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苗慄竹南蛇窯文化傳承者林瑞華面臨窯址拆除

2021-01-21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8月1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竹南蛇窯的傳承者柴燒陶藝大師林瑞華,從19歲開始跟著父親用蛇窯燒制陶藝,至今46年,他投入全部的青春歲月,去傳承父親林添福的制陶工藝,並將竹南蛇窯的精神技藝水平發揚光大,卻遭外甥質疑:「不知有何文化價值可言?」讓林瑞華為之氣結。

林瑞華投入接棒竹南蛇窯46年。(謝明俊攝)

65歲的林瑞華,高三那一年,父親買下現在竹南蛇窯的用地成立陶業公司,建置蛇窯的用費雖然多數多由父親出資,但長姐因夫家經濟不錯也贊助部分經費,所以父親在疼惜女兒下,將竹南蛇窯的用地全部登記給長姐。

竹南蛇窯被苗慄縣定為歷史建築。(謝明俊攝)

林瑞華高中畢業後一度拒接父親工作,自己跑到外面打工,後來在父親的懇求下,才回到蛇窯開始學習陶藝,這一下來就46年。

林瑞華用蛇窯燒出超過1千4百多度的陶藝。(謝明俊攝)

林瑞華跟著父親習作陶藝多年後,意外發現父親打造的蛇窯竟可燒出超過攝氏1400度的高溫,林瑞華靠著不斷摸索,成功燒出1千4百多度的超高溫陶藝,成了兩岸、甚至是東南亞地區的第一人,林瑞華接棒父親,青出藍而勝於藍,讓父親欣慰不已。

接棒竹南蛇窯,林瑞華和妻子鄧淑慧合力將竹南蛇窯打造成苗慄重要的陶藝中心,更獲得苗慄縣政府將蛇窯劃定為歷史建築,是對林瑞華夫妻的肯定。

林瑞華被外甥質疑有何文化價值?氣結不已。(謝明俊攝)

因此,當林瑞華得知長姐提告要拆掉蛇窯多數建物時,他根本無法置信,因他過去與長姐感情深厚,他多次要找長姐詳談,竟都被晚輩攔阻不得一晤。日前,外甥還在苗慄縣政府文資委員會勘竹南蛇窯時,當眾質疑林瑞華有何文化價值可言?令林瑞華當場氣結。(高楊)

相關焦點

  • 苗慄竹南蛇窯2日開窯 早期與現代少數民族陶器復刻版同為一爐
    華夏經緯網1月4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竹南蛇窯古蹟大蛇窯,去年12月25日封窯點火,1月2日上午正式開窯。窯主林瑞華特別安排從早期少數民族陶作復刻版,一直到未來派窯燒作品,統統融合在同一窯內燒制,全部燒制時間長達3天2夜,最高溫度達1290度,希望藉此延續竹南蛇窯生命。
  • 臺灣大甲裕展林瑞華1563℃柴燒陶藝之美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金氏世界紀錄柴燒窯1563℃最高溫保持者-陶藝大師林瑞華,以柴燒探討不上釉的自然奧妙,在臺中大甲裕珍馨三寶文化館展出43件柴燒陶藝作品。陶藝大師林瑞華講解柴燒陶藝作品。(陳淑娥攝)30年前林瑞華因不忍見傳統陶業沒落,放棄前途看好的營造業工作,回到竹南蛇窯與父親林添福一起作陶。
  •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二)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二) 時間:2001-05-11 16:08   來源:   竹南苗慄丘陵位於港溪以南,大安溪以北,東接雪山山脈, 西臨臺灣海峽,南北長約55公裡,東西寬約14公裡,面積約750平方公裡。
  •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一)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一) 時間:2001-05-11 16:08   來源:   竹南苗慄丘陵位於港溪以南,大安溪以北,東接雪山山脈, 西臨臺灣海峽,南北長約55公裡,東西寬約14公裡,面積約750平方公裡。
  • 苗慄
    苗慄地處臺灣西北,面積1820餘平方公裡,人口54萬。昔稱"貓裡",原為清代平埔族道卡斯人的社名。境內山嶽疊嶂,丘巒綿互,僅沿海地區縱布著少數平原;由於重山的隔閡,苗慄開發腳步素來遲緩,縣境內沒有人口稠密的大城,一座座小村鎮依附在平原、丘陵谷地之間。     多山的苗慄縣,東境盤據著臺灣第二高峰--雪山山脈,靠山吃山,苗慄的物產多緣山而來。昔日山區儘是原始樟木林,而樟木也造就了三義奇木雕刻的崛起,盛況至今不墜。丘陵淺山地帶,氣候溫和,正適於栽種茶樹與桑樹,茶產以青心烏龍為主。
  • 臺灣苗慄火車站雙語錯誤多 民眾投書盼改善(圖)
    讀者投訴苗慄火車站雙語錯誤多,圖中學生疑惑  臺灣苗慄火車站雙語錯誤多 民眾投書盼改善  中國臺灣網8月14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由於臺灣苗慄火車站中、英文雙語標示出現約20處錯誤,有位熱心民眾整理後向島內某媒體投訴,希望站方早日改善。
  • 芳竹的臺北療愈之旅(四) | 中醫整脊世家傳承者歐小妹
    若是留心觀察臺灣人的店面,不管是揚名世界的鼎泰豐,還是一碗麵死磕一條街的有100年傳承的杜小月,在店面的裝修上,沒有一處閒錢是貼在面子上的,最最重視的其實是那一籠包子的口感和一碗麵的百年老味,由此主觀論斷,臺灣較重裡子,而海的那頭,我們相對之重面子,發自內心的覺察出,我們似乎是把日子過虛了。
  • 苗慄大埔爭議4戶今被強拆 臺勞團控訴當局失信於民
    東南網7月1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無視農民團體多次抗爭及網絡、社會聲援,大埔農地爭議四戶今天被強制拆屋。「臺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中午語帶哽咽表示,多次抗爭、聲援,最後房子還是被拆了,這些都是臺當局縱容的結果,這四戶都於法有據可以不拆,只是再一次證明當局鴨霸,失信於民。
  • 臺灣寫真:在苗慄感受「慢城」生活
    圖為近日,遊客在苗慄山區中的巴巴坑道休閒礦場遊玩。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近年來,臺灣4個鄉鎮獲得「國際慢城組織(Cittaslow International)」認證,苗慄南莊鄉和三義鄉上榜,是寶島唯一「雙慢城縣」。中新社記者近日探訪苗慄,感受其慢城生活。  南莊桂花巷,被視為「慢遊、慢食、慢活」的典型。
  • 臺灣苗慄遊記
    臺灣苗慄遊記 2014-08-29 16:08: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馬君豪   為了看一棵樹,我來到臺灣的苗慄
  • 臺灣苗慄大埔案逆轉 四拆遷戶勝訴
    原標題:臺灣苗慄大埔案逆轉 四拆遷戶勝訴  中新社臺北1月3日電 引發多次衝突事件的苗慄縣大埔案,被拆遷戶控告臺當局有關方面區段徵收違法,原判拆遷戶敗訴。臺中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3日宣判,判決張藥房、朱樹、黃福記及柯成福四拆遷戶勝訴,其他駁回。
  • 溫籍空軍專家林瑞華昨魂歸故裡
    林瑞華年輕時的照片。 圖片由林瑞華家屬提供昨天,從事了大半輩子軍事翻譯工作的溫州人林瑞華的骨灰,從北京遷回故鄉,安放在桃源陵園。1983年,林瑞華受空軍委派,在我國首屆國際航空展(北京)上,擔任英語翻譯,為廣州白雲機場從美國引進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擔任技術、商務翻譯。 1985年,他受國家工業部聘請,擔任瑞典「愛立信」公司在北京舉辦的技術交流會首席翻譯。1987年3月到1988年受空軍委派,林瑞華隨軍事專家組到 非洲坦尚尼亞執行援外任務,任首席翻譯及軍事顧問,同時為當地培訓飛行員。
  • 「反殖民與臺灣光復」系列演講在臺灣苗慄舉行
    新華社臺北7月14日電(記者何自力 石龍洪)由臺灣知名作家藍博洲策劃的「反殖民與臺灣光復」系列主題演講近日在臺灣苗慄舉行,吸引聽眾關注和反思臺灣的歷史與現實問題。身為客家人的藍博洲通過臺灣民眾抗爭史的研究,從南北二路客家民眾反日軍佔領的武裝遊擊,到辛亥革命前後客家民眾的反日起義,從「武鬥「到「文鬥」,還原從大陸原鄉移墾臺灣的歷史過程中的客家人。作家藍博洲正在演講。
  • 臺灣苗慄,就如客家妹子般,輕柔又多情
    臺灣苗慄風光除了能了解不同族群文化之外,還有許多景點適合踏青、拍照。這次推薦苗慄十大旅遊景點,從教育人文到嬉戲遊玩應有盡有!何不來場多樣化的豐富之旅呢?!為什麼叫「客家苗慄」?全臺灣許多縣市都有客家鄉親,而桃園、新竹、苗慄這三個連在一起的縣市,又是客家人集中的地方。
  • 臺灣苗慄陶藝人培工作坊 傳承制陶技藝展成果
    華夏經緯網11月5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苗慄縣為臺灣傳統陶製品之重鎮,富含苗慄地方特色及傳統文化,因此孕育出眾多技藝精湛陶藝工作者,苗慄縣文化部門傳承苗慄縣制陶傳統技法及延續陶藝文化產業,透過「陶藝人培工作坊」培育人才,將技藝不斷地傳承,即日起至12月1日在苗慄陶瓷博物館展出學員作品
  • 臺灣苗慄媽祖文化意象園區裝置藝術,力拚12月底完工
    (拱天宮提供/巫靜婷苗慄傳真)華夏經緯網10月2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苗慄通霄白沙屯拱天宮闢建的聯外道路「拱天路」,去年2月13日通車時,規劃設置千順將軍與媽祖文化意象園區,今年10月迎來「千裡眼、順風耳」石雕像,26日由黑面二媽乘坐4人扛轎,率管委會及信眾舉行安座組裝動工典禮,並獲大媽指示,擇定11月4日舉行開光儀式。
  • 走進美麗的臺灣苗慄
    1.勻淨湖景觀餐廳位在苗慄大湖臺三線141公裡旁的苗慄民宿「勻淨湖景觀民宿」,處在鯉魚潭岸邊的一處高地,狹長的鯉魚潭水深而廣、似潭似湖,於不同季節時刻展現多樣風貌,擁有專屬迷人的湖光景致,白天與夜晚的風貌變化萬千,令人驚嘆,仿佛置身於天境!
  • 臺灣燈會2月17日苗慄登場 將送38萬隻「飛天兔」
    記者陳再興/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的臺灣燈會將在2月17日於苗慄竹南的頭份運動公園登場,臺「觀光局」昨天公布主燈造型,而每年都被索取一空的小提燈,今年是超可愛的「飛天兔寶寶」,苗慄縣政府預計在燈會期間發送38萬份,預計將掀起一股排隊領燈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