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距離北京城約50千米,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
周口店遺址是人類化石寶庫和古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地層學、年代學、環境學及巖溶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基地 。
1961年3月4日,周口店遺址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西南42公裡處,遺址的科學考察工作仍在進行中。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中國猿人屬北京人的遺蹟,他們大約生活在中更新世時代,同時發現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 000至11 000年的新人類的遺蹟。
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北京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時期,氣候和自然環境屢經變化。早期偏冷,還處於明德-裡斯間冰期的初期,喜冷的動物如狼獾、洞熊、扁角大角鹿、披毛犀等在動物化石中佔優勢。中、晚期較氣候溫暖溼軟,屬於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很多現今的熱帶和亞熱帶動植物都可以在該地區存活。
如竹鼠、碩獼猴、德氏水牛、無頸鬃豪豬等佔優勢。北京人時期,周口店的北面是重疊的高山,西面和西南為低緩的群山所環繞,東南方是廣大的平原,在龍骨山的東邊有一條河流。周口店有過乾旱的時期,出現過草原甚至沙漠,也曾出現過大面積的水域 。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10日) 9:00--16:30(16:00停止售票)
淡季:(10月11日-3月31日) 9:00--16:00(15:30停止售票)
周一閉館(不含國家法定節假日)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位於正陽門外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壇公園,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以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是中國保存下來的最大祭壇建築群。天壇是祈谷、圜丘兩壇的總稱,有兩重壇牆環繞,將壇域分為內、外壇兩部分,均為南方北圓。
開放時間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22:0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6:30—22:00
頤和園,北京市古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裡,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頤和園佔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 分組成。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遊覽三個部分。
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頤和園自萬壽山頂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了一條層次分明的中軸線。
萬壽山後山、後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廟,蘇州河古買賣街。後湖東端有仿無錫寄暢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
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
開放時間
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門開放時間:6:30——18:00
園中園開放時間:8:30——17:00
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門開放時間:7:00——17:00
園中園開放時間:9:00——16:00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裡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傑作,是中國古典園林之最高範例。
1961年3月4日,避暑山莊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承德避暑山莊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天雖然寒冷,但由於四周環山,阻滯了來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襲擊,故溫度要高於其他同緯度地區;夏季涼爽,雨量集中,基本上無炎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