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海軍表示,將定期在北極航行,把軍艦開到俄羅斯「家門口」,於是,人們開始擔心,北極是否會成為戰場。儘管北極是否最終會爆發大戰這樣的問題目前還難以確定,但是北極軍備競賽已不可避免。
一,北極資源過於豐富,是兵家必爭之地。北極地區石油儲量達14萬億升,天然氣47萬億立方米,可燃冰440億桶,煤炭儲量高達1萬億噸,還有豐富的鐵、鈾、金剛石等戰略資源。另外,從中東、東北亞經北極往返北美、南美、西歐、北歐,北極航道要比途經巴拿馬運河或好望角、蘇伊士運河的航道近6000至11000公裡,尤其以穿越北極的歐亞航道最為快捷。正是這兩大戰略利益,讓北極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二、美國海軍北極艦隊早已對北極虎視眈眈。 根據美軍「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北極是美國海軍未來重點關注的地區。 美軍對於上述的兩大戰略點,早已進行了長期關注,美國海軍學會定期要對美軍北極艦隊的建設運用進行專題研究。可以這樣講,即使北極圈附近沒有俄羅斯這個國家,美國也會染指北極,軍艦也會遊弋在北冰洋。現在的問題是,俄羅斯是堂堂正正的北極圈國家,與丹麥、美國、加拿大、芬蘭、瑞典、挪威和冰島一樣,在北極的軍事動作並不比美國少,未來的軍備競賽必然導致雙方互相把軍艦開到對方家門口。
三、俄羅斯的態度也是通過軍事力量力保北極利益 。俄羅斯在北極部署有海基核武器,也就是戰略核潛艇,「西部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還能指揮「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彼得大帝」號重型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無畏」級和「現代」級驅逐艦以及十幾艘中型艦艇和眾多小型艦艇確保北極利益,在北極軍事化建設方面與美國處於均勢。
四、軍備競賽並不代表必然引發世界大戰。目前,世界上8個主要北極地區國家在北極展開了多種形式的合作,包括民事行動和軍事行動,原因非常簡單,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立負擔北極的防務和安全開支,加強國際合作勢在必行。另外,非北極地區國家對北極利益也非常關注,也希望參與利益分享,因此對美俄兩國也會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總之一句話,北極不會戰場,那裡只是大國競爭的角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