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化:「五嶽」與「五嶽大帝」的歷史演變和傳說,你可知曉?

2020-12-11 禪說國學

「五嶽」是指東、南、西、北、中五方之名山。天子以天下五方之名山為五嶽,歲時望祭,本為原始山川崇拜的延續。但究竟以哪五座名山為五嶽,則因歷代疆域不同,不可能固定不變。

漢代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即天柱山,在今安徽六安地區)為南嶽,恆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這一概念只能產生於華夏大一統之後。

五嶽在祀典中本來視同公爵,升為王爵乃在唐時:先是武則天僅封中嶽為中天王,那是因為唐高宗已在乾封年間封禪東嶽,好像東嶽已成為唐室的本命,所以武則天稱帝之後,便先封中嶽為王,繼封為帝,就是要用中嶽厭勝東嶽。

這一直道玄宗登基,又把西嶽地位抬高,壓住中嶽。所以玄宗先封西嶽為金天王,然後封東嶽為天齊王,南嶽為司天王,北嶽為安天王。到了宋代,五嶽又被真宗封為帝:東嶽天齊仁聖帝,南嶽司天昭聖帝,西嶽金天順聖帝,北嶽安天玄聖帝,中嶽中天崇聖帝。

元代五嶽仍為帝,只是多加了些封號。但到了明洪武年間,下詔定嶽、鎮、海、瀆諸神之號,削去歷代封號,對五嶽只稱東嶽泰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中嶽嵩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北嶽恆山之神。當然這並不影響民間仍然把五嶽稱為大帝。

朝廷與五嶽的關係已如上述,而民間文化對五嶽卻另有自己的安排。東漢時的緯書對五嶽之神編派得有些隨意,僅《龍魚河圖)一書即有三說:

一是「五嶽君神」東方太山君神姓圓名常龍,南方衡山君神姓丹名靈峙,西方華山君神姓浩名鬱狩,北方恆山君神姓登名僧,中央嵩山君神姓壽名逸群。

二是「五嶽將軍":東方太山將軍姓唐名臣,南方霍山將軍姓朱名丹,西嶽華陰將軍姓鄒名尚,北嶽恆山將軍姓莫名惠,中嶽嵩高山將軍姓石名玄。

三是五嶽君」嵩山君角普生,泰山君玄邱目睦,華山君浩元倉,衡山君爛羊光,恆山君伏通萌。又《古微書)給五嶽安排的名姓是:東嶽姓玄丘,名目陸;南嶽姓闌,名洋光;西嶽姓浩嶽,名元倉,北嶽姓伏,名通萌;中嶽姓角,名普生。

這些類似於咒語的名字,據說經常念誦可卻百病。早期道教曾有把五方五帝與五嶽相合之說。晉葛洪《枕中書》云:「太昊氏為青帝,治岱宗山顓頊氏為黑帝,治太恆山;祝融氏為赤帝,治衡霍山;軒轅氏為黃帝,治嵩高山:金天氏為白帝,治華陰山。」

到了唐代,道教得寵,竟然想把國家祀典的五嶽置於道教神仙之下。開元年間,天台道士司馬承禎上言玄宗道:今五嶽神祠都是山林之神,並非真正之神。實際上五嶽皆有神仙洞府,由上清真人降任其職,山川風雨、陰陽氣序都是上清真人所理,請別立齋祠之所。

玄宗贊同其說,便敕令五嶽各立真君祠。在這一時期,以山川之神為主的五嶽,變而為以上清仙人為主神,原山川之神反退居二流,實際上是成了神仙的下屬佐使。

說到道教化的五嶽,就不能不捎帶說一下「三山」。因為司馬承禎在把五嶽道教化的同時,覺得還不夠穩當,又舉出一個道教的「三山」來做五嶽的上司。這三山即是廬山、潛山和青城山。

所調廬山九天使者執三天之符,潛山九天司命主九天生籍,青城丈人為五嶽之長,合稱「三山」,俱是五嶽上司。

但此說並沒有得到老百姓的應許,在民間還是以五嶽為尊,而「三山」不過是個概念,《封神演義)中管領三山的正神炳靈公黃天化不過是五嶽正神中東嶽仁聖大帝的兒子,而「公」比「帝」還差著兩級呢。

國家祀典中所謂「嶽鎮海瀆」,與五嶽並提的還有五鎮。這五鎮在最初只是四鎮,用四州的四座名山以正四方,即青州之沂山,幽州之醫無閭,冀州之霍山,揚州之會稽。至隋開皇年間,始於四鎮之外另加吳山,似以五鎮與五嶽相配。

至唐玄宗,始封五鎮為公爵,金章宗時升五鎮四瀆為王爵。與此相應,道教則為五嶽安排了「五嶽佐命」,即把每一嶽安插了兩個副職:東嶽泰山君,以羅浮(在今廣東惠陽地區)、括蒼(在今浙江台州地區)為佐命。

南嶽衡山君,以霍山(在今安徽六安地區)、潛山為佐命;中嶽嵩高山君,以少室(在嵩山)、武當(在今湖北十堰南)為佐命;西嶽華山君,以地肺(即終南山)、女幾(在今河南洛陽西南)為佐命北嶽恆山君,以河逢、抱犢(疑指今山西長治南壺關之抱犢山)為佐命。

佐命之山與各自輔佐的五嶽地理位置並不大相近,不知道士們出於何種動機。D道教還把五嶽各自安排了分工,使其各有所主,分掌世間一切有生無生諸物:泰山主掌人間生死貴賤,衡嶽掌星象分野、水族龍魚,嵩嶽掌土地山川牛羊食啖,華嶽掌金銀銅鐵、飛走鑫動,恆嶽掌江河淮濟、四足負荷。

相關焦點

  • 各鎮一方的五嶽大帝
    宋代時,帝王們進一步將五嶽神從王加封為帝,敕封東嶽為天齊仁聖帝,南嶽為司天昭聖帝,西嶽為金天順聖帝,北嶽為安天王聖帝,中嶽為中天王崇聖帝。元代時,帝王延續著前朝對五嶽的尊崇。明朝時,開國君主朱元璋將五嶽大帝改稱五嶽神。至此,五嶽之神成為全國性的神祇,並深受民間的尊崇。
  • 民間信仰:五嶽大帝、瘟神
    五嶽大帝指分別掌管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的神。古代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對他們都崇信有加,五嶽廟供人奉祀,至今香火不絕。 東嶽大帝簡稱「天齊王」或「東嶽泰山神」,又叫「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和「泰山府君」。
  • 道教常識:五嶽大帝是哪幾位神仙?
    道教的神仙體系較為龐大和繁雜,道教將神分為自然神和人格神。在往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很多道教的神明,本期就跟大家聊聊自然神之五嶽大帝。早在道教誕生之前,古漢族就有關於山神的傳說,高峻雄偉、神秘莫測的山川對於古人來說是既敬畏又崇拜,人們建立廟宇來祭祀神靈。
  • 道教中五嶽大帝,分別是哪幾位?其中有泰山府君東嶽大帝
    然明太祖洪武(1368-1399年)年間不顧前代帝王定製,詔改神號,稱五嶽為:東嶽泰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中嶽嵩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北嶽恆山之神。但五嶽大帝的信仰已深入中國民間,所以中國民間仍稱五嶽之神為五嶽大帝。
  • 道教五嶽大帝是指哪幾位尊神?
    五嶽我們都知道,在金庸武俠裡還塑造過一個江湖幫派:五嶽劍派,裡面各個是人才,說話聲音又好聽,特別是嶽不群和林平之,那小聲音,真叫一個燕語鶯聲,嬌翠欲滴,餘音繞梁,珠圓玉潤…(嶽不群表示贊同)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濃厚的山川崇拜信仰基礎,道教承載傳統,認為萬物有靈、山川有神。
  • 中國民間三大冥界主宰——東嶽大帝、地藏菩薩、酆都大帝
    最初的神仙信仰就是從三神山的傳說開始的,崑崙山又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神話的母親山。同時因為中國很早就存在山嶽崇拜的觀念,後來道教神仙信仰繼承了這個傳統,並將名山大川視為「洞天福地」。在魏晉以後將名山巖穴視為修仙證道的理想歸宿,神仙與山的關係更為密切。不過在眾多的名山之中,中國人對於五嶽是情有獨鐘的。大家都知道,所謂的五嶽指的就是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 五嶽大帝之泰山神
    東嶽大帝即東嶽泰山之神,曾是我國各地普遍信仰的一位神通廣大的尊神。《三教搜神大全》:「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五嶽之神分掌世界、人物,各有攸屬。岱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主世界人民官職、生死、貴賤等事。」
  • 並不算高大的泰山,何以成為「五嶽獨尊」?——聊聊早期泰山信仰
    泰山的神靈崇拜、各類故事和所存留的歷史遺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說到:「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地之孫,神靈之府也。」所以古人認為泰山是人與天地互相溝通的神地所在,因此對泰山特別的敬畏,這也就誕生了泰山之神東嶽大帝神靈化身。
  • 中國古代五嶽祭祀之演變
    中國古代五嶽祭祀之演變 2018年02月13日 07:4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牛敬飛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中國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
    三山五嶽,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山,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聖地。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武則天,封禪活動在中原中嶽嵩山。經過封建帝王的封禪歷史,五嶽的地位更高了。千百年來,皇帝在這裡祭祀,僧人道士在這裡修行念經,善男信女在這裡燒香許願,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裡賦詩作畫,給五嶽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蹟,五嶽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嶽後,會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慨嘆。歷史傳說
  • 知道五嶽,你知道與五嶽齊名的五鎮嗎?奇怪的是五鎮之首也在山東
    但是作為中國的山嶽來說,你知道與五嶽風光齊名的「五鎮奇觀」嗎?那位說了,「五鎮」是五個古鎮嗎?咱不說你沒文化了,咱們還是說點有文化的吧。「五鎮」是道教奇觀,五鎮和五嶽稱謂一樣,是古代帝王祭祀加封的著名山嶽,歷史上五鎮和五嶽都是其實是同時存在的,「五嶽五鎮四瀆」都是並列的。這是我國古代對於山嶽信仰的一種傳統和傳承。
  • 五嶽名山之海拔,歷史,神話傳說
    一.五嶽的海拔高度東嶽泰山,位於山東泰安,海拔1545西嶽華山,位於陝西渭南,海拔2154.9南嶽衡山,位於湖南衡陽,海拔1300.2北嶽恆山,位於山西渾源,海拔2016.1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登封,海拔1491.71從海拔高度由高到低排:華山,恆山,泰山,嵩山,衡山二.從五嶽被確立的歷史看,東嶽泰山在周朝就被確立,歷史最為悠久。
  • 道教中赫赫有名的「五嶽大帝」指的是哪幾位?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五嶽大帝之首東嶽天齊大生仁聖帝東嶽大帝又稱泰山神。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東嶽大帝主管世間一切生物(植物、動物和人) 出生大權的。泰山神作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聖使者,是歷代帝王受命於天,治理天下的保護神,成為民間宗教信仰之一。
  • 中國的泰山並不高,那為什麼能成為五嶽之首?今天算明白了
    人說五嶽,五嶽有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是群山之尊,而其中泰山又是五嶽之首,那不知道大家對泰山了解多少呢?傳說盤古開天,盤古生長在天地之間,一直頂天立地的生活著,然而盤古終有衰老的那一天,逝去之時,巨人倒在地上,於是盤古的頭變成東嶽,腹部變成了中嶽,左臂變成了南嶽,右臂變成了北嶽,雙腳變成了西嶽,而這個東嶽就是泰山,是由盤古的頭變的,所以泰山就成為了「五嶽之首」。
  • 五嶽獨尊的泰山,究竟尊貴在何處?
    五嶽獨尊(圖片來源:泰安旅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詩出自詩聖杜甫的《望嶽》,既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勇於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傲骨。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位於中國山東省中部,是五嶽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譽。而「泰山」一稱最早見於《詩經》,書中曾提及「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孟子盡心上》也曾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五嶽獨尊、壽比南山、華夏之根,中華五嶽的文化,你還知道多少?
    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的即是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在中華文化中,五嶽所承的文化價值遠遠超越其作為山本身的地理意義。在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神仙居住之處,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以此作為權力的象徵。
  • 中國的泰山並不高,那為什麼能成為五嶽之首?今天算明白了
    1、神話傳說盤古開天傳說盤古開天,盤古生長在天地之間,一直頂天立地的生活著,然而盤古終有衰老的那一天,逝去之時,巨人倒在地上,於是盤古的頭變成東嶽,腹部變成了中嶽,左臂變成了南嶽,右臂變成了北嶽,雙腳變成了西嶽,而這個東嶽就是泰山,是由盤古的頭變的,所以泰山就成為了「五嶽之首」。
  • 「五嶽」中泰山並不高,也不在中心之位,可為何獨以它為尊?
    我們知道,中華大地上有五大名山,世稱為「五嶽」,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從古至今漫漫幾千年,「五嶽」的名頭和影子始終深深地橫亙於中華兒女的心頭上,成為一道恆久不滅的中華印記。
  • 中華五嶽衡山論道五嶽文化 共謀旅遊發展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著名學者陳耀華在高峰論壇上說:「中華五嶽宇宙觀,以及對世界的重要影響,不僅影響了本國疆域地區的文化,也影響了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在世界文化領域內和古今時空範圍內,展示了人類文化價值的傳輸和交換。」在宗教衝突、各派紛爭的世界上,南嶽衡山佛道共存一山共榮一廟、北嶽恆山懸空寺三教殿等宗教奇觀,是為世界作出了卓越表率,反映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優秀文明傳統。
  • 道教強調偶像崇拜,有特殊的講究,崇奉五嶽大帝
    道教強調偶像崇拜,有特殊的講究,崇奉五嶽大帝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道教崇拜的偶像色彩神奇。道教強調偶像崇拜。道教傳說中,其始祖老子長相怪異,神色奇特。道教崇奉五嶽大帝。五嶽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古人認為,五嶽皆有山神存在。五嶽之神在唐代被封為王,宋代被封為帝,唐宋以後,總稱五嶽大帝。五嶽大帝的服飾與神物都要與五行的顏色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