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講的「四重恩」是什麼意思?

2020-12-13 一聲佛號一聲心

大家在寺院經常聽到「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句話,那麼這個「四重恩」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個是父母之恩。嚴格的說,我們自己要不能成就這一生的道德,我們對不起父母。這一生我們自己不能夠了生死、出三界,對不起父母。諺語常講:「一子成佛,九祖升天。」我們成就了,九世的祖先都沾光,都得利益,這才叫報父母之恩。我們自己不好好的幹,你想想看,怎麼對得起父母?

第二個是老師的恩德。佛是老師,菩薩是我們的老師。展開經卷,你看看佛對我們是怎樣教導,真的叫苦口婆心。我們能不能體會?佛對於我們一無所求,完全是付出的,不附帶任何條件,勸導我們,引導我們,無非是教我們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早一天成佛,跟他一樣。這個恩德之大,超過父母。我們不能好好的學習,對於佛的教誨,不能完全相信,不能理解,不能奉行,這叫忘恩負義。

第三個是國家之恩德。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得到國家的保護,有國家保護,你不知道沒有國家保護的人,可憐!那真叫流浪漢,到處受歧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遇到許多障礙。所以離開自己的國家,才知道國家之恩。沒有離開自己國家,對於國家之恩很不容易體會。我們長年在外國,深深感受到沒有國家保護,無論幹什麼都非常困難,生活都困難,不要說修道了。

第四個是一切眾生於我有恩。你知道嗎?我們每天喝的這杯水,吃的這碗飯,是由多少人工作成就的,有沒有想到?我們穿的衣服,衣服怎麼來的?許許多多人在那裡工作,把他的成果奉獻給我們受用。我們用什麼回報?一切享受現成的,你沒有回報你就有罪業。你要不曉得這些恩德,你就不知道報恩。不但這一切有情眾生於我們有恩,無情的眾生,樹木、花草,它貢獻給我們怡情悅性,對我就有恩。我要如何報答它?有幾個人想到。你們家裡院子裡面種的花、種的樹,乃至於草坪,都是提供你、美化你的生活環境,它對你都有恩德。我們凡夫不知道回報,欠別人的太多太多了。不要說欠有情眾生,這些樹木花草,你都欠它的。幾個人曉得?

現在住在北京,也許你們看過中國大陸「紅樓夢」的連續劇,連續劇中演林黛玉的陳曉旭,她也皈依佛法了。陳曉旭告訴我,她有一天晚上在房間裡,跟他先生兩個還沒睡覺,準備睡覺了。突然感覺到她這個房間裡氣氛不對,毛骨悚然,夫妻兩個都很害怕,都很恐懼,知道這個房間裡面有鬼。好在她學佛,她心裏面起了個念頭,希望跟這個鬼溝通。她說:「如果你們真的在我房間裡,給我一個暗號,讓我曉得。」想了半天,鬼用什麼暗號比較方便?看到電燈,「你讓電燈閃一閃?」他們就等待著。五分鐘之後,電燈果然閃了一下,嚇死了!這曉得是真的了。陳曉旭就跟他說:「你能看得到我,我看不到你,我們怎麼溝通?這樣好了,我晚上睡覺,你託夢給我。」那一天晚上,果然這個鬼就託夢給她。這個鬼告訴她,他們有很多,不是一個。他說:「我們不是別人,是你們家裡頭的草木,我們快要枯死了,求你趕快澆水救救我們。」

到第二天早晨起來,她去看她的院子,果然院子裡的小樹沒有澆水,地下草都變黃色了。她明白了,因為這個小院子是她父親照顧的,她父親天天澆花,不澆樹,也不澆草。所以她拿起水龍頭拼命去澆草、去澆樹,她爸爸說:「那個不要澆。」她也不說話。因為她要說是做夢,她父親一定說:「你胡思亂想。」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她聽到那個聲音,就好像那個小孩叫的聲音一樣,很多小孩在那裡哭,這是草!這是她親自告訴我的。現在她在主持演《了凡四訓》,十月中旬片子就出來了,她先送給我看。這個地方九號圓滿,十號我到香港,大概十幾號他們就把片子送給我看。一點都不假。所以草木怎麼報恩?照顧它,要給它足夠的水分,要給它充分的陽光,讓它蓬勃生長。你不知恩,怎麼會報恩?

所以我聽到回向偈,我感慨萬千,「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是打妄語,自欺欺人,欺騙佛菩薩。天天在佛菩薩面前打妄語,說假話,還以為自己有功德,還以為自己依教奉行。所以佛法這樁事情,細細去思惟、去觀察,你才曉得我們自己做的對不對?

早晚課,我說了很多很多次了。早課是提醒我們自己,今天一天要依教奉行;晚課是反省,檢點自己這一天有沒有依教奉行。反省之後,改過自新。沒有做到的,希望明天做到;已經做到的,明天要保持。這樣做早晚課真正有功德,那是「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如果是形式上做一做,有口無心,你早晨騙佛一次,晚上又騙一次,一天騙兩次,騙了一輩子,肯定墮阿鼻地獄,全是搞假的。所以有很多人說:「他很用功,很精進,一堂課沒有缺。為什麼死的時候那麼不好?」我清楚,你們不清楚,我清楚。一生所做的都是表面工作,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今天念佛人往生的,出家人比不上在家人,在家人造的罪業少,出家人造的罪業重,而且造得多。我們必須有高度的警覺心,真的要改過自新,要知恩報恩。

相關焦點

  • 佛教常講「上報四重恩」,這個「四重恩」指的是什麼?
    知恩才會感恩,才能報恩,佛教的回向偈上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個「四重恩」指的是什麼呢?這裡的「重」,不念zhong,而是念chong,指的是四種恩德。一,父母恩。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父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恩人,孝養父母,是為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每一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如果我們的道德沒有成就,自己不能了脫生死,就對不起父母。俗話常說:「一子成佛,九祖升天」,我們要是成就了,九代的祖先都跟著沾光,這才是報父母恩。
  • 略說佛教上報四重恩之要義
    作者:法聚佛教中講的四重恩為: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土恩今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為主導,通過經中詳細的開示,明白利益眾生應知恩報恩,也明白何為四重恩及其緣起的道理。眾生之間互有因緣,恩恩怨怨常相伴。佛說上報四重恩,明確了何為四重恩,及知恩報恩的意義,和不報恩的過失,以及恩將仇報的可畏果報。佛教我們心無所得而修波羅密,即修真實波羅蜜,是則名為真實報恩。這樣修為才能真正使眾生都得到安樂。
  • 千歲寶掌禪師開創的道場,憶起佛家大德報國恩,何為佛教四重恩呢
    千歲寶掌禪師開創的道場,憶起佛家大德報國恩,何為佛教四重恩呢古來大抵有說:「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和傳統,儒釋道之三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佛教自印度傳入我國將近兩千的歷史,經歷華夏文明歷朝歷代的變革中,形成了具有獨特的佛家思想,與儒道文化取長以補短,萬物以衝和,方為中華之真精神。佛家有云:「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那麼何為四重恩呢?
  • 佛教講的上根、中根、下根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經常講一個人根性如何如何,那麼什麼是根性,這幾種根性又有什麼差別呢?今天我們就簡單聊下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討論。根性是什麼呢?簡單講就是一個人的妄想執著,對自性光明造成的障礙程度。不用繞彎子,不用方便說法,直接給他講究竟了義的佛法就行,一句話,乃至一個動作,一個示現,他就當下大悟。這個上上根之人,不一定是大富大貴,不一定是聰明智慧,也不一定學富五車,有可能連字都不認識。
  • 佛教中常說的「福田」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中,經常會聽到種植福田、培福、修福這一類的詞,那麼這個福田到底是什麼意思?怎樣才是種植福田呢?福田是佛教用語。這個「田」是表示能夠生長東西、能夠收穫東西的地方,像我們吃的糧食、瓜果蔬菜等等,都是從田地裡生長出來的。
  • 佛教常說的「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知道
    佛教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在很多個朝代都推崇佛學。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在信奉佛教。而佛教之人經常說的一句口號「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佛不僅是一種學問,佛門重地也成為了收留苦難人的場所,因為無論你是乞丐,或者是富商,只要有問題困擾自己,來到這裡,佛法都會為你開化。而作為佛教的口頭禪「南無阿彌陀佛」,更是時常在信佛,禮佛的人口中聽到,那這句話到底蘊含了什麼道理呢?「南無」二字是表示恭敬,禮拜的意思,也是阪依的意思。
  • 【佛教常識】業障是什麼意思?
    業障 (佛教解釋)  佛教語,謂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 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消耳。』」《法苑珠林》卷七五:「如是神呪,具大威力,能受持者,業障消除。」《西遊記》第十五回:「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  詈詞。
  • 佛教的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呢?
    佛教文化在中國不斷的傳播發展,一些佛教術語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極其賦予佛教文化特色的非【空】莫屬,如【四大皆空】,我們常在生活中會聽到【四大皆空】。在生活中沒有了解佛教文化的會以為,【四大皆空】代表的事酒、色、財、氣。
  • 「天」在佛教裡面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真懂!
    昌樂法師講述《淨土探微》144彼佛國土常作天樂,天在印度傳統文化當中有二十八重天,大概是那個世界可以分二十八重,二十八重有二十八類不同的眾生。佛教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是六道輪迴。天當中有二十八重天,二十八重天用印度教的話來說,在傳統上來講,是有二十八種不同福氣的、不同能力的、不同神通的人。比如說我們現在一個學校一個年級分多少個班,什麼好一點的班,差一點的班,很多班。好的跟好學生,差的跟差學生,有二十八重天之多,這是印度教。
  • 佛教常說的禪茶一味到底是什麼意思?
    兩者有什麼區別)在此之後還可以洞澈茶湯中各種微細變化。有點觀的意思了。再體會同一款茶(普洱生茶最明顯)的味道因「緣變」而千變萬化,沒有自性。這就有點觀空的意思了。但遺憾的是以上這些是依佛教的緣起性空,止觀禪定在走。並不是禪宗的「禪茶一味」。
  • 佛教:這三種人,千萬不可傷害,因果報應很重!
    佛門中講「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不論我們曾經傷害過誰,一定要記得常修懺悔心。悔過,並且不再作惡,不再造惡業、結惡緣,是為吉祥。經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惡果,我們不去傷害別人,不與人結下惡緣惡債,自然「無緣不聚、無債不來」。
  • 什麼叫「上報四重恩」?分別為哪「四重」?
    佛陀說,我們有四個感恩和報恩的對象,那也正是我們幸福和快樂的泉源。這就是我們所需報答的「四重恩」,他們分別是,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三寶恩(佛寶恩、法寶恩、僧寶恩)。眾生恩:有一次,有人供養佛陀一碗水。佛陀先感恩這碗水,才把水喝下。有人問佛陀為什麼感恩這碗水,佛陀回答:「因為這碗水裡有大約84000個眾生。」佛陀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感恩一切眾生,因為我們和一切眾生都是互相依存的。什麼是眾生?
  • 佛教中小乘、中乘、大乘、一乘是什麼意思?
    一般大家都知道佛教中有大乘、小乘之說,但具體什麼意思,不一定都很明白。其實佛教不僅有小乘和大乘,還有中乘和一乘,但大家可能見到的不多。今天末學就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看看一乘、大乘、中乘、小乘都有什麼意義。乘。
  • 佛教常說「南無阿彌陀佛」,啥意思?翻譯後不由得肅然起敬!
    佛教常說「南無阿彌陀佛」,啥意思?翻譯後不由得肅然起敬!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中國就屬信仰佛教的人最多,佛教是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不僅僅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在世界人們心中的地位也是相當高的。
  • 佛教:「業障」重,會有4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什麼是「業障」?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業力的遮障」,其根本原理其實就是因果報應。我們常常說某個人業障重,又或是自己業障重,其實就是因為曾經我們種下的惡因,在因緣具足後,所感召的果報現前,種種障礙也就出現了。
  • 老人常說「一日夫妻百日恩」,「日」到底是啥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那麼人們常說的「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具體如何?且看下文。01「一日夫妻百日恩」最早是出自於《聊齋志異·張鴻漸》,而後被引用至明朝蘭陵笑笑生的著作《金梅瓶詞話》中第七十三回,書內記載曰:「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隨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個熱突突人兒,指頭兒似的少了一個,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 佛教講的「五毒」是什麼?
    佛教講的五毒,不是世間的五種毒藥,而是指貪、嗔、痴、慢、疑五種習性,這五種習性會像五種毒藥一樣,障礙我們的本性,使我們產生無邊無盡的煩惱,讓我們承受種種的痛苦。修行,就是為了對治這五種習性,剷除我們的煩惱根源。下面我們就具體說明一下,究竟什麼是五毒?
  • 佛教:為什麼要供佛,供養的意義是什麼?
    佛教:為什麼要供佛,供養的意義是什麼?在民間,素有初一、十五十齋日供佛的習俗。有些人,還會特地跑到寺廟,給佛菩薩供養瓜果。當然,對於佛教的善信而言,供佛禮佛則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供養的意義是什麼呢?難道真的是佛菩薩要吃我們的東西嗎?其實不然。供養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是對佛陀表達內心的尊重與恭敬。佛法有云:「上報四重恩」,其中有一恩就是師長恩。學佛之時,佛陀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方向的指引者。而我們的關係,自然也是師生之情。在佛陀與佛菩薩的指引下,我們才能夠點亮心燈,求得自在、灑脫與解脫之心。
  • 佛家常說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漫談品禪》第26回我們常常看到影視劇中,僧人們常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出家人六根清淨等」,在《心經》中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麼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分別是什麼意思?之間是否有聯繫?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學習。
  •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自唐朝時期,佛教傳入我們中國後,越來越興盛,歷朝歷代的帝王們很多都是非常信奉佛教的,當時的國家統治者,很多都將佛教作為了國家的一項重要的思想文化,利用這個宗教來讓百姓更加的安定,或者說安撫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