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泰山的三重空間:恭賀東嶽大帝聖誕千秋

2020-12-11 騰訊網

親近善知識 福生無量天尊

泰山,是五嶽至尊、群山之祖,作為少數幾個能代表中國形象的符號,泰山的超然地位,來自於三千多年的國家儀典體系和民間信仰崇拜的共同合力。

泰山崇拜與東嶽信仰最主要的特色,大致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封禪祭天;二為治理鬼神,由天庭、人間、冥府三重空間構成的泰山聖境,承擔著護國佑民、審判鬼魂的重大責任,這是泰山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富特色的信仰,以此為軸心又向外延,形成豐富多彩的宗教文化、禮樂文化、民俗文化等等。

泰山(資料圖)

所謂「祭天」,古人認為:「山高則配天」,泰山峻極達於天庭。

東嶽大帝 清 三級(北京白雲觀藏)

道書《五嶽真形圖》說,泰山「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泰山神為天帝之孫,正是「泰山」與「天」關係的形象化。泰山神的職司之一,即更替王朝、穩固江山。這裡是歷代君王上承天命之地,凡改朝換代王者易姓,或者天災人禍動蕩不安等情況,帝王必定或封禪,或巡狩,或祭祀,以期溝通神意,上承天命,固國安民。

東嶽大帝像(李黎鶴藏)

所謂「治鬼」,是說泰山有陰曹地府,主人生死貴賤。泰山治鬼說大約始於漢代。道教記述泰山神東嶽大帝管理陰曹地府的文獻也不少,例如《雲笈七籤》中稱:「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血祀廟是所宗者也。」

《五嶽真形圖》言泰山神職責,「定生死之期,兼注貴賤之分,長短之事。」

泰山的三重空間,是指冥府、人間、天庭。泰山城奈河以西、以南,以奈河橋和蒿裡山為標誌,屬於陰曹地府。

古人認為,「人死為鬼,魂歸泰山」,蒿裡山是人死後鬼魂歸宿的地方。泰安城東半部至岱麓,以原南城門、通天街、岱廟、岱宗坊為中軸,左右對稱,布局嚴整的區域屬於繁華熱鬧的「人間」。自岱宗坊至一天門,便由「人間」開始「登天」,攀登六千餘級臺階,經中天門,至南天門,便到了「天庭」。這裡是泰山信仰和文化集中展示的核心區域,是泰山以「禮天」為中心的整體構思的中軸線。

泰山,五嶽推宗,其形勝甲於天下。所謂天孫神房、洞天福地,與夫金床玉幾之說,最不可窮諸。

《茅君傳》曰:仙家凡三十六洞天,泰山周回三十餘裡,名三宮空洞之天。

《博聞錄》曰:泰山名蓬玄太空洞天,嶽帝所居,其高四千丈,環一千裡。

《福地記》曰:泰山洞天,周回三千裡,鬼神之府。

三才圖會(資料圖)

泰山是古代帝王封禪祭天的聖地,史載有「七十二君封禪壇」。玉皇頂西北側有一塊刻有「古登封臺」的高大石碑,據說它就是昔日從無懷氏到周代的七十二代君王在泰山播柴祭天,舉行封禪大典的「封祀臺」。所謂「封」,就是在接近天的泰山極頂聚土築壇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歸於天;所謂「禪」,就是到泰山前的社首、梁父等小山上,積土築方壇,祭后土皇地祇,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思厚之情。

《史記·封禪書》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9年仿效古代帝王封禪典禮,即是一例。秦始皇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祭泰山,祀梁父,行封禪典禮,刻石立碑,歌功頌德,表示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封禪之禮「採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

到了漢代,封禪制進一步發展。至武帝時元封元年,率封禪大軍「行自雲陽,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天台,至朔方,臨北河。勒兵十八萬騎,旌旗經千餘裡,威震匈奴。」先祭華山、嵩山,又東巡,夏四月封泰山。其後,武帝多次祭泰山,在明堂中朝見諸侯。祭時天神太一、五帝供奉於明堂上坐,開國君主牌位相對,地神祭於下房,以牛、羊、豬三牲祭禮。

歷代帝王封禪泰山,規模最龐大的數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封禪禮畢,詔加號泰山天齊王為「仁聖天齊王」,修飾廟宇,山四面七裡內,各禁樵採。又封泰山通泉廟為靈泒瓜侯,亭亭廟為廣禪侯,鄒縣嶧山廟為靈巖侯。五年(1012),詔加東嶽曰「天齊仁聖帝」,南嶽曰「司天昭聖帝」,西嶽曰「金天順聖帝」,北嶽曰「安天元聖帝」,中嶽曰「中天崇聖帝」。大中樣符九年(1016)「天書降於泰山」。十月,天子法駕自汴京(今河南開封)出發,由玉輅車載天書前導,僅儀仗就有1600人。自山麓至山頂兩步一人,手持彩帶繡球相間而立。山項高築圓壇,中祀昊天上帝,左列「天書」,太祖、太宗二帝神位配於右,真宗袞冕首祭,禮畢飲福酒。封禪禮畢,大赦天下,封泰山娘娘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泰山蒿裡——聚斂鬼魂的冥府。中國古代的冥界地獄,並非深藏於地下,而是分布在人民居處的周圍。也許是在陰森恐怖的山林深處,也許是在暗無天日的洞穴曲端,也許是在寧靜冷漠的先靈墳塋,也許是在神位林立的宗族廟堂。在中國人看來,陰間如同陽間一樣,也是有等級有秩序的,陰曹地府只不過是人世王朝組織的翻版而已。在人間最基層的獨立行政官員是知縣,相應的陰間官吏則是人們熟知的城隍,他的神廟遍及每一個縣城。中國的民族眾多,幅員廣大,因此冥界地獄亦非一處,而是分布各地山嶽。

五殿森羅王(資料圖)

蒿裡,位於泰山以南,漢以前稱作「高裡山」。早在漢朝時,古人就有「泰山主生死」,「人死為鬼,魂歸泰山」之說,並把它附會於蒿裡。

《漢書·武帝紀》:「太元初年,檀高裡。」顏師古注釋:「死人之裡謂之蒿裡,字則高為蓬蒿之蒿,或者見泰山神靈之府,蒿裡山又在其旁,即以高裡為蒿裡。」蒿裡就被公認為「聚斂魂魄無賢愚」的冥府。

《孝經援神契》載:「太山,天帝孫,主召人魂。東方萬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長短。」

晉陸機《泰山吟》曰: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極周已遠,層雲鬱冥冥。梁甫亦有館,蒿裡亦有亭。幽途延萬鬼,神房集百靈。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泰山人胡母班,曾至泰山之側,忽於樹間逢一絳衣騶,呼云:「泰山府君召。」班驚愕,逡巡未答。復有一騶出,呼之。遂隨行數十步,騶請班暫瞑。少頃,便見宮室,威儀甚嚴。班乃入閣拜謁。主為設食,並委託他送信與其女婿。胡母班完成任務後,過了幾年,經過泰山,向泰山府君匯了帶信的過程後。忽見其父著械徒作,此輩數百人。班進拜流涕,問:「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見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處。知汝今為明府所識,可為吾陳之,乞免此役,便欲得社公耳。」班乃依教,叩頭陳乞。府君曰:「生死異路,不可相近,身無所惜。」班苦請,方許之。於是辭出,還家。歲餘,兒子死亡略盡。班惶懼,復詣泰山,扣樹求見。昔騶遂迎之而見。班乃自說:「昔辭曠拙,及還家,兒死亡至盡,今恐禍故未已,輒來啟白,幸蒙哀救。」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語君『死生異路,不可相近』故也。」即敕外召班父。須臾,至庭中,問之:「昔求還裡社,當為門戶作福,而孫息死亡至盡,何也?」答云:「久別鄉裡,自欣得還,又遇酒食充足,實念諸孫,召之。」父涕泣而出。班遂還,後有兒皆無恙。這是講胡母班為父求情,使其父脫離勞役,而升為社公。

黑無常、白無常(資料圖)

宋代筆記小說亦多載冥府鬼神的傳聞,景煥《野人閒話》載:四川羅江縣道士譙乂俊,忽夢太山府君追之,賜以黃敕,補為杖直。晝歸陰間,夜赴冥府,如此二十餘年。忽於冥間遇道士,謂曰:「爾何不致名香?晝於陽間,上告南辰北極,必得免。」

宋吳誤《江淮異人錄》卷下載:「閩中處士張標者,有道術,能通於冥府。或三日五日,臥如死而體不冷,既蘇,多說冥中事。或言未來,一一皆驗,郡中大信之。」

東嶽大帝作為幽冥主宰,統治著極其龐大的陰間世界。手下設置了十分龐大的陰府官僚機構,以便處理陰間的各種事務。東嶽大帝的眷屬官吏、將帥,包括東嶽十大太保。

據《泰山志》所錄《蒿裡七十五司碑》,得知泰山地府下有三司:判所隸司、判磨勘司、判都察司。六案:判閔眾案、判苦楚案、判保刑案、判功德案、判往生案。七十五司:天曹司、地獄司、官員司、隸事司、投生司、風雨司、僧道司、勾願司、醫藥司、舉意司、水府司、四生司、看經司、土地司、速報司、舉善司、長壽司、法汗司、走獸司、平等司、山神司、注福司、水造像司、子孫司、注生司、燒香司、照證司、注祿司、五道司、還魂司、忠孝司、城隍司、孝順司、齋戒司、修廟司、山林司、殺生司、準問司、六道司、陳狀司、孤魂司、疾病司、昧心司、財帛司、注死司、惡報司、法杖司、曹吏司、鬼魅司、枉死司、索命司、校量司、功德司、五穀司、貴賤司、掠剩司、水怪司、促壽司、毒藥、奸邪司、姦淫司、注禍司、失魂司、驛客司、飛禽司、精怪司、墮胎司、盜賊司、冤枉司、減福司、送病司、忠直司、放生司。

判官、鬼王(資料圖)

七十五司各有司主,是全國各地有德行的善人死後所掌,其中最有名的是速報司。

金元好問《續夷堅志》記由包拯擔任速報司主簿:「世俗傳包希文以正直主東嶽速報司,山野小民,無不知者。」

《泰安縣誌》記載包拯於北宋仁宗年間任泰府令,政聲卓著,泰城西門外建包祠奉祀,死後仍在泰山任冥府官,也是當地群眾意願的反映。明丁耀亢《續金瓶梅》曰:「如今泰山酆都城添了速報司,閻君是嶽武穆,管此不平的報應,可見感應一道,不是俗人眼前因果,反落下乘。」泰山主宰生死的濃厚影響,形成了泰山聯繫溝通天界、人間和冥界的觀念,並且按照人間官衙的模式構造出一整套冥府官僚系統,這一系統又反過來使泰山主宰生死觀念進一步強化。

李昌祺《剪燈餘話·泰山御史傳》說:「惟是泰山一府、所統七十二司、三十六獄,臺、省、部、院、監、局、署、曹,與夫廟、社、壇、埠、鬼、神,大而冢宰,則用忠臣、烈士、孝子、順孫,其次則善人、循吏,其至小者,雖社公、土地,必擇忠厚有陰德之民為。」民間百姓生前難得遇到公正官吏,寄希望於陰間官吏能夠鐵面無私,主持正義,也是聊以得到些精神安慰。

如此龐大的東嶽大帝鬼神譜系,治理著以泰山蒿裡為中心的冥府世界,在那裡有對奸臣賊子的終極審判,有對謀財害命、姦淫偷盜、搶劫殺人、肆欲殺生等惡行的嚴厲懲處,有對愛國護民、行善積德、慈心愛物、濟世助人等聖賢的褒獎提攜,將人間喪失的公正公平得以挽回,或多或少安慰著人們飽受傷害的心靈,這正是道教安撫民眾的一種社會功能。

東嶽寶誥

至心皈命禮。

赫赫玄英之祖,金輪紹海之宗。彌仙母夢日光生,紫府聖人東華弟。昔建功於長白,始受封於羲皇。初號泰華真人,漢明泰山元帥;唐會崇恩聖帝,聖朝敕字上主。位鎮坤維,功參乾造。仁以德仁,回陽手於掌上;聖心益聖,麗日月於天中。五嶽稱讚於東方,三界獨尊於中界。仰奉行於大道,俯糾察於陰司。掌人間善惡之權,握天下死生之柄。懲奸惡而獄分三十六署,司吉兇而案判七十二曹。行善者注生天堂,沉迷者尋聲救度。示慈尊垂慈之相,開眾生生化之門。福與天齊,功高無量。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界至尊,東嶽聖帝,慈光救苦,威權自在天尊。

友情連結

宮觀簡介:

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全國著名宮觀;公號以「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發布北京白雲觀相關信息」為主。

名山簡介:

青城山是道教的發源地之一,自東漢以來歷經二千多年。祖天師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

宮觀簡介: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是道教發源地之一,為道教正一派祖庭,三界仙靈都會,天師金科演教,玄門萬法宗壇所在。

名山簡介:

尊居五嶽之首,歷代封禪之地。千年碧霞祠,萬代祈福地。碧霞祠供奉碧霞元君,是全國娘娘廟的祖庭,中國二十一處重點道觀之一。

相關焦點

  • 揭秘泰山的三重空間:恭賀東嶽大帝聖誕千秋(上)
    泰山崇拜與東嶽信仰最主要的特色,大致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是封禪祭天;二為治理鬼神,由天庭、人間、冥府三重空間構成的泰山聖境,承擔著護國佑民、審判鬼魂的重大責任,這是泰山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富特色的信仰,以此為軸心又向外延,形成豐富多彩的宗教文化、禮樂文化、民俗文化等等。
  • 泰山老奶奶和東嶽大帝的傳說
    在泰山腳下流傳著很多泰山老奶奶的故事,傳說啊,最早的時候老奶奶和東嶽大帝是兄妹倆個,他們修煉成功後,被玉帝受封,巡遊天下,這一天找到泰山這個地方,這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山林茂盛,湖海泊窪,鳥語花香,老奶奶和東嶽大帝可喜歡這個地方了,便在泰山住下了。
  • 若說東嶽大帝不是黃飛虎會不會被噴? 揭秘東嶽大帝到底是誰?
    文/曉夢閣主中國的三山五嶽都有一位神仙主宰,其中最厲害,主導地位的神就是泰山東嶽大帝。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無不敬仰東嶽大帝。在道教之中,東嶽大帝被稱為中界至尊,東嶽大帝成為三界之中,主宰中界人間的至尊之神,也承擔著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聖使命,受到歷代帝王的尊崇,敕封聖號,封禪祭祀,史不絕書,而在民間也將東嶽大帝視為懲惡揚善、濟生度死的至靈至聖之神,奉祀東嶽大帝的神廟宮觀,遍布大江南北,為萬民所信仰。那麼,問題來了,東嶽大帝到底是誰呢?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黃飛虎嗎?不不不,東嶽大帝不是黃飛虎!
  • 泰山東嶽大帝身世眾說紛紜 傳生前正直人輪換擔任
    但泰山府君的影響力仍然很大,而且由於唐、宋帝王的推崇,又被封為東嶽大帝,其廟祀遍及全國各地。明清兩代,東嶽大帝主冥和閻羅王主冥兩種信仰逐漸合流,兩位幽冥教主往往並存於東嶽廟中,而民間傳說常以為東嶽大帝乃閻羅王的上司。  泰山府君即泰山神,古人對泰山神的崇拜源於對泰山的崇拜。  《詩經》云:「泰山巖巖(泰山高峻接蒼穹),魯邦所瞻(魯國對它最尊崇)。」
  • 道教尊神中界至尊東嶽大帝,「東嶽大帝」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東嶽大帝,道教尊為「中界至尊東嶽聖帝」、「東嶽天齊大生仁聖帝」、「威權自在天尊」、「慈光救苦威權自在天尊」等,居蓬玄天宮東嶽泰岱宮。泰山古稱東嶽,自古受著人們的崇拜,泰山被尊為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地之孫、神靈之府。民間認為泰山是人死後靈魂的歸宿之地,泰山神東嶽大帝是陰間鬼魂之最高主宰。
  • 東嶽聖帝,泰山尊神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東嶽聖帝的神跡及其屬下尊神。如果追溯東嶽聖帝的神跡,可追溯到泰山信仰。在我國對於泰山的崇拜,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泰山神真正影響中國人的宗教生活則是從東漢開始的,東漢時期信仰的泰山神,雖然地處泰山,但並不司山事,也不主地事,而是以幽冥界主宰的身份招魂治鬼,主治生死。
  • 道教中五嶽大帝,分別是哪幾位?其中有泰山府君東嶽大帝
    五嶽名山大帝,威靈烜赫天尊。東嶽大帝(東嶽天齊大生仁聖帝)東嶽大帝又稱泰山神,泰山府君。在中國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東嶽大帝主管世間一切生物(植物、動物和人) 出生大權的。泰山神作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聖使者,是歷代帝王受命於天,治理天下的保護神,成為民間宗教信仰之一。
  • 歲次庚子三月廿八,恭賀中界至尊東嶽大帝萬壽聖誕
    中界至尊,東嶽聖帝,慈光救苦,威權自在天尊。五嶽大帝指東嶽泰山大帝、南嶽衡山大帝、西嶽華山大帝、北嶽恆山大帝、中嶽嵩山大帝。五嶽山清水秀,雲纏霧繞,地大物博,高峻雄偉,神秘莫測,令人敬佩又令人恐懼。祀之為神,頂禮膜拜。(資料圖)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
  • 神秘的東嶽泰山廟,辛東方為您講解「泌陽八景之一」
    掌管十八重地獄的東嶽大帝(東嶽泰山爺)黃飛虎就在泌陽縣,期間經歷風雨而煥然一新。2016年一篇文章「風雨泰山廟」出爐,一段時間上了泌陽新聞網。5年後的今天,再次揭秘神秘的東嶽泰山廟,讓我們走近它。東嶽泰山廟位於河南省泌陽縣泰山廟鄉政府北邊,與古廟舊址之後,剛好在一條直線上。東嶽泰山廟建築面積共四千多平方米,外觀古樸典雅,莊嚴肅穆。
  • 冥界是陰曹地府為閻羅王掌管,泰山之下是陰間為東嶽大帝掌管
    阿茶 在神話傳說中,其實有東嶽大帝掌管陰司一說,但是這和電視劇中有所不一。在地獄中,掌管的不只是十八閻羅,還有地藏王菩薩、東嶽大帝等等一系列的神,要說到底說的官職最大,那真的不好說,只能說是酆都大帝,這個在現在是比較認可的。酆都大帝,是地獄的主宰。位居冥司神靈最高位,主管冥司,為天下鬼魂之宗。
  • 在泰山有位東嶽大帝,你知道他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嗎?
    泰安城的格局是:以一天門為界,沿中溪盤道(也就是登山中軸線)往上,是三座天門標誌出的三重天界。在中天門,有一條西溪往西南方向流入泰城。在黑龍潭瀑布的斷層上,順著懸崖邊有一道白色的石筋,這就是著名的「陰陽界」。西溪水從「陰陽界」直落數十米高的懸崖,瀉入黑龍潭中。顯然「陰陽界」是陰界和陽界的天然界線。
  • 地藏菩薩和東嶽大帝
    屬於鬼的部分,都屬於東嶽大帝管,山裡頭妖精要修行,都屬於玄武大帝和雷公管。       東嶽大帝管理的範疇特別大,一般都是普通的人死後。要是有些修道法的,如果修偏了,那就容易修成人非人,或者修成龍。龍也是很苦的,但他有神通。如果能念經,就可以減少龍的痛苦,所以龍一般願意護持念經的人。
  • 酆都大帝和東嶽大帝誰才是地府的主宰?
    太乙救苦天尊誓願救度一切眾生,並且具有天界考核群仙、人界尋聲救苦、冥界救拔亡魂的三重功能。在《道教靈驗記》中,記錄了不少太乙救苦天尊顯聖的事跡。太乙救苦天尊與朱陵度命天尊、黃華蕩形天尊,合稱為「三救苦天尊」。三救苦天尊與度人無量天尊葛玄仙翁、玄風永振天尊薩守堅仙翁,則並稱為「五救苦」。
  • 泰山老君堂,看,東嶽大帝是如何徵服太上老君的
    泰山老君堂,位於泰山南麓,紅門路北端路東、王母池西臨。始建於唐初,原為泰山「岱嶽觀」建築群一部分。2011年4月修復,佔地3180平方米,建築面積1115平方米。天官大帝之神位在道教神系中,「三官」是最早敬奉的神靈,亦稱「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神階很高。其職責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信仰,源於中國古代先民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
  • 東嶽大帝(帝君)到底是誰?
    東嶽大帝,也叫東嶽帝君,他的前身是文真(廣成子)門下的風雲二使中的風使,風使做了東嶽帝君,坐鎮泰山是漢朝時候的事。佛教很難有大的發展空間,什麼都被你佔了,我們還咋混!於是在地祖法藏的主持下,進行了三方會談,主要達成兩點意見:一、天庭要為佛教的在編人員3000餘人,提供香火供奉,由王母娘娘監製,將收集來的香火做成蟠桃形狀,每年發放一次,叫做「果位」,吃仙果的名額位置,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
  • 其實在商周時期泰山神就已是一個完整的神,對於東嶽大帝你知道多少?
    東嶽大帝又稱泰山神,其身世眾說紛紜,有金虹氏說、太昊說等。在漢族民間傳說中東嶽大帝主管世間一切生物(植物、動物和人) 出生大權的。歷代帝王對泰山神尊崇有加,唐代封為"天齊王",宋代晉為"仁聖天齊王"、"天齊仁聖帝",元代加封為"天齊大生仁聖帝",明代又恢復為東嶽泰山神。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是東嶽泰山神的生日,全國各地的善男信女來此焚香祭拜,以示慶賀。
  • 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啟幕 兩岸信眾進香祈福
    來自海峽兩岸的信眾在岱廟天貺殿前祭拜東嶽大帝、碧霞元君,進香祈福。 以「逛東嶽廟會·祈平安福貴」為主題的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19日在泰山腳下舉行。 梁犇 攝以「逛東嶽廟會·祈平安福貴」為主題的2019年泰山東嶽廟會19日在泰山腳下舉行。 梁犇 攝山東省道教協會副會長、泰安靈應宮監院霍懷虛道長為「洪福」寶卷鈐印。
  • 道教神仙:玉皇大帝、東嶽大帝、雷神
    【玉皇大帝】全稱為「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道教四御之一,與北極大帝、天皇大帝、土皇地祗同列,位在三清之下,屬於第二級次的天神。玉皇大帝出現的時代較晚,《真靈位業圖》中雖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之稱,但他們分別列玉清三元宮右第十一位和第十七位、地位極低。
  • 五嶽大帝之泰山神
    東嶽大帝即東嶽泰山之神,曾是我國各地普遍信仰的一位神通廣大的尊神。《三教搜神大全》:「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五嶽之神分掌世界、人物,各有攸屬。岱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主世界人民官職、生死、貴賤等事。」
  • 古代中國至高陰司主神東嶽大帝「中國神話...
    是執掌地獄陰間的至高神明但,在地藏王菩薩和酆都大帝之前中國人就已經有了一位強大的陰間主神這個神,就是執掌五嶽獨尊之泰山的「東嶽大帝」東嶽大帝的全名是「東嶽泰山天齊大生仁聖大帝」關於東嶽大帝的身世傳說有兩個一個是據《神異經》記載他是盤古的後裔金虹氏或是盤古死後的頭顱所化後來被漢明帝封於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