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備受期待的《半澤直樹2》熱播,相信有很多朋友追劇時都對裡面的職位高低搞不清楚。也還有不少朋友在與日本人交往時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甚至拿到對方的名片,看到對方姓名前的職務,雖然都用漢字書寫,大概能知道意思,但往往一知半解,也搞不清楚級別高低。
此前我們也發過吐槽日本企業職務多流程繁瑣的視頻,今天我們就以半澤直樹來列舉一些日企裡常見的職務,再把職位等級從低到高排排順序,這樣以後我們再碰到,就不會搞不清楚啦。
主任(しゅにん)
要注意,日語裡的「主任」和漢語的「主任」意義相差巨大。在我們中國,單位的「主任」是部門領導,如果是政府機關,「主任」一職即最高領導,如發改委主任、教委主任等。而在日企不然,他們這個「主任」是非管理職務,在一般採取「年功序列」的企業裡,一個員工在工作5至10年後就可升至「主任」,這個職務僅比普通職員高一點點。
《半澤直樹》系列中片岡愛之助所飾演的黑澤,職務就是「主任検察官」。
▲日本法務省官網發布的檢察官職位級別圖解
係長(かかりちょう)
這個職務不多見,但還是說說吧。一般企業裡最小的一個業務單位稱為「係(かかり)」,「係長」就是這個業務單位的管理職務。
這個我們經常能在日劇中看到,比如長達12季的《警視廳搜查一課9系》 『警視庁捜査一課9係』,主角的身份就是 「係長」。
因主演渡瀬恆彥在2017年第12季開播前病逝,實質上的「13季」續作更名為 『特捜9』自2018年播出,現在也要播出第三季了,將於2020年4月8日開播。
課長(かちょう)
「課長」是日企裡很常見的一個職務,一般的企業裡都有「課」這個單位,比如「營業課」、「總務課」等,如果企業裡有「係(かかり)」這個業務單位,則設在「課」之下。「課長」負責管理監督職員工作,是一般職員的直接領導,和職員最為親近,描寫「課長」的故事也最多。
《賣房子的女人》系列日劇中,女主三軒家萬智的丈夫屋代大,便是同部門的「課長」。
次長(じちょう)
「次長」是一個部門的副職管理者,如「營業部次長」或「大阪支店次長」等,一般輔佐或代理「部長」職務,有些企業由於職位不足而設,因此,不少新興企業中已經不再設「次長」一職。
部長(ぶちょう)
「部長」也是日企中十分常見的職務。「部」管理若干個「課」,僅次於董事會。「部長」的部下是「課長」,是一種較高的管理職務。管理企業中重要部門的「部長」有時候也會兼任董事。
半澤直樹在被下放到東京中央證券之後就被任命為營業企劃部長。
本部長(ほんぶちょう)
「本部」是一個較「部」更高的機構,通常管理一個區域或管理幾個「部」,「本部長」的職位要比「部長」更高。
執行役員(しっこうやくいん)
「役員」就是我們常說的「董事」的總稱,「執行役員」即「執行董事」。這裡開始再往下都是董事會的成員,進入企業管理高層了。
監査役(かんさやく)
相當於我們的「監事」,根據法律,企業裡必須有的。
常務(じょうむ)
通常為「常務取締役(じょうむとりしまりやく)」,「取締役」為「董事」,但這個「董事」的級別要高於「執行董事」。「常務」可以譯為「常務董事」。
香川照之飾演的、半澤的復仇對象——大和田,在第一季時就擔任東京中央銀行的常務董事。
専務(せんむ)
通常為「専務取締役(せんむとりしまりやく)」,即「專務董事」,職位比「常務董事」高一些。
社長(しゃちょう)
通常為「代表取締役社長(だいひょうとりしまりやくしゃちょう)」,這裡的「代表」是「代表」公司,有一點「法人代表」的意味,比一般的「取締役」更高,但可以不翻譯出來,即「董事會總經理」。一般的日企裡,這個職位就是老大啦。
「代表取締役」在法律上負有公司運營的完全責任,這裡的「代表」是「代表」公司,有一點「法人代表」的意味,比一般的「取締役」(董事)更高。
但和我們概念上的「董事長」有點不同,日本公司可以有多個代表董事。
代表取締役負有更大責任,自然權力也比單純的社長職位大。社長本質上講只是被人請來打工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看到日劇裡一個會議就把社長給開了。
但即使只有社長單一職務,所掌握的權力還是不小的,畢竟可以指揮所有具體事務的執行。
有時候公司為了追求效率會將代表取締役和社長設置為同一人,畢竟對公司現狀把握的最好的人來當公司代表人是最方便管理的。
會長(かいちょう)
通常為「代表取締役會長(だいひょうとりしまりやくかいちょう)」,也就是「董事會會長」,相當於「董事長」。從前日本的「會長」基本是原「社長」退居二線後名譽擔任,但現在有些公司的「會長」會統領全局,管理公司事務,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他才是公司裡真正的NO.1。
所以一般企業中常設的職位級別如下圖:
擴展資料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各方各面。
世事如棋,上世紀80年代日元經濟橫掃全球之際,日本企業獲得廣泛的讚譽,終身僱傭制和集體主義成了國際企業的樣板。可當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之時,日本企業又因為創新匱乏和反應遲鈍成為被批判的靶子。然而迄今為止,在財富500強排行榜中,日本企業比比皆是;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下幾乎所有重要的行業中,都能看到著名日本企業的影子。
以上です。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