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文俊:海上風電將成為新的藍海市場

2021-01-20 和訊股票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於7月17-18日在重慶麗笙世嘉大酒店舉辦「2014跨界產業投資策略會」。會上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高級分析師餘文俊接受了和訊網專訪他指出國內海上風電市場有望快速啟動,並對海上風電從五方面做了詳細解讀。

  一、2014,中國海上風電元年

  根據能源局2020年20GW的裝機規劃,海上風電未來七年符合增速接近100%,項目投資對應4500-6000億元。

  根據規劃,全國風電累計裝機到2017年的複合增速為18%,到2020年為15%。海上風電市場增速高於風電行業整體,將成為新的藍海市場。

  二、標杆電價缺位是此前制約海上風電市場啟動的主因

  海上風電投資成本比陸上風電更高(15000元/kw vs 8000元/kw),必然要求更高的上網電價以平衡項目經濟性,之前標杆電價缺位是制約海上風電市場啟動的主要原因。

  首批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由於中標電價過低,遲遲未能啟動。

  三、海上風電上網電價確定,是行業最大催化劑

  國家發改委6月正式下發《關於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了國內海上風電的標杆電價:2017年以前投運的近海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85元(含稅),潮間帶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含稅)。

  經過測算,我們認為海上風電的標杆電價如果定在0.8元/kwh,將使海上風電項目具備經濟開發價值,這次正式公布的兩檔電價(0.85/0.75)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這一價格水平將有效激發項目業主對於海上風電的開發熱情。

  四、項目儲備充足,市場可快速啟動

  目前國內獲得核准而尚未開工的海上風電項目為1.87GW,已經獲得回復函的項目裝機量達到4.09GW,項目儲備充足,在上網電價明確的情況下,國內海上風電市場有望快速啟動。

  五、海上風電產業鏈梳理

  風電整機是海上風電項目中成本佔比最高的,大約佔單位總投資的30-40%,對應1350-2400億元的遠景市場空間。風電整機主要由葉片、齒輪箱、發電機、電控系統、鑄件等部分構成。

  塔架一般是指風塔塔筒與基礎段組成的整套塔架,塔架的成本主要取決於其重量,而塔架的重量取決於風機的兆瓦級別以及樁基的類型。塔架的銷售價格約為10000元/噸,一般佔海上風機總成本的10-15%,對應450-900億元的遠景市場空間。

  海底電纜投資額明顯小於風電整機、風塔裝機等,但卻是海上風電與陸上風電較為主要的區別所在,其佔海上風電投資額的比例大約為5-7%。根據以往海上風電的設計及未來風機單機裝機容量測算,每兆瓦約需0.8 km海底電纜,按照我國海上風電遠景30GW的目標測算,我國的近海風電場建設約需2.4萬km海纜,總價值接近300億元。

  關注概念股:中國風電、大全新能、明陽風電、金風科技、天順風能、泰勝風能

(責任編輯:王宏貴 HF025)

相關焦點

  • 菲律賓海上風電潛力巨大 將開闢固定式海上風電市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菲律賓將開發本國首批 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商表示,這些項目的面積和規模超過了最初的計劃。從長期來看,菲律賓海上風電潛力巨大。據我們所知,雖然有很多企業對菲律賓海上風電市場表示出興趣,但我們是唯一一家在項目上到達這一階段公司。但我認為,其他企業也遲早會認真審視其他風電場的選址。」Triconti是瑞士投資和服務公司Stream投資控股的子公司。Stream專注於國際可再生能源領域。該公司業務遍布全球的利基市場,擁有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從能源生產和項目開發中獲得回報。
  • 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巨無霸定樁臺灣 海上風電競爭加速
    SG 14-222 DD海上風電機組有更大掃風面積和更輕機艙5月26日,西門子歌美颯可再生能源(SGRE)和海龍海上風電公司(Hai Long)宣布,新的SG 14-222 DD 海上風力發電機將首先用於臺灣彰化300 MW的 Hai Long 2項目。
  • 到2022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將超551億美元
    到2022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將超551億美元 【電纜網訊】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發布的報告,2017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約270.2億美元,預計到2022
  • 中國海裝助力風電後市場及海上風電運維創新引領、提質增效
    8月20-21日,第七屆中國風電後市場交流合作大會暨2020中國海上風電運維專題論壇在江蘇無錫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主辦,德力佳傳動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參與協辦。
  • 菲律賓首批海上風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一家由歐洲和當地企業組成的聯合投資開發主體宣布正在推進菲律賓首批海上風電項目開發,規劃裝機1.2GW。他們正在菲律賓開發500MW規模的陸上風電,最早會在2022年併網首批項目。本次,他們對外宣布獲得了國家能源部門頒布的兩座海上風場「獨家調查和開發權」,這兩座風場分別為位於北部海域的Aparri Bay 和位於中部海域的Guimaras Strait。
  • 風從海上來 發力正當時 如東縣稅務局助力海上風電逆勢飛揚
    近日,在如東黃沙洋海域,隨著最後一支風機葉片與機艙輪轂完成對接,中廣核如東H8#海上風電場項目首颱風機吊裝順利完成,標誌著國內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項目鋼管樁沉樁與風機吊裝兩個作業面開始齊頭並進,距離併網發電目標又近了一步!  如東有著106公裡長的綿延海岸線、6000平方公里海域,為發展海上風電產業提供了豐富的風能資源。
  • 海上風電未來發展,國電投將設海南總部開發遠海風電透露啥信號?
    來源:能源一號發展十數年,國內海上風電市場終於一朝騰飛,不僅年新增裝機量突破GW級,各省新增核准及開建的容量亦已達到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海上風電大風機賽道的角逐日漸激烈,第一梯隊整機商投入的大兆瓦機組產品集中落地。
  • 海上風電優勢有哪些?
    海上風電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具有不可持續性且對環境造成了日益嚴重的影響。出於對化石能源枯竭的擔憂,以及降低化石能源的依賴,各國和地區紛紛把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 中國海上風電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我國沿海風能資 源豐富,風能質量好,距離電力負荷中心近,對比陸上風電裝機量與技術可開發量 佔比,距我國海上風電達到相應的開發程度,尚有 34GW 裝機量的空間,市場容量 約合 6420億元。  《中國海上風電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對海上風電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海上風電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海上風電行業發展現狀、海上風電市場動態、海上風電重點企業經營狀況、海上風電相關政策以及海上風電產業鏈影響等。
  • 超出市場預期,海上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高峰
    海上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高峰在碳減排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間風電裝機有望超出市場預期,另外,根據前期政策,海上風電項目需要在2021 年12 月31 日之前併網,海上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高峰,布局海上風電的企業業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 風電「後平價」時代:海上風電成「最後一座山峰」?
    在海上風電領域,機型的容量競爭似乎更加激進。目前,東方電氣已經推出10MW機組,明陽智能也將其最大單機容量海上風機升至11MW。龍源電力原總經理謝長軍曾向記者強調,5~6MW海上機組已基本成熟,但7MW及以上樣機仍須經過幾年的運行試驗才能確保其可靠性。
  • 施工船供不應求制約行業成本下降 全球海上風電突遇新「瓶頸」
    2020年是全球海上風電業飛速發展的一年,裝機量突飛猛進,單機容量不斷增長。然而,繁忙的海上施工卻為產業鏈帶來了新的壓力,全球海上風電施工船訂單一度「爆滿」。行業研究機構雷斯塔能源最新發布報告預測,隨著各國陸續出臺海上風電規劃,2025年後,全球海上風電施工船將嚴重短缺,甚至將成為未來制約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 明陽的「海上風電時代」
    企業篇本報記者 李曉紅風從海上來,海洋正在成為風電產業新的「角鬥場」。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增長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累計核准的海上風電裝機總容量超過了6000萬千瓦,成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國家。
  • 優化電纜技術,海上風電投資將下降400~500元/kW
    隨著海上風電項目開發逐漸從近海走向風資源更加優秀的深、遠海,作為電力輸送的關鍵通道,海底電纜的重要性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知。對於電纜製造商而言,海上風電的大規模發展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增量市場。面對遠海風電規模化開發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電纜商應當如何在全新賽道提前搶跑?
  • 中廣核如東海上風電併網 成為我國首個滿足「雙十」標準的海上風...
    1月28日,由中國廣核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自主開發建設的江蘇如東150兆瓦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以下簡稱如東項目)成功實現首批6颱風機併網發電。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亦倫表示,如東項目作為我國首個滿足『雙十』標準的海上風電場示範項目,成功實現併網發電是我國海上風電開發的重大突破,將為中國風電進軍深藍海域起到積極示範作用。
  • 日本三井物產通過併購交易進軍臺灣海上風電市場
    【電纜網訊】日本貿易商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將通過入股臺灣海峽1044兆瓦海龍發展項目的共同所有者從而進軍臺灣海上風電領域。 日本三井物產通過併購交易進軍臺灣海上風電市場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Enterprize能源私人有限公司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已達成一項協議,出售玉山能源有限公司(YECL)50%股權出售給三井物產。總部位於臺北市的玉山能源是海龍海上風電項目40%淨權益的擁有者。該項目控股權由加拿大Northland Power持有。
  • 8個歐洲國家建立波羅的海海上風電聯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在由波蘭風能協會(PSEW)主辦的海上風電會議上,八個波羅的海國家的高級別代表與歐盟委員會籤署了一項聯合宣言,以加快在波羅的海建立新的海上風電能力。 波羅的海海上風電宣言的籤署國包括波蘭、德國、丹麥、瑞典、芬蘭、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8國將共同致力於在波羅的海擴大海上風能。各方希望在波羅的海能源市場互連計劃(BEMIP)的背景下促進相互合作。
  • 世界性浮式海上風電組織成立!
    Aker Solutions負責人Astrid Onsum表示:「我們堅信海上風電是下一個大規模開發的能源,浮式技術也將發展迅速,委員會讓行業能有互相學習的機會。」法國風能行業協會副CEOMatthieu Monnier表示:「法國是浮式海上風電的熱點地區,我們希望將法國在浮式風電領域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我們堅信浮式海上風電可以和固定式海上風電一樣在全球推廣應用。」委員會成立後的首次啟動會議將在6月舉行。
  • 提升海上風電回報的三個轉機
    不過,近期行業政策和市場的三個變化,為海上風電項目的回報率提升帶來重大轉機。從標杆到平價的回報率腰斬以一個廣東地區含補貼海上風電來說,如能順利搶裝,在0.85元/kwh電價下可以實現合理回報。但如果無法順利全額併網保電價,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電價將從0.85元/kwh下降為0.453元/kwh,投資回報也將隨之腰斬,接近陸上平價風電光伏項目回報,無法反應與海上風電風險相匹配的應有回報水平。為此,出於對無法在2021年底全額併網保電價的擔憂,部分已核准海上風電項目業主選擇放棄2021年搶裝,改為等待平價時代風機及整體造價下降後的投資機遇。
  • 英國重視浮式海上風電 2021年或獨立競標
    英國制定了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但目前固定式基礎海上風電在用海、環境、雷達幹擾等方面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為實現這一目標帶來阻礙。為此,英國決定加快浮式風電的發,以幫助實現既定目標。近日,英國建議對差價合約機制(CfD)進行修改,並提出將浮式海上風電作為一項獨立的合格技術競標,享受獨立的執行價格(中標價)。據分析,如果這一修改建議被採納,英國浮式海上風電項目在下一輪CfD競標中將有更大的中標概率,從而使這種不成熟的發電技術得到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