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老一輩人因為生活環境所限,對於孕期的飲食有著很大的誤解,他們認為,只有孕媽多吃,孩子才能健康成長,但僅僅多吃就能生產健康的寶寶嗎?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現代醫療技術揭示,孕媽的飲食,不僅僅是多吃就能滿足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願望。反而有可能因為進食過多,給母子倆的健康帶來危害。
都是孕期多吃惹的禍,不是做孕婦就可吃「雙人餐」
同事任潔剛剛經歷了她人生中可能最危險的時刻,現在每每想起,還膽戰心驚。那就是生產分娩的驚心動魄。
任潔自打懷孕後,就聽從家裡長輩的建議:孕期多吃,孩子健康的思想,從得知有孩子後,就開始瘋狂補充。
即便產檢時醫生已多次告知,這樣做有很大的健康風險後,依然我行我素。最終在臨產時,才後悔莫及。
進入產房前,醫生為任潔做了全面的身體檢查才發現,孩子已經成長過於巨大,根本無法通過產道分娩。由於孩子太大,對寶媽臟器器官擠壓嚴重,孩子的心率明顯不正常。
在經過了近三小時的剖腹產手術後,孩子雖然平安降生,但剛出生就被醫生告知,寶寶患有脂肪綜合症的機率,是普通小朋友的好幾倍,還有糖尿病等疾病病發的潛在危險,這讓剛剛生產完、身體虛弱的任潔始料未及。
孕婦食用過多的危害
據研究表明:有人針對孕媽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針對孕滿13周的近一百位寶媽,關於每日膳食營養和體質量數值之間的影響關係。
研究結論:做好飲食控制的寶媽,在陰道分娩機率遠高於未做控制飲食的寶媽近20%左右。而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發機率,也遠低於未做飲食控制的寶媽18%左右。結果可謂觸目驚心。
具體危害有這兩個方面
危害一:對於寶媽來講
可能導致體內多餘脂肪堆積,產後不利於恢復,同時可能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其他症候群的機率也增加,並且在分娩時可能造成大出血、難產等危險情況發生。
危害二:對於胎兒來講
不做飲食控制,胎兒可能成長成巨大兒,有可能延長產程,增加胎兒出生風險,導致窒息、肥胖等病症的發生。為了寶媽和孩子的健康,孕期寶媽要對飲食有所控制。
孕期「胃口大開」,也要學會控制
★孕早期
孕早期最常出現的就是孕吐症狀,寶媽可以採取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多食用新鮮蔬果、或酸類開胃的食物。
做到食物種類豐富、營養,堅決拒絕煙類、咖啡、辛辣刺激等有害身心健康的飲食,幫助自己順利度過孕早期。
★孕中期
孕中期需要增加食物營養,多種搭配保障自身和胎兒的需求,多食用富含鈣質、碘類的食物。
比如海帶、紫菜、蝦皮等,適當增加粗糧、穀物的攝入,幫助腸胃消化,增加熱量的攝取等,是營養沉澱的時期,但不能毫無節制的暴飲暴食。
★孕晚期
孕晚期需要保證營養的同時但又不能攝取過多,注意葷素搭配,以及注意水分、鹽的攝取量,緩解腿部腫脹的症狀,可以增加蛋白質、魚、肉、蛋的攝入,適當補充動物肝臟。
孕期一日三餐的注意事項
俗語有云: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餐要吃少,這是智慧的民眾,總結出的生活經驗,寓意對於孕期三餐,要區別看待。
▼早餐:早餐營養的攝取決定了寶媽一天的精力狀況,因此,要保障活力,要多食用穀物、蛋、奶類食物,同時可以飲用鮮榨果汁,補充維生素。
▼午餐:為保障腹中胎兒的營養,寶媽可以多飲用魚湯、骨頭湯、蔬菜湯等營養豐富的餐食,多補充鈣質、鐵元素等身體所需重要營養成分,既健腦又美味。
▼晚餐:晚餐注意控制進食量,不要過飽,影響消化和睡眠,可以食用葷素搭配的蔬菜、粥等,減輕腸胃消化負擔。
孕期寶媽的飲食絕不是簡單的多吃就是健康,而應該以不同孕期、不同時間來決定進食的內容和份量。也要根據寶媽產檢的情況,隨時調整寶媽的飲食結構,才能更好的保障胎兒以及寶媽的健康。
控制飲食可以得到健康。不是單純的標語、口號,更應該是每個寶媽所要有的認識,只有這樣的思想認識,才能給孩子的成長創造最有利的環境,才是寶媽和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