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

2020-12-10 中原新聞網

央視新聞7月9日消息,近期,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持續強降雨,據中央氣象臺統計:從今年6月1日至7月7日,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46.9毫米,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超過1998年同期數據。  其中湖北東部、安徽南部局地,在過去的10天裡,累計雨量超過了600毫米。鑑於洪澇災情和災害發展趨勢,安徽、江西等地將救災應急響應等級由Ⅳ級提升至Ⅲ級。

據中央氣象臺統計,7月4日至7日,長江中下遊幹流沿線累計雨量達到100至250毫米,湖南西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等地累計雨量300至500毫米,湖北黃岡局地超過800毫米。江西鄱陽縣蓮花山鄉日最大降雨量達538毫米。湖北浠水和黃梅、江西九江和新建等4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日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11個國家氣象觀測站突破7月極值。

本文圖片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 從衛星雲圖可以看出,從華南一直到海南,這些大部分的晴空區,基本上代表了這個副熱帶高壓的範圍。由於這個天氣系統整體上比較穩定,導致梅雨基本上長時間維持在長江中下遊這一帶地區。同時有這種過程性的反覆降水,在同一個地區,造成累計降雨量比較多。

安徽:長江幹流、巢湖等沿江支流超警

受強降雨影響,安徽長江幹流及水陽江、巢湖等沿江支流、湖泊出現超警戒水位,部分河段出現超保證水位。安徽省救災應急響應等級已於7日由Ⅳ級提升至Ⅲ級。

江西:23個河流站點超警,應急響應升至Ⅲ級

在江西,從6日8點至8日8點,江西共有41縣的1575個站點降雨超過100毫米。全省河流超警戒站點數23個。昨天(8日)下午4點,江西省減災委、省應急管理廳將救災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湖南岳陽:最大點降雨量破1952年以來記錄最高值

在湖南,7日至8日,嶽陽市城區的24小時最大點降雨量達到261.4毫米,6小時最大點降雨量達到167.0毫米,均突破了嶽陽市自1952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昨天上午9點起,嶽陽啟動城市防汛I級響應。目前,嶽陽外江外河一線防洪大堤全面超過警戒水位,水位持續上漲。

浙江:雨量為多年均值2.64倍 新安江水庫九孔洩洪

而在新安江流域,今年的降水明顯比往年同期偏多。從5月29日到7月8日,新安江流域總降水量達到986毫米,是多年均值的2.64倍。8日上午,新安江水庫建成61年來首次正式9孔全開洩洪。浙江省防汛指揮部連續視頻調度淳安、建德、桐廬、富陽、蕭山等地,全力做好沿線地區人員轉移和應急物資保障工作。而據中央氣象臺預計:今明兩天,新安江流域仍會有較強降雨,累計降水量預計在100至150毫米。

太湖流域34個水文站現超警超汛限水位

在太湖流域,進入梅雨季以來,已經出現多場大範圍強降雨過程,受其影響,太湖34個水文站超警超汛限水位。

中央氣象臺今天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

今天(7月9日)上午10點,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這也是7月7日發布今年首個暴雨橙色預警後,中央氣象臺連續第三天發布暴雨橙色預警。預計今明兩天,南方強降雨帶將逐步南壓,強降雨轉移至長江以南地區。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陳濤:相較於前兩天的降水形勢,像湖北、安徽、江蘇的降水將會有所減弱,但是像湖南、江西、浙江這一帶降水將會有明顯加強。預計11日以後,長江中下遊這一帶地區降水將會有一個明顯減弱。

相關焦點

  • 專家:5月以來重慶平均降水量是1961年以來歷史最多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7月14日至16日,主雨帶將南落至長江中下遊地區。在此期間,主要強降雨區域會出現在長江中下遊地區,重慶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還將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那麼,本次主雨帶帶來的強降雨,具體涉及重慶哪些地方?後續天氣情況怎樣?對此,新華網採訪了重慶市氣象局有關專家。
  • 6月以來南方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 來自國家氣候中心消息,6月以來(截至7月28日),我國南方地區區域平均降水量為436.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8%,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多。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6月份以來,強降雨都集中在長江、太湖等流域,累計降雨量比常年平均要多5成到1.6倍。尤其在江西婺源,降雨量達1966毫米。「北京年平均降雨量是630毫米,婺源這一個點6月以來已經下了北京三年的雨量。」洪水集中。今年6月以來,珠江的西江、北江以及黃河上遊、長江和太湖都發生了1號洪水,全國有433條河流超警,佔了今年以來的96%。
  • 安徽1月氣溫異常偏高 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氣象部門2月9日發布的數據表明,今年 1月全省平均氣溫4.3℃,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1.6℃。全省平均降水量121毫米,較常年同期異常偏多近1.6倍,為1961年以來最多。
  • 平均降水量424.1毫米!6月以來,重慶下了1961年以來最多的雨
    重慶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6月以來,你是不是感覺經常在下雨?沒錯!7月13日,據市氣象臺統計,6月以來,全市平均降水量為424.1毫米,較常年和去年同期均偏多6成,為1961年以來最多。
  • 長江流域降雨有多"暴力" 這裡一天下了北京一年的雨
    自6月1日入汛以來,我國長江流域6輪強降雨輪番來襲,平均降水量已經超過1998年同期。接下來,中國天氣網就用一組數字,來盤點一下入汛以來長江流域降雨有多「暴力」。  6輪強降雨輪番來襲 江西局地一天降水量超北京一年  今年6月1日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分別為6月2日-9日、6月11日-14日、6月15日-17日、6月20日-25日、6月26日-7月2日、7月4日至今。  6月1日-7月7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46.9毫米,已經超過1998年的331.9毫米,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
  • 中央氣象臺連續41天發布暴雨預警 大數據告訴你雨都去哪兒了
    長江流域降雨量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6月以來(數據統計截至7月14日),我國南方地區出現7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64%的縣(市)出現了暴雨天氣。而從6月2日起,中央氣象臺連續41天發布暴雨預警,是2007年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建立以來時間最長。
  • 2020年江淮流域梅雨季持續62天 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歷史最多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在會上介紹,今年江淮流域梅雨季降水量759.2毫米,持續時間62天,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一位。周學文介紹,今年長江中遊蓮花塘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區超保證水位,巢湖超歷史水位;淮河上中遊幹流部分河段超保證水位;太湖超保證水位。今年全國634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其中194條超保。
  • 貴州2020年春末夏初降水量為1961年來同期最多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網貴陽7月29日電(龍章榆)7月28日,記者從貴州省氣候中心獲悉,自5月20日第一場區域性暴雨過程至7月10日間(下文稱春末夏初),貴州平均降水量為544.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8.5%,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高值
  • 6月來河南9次大範圍降水7次中心在信陽 多地降水量破紀錄
    6月以來河南持續強降雨平均降水量34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近六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5多,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多值。河道、水庫暴漲,形成今年淮河的第一號洪水。為什麼今年夏天降水這麼強呢?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氣候中心了解到,今年6月以來,受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影響,河南降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計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淮河流域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洪水。
  • 貴州2020年春末夏初全省平均降水量544.1毫米 為1961年以來歷史...
    2020年汛期以來,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貴州省更是總體偏澇。據貴州省氣候中心統計,自5月20日第一場區域性暴雨過程開始至7月10日間(下文稱春末夏初),貴州全省平均降水量為544.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8.5%,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高值。
  • 長江流域汛情地圖出爐 一圖看清未來哪裡防汛形勢最嚴峻
    中國天氣網訊 漢口超警、九江超警、鄱陽湖告急……長江流域汛情牽動人心。目前,長江中下遊水位緩退,但是今天(14日)至16日,新一輪強降雨來襲,今天早上中斷了僅一天的暴雨預警再次上線。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長江流域汛情地圖,詳解強降雨落區,看哪裡防汛要再次迎來考驗。
  • 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氣溫第二低值年!網友:今年西安夏天太涼快了
    7月16日入伏以來大部分時間裡西安天氣仍然保持涼爽舒適▼據觀察,今年小暑節氣期間(7月6至21日),日最高氣溫平均僅僅30.95℃,入伏當天日最高氣溫僅為27.8℃,大暑當天日最高氣溫僅為24.7℃,有網友吐槽:感覺像入了一個「假伏」。
  • 杭州氣象臺今早發布降溫報告!入冬以來降水量為2000年以來最少
    昨天最高氣溫更是直升20.8℃,要知道,陽春三月(公曆四月)的杭州平均最高氣溫也就21.1℃。然而,冬天異乎尋常的溫暖背後,往往是為冷空氣做鋪墊。沒錯,新的一輪冷空氣已經到了。據市氣象臺今早6時30分發布的降溫報告:北方較強冷空氣已影響我市,氣溫已明顯下降,預計過程降溫幅度7-9度,今天白天最大偏北風力可達6-8級,17-19日最低氣溫平原地區0°C到零下3°C ,有薄冰或冰凍,山區零下3°C到零下7°C,有冰凍或嚴重冰凍。請各有關方面注意。從20℃到零下,讓人仿佛一周過了冬春兩季。
  • 安徽2020年平均降水量1639毫米 為歷史第二多
    陳晨 攝中新網合肥1月6日電 (吳蘭王兵)記者6日從安徽省氣象局召開的2020年該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安徽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為5個等級:好、較好、正常、較差、差)。安徽省氣候中心總工程師田紅介紹,2020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
  • 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5%
    中新網9月2日電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2日表示,2020年6月至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73毫米,較常年同期(325毫米)偏多15%,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多,僅次於1998年(397毫米)。資料圖:山西太原市市民冒著大雨出行。
  • 浙江這個冬天有些異常 日照時間1961年以來最少
    入冬以來,浙江省氣候出現了異常,氣溫略偏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為1961年以來最少。  省氣象臺數據統計,2012年12月1日-2013年2月19日,全省平均溫度為6.4℃,比常年同期偏低0.2℃;同時段全省平均降水量為23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4成;日照偏少,全省平均日照時數229.3小時,比常年同期偏少78小時,為1961年以來最少。
  • 中央氣象臺臺長詳解近期強降雨高溫等極端天氣
    7月28日上午10時,中央氣象臺臺長、國家氣象中心主任端義宏做客新華網,為網友解讀近期強降雨等極端天氣。    新華網 李非攝    端義宏:到目前為止長江流域降水量僅次於98、99年  但是對後期尤其是最近幾天,長江不管是上遊、中遊還是下遊,長江流域降水都已經明顯偏少,但是目前應該說還是處於我們國家的主汛期,所謂的七下八上的這個主汛期。
  • 2020年南方暴雨與1998年相比如何?權威專家詳解
    多地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  馬學款介紹,從6月2日至7月12日,中央氣象臺連續40天發布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由此可見近期南方的暴雨之強」。  王永光介紹,國家氣候中心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入汛以來,截至7月10日,我國南方共出現1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
  • 11月中旬內蒙古氣溫、降水均為1961年以來最高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 記者從內蒙古氣象局了解到,11月中旬,內蒙古氣溫、降水均位列1961年以來第一。其中,全區平均氣溫為0.6攝氏度,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5.6攝氏度,比去年同期高5.8攝氏度,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