福州新聞網2月1日訊(記者 邱陵)2018年6月,市委、市政府按照城市雙修的理念,以「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城市特色風貌」為目標,結合連片舊屋區改造和歷史建築保護,全力打造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在2019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鼓樓鰲峰坊、臺江蒼霞、晉安琯尾街、永泰登高山街區、閩清浮頭街等爭先亮相。
  • 福州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集中開街,一起去逛逛!
    春節去哪玩 1月21日 福州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集中開街 民俗表演隊伍和遊人穿梭在閩清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的騎樓坊巷中。
  • 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後啟航 酒吧街亮相
    原標題:福州:上下杭啟航 酒吧街亮相N海都記者 王林成/文 黃孔瑜 毛朝青/圖海都訊 置身古風古韻的建築中,感受上下杭厚重的文化底蘊,享受著煥發時代氣息的夜生活……昨日,記者從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獲悉,福州三捷河兩岸的酒吧一條街已投入營業,目前已有9家酒吧開業
  • 福州一批特色街區春節前嶄新亮相!臺北士林夜市首進福建!
    福州市以「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城市特色風貌」為目標打造的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讓每個縣(市)區都有自己獨特的「三坊七巷」。煙臺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倉山倉山煙臺山歷史風貌區規劃面積約9.8公頃,一期約5.3公頃,打造近代特色的文化展示、文化休閒和文化創意集中片區。這裡集中展示了福州近現代城市風貌,有「萬國建築博覽會」美譽。
  • 閩清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預計年底完成建設
    閩清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預計年底完成建設­  展現老城味道,留住鄉愁記憶。記者昨日從閩清縣獲悉,作為全市擬打造的13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之一,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期浮頭街片區已完成設計方案,室內測量也已啟動,將於今年12月底前完成建設,明年春節前向市民開放。
  • 福州古厝:歷史文化觸手可及
    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文 葉誠/攝  正如《福州古厝》序言中表述的那樣,「福州的古建築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古建築是科技文化知識與藝術的結合體,古建築也是歷史載體」。  古厝所代表的傳統村落、歷史街區、名城和風貌區,漸漸融入了福州人的思想,化作為城市文明的象徵。
  • 歷史文化街區約佔老城面積的38%,北京核心區控規保護老城歷史格局
    核心區十一類保護對象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市級、區級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尚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地下文物埋藏區;歷史建築;歷史文化街區和特色地區;傳統胡同、歷史街巷和傳統地名;歷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遺產;城址遺存;歷史名園和古樹名木;革命史跡;非物質文化遺產。
  • 老味道+新形象 福州學生街(施埔路)特色街區月底開街
    學生街(施埔路)特色街區在整治提升中,採用「微更新」手法,結合「十位一體」工作,免除大拆大建帶來的文脈斷層,分類施策,切實提升街區品質和區域景觀,並提前謀劃招商,引入新優業態,讓整治提升後的街區既有老味道,又有新形象,在給人帶來滿滿「回憶殺」的同時,又煥發時尚活力,予人耳目一新之感。
  • 福州古厝:歷史文化觸手可及【圖】
    臺海網9月7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導 正如《福州古厝》序言中表述的那樣,「福州的古建築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要素之一。古建築是科技文化知識與藝術的結合體,古建築也是歷史載體」。 古厝所代表的傳統村落、歷史街區、名城和風貌區,漸漸融入了福州人的思想,化作為城市文明的象徵。
  • 琯尾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舉行迎新春活動
    福州新聞網1月21日訊 (記者 原浩 文/圖)新春佳節即將到來,21日,2020年琯尾街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迎新春活動舉行。活動由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政府主辦,嶽峰鎮人民政府承辦。「迎新春 集百福 送春聯」活動熱鬧開展。
  • 福州:122個古厝保護提升項目完工 剩餘89個項目5月底前實現升級
    為展現良好城市風貌,實現「辦好一場會,搞活一座城」,福州市正開展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和新一輪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在於山北麓、安泰河南岸,古韻悠長、翰墨飄香的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留住了老城記憶;在閩侯縣城核心區,凸顯甘蔗地區獨有建築特色與街區傳統肌理的曇石山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將「喜文化」盡情展現。
  • 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方案出爐
    資料圖(福清市委宣傳部供)福州新聞網8月2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擁有千年歷史的福清利橋古街有望在年底初露真容!20日,記者從福清市獲悉,福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社會公告《福清市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方案》。
  •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福州路徑」
    記者 葉義斌 攝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林洪相「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福州古厝〉序》,深刻描述了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自然風貌、地理特點和文化底蘊,如數家珍地介紹了福州知名的歷史人物和古建築,深刻論述了經濟發展與人文環境保護的關係,充分體現了對保護傳承好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充分體現了對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感情
  • 倉山:梁厝歷史文化街區擬世遺大會前開街
    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效果圖。福州新聞網3月2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按下重大項目建設「快進鍵」,24日上午,倉山區第一季度集中開工項目開工儀式在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期項目現場舉行。
  • 閩清版"三坊七巷"明年春節前開放 展現老城味道
    測量隊在老建築內測量。 展現老城味道,留住鄉愁記憶。記者14日從閩清縣獲悉,作為全市擬打造的13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之一,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期浮頭街片區已完成設計方案,室內測量也已啟動,將於今年12月底前完成建設,明年春節前向市民開放。 此次閩清縣結合中心城區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將梅城鎮的浮頭街、安民巷、城墘路,打造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3條街巷是縣誌記載閩清縣城城牆範圍內主要區域。
  • 鰲峰坊開街,福州城不只三坊七巷,小眾7大歷史文化街區去過嗎?
    其實,城市裡還有很多文化街區值得一遊,看看老福州的味道。最近,鰲峰坊剛剛修整一新開街,一起看看小眾的7大歷史文化街區,你去過幾個呢?1 鰲峰坊特色文化街區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是橫貫東西的坊巷,是承載歷史的文化街,是福州鼓樓的文脈聚集地。
  • 建築訴說歷史 街區閒適生活|西城街區更新讓城市更加有溫度
    北京市林則徐禁毒教育基地作為首都中心城區之一,西城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轄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尤其是歷史遺存數量大、種類多、特色鮮明,是北京市的文物大區之一,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及歷史文化街區面積更是北京之最。
  • 洛陽市老城歷史文化街區改造詳規出爐
    儘管洛陽古城地位重要、名聲在外,但因戰亂影響和管理不善,現狀與它的地位並不匹配。如今的老城裡,風格混雜的近現代民居建築錯落分布,遺存下來的歷史古蹟如孤島般散落在民居中。同時,居民見縫插針地修建各類建築,使本不寬裕的空間更加狹窄;許多院落年久失修,已成危房。  此外,這裡的基礎設施也普遍滯後。不少小巷子裡,急救和消防車輛難以進出。
  • 這30個「國家歷史文化街區」,你去過幾個?
    東四三條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東四三至八條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以北,東四十條以南,東四北大街以東,朝陽門北小街以西。作為京城最老的街區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基本保持了元代寅賓坊的肌理,胡同走向基本橫平豎直、整齊有序、是典型的傳統四合院為主的居住型街區。
  • 一城風物一城韻福州持續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同年7月29日,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大幕方緩緩合攏,市委市政府隨即召開了福州古厝保護工作部署會,會上部署了福州古厝保護和文化傳承十一類84項重點任務,印發了「1+6」系列政策文件,即《關於進一步加強福州古厝保護工作的意見》,以及文物、歷史建築、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傳統老街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規劃建設等6份配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