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昌縣的原城紀項目即將開放(本文攝影邱業成)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現在的城市越來越雷同,很多城市都找不到自己城市的歷史痕跡。濃縮百年城市精魂,重現一座城的光陰故事,喚醒一座城的文化驕傲,讓老南昌的薪火在此相傳!」原城紀項目負責人、江西小馬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馮震講述。在南昌縣銀三角板塊,一個總用地面積54377平方米的原城紀用幾十餘棟仿古復刻建築組成,還原了老南昌場景,賦予了不少情懷。根據計劃,項目將在今年國慶節正式開街。
能喚起南昌記憶的城市地標是哪裡?現在已經屈指可數
江蘇南京的總統府是很多去南京旅遊的人一定會打卡的地方,一座城市都有其過往的發展歷史,而歷史上保存、遺留下來的建築,就代表了這座城市過去的歷史和之前發展的高度。那麼,能喚起南昌記憶的城市地標是哪裡?保護一個城市特有的DNA密碼與血脈,而不是盲目的進行「現代化」、「科學化」改造;設計中怎樣有效的保護與創新,真正的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血脈,這是原城紀項目的團隊在認真考慮的問題。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實質就是歷史的遺存總和。如果一座城池一個國家發展靠拆舊建新,推倒重來,這怎麼去談傳承?馮震告訴記者,有著中國近代煤炭工業文明「活化石」之稱的安源煤礦,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發祥地,1916年,萍鄉煤礦總局創辦者盛宣懷因病去世。1921年,漢冶萍公司為紀念盛宣懷,在漢陽、大冶、萍鄉三地同時建設盛宣懷紀念堂。萍鄉煤礦總局即將空出的辦公大樓改為紀念堂,在二樓設立了盛宣懷的銅像,並鑄銅字「盛宣懷」,每字重200斤,盛公祠由此而得名。我們希望江西能留住這些建築文化,所以我們參照盛公祠的外形在這裡複製了這個建築。
這個還原了老南昌場景的商業項目將在國慶開街
據了解,原城紀是在2017年12月正式落戶南昌縣銀三角片區的,項目在2018年7月正式開工,2019年8月主體結構全部完工,並開始了外立面裝飾施工,目前項目開放期已經全部完工,即將開街。該項目是以一席洪城裡、半部南昌史為宗旨,以南昌城市文化旅遊主題街區為核心,依託南昌百年城市文脈,跨越南昌厚重歷史,在引入老南昌城市記憶的基調上,汲取贛文化精髓,濃縮和發揚南昌城市精神。
項目集商業店鋪、都市休閒旅遊街區、贛商創意街區、酒店、服務型公寓、民宿配套街區為一體,創建形態、文態、業態「三態」高度合一的文化旅遊綜合體,未來開街後要成為都市旅遊目的地、南昌城市會客廳。
記者了解到,原城紀總用地面積54377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49387.73平方米。項目位於南昌縣銀三角板塊,北鄰翠林中路,南臨總乾渠。項目主要以2-6層的幾十餘棟仿古復刻建築組成,還原了老南昌場景,賦予了不少情懷。
一席原城紀,半部南昌史。原城紀是南昌首個融匯百年母城文化脈絡,汲取地道風物、民間技藝、記錄近現代歷史變遷的城市微旅遊文化目的地。項目以南昌城市文化旅遊主題街區為核心,依託南昌百年城市文脈,跨越南昌厚重歷史,在植入老南昌城市記憶的基調上,汲取贛文化精髓,濃縮和發揚南昌城市精神,集商店、都市休閒旅遊街區、藝術中心、非遺村落、都市市集、精品酒店等為一體,創建形態、文態、業態、生態「四態」合一的文化旅遊及城市休閒綜合體,成為都市旅遊目的地、南昌城市會客廳、南昌時尚休閒地標。
據介紹,原城紀兼具兩大城市功能:一是在高度對位城市休閒功能上,為南昌提供城市休閒娛樂空間;二是在文化旅遊功能上,帶來南昌城市文化深度體驗。兩者都是通過城市文化復興的路徑,填補城市功能,在基於南昌乃至江西產業轉型大背景下,促進傳統文化與商業運營蝶變,帶動文化旅遊蜂巢形成,更好地服務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