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大帝之泰山神

2020-12-11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東嶽大帝即東嶽泰山之神,曾是我國各地普遍信仰的一位神通廣大的尊神。《三教搜神大全》:「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五嶽之神分掌世界、人物,各有攸屬。岱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主世界人民官職、生死、貴賤等事。」

《五嶽記》:「東嶽泰山神天齊王,領仙官、仙女九萬人。」 我國歷史上的歷代帝王,從秦始皇到清乾隆帝都曾接踵到泰山進行封禪祭祀活動。這種官祀泰山的歷史十分悠久。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前二年(前219年)就率群臣東封泰山,在岱頂刻石頌德。始皇逝世次年(前199年),其少子胡亥效法其父再登泰山,並在始皇刻石之陰又刻其詔書,頌揚始皇之功德。這種封禪儀式的目的是告成於天,借泰山向天下誇耀自己文治武功事業上的功德。

但是自唐以來的封禪泰山,給泰山加以至尊至貴的尊號,則有借泰山之威勢而求庇護的含意。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封泰山神為「東嶽天齊仁聖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加封為「天齊仁聖帝」。元世祖、明太祖都相繼給予泰山神較高封號。

泰山專門祭祀東嶽大帝的場所是「岱廟」。岱廟從漢代創建以來,一直都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的地方。帝王來朝泰山謁岱廟,必須先至泰城南門換乘步輦,沿通天街到遙參亭先作簡單參拜,禮畢回行宮。再擇吉日良辰,入岱廟正式朝拜東嶽大帝。

東嶽大帝本來只是在泰山受祀,由於歷代帝王推崇,再加民俗認為他主宰幽冥十八層地獄及人生貴賤:因此東嶽廟就漸遍於黃河上下,大江南北。這種信仰實際源起於我國古老的自然崇拜,古人早就認為山嶽都有神通廣大的神靈鎮守,崇拜東嶽泰山是其中一例。

泰山神形象的人格化始於東漢年間,其後在我國民眾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逢東嶽大帝的聖誕,祭祀祝禱的活動十分隆重。道觀白天則頌經禮懺,上「東嶽表」以祈福壽,晚上則設「血湖」、「九幽燈」、「焰口」等道場以超度亡靈現在,各地則有集市貿易形式的廟會。

相關焦點

  • 道教中五嶽大帝,分別是哪幾位?其中有泰山府君東嶽大帝
    五嶽大帝是古代中國道教信仰中的五位尊神,分別指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這五位神仙也是古老的中國民間信仰。其信仰源於中國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認為山清水秀,雲纏霧繞,地大物博,高峻雄偉,神秘莫測,令人敬佩。於是人們祀之為神,頂禮膜拜。五嶽大帝是指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
  • 道教五嶽大帝是指哪幾位尊神?
    五嶽我們都知道,在金庸武俠裡還塑造過一個江湖幫派:五嶽劍派,裡面各個是人才,說話聲音又好聽,特別是嶽不群和林平之,那小聲音,真叫一個燕語鶯聲,嬌翠欲滴,餘音繞梁,珠圓玉潤…(嶽不群表示贊同)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濃厚的山川崇拜信仰基礎,道教承載傳統,認為萬物有靈、山川有神。
  • 各鎮一方的五嶽大帝
    宋代時,帝王們進一步將五嶽神從王加封為帝,敕封東嶽為天齊仁聖帝,南嶽為司天昭聖帝,西嶽為金天順聖帝,北嶽為安天王聖帝,中嶽為中天王崇聖帝。元代時,帝王延續著前朝對五嶽的尊崇。明朝時,開國君主朱元璋將五嶽大帝改稱五嶽神。至此,五嶽之神成為全國性的神祇,並深受民間的尊崇。
  • 道教常識:五嶽大帝是哪幾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道教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無論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還是地上的山川河嶽,亦或是自然界的風雨雷電,都有對應的神靈。道教的神仙體系較為龐大和繁雜,道教將神分為自然神和人格神。在往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很多道教的神明,本期就跟大家聊聊自然神之五嶽大帝。
  • 五嶽獨尊的泰山神,有何神通!
    東嶽大帝泰山神的司職,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部分: 1 泰山神能興雲致雨,主陰陽交代萬物發生。 《春秋公羊傳》有記載:「山川能有潤千裡者,天子秩而祭之。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祟朝而遍雨天下者,惟泰山爾!」
  • 泰山是人死後靈魂的歸宿之地,泰山神是陰間鬼魂之最高主宰
    「東方萬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長短」。近代於東漢墓出土的「鎮墓券」中,亦有「生人屬西長安,死人屬東太山」,「生屬長安,死屬太山,死生異處,不得相防(妨)」之語。泰山神,又稱東嶽大帝、東嶽泰山之神,東嶽大帝為冥界主宰,通司人之生死,是道教中的重要神仙。泰山神源於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神的崇拜,道教產生後,納入道教神祇。
  • 民間信仰:五嶽大帝、瘟神
    五嶽大帝指分別掌管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的神。古代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對他們都崇信有加,五嶽廟供人奉祀,至今香火不絕。 東嶽大帝簡稱「天齊王」或「東嶽泰山神」,又叫「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和「泰山府君」。
  • 民間文化:「五嶽」與「五嶽大帝」的歷史演變和傳說,你可知曉?
    到了宋代,五嶽又被真宗封為帝:東嶽天齊仁聖帝,南嶽司天昭聖帝,西嶽金天順聖帝,北嶽安天玄聖帝,中嶽中天崇聖帝。元代五嶽仍為帝,只是多加了些封號。但到了明洪武年間,下詔定嶽、鎮、海、瀆諸神之號,削去歷代封號,對五嶽只稱東嶽泰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中嶽嵩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北嶽恆山之神。當然這並不影響民間仍然把五嶽稱為大帝。
  • 並不算高大的泰山,何以成為「五嶽獨尊」?——聊聊早期泰山信仰
    蒼茫的華夏大地有三山五嶽之名,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這便是三山五嶽中的五嶽,這五座山峰在中華大地中被放在一起談論,高聳有恆山,秀美有衡山,峻峭有華山,而泰山在這些方面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其他山,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還不到1.6km總面積也就426平方公裡,那為什麼泰山還會被尊為五嶽之首?
  • 道教中赫赫有名的「五嶽大帝」指的是哪幾位?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五嶽大帝之首東嶽天齊大生仁聖帝東嶽大帝又稱泰山神。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東嶽大帝主管世間一切生物(植物、動物和人) 出生大權的。泰山神作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聖使者,是歷代帝王受命於天,治理天下的保護神,成為民間宗教信仰之一。
  • 中國的泰山並不高,那為什麼能成為五嶽之首?今天算明白了
    人說五嶽,五嶽有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是群山之尊,而其中泰山又是五嶽之首,那不知道大家對泰山了解多少呢?而泰山還被稱為「天下第一山」、「五嶽之尊」、「五嶽之長」,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徵,那麼泰山的海拔並不是五嶽最高的,最高的是華山2155米,那為什麼泰山會稱為「五嶽之首」呢?我們就來看看原因。
  • 泰山東嶽大帝身世眾說紛紜 傳生前正直人輪換擔任
    毗盧佛、東嶽大帝(右)合龕  文/圖 鍾葵  泰山,自古號稱群山之祖、五嶽之宗。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祈求泰山神保佑社稷穩定,江山永固。但泰山府君的影響力仍然很大,而且由於唐、宋帝王的推崇,又被封為東嶽大帝,其廟祀遍及全國各地。明清兩代,東嶽大帝主冥和閻羅王主冥兩種信仰逐漸合流,兩位幽冥教主往往並存於東嶽廟中,而民間傳說常以為東嶽大帝乃閻羅王的上司。  泰山府君即泰山神,古人對泰山神的崇拜源於對泰山的崇拜。  《詩經》云:「泰山巖巖(泰山高峻接蒼穹),魯邦所瞻(魯國對它最尊崇)。」
  • 泰山為什麼是五嶽之首,有哪些特殊之處和典故?
    中國有五大名山,分別是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和嵩山。其中泰山被稱為「五嶽之首「並非說泰山之高,而是她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國統統文化中,泰山一詞遠遠超出了地理範疇,已被賦予多種文化介質。據神話傳說,盤古開天闢地,造就萬物,是人類的始祖,他的呼吸化成風,他的眼光化作閃電,他開心時就是晴天,他鬱悶時就是陰雨天,盤古去逝時,巨人轟然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嶽泰山,腹變成了中嶽嵩山,左臂成了南嶽衡山,右臂變成了北嶽恆山,兩腳變成了西嶽華山,眼睛化成了日月,毛髮變成了草木,汗水變成了江河。因為盤古的頭部變成了泰山,因此泰山被稱為五嶽之首。
  • 中國的泰山並不高,那為什麼能成為五嶽之首?今天算明白了
    人說五嶽,五嶽有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是群山之尊,而其中泰山又是五嶽之首,那不知道大家對泰山了解多少呢?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了帝王告祭的神山,如今已經是5A級旅遊景區,主峰玉皇頂的海拔達到1532.7米。
  • 揭秘泰山的三重空間:恭賀東嶽大帝聖誕千秋(上)
    泰山,是五嶽至尊、群山之祖,作為少數幾個能代表中國形象的符號,泰山的超然地位,來自於三千多年的國家儀典體系和民間信仰崇拜的共同合力。泰山(資料圖)所謂「祭天」,古人認為:「山高則配天」,泰山峻極達於天庭。東嶽大帝 清 三級(北京白雲觀藏)道書《五嶽真形圖》說,泰山「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泰山神為天帝之孫,正是「泰山」與「天」關係的形象化。
  • 中國五嶽之首-泰山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之稱。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託,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
  • 泰山為何能成為五嶽獨尊?你對泰山了解多少?
    泰山山體雄偉壯觀,景色秀麗。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因其氣勢之磅礴為五嶽之首,故示出這一帶早期的人類活動。
  • 關於五嶽之首——『泰山』的來歷及其故事和傳說
    中華民族地大物博,人傑地靈,自古以來有太多的江山如畫,名山名嶽,在群山當中當屬泰山之最。五嶽之首泰山,令多少英雄好漢,多少詩詞畫家流連忘返,吟詩作畫,對酒當歌,更有誇彈指說,登泰山觀日出,乃人生一大興事。
  • 被視為直通帝座的「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五嶽之尊」——泰山
    泰山,是五嶽之中的東嶽,又名為岱山、岱宗、岱嶽、泰嶽,有「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 泰山其主峰為玉皇頂。 玉皇頂,舊稱天平頂,又名天柱峰,因峰頂有玉皇殿而得名,是主祀玉皇上帝的。泰山被古人看作是「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故而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說。 泰山是歷代帝王祭祀或封禪之地,從秦始皇開始到清朝,先後有十三代帝王先後親自登泰山封禪,或者祭祀。 另外,還有24代帝王派遣官員祭祀72次。泰山,是群山治之尊,貫穿山東中部,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 揭秘泰山的三重空間:恭賀東嶽大帝聖誕千秋
    泰山,是五嶽至尊、群山之祖,作為少數幾個能代表中國形象的符號,泰山的超然地位,來自於三千多年的國家儀典體系和民間信仰崇拜的共同合力。 東嶽大帝 清 三級(北京白雲觀藏) 道書《五嶽真形圖》說,泰山「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