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現歷史最低氣溫,為何與之前的全球變暖話題相悖?

2020-12-07 劉光輝特能吃

北半球現歷史最低氣溫,而且全球在近幾年多地都出現了超低溫現象,這一現象的出現與之前社會上所傳的輿論「全球氣候變暖」相悖。主要原因是全球可能將進入「小冰河時代」和全球氣候條件影響以及太陽的黑子運動有關。

全球氣溫降低的情況,在這幾年變得尤為明顯,特別是發生在美國,俄羅斯等地區的超低溫天氣也是最好的佐證。而且我國境內河南,安徽等地近年來發生的低溫天氣也非常異常。極端天氣經常出現氣候變得複雜令人難以琢磨。但是當前情況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大膽的推測,人類可能即將面臨新一輪的冰河時代。

美國好萊塢動畫片冰河時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距離上一次冰河時代已經是20000多年前了。目前是不是進入小冰河期?何時進入小冰河期?沒有明確的答案,一切都只是大數據上的猜測。但就目前的全球氣候條件情況來看,確實有向這方面發展的趨勢。

然而,一個導致現在氣候條件變冷了原因是太陽黑子運動周期變短了,處於低潮期,太陽的黑子運動不活躍,也是氣候變冷的主要原因。另一個導致現在全球氣溫變低的原因還與當前的全球氣候條件有關。

因為人們對於大自然的瘋狂掠奪,嚴重的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環境,板塊之間運動越發激烈,導致很多板塊相互撞擊發生地震,這也間接的導致了現在好多森林火山經常發生爆發。火山爆發使得大量火山灰進入高空對流層並長時間漂浮,這會折射太陽光,使它無法到達地面。同時火山噴發產生大量二氧化硫與大氣中的水蒸氣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硫酸氣溶膠,它會反射太陽輻射,使得量減小,從而導致氣溫變冷。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為何「冬天越來越冷」?
    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為何我們的冬天反而變得更冷呢?難道是全球變暖真的停滯了?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文摘》專刊特約請《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權威氣象專家為讀者解疑釋惑。  來自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顯示,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部分地區最低氣溫達-30℃~-40℃,內蒙古圖裡河-46.9℃、額爾古納-45.1℃;內蒙古呼倫貝爾連續12天最低氣溫在-40℃以下。一些地區出現極端低溫事件,內蒙古滿洲裡、新疆輪臺、西藏貢嘎日最低氣溫分別達-44.9℃、-25.6℃、-17.0℃,創歷史新低;河北唐山、雲南陸良和石林、甘肅渭源日降溫幅度突破歷史極值。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全球氣候還在變暖嗎?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 【經濟學人精讀】全球氣溫變暖,當冬天不再來
    但最近全球變暖最顯著的影響之一,就是世界許多地區變得異常溫暖。 2. The northern-hemisphere winter that ended on March 20th was the second-warmest since records began, and the warmest ever on land.
  • 全球變暖,北半球風力會減弱?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究人員不久前在《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全球變暖或將對世界範圍內的風能資源分布產生深遠影響。到本世紀中後期,北半球可供利用的風能資源將大量減少,南半球一些地區風能資源則可能急劇增加,風電開發潛力整體向南轉移。
  • 區域之「冷」與全球之「暖」 丁一匯院士復盤近期寒潮背後的全球變暖
    6日至8日,在這場幾乎與2016年隆冬「霸王級」寒潮量級相當的天氣過程中,降溫8℃以上的國土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份共計60個氣象觀測站的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  很多人可能很難將日常生活與全球尺度的氣候變暖聯繫在一起。
  • 北半球有記錄的最低氣溫公布:零下69.6攝氏度!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24日發表了題為《氣候科學家在格陵蘭島發現新的創紀錄低溫》的報導,在北半球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天過後,深入分析氣候記錄資料的聯合國研究人員有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發現:1991年12月22日,格陵蘭島冰蓋上的一個偏遠氣象站錄得零下93.3華氏度(約合零下69.6攝氏度)的溫度,這是北半球有記錄的最低氣溫
  • 外國專家:南北半球強烈氣溫反差是全球變暖的結果
    專訪:南北半球強烈氣溫反差是全球變暖的結果——訪秘魯國家氣象水文局專家阿瓦洛斯新華網利馬8月22日電新華社記者賈安平南半球今年入冬以來,素以溫暖著稱的秘魯已多次遭到寒流襲擊,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降至多年來的低值。
  • 專家:北半球極地大氣環流調整致使冷事件頻發
    氣溫在升高——今年全球氣候總體偏暖成定局根據最新的全球氣象觀測資料分析,2010年有望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總平均氣溫最暖年。1月至10月,全球總平均氣溫(海洋和陸地)為14.73℃,較常年同期偏高0.63℃,與1998年並列為歷史同期最暖。
  • 今年冬天為何格外冷?恰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很多民眾不解。「殊不知,我們現在感覺到的冷恰與全球變暖有關。」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說。
  • 塵封記錄刷新北半球最低氣溫
    【新華社微特稿】一個氣候歷史學家小組梳理檔案後發現,人類有記錄的北半球最低氣溫是零下69.6攝氏度,記錄於近30年前的格陵蘭島上。世界氣象組織23日確認,1991年12月22日,靠近格陵蘭島冰蓋最高點的克林克自動監測氣象站記錄到零下69.6攝氏度的氣溫,為北半球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氣溫。先前的北半球最低氣溫為零下67.8攝氏度,分別於1933年和1892年記錄於西伯利亞的兩個地點。最新的北半球最低氣溫由一組綽號為「氣候偵探」的氣候歷史學家發現。
  • 全球變暖竟造成了極寒天氣?
    2月4日,日本列島迎來了立春,不過在日本氣象廳的全部觀測站中,90%以上記錄的氣溫都在冰點之下,其中一些地區還創下觀測史上的最低紀錄。日本媒體稱,這是20年一遇的最強寒潮。  從上月末開始,以新潟縣為中心的日本海沿岸廣大地區出現大雪天氣,有7個地點還創造了觀測史上的最深積雪紀錄。
  • 全球氣溫節節升,為何有人說「全球變暖」是騙局?
    日本名古屋氣溫突破40度,創1890年來最高;重慶全市7月平均氣溫成為1951年來最高;……每次到熱die的時候,人們都不禁聯想到一個詞:全球變暖。支持全球變暖的專家認為,氣溫升高將使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根據觀測,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相對穩定,還沒到人類要擔心的地步。北極冰蓋相比前幾年的確縮小了,但南極冰蓋擴張了,二者抵消,極地冰蓋面積基本不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提供的數據揭示,從1900年到2017年,全球年平均地面氣溫變化僅1攝氏度。
  • 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北半球最低氣溫
    △圖片來自世界氣象組織9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將格陵蘭島一個自動氣象站1991年12月22日測得的-69.6°C確認為北半球有記錄以來最低氣溫這一溫度刷新了此前由俄羅斯兩處氣象站分別於1892年和1933年所錄-67.8°C的北半球低溫極值。全球範圍內最低氣溫紀錄為南極洲高海拔地區的沃斯託克氣象站於1983年測得的-89.2°C。
  • 今年6月來北半球高溫難耐 南半球遇罕見寒冷
    受到高溫炙烤的不只俄羅斯,進入六七月份後整個北半球都陷入了高溫恐慌。同時,本來氣候溫暖的南半球卻比往年冷得多。地球為何北熱南冷?由於氣候成因過於複雜,現在還沒有一個一致的意見。但是,分析人士無不擔憂地指出,這種極端天氣有可能在未來持續下去。今年夏天,北半球普遍高溫。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指出,今年的6月份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份。
  • 六問氣候變暖下的持續嚴寒
    西北地區中西部、華北、東北、陝西南部、四川東部及重慶等地共有107個站發生極端低溫事件,其中甘肅肅北(-25.5℃)、河北圍場(-32.3℃)、赤城(-29.0℃)、青海烏蘭(-28.3℃)和四川眉山(-3.4℃)5個站的日最低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 全球變暖,火炎焱燚怎麼破
    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我國平均氣溫為22.9℃,較常年同期偏高1℃,全國有94站發生極端高溫事件,多個地區的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中央氣象臺已連續二十多天發布高溫預警。我國的「熱情」並非「一枝獨秀」,放眼看去,整個北半球都處於「沸騰」狀態。近一點的日本、韓國、朝鮮、巴基斯坦,遠一點的歐洲、北美洲、非洲,甚至連北極圈內的一些地區,都遭遇了罕見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還創下了歷史最高氣溫紀錄。
  • 格陵蘭島出現北半球新的低溫記錄,科學家:有一個問題
    提起全球變暖,雖然沒有達到談虎色變的程度,但是它對地球的影響正在凸顯,包括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颶風增加等連鎖反應都在影響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你知道全球變暖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嗎?更重要的是,地球的北半球出現了歷史上新的低溫記錄,但它發生在近30年前。這一低溫何時出現?
  • 極寒天氣襲卷歐洲和東亞 北半球將進入小冰河期
    捷克氣象部門說,該國北部地區2日氣溫下降至零下28攝氏度,刷新了當地迄今為止的最低氣溫紀錄。今後幾天捷克氣溫還將繼續下降,個別地方氣溫將達到零下30攝氏度。捷克通訊社報導稱,僅2日當天就有5人凍死街頭,其中多數為無家可歸者。  此外波蘭死亡人數達到29人,部分地區氣溫降到零下32攝氏度。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等國死亡人數也有所上升。
  • 國家氣候中心:今年北半球嚴重「發燒」,未來極端高溫更頻繁
    發燒的北半球國家氣候中心監測的2018年7月全球最高氣溫距平分布圖可以看出,北半球在歐洲、東亞、北美氣溫正距平顯著,尤其以歐洲最為突出。2018年7月全球最高氣溫距平分布圖據監測,北極圈內一些氣象站觀測到氣溫超過30℃,不可思議!
  • 變暖!變冷!誰在忽悠地球?
    「氣候變暖」  邊緣話題幾乎變為信條  到目前為止,「氣候變暖」無疑是最廣為傳播的觀點。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一份針對10個國家的民調顯示,60%受訪者認為全球暖化是一個「緊急威脅」,需要加緊應對。在南非德班世界氣候大會召開前夕,歐盟專門對氣候變化做的民調顯示,68%的人認為氣候變暖問題「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