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是吃螃蟹的大好時節,香辣、蒜泥、清蒸……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好不愜意!可有吃貨小夥伴問了小編一個問題:「前幾天朋友送了幾隻螃蟹,有公有母。我聽說九月是吃母螃蟹的季節,而十月吃公螃蟹最好,不知道是真是假?」「九月吃母,十月吃公」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愛吃螃蟹的你知道如何正確的挑選、烹飪螃蟹嗎?今秋,小編來更新你的蟹知識,來一場美味的「蟹」逅之旅。
吃蟹是一種季節性的享受。俗語說:「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即九月要食雌蟹,雌蟹黃滿肉厚;十月要吃雄蟹,雄蟹蟹臍呈尖形,膏足肉堅。但這裡指的是農曆的九月和十月。因此,過不多久就是該吃母螃蟹的時候了。因為到了秋季,氣候漸漸由涼到冷,在野生的環境中,到了農曆九月,母蟹的蟹黃長得最豐滿。它的消化腺和卵巢長成了蟹黃,以準備過冬和來年繁殖生育的需要(春天蟹黃就變成蟹子)。這時,剝開蟹殼,可以看到蟹殼和蟹坨坨當中有很多黃色的、黏黏的東西,那就是生的蟹黃。煮熟了以後,蟹黃就變成紅色的了,而紅得越深,說明這隻蟹越壯。而公蟹長得會慢些,直到農曆十月時,脂肪才漸漸堆積起來,長成了蟹膏(也叫蟹油),這時候也長得最厚實。剝開公蟹的殼,在同樣的地方看到的卻是白白的、黏黏的東西,就是蟹膏。煮熟了以後,蟹膏變成了半透明狀。蟹膏越多,說明這隻公蟹越壯。
挑蟹
要想吃到美味又新鮮的螃蟹,挑選也是門大學問。
我國螃蟹種類豐富,細分有600多種,總體上可以分為海蟹和河蟹兩種。無論哪種螃蟹,挑選時都可以按下面4個步驟。
一是觀色澤。殼背呈墨綠色的,一般都體厚堅實;呈黃色的,大多較瘦弱。將螃蟹置於陽光或燈光下背光觀察,蟹蓋邊緣不透光的說明螃蟹肥滿,若透亮縫隙可見,則螃蟹比較空。
二是看腹臍。肚臍凸出來的,一般都膏肥脂滿,凹進去的,則膏體不足。腹臍的黑色越多則螃蟹越肥,輕輕打開腹臍,隱約可見黃色者為佳。對河蟹來說,有「九月吃公、十月吃母」的說法,肚臍圓的是雌蟹,肚臍尖的為雄蟹。
三是掂輕重。將蟹拿在手裡掂,手感沉重的為肥大壯實的好蟹,手感輕飄的多是乾癟肉少的劣蟹。
四是看蟹腳。蟹足上剛毛叢生的較好,還可將倒數第二足拎起來,觀察其是否充盈。腿部堅硬,很難捏動的螃蟹最肥滿。
洗蟹
螃蟹怎麼洗乾淨?螃蟹在水中主要以腐爛的小蝦小魚等為食,因而體表和體內都含有大量細菌毒素,如果在吃的時候不徹底清洗,吃下去對身體是不好的。而且,螃蟹生長在內河湖泊中,如果不好好對它清洗一番,煮食的螃蟹在食用時會有泥沙感,口感也不好。
清洗螃蟹第一步:清洗胃內臟物
清洗胃內臟物小妙招:
1、鹽水浸泡
買回來的活螃蟹應該先用清水將體表的汙物衝洗乾淨,再放入淡鹽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這樣可讓螃蟹吐出胃中的髒東西,在浸泡的期間要注意多換水,直到螃蟹吐出的水乾淨為止。然後用手捏住其背部,懸空接近盤邊,讓雙鉗恰好能夾住盤弦。
2、白酒浸泡
讓螃蟹在酒中浸泡5—10分鐘,充分沐浴一番。通過酒的刺激,將體內的贓物排出,同時也可以通過白酒將螃蟹醉暈。酒既可以去螃蟹的腥味,也可以讓螃蟹失去掙扎,便於後續操作。當然如果家裡沒有白酒的話,可以用45度的溫水將其燙暈。水溫高了,螃蟹的腳和鉗會脫落,想必有煮過螃蟹的人會意識這一點,而且這樣不會把螃蟹直接燙死,影響螃蟹的營養和口感,把螃蟹放入溫水水中,大概3-5分鐘左右,螃蟹不動了就可以了。
清洗螃蟹內臟的方法:
1、除胃:位於蟹殼的前半部,內有無泥,是細菌生長繁衍的地方。蟹胃俗稱「蟹和尚」,即在背殼前緣中央一塊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內有汙沙。
2、除腸:位於蟹臍中間,呈一條黑線。
3、除蟹心:位於蟹黃中間。蟹心極寒,呈六角形,又叫「六角肉」,它在蟹的中央,一塊黑色膜衣下,食用時可拿一隻蟹腳尖挑出。
4、除腮:長在蟹腹部如同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東西,又稱「蟹百葉」。在蟹體兩側,帶有較多的致病菌和汙物。
清洗螃蟹第二步:刷洗螃蟹
當螃蟹吐乾淨胃中的汙染物後,就要開始用水刷洗螃蟹了,在刷洗的時候要注意,水流不要開太大,用牙刷刷洗螃蟹,刷的時候要用力。
刷螃蟹的具體步驟:
1、先刷洗螃蟹的身體兩側,背部,腹部和嘴部,再刷洗蟹腳和蟹鉗的根部。
2、螃蟹的腹蓋部分是需要重點清洗的部位,因為腹蓋中有很多汙染物和排洩物,在清洗之前,應該先將腹蓋中的排洩物擠出來,再用刷子刷乾淨腹蓋的髒東西。
3、最後刷洗蟹鉗,再用清水衝洗即可。
刷洗螃蟹的做法:
1、左手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螃蟹蓋的兩側並翻轉將蟹肚面向自己,右手用牙刷刷螃蟹的8條腿將泥沙除之。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定要用力抓住,免得螃蟹掙扎逃脫。
2、刷完大腿,在用牙刷蟹蓋兩側及兩隻蟹鉗,特別是蟹鉗一定要多刷幾下,因為蟹鉗上多毛,容易藏汙納垢。
3、下面就是最有難度的一步了。左手拇指、食指和無名指三指並用,抓住螃蟹的一對蟹鉗後翻轉,右手拇指和食指將蟹臍翻開,將贓物擠出。左手的三指神功要發揮好,就不能怕被蟹鉗,正所謂膽大心細。一旦抓住蟹鉗後,就要用力,不能讓螃蟹掙脫,否則就有被鉗的可能。
4、趁蟹臍沒有貼合蟹肚的時候。用牙刷迅速刷一下蟹肚與蟹臍縫隙處的泥沙。
清洗螃蟹第三步:收尾浸泡並清洗
最後將清洗完成的螃蟹放入有大半鍋清水的鍋內,全部洗完後加滿清水浸泡約十分鐘再衝洗,目的是清洗掉洗螃蟹時帶入的髒水,這樣螃蟹就徹底清洗乾淨了。洗螃蟹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不能遺漏任何一個部位。
煮蟹
在烹調方法上,不論是原汁原味的清蒸,還是讓人食指大動的香辣蟹,都能呈現誘人的美味。最重要的原則是一定要確保螃蟹完全熟透,若蒸煮的話,建議涼水下鍋,這樣蟹腿才不易脫落。清蒸大閘蟹最能保持原汁原味的鮮美。在蒸螃蟹時,宜加入一些紫蘇葉、鮮生薑以解蟹毒,減其寒性;煮螃蟹時,在水開後至少還要再煮20分鐘,煮透才可以把蟹肉的病菌殺死,安全食用。
關於清蒸大閘蟹,還隱藏著不少技巧:
首先,將活蟹洗乾淨,除掉蟹腮、蟹胃和蟹心。蟹腮在蟹體兩側,形如眉毛;蟹胃位於蟹體前半部;蟹心緊連蟹胃位於蟹黃中間,味澀。之後將蟹放在淡鹽水中浸泡一會兒,可以殺毒入味。
其次,大火將水燒至大滾,將蟹殼朝下放在籠屜上蒸,裡面也可以放上幾片姜或幾粒花椒,可以去掉異味和腥味。一些人為了提鮮,還會在水中加入一點兒啤酒。之後,調到中火,蒸七八分鐘,螃蟹變為紅色即熟。如果怕火候不夠,用手敲一敲蟹蓋,發出很空的聲音就可以熄火了。
蟹的原汁原味在清蒸時體現得最明顯。蟹蒸熟取出後,蟹殼呈橙黃色,打開蟹蓋,蟹黃金燦、蟹白如玉。用薑末、鮮醬油、陳醋、少量糖調成蘸汁,就可以享受美味的清蒸螃蟹了。
除了讓它安靜、單純的清蒸,還有這些吃法也值得一試。
海椒蒸螃蟹
原料:螃蟹500克,青尖椒100克,蔥油20克,料酒15克,玉米澱粉20克,薑汁3克,蔥汁5克,鹽4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
做法:將螃蟹宰殺洗淨剁成塊,加姜蔥汁、料酒、精鹽、味精、胡椒粉拌勻醃片刻;蟹塊拍勻澱粉,碼入盤內成蟹形,放上海椒(辣椒)上鍋蒸5分鐘,取出,淋上燒熱的蔥油即可。
鮮美蟹粥
原料:螃蟹一隻、大米一小碗、薑絲、鹽、白胡椒適量。
做法:大米清洗乾淨後,可以浸泡半小時,以縮短熬煮時間。螃蟹先刷洗乾淨外殼,再掰開蟹殼,去除嘴、胃、腮。蟹身切成兩半。開始熬米粥,等米粒變得飽滿後,就可以關火了,蓋上鍋蓋燜20分鐘左右。再次熬開,米粒為開花狀態。下入螃蟹塊,薑絲。再熬5分鐘左右,就可以關火,再燜5分鐘即可。
香辣蟹
原材料:螃蟹兩隻,色拉油、料酒、幹辣椒、花椒、香菜、蔥段、白芝麻、雞粉、鹽適量。
做法:將螃蟹殺好並切塊,放入料酒中稍微醃製一會兒去除腥味。鍋內放入色拉油,將螃蟹倒入鍋內炸至發紅撈出。將花椒、幹辣椒一起倒入鍋內炒香,再放入蔥段,最後放入炸好的螃蟹一起翻炒。放入雞粉、鹽、白芝麻,再翻炒幾下即可出鍋。裝盤,放上香菜和蔥段點綴。
吃蟹
螃蟹是寒性食物,胃腸虛寒的人食後會腹痛腹瀉。如果能配著喝點酒,則可以減輕或消除吃螃蟹後的不適感覺。但在酒的選擇上也是很有講究的,一中一西兩種酒配著螃蟹吃最好。
眾所周知,在葡萄酒領域,海鮮的絕配常常是白葡萄酒,因為白葡萄酒比紅葡萄酒有更強大的殺菌作用。西方人很早就發現,如果吃海鮮時喝白葡萄酒,便不易發生食物中毒,久而久之形成了吃海鮮配白葡萄酒的習慣。這個道理用在大閘蟹身上自然也行得通。白葡萄酒清爽的口味,也比較適合以鮮味為主的大閘蟹。
在中國,自古以來便認為黃酒和螃蟹同吃是絕妙的搭配。實際上,這種習慣並不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蟹雖然鮮美,但是本性屬寒,多食容易傷及腸胃,而黃酒有活血暖胃的功效,性溫和,因此歷來被認為是食蟹時去除寒氣的方法之一。
此外,吃螃蟹時還應蘸著薑末和醋。因為姜具有溫中散寒和解毒的作用,醋能祛除蟹肉的腥味,而酒亦有殺菌、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這三者搭配起來可以達到保護腸胃的效果。
大閘蟹雖美味,但也不能貪「多」。在吃大閘蟹時,不應生食,避免食用蟹鰓、蟹心、蟹胃、蟹腸,忌與茶和柿子同食,孕婦、體寒者不宜吃螃蟹。
洗完的螃蟹最好儘快煮熟或蒸熟,因為螃蟹脫水太久容易死掉,死掉的螃蟹肉味會變得不鮮美,甚至放置太久後再吃會引起中毒現象。
新鮮的活蟹如果要保存一段時間,最好不要清洗後保存,這樣更容易死亡,螃蟹離水後一般最好在3天左右吃完。
(來源:山西晚報、央視網、東方網、華龍網、洛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