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生旅途

2020-12-20 作家薈原創文學

文/李國良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休假結束,坐在從濟南返回廣州的火車上,我打開音樂聽著樸樹的《平凡之路》,邊聽歌邊看一排排山川和湖泊從眼前掠過,車越往南開,山越秀麗。北方的山像漢子,南方的山像姑娘,我喜歡看遠處的山川從眼前晃過,隨著火車的移動飄向遠方,車越往前開,家也越來越遠。

坐在我對面的是一個約五十多歲的老大哥,他的頭髮已經開始斑白,臉上隱隱若現的老年斑讓他更顯出了幾分滄桑。坐了一會,我們相視一笑便聊了起來,跟他聊天得知他是南下看望朋友的,今年五十二歲。聊著聊著我們便敞開了話匣子。聊天中得知他有一個和我年紀相差不多的兒子,去年也剛考上公務員在政府部門謀了職務。

九十年代的時候他還在淄博電機廠上班,他們的企業是生產電機類的重型企業,與部隊的兵工廠也有著長期合作,中國第一臺解放牌汽車的電機就是他們廠生產的。他目光和藹,聲音溫和的向我講述著,說起這些,不難看出,老大哥的眼裡是自豪,也有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回憶。我問那這個電機廠現在還有嗎,他輕嘆一口氣,笑著說,早沒了,八十年代國企轉制就沒了。

我沒經歷過那個年代,但不難想像,那個年代能在國企上班該是一件多麼光榮和自豪的事情。那時候能在國企上班就是人們羨慕的「鐵飯碗」,工作安穩而且有保障,但人年輕的時候都喜歡闖蕩,老大哥也不例外。九一年他在家人的反對聲中辭去了「鐵飯碗」南下經商,幸運的是,後來經過打拼,他在南方也有了自己小有規模的企業。他這次南下,還特意帶了三小箱淄博特產的櫻桃帶給朋友。三小箱櫻桃倒也不大,三箱用膠帶四周纏繞在一起正好可以一手提著,他指著三箱櫻桃說,本來想郵寄的,但櫻桃這水果快遞搬來搬去怕被顛壞,還是自己親自拿著好點。

聊著回憶裡的電機廠,他拿出手機給我看曾經電機廠的老商標,我接過手機滑動相冊,九十年代的老商標早已褪掉豔麗的顏色,變得暗淡,雖然有的已經殘缺模糊,但卻能感覺到那個年代特有的時代感。幾十年過去了,看著這些企業的老商標,作為一個晚輩,我心裡也浮起一陣陣感動和敬意。那一座座工廠,多數已經是消失得沒有痕跡,那些曾經的輝煌只能靠這些商標回憶,那一個個讓他們這一代人炫耀的福利待遇,也早已經成為了傳說,隨著企業的轉制,商標的更迭,歲月的流逝,那個年代曾經的輝煌也隨著他們的青春一去不返……

說起自己年過半百的人生,他侃侃而談的言語裡能看出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和良好的心態,現在兒子也已經成家立業,自己的企業發展多年也早已穩定,他說現階段的自己是最幸福的,沒事南北走走,讓身體閒不著很開心也很幸福。

老大哥說自己打拼了半輩子,但最想待的還是老家,喜歡說家鄉的方言,吃家鄉的菜。是啊,年輕時候人們總想著外面的世界,想那追求與夢想,想那富貴與榮華,時間流逝,當繁華落盡,曾經的年少熱血變得平凡沉穩,等人到中年或年事已高,最想念是故土,是家園,是親情,也許這就是落葉歸根的情愫吧!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故鄉情,故鄉情就像陳年的老酒,越老越香醇。

年輕時候的人們大多四處漂泊,穿梭在一座座城市和山川,也許為生計,也許為夢想。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人這一生,其實都走在回家的路上。是的,我們一次次出發,一次次奔波,就是為了以後能更好的回家。

車繼續南下,途中不斷有人下車,也有人上車。我坐在窗前看著站臺上人來人往,我想起了這樣一段話,「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是啊,朝朝暮暮又一載,每個人的腳步都是那樣匆匆忙忙,你來我的城市,我去你的城市,每個人也都在演繹著不同而又相似的悲喜人生。

人生就像一場旅途,每段路都是一種領悟。其實,我們就像人世間漂泊的蒲公英,一路上或遇狂風、或遇驟雨、但總有一天,我們會落地生根,破土而出!我想人前半輩子漂泊,後半輩子紮根,願有一天我們不用再四處漂泊,顛沛流離,可以有能力有條件選一城市,陪家人看日出日落,吃一日三餐,過最簡單的幸福日子。

(圖片來自於網絡)

點讚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相關焦點

  • 人生旅途,旅途的是人生,但人生不能只是旅途,人生何處是歸途!
    正分午時,太陽炙烤著大地,我背上行囊,艱難地踏上南下的旅途。兩點一線的旅途,距離在不停地縮短,但思念卻在無限的放大!思念這個東西很奇怪,它就像一條蛇,總是悄無聲息地來,又無聲無息地去,似乎我們永遠也抓不住!一夜在無眠中度過,我疲憊地下了火車。生活又開始同樣的劇本:我排著隊隨著人群開始蠕動,通過安檢的通道,抬起頭我死死地看著牆上的時鐘。
  • 散文:人在旅途
    科技發展縮短了在車上的時間,減少了旅途勞累之苦,增加了去遠方看風景的機會。記得有一次坐動車旅遊。旅途是單調乏味而勞累的,車上多少人就有多少個表情和姿勢,沒人在意誰的坐姿優美與否,除非一起出遊的戀人在車上也是手牽著手,肩靠著肩。
  • 散文,陪伴人生的美好
    《總有一條小河在心中流淌》  李培禹 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散文在中國,尊為一切文體之源泉。古代文典中,堪稱經典的好散文比比皆是。散文家們認為:首先,傾訴是人的一種本能,就像容器裡的水滿了要漾出來一樣自然。而經由文字來將所感所思記錄下來,又遠勝過口頭的表達。與寫作這一外在行為相同步的,是經驗的整理、思緒的梳理,從飄忽的情感煙雲中觸摸到靈魂的真實狀態,由零碎斷片的感悟裡演繹出完整系統的理念。
  • 人生就在旅途
    人生就在旅途上。遙遠西北隔壁遠處的祁連山。
  • 人生,精彩的,沒有回程的旅途
    人生,一段沒有回程的旅途,我們在旅途上苦苦行走,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水一更地穿過蒼茫,走過泥濘,帶著四季的風塵,朝著燦爛的陽光,走向遠方的美麗風景。旅途中,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機遇也有夢想;有淚水也有笑聲;有失敗也有成功。雲淡風輕,人生旅途上的坎坷和阻隔,給我們的是自信和堅強,即使在風口浪尖上,也打不停我們前進的腳步。為了人生旅途的精彩,我們捨棄負累,把陽光和微笑納入行囊,積累著希望,撿拾著美麗的風景,一步一步的豐富了我們的旅途經驗。
  • 人生的旅途,是一張單程票。
    行走在人生的旅途裡,我們充滿了喜怒哀樂,正是這些讓我們嘗遍了百味,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活著真好,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見識那些真真假假,真的讓我們傾囊而如,假的讓我們一笑而過。我們不在停留,因為所有的美好都是稍縱即逝,因為時間的存在,讓我們能夠更加懂得珍惜每時每刻,一分一秒。
  • 水天需,人生旅途的縮影
    【學易經中的人生智慧】需(xū):「需」的意思是等待,需為持之以恆的智慧。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 ▅▅▅▅▅▅ ▅▅ ▅▅ ▅▅▅▅▅▅ ▅▅▅▅▅▅ ▅▅▅▅▅▅ 透過這幅吉兇交織、苦樂摻雜的出行客居圖,我 們在馳騁的想像中完全可以領悟到:這是漫漫人生旅途的縮影。需卦的爻辭中有五個「需」,分別指主方的等待狀態,「需於郊」,「需於沙」,「需於泥」,甚至「需於血」。等待應當是隨時隨地,「需於酒食」。還要主動積極地接近客方,「入於穴」。耐心等待,結果會有利於主方,「終吉」。
  • 漸行漸遠的人生旅途
    人生大概就是一段漸行漸遠的旅途。在這段叫人生的旅途裡,我們碰見各類各樣的風光,會履歷不一樣的神色,大概是歡喜,大概是哀思,大概是激情四射的拼搏,大概是無盡心傷的創業,大概是碰見收成滿滿的天堂,大概是幾經失蹤的地獄!
  • 原創心靈治癒系散文《在旅途》
    如果你的盒子是滿滿的,說明你富有,說明你的人生是多彩的。不要因為某些記憶,是你覺得不好的,於是刻意忘記,刻意忘記並不能忘記,反而痛苦。記憶盒子裡的記憶,只能是在一個人死亡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忘記,於是有些活著的人為了刻意忘記而草草的結束了生命。列寧說過: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
  • 豐子愷:散文裡的「出世」與「入世」,也是他矛盾人生的映照
    在中國現代散文的世界裡,豐子愷的散文可謂獨樹一幟,是為數不多的「藝術家的散文。」豐子愷不僅能文能畫,而且精書法,通音樂,會翻譯,但鬱達夫卻認為豐子愷散文勝於漫畫:「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在他的畫筆之上。」
  • 惟勝讀書 | 人生無處不聽雨——讀《鬼雨/余光中散文》
    人生三個境界,夜雨瀟瀟雖不變,各自感悟卻不同。我是25年前偶然購得一本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鬼雨》,自此愛上餘先生的文字,欲罷不能。余光中先生乃臺灣大家,如今應有87歲的高齡了。余光中是詩人,更是一位高明的散文家,亦擅長評論和翻譯,其自稱為是其寫作的「四度空間」。《鬼雨》一書收錄了余光中39篇散文,分成「遊記」、「感悟」和「幽默」三個部分。《鬼雨》中的遊記有9篇,篇篇都堪稱珠玉。
  • 人生的第一次旅途
    目的是:人生的眼裡不該只有錢,也有有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今年豬年也是我的本命年,即將邁向25歲的我決定去淨化心靈也好,開闊眼界也罷,總之我做了一件身邊很多朋友都嚮往而又沒有勇氣去做的事情,也算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可以說是人生中的一筆財富。也許是時機巧合,我四月底剛從天津回河南,我就決定自駕去西藏。 選擇自駕,有的人會說不划算,有的人會說不安全,而我執著的選擇自駕,是因為自由,是因為未知,也是因為一直在路上。
  • 10個參透人生旅途的金句
    而旅途再美的風景也吸引不了足不出戶的人。2.無數的車站始終守候著,什麼地方是終點站,該停留或是繼續前行全憑自己盤算。人生這一段旅程,我們不斷上車、下車,所有的終點都是起點;想留想走,只是一瞬間的決定。機會永遠有,而幸運是否一路相伴?3.無數片段的話語,一有風吹草動就紛至沓來。
  • 人生旅途中,你我皆過客
    一片山一片水,每一個人生過客。在人生歲月的旅途上,也總會碰見各色各樣的路人,也許是一個漂泊異鄉的歸來的遊子,也許僅僅是一個有人過客。僅僅是擦肩而過的路人,僅僅是萍水相逢的相識,或許是執手一輩子的相依相偎,不分不離。
  • 再讀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都知道我們的日子註定是一去不復返的,坊間也常有人感嘆說,人生一世就像是一趟只售單程車票的旅行,每一個日子都是旅途中的一個個小小的站點,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再也不可能回到曾經的任一個站臺,還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不帶回放的直播電影,每一個鏡頭都是唯一的,無法重拍的。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呢?又能在這趟單向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些什麼呢?
  • 散文:人在旅途,且行且憶
    因了這個過程,人生才變得越發絢麗多彩豐盈滿懷。在路上,會所見,會所聞,會所思,讓思想更加純潔,一如破土成長的隔芽。山水風光,人文自然,只要心嚮往之,親臨體驗不失為樂趣,樂在其中就是一種生活的激情,一份心靈的愉悅。在路上,開心過好每一天,守住好心情,遠離壞情緒,讓一顆心,充實豐盈,快樂溫柔,這當是最好的人生吧!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最美的風景,永遠在路上。
  • 人在旅途:我的人生格言
    人生的定義,不是單靠哲人的論述就可以闡釋的。生活的酸甜苦辣,道路的崎嶇坎坷,感情的悲歡離合,心情的喜怒哀樂,只有靠自己去品味。人生的機遇,要靠自己去把握、創造和奪取。人生的畫卷,最瑰麗的色彩是:自我發展、開拓進取。人生的洪鐘,只有用業績的重錘去敲擊,才能聲震遐邇。
  • 學心學智慧,做自己人生旅途的優秀「駕駛員」
    但對於人生,我們的心,就是我們自己人生旅途的「駕駛員」。但有時候,我們卻表現得像個不合格的「司機」。下面列出高明的「司機」與蹩腳的「司機」各自的特點,看看我們像哪一個?當人生遇到挑戰與坎坷時王陽明在人生的極大逆境之時,於龍場悟道,開創陽明心學。陽明心學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 人生的旅途路程中總要改變下自己
    人生的旅途道路且長!有的人為生活而生活,有的人為謀生而謀生!人生旅程的路途中,你儘管勇敢!堅持夢想,守住信仰,看不到的就是機會,得不到的,就是用行動爭取,也許才會有轉機!人一輩子總要改變下自己的!不願意工作,就可能沒收入,沒收入,就無法兼顧家庭和盡到自身責任!所以人生的旅途路程中總要改變下自己
  • 在人生旅途上你怎麼停下了?
    芸芸眾生,我們都是人生旅途上的趕路人。有人說,在旅途中停下來看看路上的風景挺好。然而這句話我部分贊同,因為有時停下適當勞逸結合挺好;但若一直停下不走,就會迷失在途中。許多人每天看似都在為生活到處奔波,然而又有多少人還真正在趕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