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從「有」到「嚴」護航改革行穩致遠
泰州國企內審監督激活「一池春水」
「新能源貨車年檢費報銷單中竟包含環評費用?」「實際新能源貨車只有50臺,但租用場地最高時竟有5000平方米!」泰州鑫泰集團公司前不久對集團混改企業開展生產經營專項審計,結果令人「哭笑不得」。針對發現的帳務處理隨意性大、合同籤訂不規範、經濟檔案不健全等問題,鑫泰集團當即責成限期整改,並指定專人跟蹤整改成效。
「國資國企走到哪裡,審計監督就要跟到哪裡。」在泰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國資委主任戚才俊看來,隨著泰州國資國企改革的持續推進,為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的國企內審工作,正逐步實現從「有」到「嚴」的生動轉變。今年以來,泰州市屬企業已完成內部審計項目95項,共發現問題455條,其中已整改完成283條,正在整改107條,共實現審計效益金額達5833.29萬元,其中核減工程費用1810.46萬元、核減拆遷補貼1322.4萬元;核增房屋租金、物業費、合同款等共計2700.43萬元。
內部審計借「外腦」,建成全省唯一國企內審專職隊伍
10月初,泰州市文旅集團與揚州大學審計處達成校企戰略合作,雙方將開展為期3年的內部審計創新實踐,由揚州大學組建項目團隊為文旅集團提供內部審計諮詢和指導服務,並派出專業人員全程督導各類審計項目。
「面對國資國企改革新形勢,企業內部審計也需做出相應的轉型與發展。」據泰州市國資委副主任許時陽介紹,該市國資委今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企業內審人員,建成全省唯一的國企內審專職隊伍,目前全市9家市屬企業均建立內審機構,配備專職內審人員,圍繞財務管理、工程投資、領導幹部經濟責任等方面實施內審項目。
與此同時,泰州市國資委與該市審計局協同合作,建立內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內審項目的質量把控,並整合國家審計、社會力量審計、企業內部審計資源,形成審計工作合力。會同審計部門和各市屬企業「走出去」,前往蘇州國資委、省國信集團、常熟水務公司等單位,學習內審工作機制、內控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
專業審計隊伍「配齊」的同時,泰州市金控集團還針對不同審計項目分別成立業務審查委員會,抽調集團各部門業務骨幹、外聘行業專家等,參與各部門各子公司組織的人事招聘、工程項目招標、重要材料採購、債權案件追償等經濟活動的過程監督。
審計一點強一片,緊扣風險點築牢「防火牆」
招標管理工作流程存在違規操作、審批程序流於形式、項目沒有按照「三重一大」的規定提請黨委會和董事會集體決策、違反合同約定提前付款等……前不久,泰州華信藥業投資公司在對子公司住宅項目財務審計過程中,發現了5條不規範問題,當即明確了整改時限,並組織專人跟蹤檢查該項目審計整改情況,對審計結果以及整改情況進行通報。
「不僅要妥善解決審計查出的問題,也要及時總結教訓、堵住監管漏洞。」泰州市國資委監督稽查處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市9家市屬企業正不斷規範審計問題整改閉環「銷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審計整改工作由審計部門的「單打獨鬥」變成了各部門「聯合作戰」,力爭實現「審一片、改一片、強一片、活一片」。
記者了解到,城投集團從公司年度財務運行狀況及會計核算情況入手,查找分析存在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列出問題清單,形成「內部審計-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改善管理」的工作閉環。在進行工程項目審計時,新濱江公司從立項、招標開始抽查,並比照招標文件的相關要求,至部分工程施工現場對其施工過程進行實地見證審核,泰支港水利提升工程、哈工大科創、高矽鋁複合材料等項目均實現了審計關口前移。「相較於現行的絕大多數事後審計,審計前移可以更早發現和解決問題。」新濱江公司審計法務人員說。
結果運用提質增效,國有資產四年「翻一番」
「企業內審逐步由事後監管轉向事前事中的過程管控,從傳統的查舞弊轉向內部的管理服務。」據泰州市金控集團審計法務人員介紹,該集團針對風險高發易發領域推行業務審查制度,對擔保小貸業務、重大業務合同等實行會審會籤制度。一方面對重大經濟業務、合同協議進行審查;另一方面主動參與各部門各子公司組織的人事招聘、工程項目招標、重要材料採購、債權案件追償等經濟活動的過程監督。
「既透過苗頭看趨勢,著力發現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管理運營中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典型性問題;也透過微觀見宏觀,從體制、機制缺陷上有針對性提出改進建議。」戚才俊說,內部審計工作應緊緊圍繞國有企業總體目標,服務與監督並駕齊驅,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盡職盡責。他告訴記者,內部審計的目的不只是審計監督,工作的落腳點應該是保值增值,從而增強國企發展的「造血」功能。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泰州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資產總額3955.99億元,是2016年末的2.08倍。預計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60億元,是2016年的2.44倍,資產負債率保持在合理區間。
記者 趙曉勇 通訊員 王凱 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