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一)

2020-12-06 中國臺灣網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一)

時間:2001-05-11 16:08   來源:

  竹南苗慄丘陵位於港溪以南,大安溪以北,東接雪山山脈, 西臨臺灣海峽,南北長約55公裡,東西寬約14公裡,面積約750平方公裡。東部海拔400—600米,向西緩傾,至海岸附近100米。有多處制高點瞰制海岸,最高點為南部大焱山,海拔601米,並由此向北延伸,形成丘陵脊背。該脊背東坡緩(約20度),西坡陡(約30度)。銅鑼以南多山谷;銅鑼以東、北勢以南為一小盆地,多河流、水渠和稻田。溪谷多呈樹狀,大部屬無水溪,谷頭常呈圓形;河床上下幾乎同寬,有時上遊反而寬大,頗平坦,鐵路、公路縱貫其間。丘陵西部海岸附近還有許多與海岸線近乎垂直的橫嶺將地形劃分為許多隔離地帶;丘陵東部與雪山山脈接壤,地勢起伏較大。鐵路、公路幹線縱貫東區,道路密集。該地區土質主要為紅壤或黃壤土;部分地區為闊葉樹,靠近海岸植被稀少。  
  獅頭山位於新竹、苗慄交界處,是雪山山脈的餘脈,最高峰海拔496米,中港溪橫貫其間,山水相映,風景宜人。山中寺廟眾多,大都利用天然巖石建築。幽靜的萬佛庵、泉水潺潺的金剛寺、清靜的靈霞洞、桂花飄香的海會庵,以及規模宏大的天成巖洞—梵音寺(水簾洞)都是遊人的必到之地。除寺廟以外,山上還有靈塔、花園、紫陽門、望月亭、天然古洞等眾多名勝,是臺灣北部地區最負盛名的觀光勝地之一。  
  從新竹社寮坑長生橋攀登獅頭山,雖不是正路,但卻能體會到獅頭山的嵯峨和艱險,從長生橋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水簾洞。水簾洞位於獅頭山的東北尾端,是一個很大的天然巖洞,洞口好像一隻獅子張著大口,洞上面有一排參差不齊的巖石,伸出數丈,山泉就從這巖石縫隙裡滴落下來,猶如水簾一般、洞內涓涓清泉,潺潺細流,清涼無比,裡面供奉著如來佛和觀音菩薩。由水簾洞向獅頭山攀登,走約30分鐘的山坡路,就到了萬佛庵。這裡以環境清幽、雅潔而出名,置身其中,有世外桃源之感。過了萬佛庵,山路更加崎嶇,時上時下,經過迂迴攀登,還可到達別有洞天的金剛寺,具有客家建築風格的靈霞洞和海會庵。海會庵三面環山,門前是一條峽谷,谷中修竹遍地,中港溪在其中蜿蜒流淌,確有山清水秀之美。海會庵的上面有靈塔和獅巖洞,這裡香火統繞,終年不絕,是信奉者必到之處。拐過獅巖洞,登上山頂望月亭,極目遠眺,青山涵碧,白鷺翱翔,煞是好看。從望月亭下山,還可以去寧靜、整潔的開山寺,寺內藏有日刻全部三藏經,頗為珍貴。在它的下面為勤化堂,是獅頭山規模最大的寺院,奉祀觀音菩薩、孔子和武聖關公,寺旁有輔天宮和紫陽門,組成獅頭山最主要的觀光區。尤其是盛夏之日來此避暑,更是絕妙的佳地。從這兒順著青石階而下,便可抵達登山口。在這裡回頭眺望,層巒之間殿宇錯落,佛光山色,相互輝映,給獅頭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獅頭山的東南面,海拔1500米的山巒中,有一個形似湖泊的小盆地,稱為向天湖。當地賽夏人每兩年在此舉行一次傳統的矮靈祭。賽夏族在高山族同胞九族中,是人口最少的一族。現有人口3000左右,幾乎全部集中在新竹縣五峰鄉的五指山區和苗慄縣南莊鄉的加裡山區。賽夏族人最早居住在靠近海邊的竹南鄉和苗慄鄉一帶。後來,由於大陸上來的移民越來越多,賽夏族人便逐漸向山地轉移。現在賽夏族有12個番社,包括居住在五峰鄉地區的北賽夏族的4個番社,居住在南莊鄉的南賽夏族的8個番社。南莊鄉的矮靈祭在向天湖舉行。從南莊鄉到向天湖,要走過高低不平的山路。向天湖是一個四周被高山環抱,形似湖泊的小盆地,祭典的儀式就在這盆底的平地上舉行。人們在這裡搭起帳篷做飯,整個祭典儀式要延續6天。祭典以歌舞的形式進行,最熱鬧的場面要算是第4天晚上。在這個娛靈之夜,歌舞達到最高潮。人們讓幾個年輕力壯的賽夏族男人,扛著一根杆子,上面掛著寫有各姓氏的舞帽,在隊伍中穿梭,舞帽上綴有許多鈴鐺,隨著腳步發出有節奏的響聲。其他賽夏族男女隊背著佩鈴(相傳是賽夏族使用的一種樂器)婆娑起舞,隨著舞者的擺動,佩鈴發出悅耳的聲音。鈴聲伴著歌舞,使得向天湖一片沸騰。人們親臨這場祭典之後,便感到今日的矮靈祭,已成為賽夏族人歡聚的一種形式了。由於具有古老的傳說、神秘的色彩,使得遊人蜂擁而至,盛況空前。由向天湖回到南莊鄉,取道苗慄縣城,十分便捷。苗慄縣所處的地形,幾乎都是丘陵山地,中間有一條彎曲的平地,是由後龍溪衝擊而形成的河谷平原,苗慄縣城就建在這個的狹小的河谷階地上,故又有「山城」之稱。一進苗慄,到處都可以碰到操著客家口音的廣東籍人,其房屋建築也多為廣東式樣,這裡的人情風格,都與祖國大陸上粵東地區沒有什麼兩樣。  
  據記載,在清朝嘉慶年間,廣東的客家人大批移居這裡,至今仍是臺灣島上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地方。真可謂名副其實的臺灣島上的客家人之鄉。  
  從居民的分布看,客家人大都聚居在丘陵地帶。不難想像,在他們最初移居這裡時,在條件很差的丘陵地區開荒墾殖,安家落戶,是何等的艱難。他們雖然在這裡世代耕種了200多年,但在衣、食、住、語言等方面,依然保持著原來生活在大陸的習俗。  
  在苗慄縣,到處可以看見一片片的茶園。苗慄縣是臺灣有名的茶區之一,年產茶葉3萬噸,佔全省的1/10,尤以烏龍茶、紅茶最為馳名。苗慄還是臺灣能源蘊藏量最為豐富的地區。這裡煤的年產量約31萬噸,居全省第三位,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居全省之冠。  
  石油和天然氣的產地距縣城不遠,順後龍溪向上,在苗慄鎮東南14公裡處,凌空樹立的井架,老遠就可以看到。它就是臺灣目前最大的油、氣產地—出磺坑和綿水油氣礦。早在1861年,這裡已發現油苗和天然氣露頭,至今有100多年了。當時石油被稱為磺油,出磺坑便由此得名。但自發現後,到1891年的30年間,沒有進行開採。日本侵略者侵佔臺灣以後,對臺灣的資源進行大規模的掠奪,出磺坑自然也不會放過。當時鑽的一口深井,最高日產達20多噸。到 1945年日本投降時,共鑽了 98口井,其產量佔全島油產量的90%。除出磺坑油田外,1905年在苗慄鎮東北10公裡處,又發現了綿水天然氣田。但鑽井之後未加收採,白白放空了。直到1925年才開始從天然氣中採收汽油,到 1945年共鑽了47口井,但未遇上大的儲油層。  
  由於臺灣島的地質構造複雜,很難找到良好的儲油層,所以具有開採價值的油礦極少發現。現在生產的一些原油大都是天然氣的並產品,多屬凝結油。  
  總之,竹東丘陵和苗慄臺地自然條件比較好,農產品獨具特色,礦產資源豐富,人文風俗別具一格,風景名勝景點眾多,是臺灣西部的一塊風水寶地。

編輯:system

相關焦點

  •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二)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二) 時間:2001-05-11 16:08   來源:   竹南苗慄丘陵位於港溪以南,大安溪以北,東接雪山山脈, 西臨臺灣海峽,南北長約55公裡,東西寬約14公裡,面積約750平方公裡。
  • 苗慄
    苗慄地處臺灣西北,面積1820餘平方公裡,人口54萬。昔稱"貓裡",原為清代平埔族道卡斯人的社名。境內山嶽疊嶂,丘巒綿互,僅沿海地區縱布著少數平原;由於重山的隔閡,苗慄開發腳步素來遲緩,縣境內沒有人口稠密的大城,一座座小村鎮依附在平原、丘陵谷地之間。     多山的苗慄縣,東境盤據著臺灣第二高峰--雪山山脈,靠山吃山,苗慄的物產多緣山而來。昔日山區儘是原始樟木林,而樟木也造就了三義奇木雕刻的崛起,盛況至今不墜。丘陵淺山地帶,氣候溫和,正適於栽種茶樹與桑樹,茶產以青心烏龍為主。
  • 臺灣地貌概況
    島上丘陵起伏,西部較為平坦,丘陵臺地佔全島面積的70%以上。島上現有人口約3000人,有3個村落,全部為漢族。  琉球嶼。又稱小琉球,位於臺灣南部下淡水溪入海口之南,屹立於臺灣海峽之中,距屏東縣東港鎮西南約8海裡,距離高雄市約18海裡,南北長約4公裡,東西最寬處約2公裡,面積6.8平方公裡。因形似一個浮在海面上的球,而得名琉球嶼。
  • 基隆竹東丘陵
    今日的丘陵地形已經很不完備,可它形成的年代並不久遠。在第四紀洪積期間,中部高山地帶的巖石破壞以後,經過流水的搬運,在山麓及海岸地帶堆積下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這些堆積物隨地盤一起上升,形成了一個砂礫層臺地。在以後的地質年代中,溪水將這個臺地切割侵蝕,成為破碎的丘陵臺地。
  • 臺灣苗慄竹南蛇窯文化傳承者林瑞華面臨窯址拆除
    華夏經緯網8月1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竹南蛇窯的傳承者柴燒陶藝大師林瑞華,從19歲開始跟著父親用蛇窯燒制陶藝,至今46年,他投入全部的青春歲月,去傳承父親林添福的制陶工藝,並將竹南蛇窯的精神技藝水平發揚光大,卻遭外甥質疑:「不知有何文化價值可言?」讓林瑞華為之氣結。
  • 臺灣多姿多彩的地形山川
    東臨煙波浩淼的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西瀕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臺灣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連南海,東北與日本琉球群島間相距約600公裡。臺灣海峽東西最不超過400公裡,最窄處約130公裡,是中國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上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 上海助苗慄成臺灣「大閘蟹之鄉」
    原標題:海峽兩岸首部現實交流活動題材電影將上映 上海助苗慄成臺灣「大閘蟹之鄉」  臺灣也有大閘蟹?沒錯,而且還是上海「手把手」教會的。兩地的這段「蟹緣」促成了一對兩岸青年的美好「蟹逅」。記者昨天獲悉,海峽兩岸首部以現實交流活動為題材的電影《愛的蟹逅》,將於9月15日登陸大銀幕。
  • 兩岸聯手 「客家之歌」唱響臺灣苗慄(圖)
    杜燕 攝中新網苗慄5月26日電 (記者 杜燕 董會峰) 「客家之歌 龍耀千秋」大型電視綜藝晚會26日晚在臺灣苗慄縣巨蛋體育館舉行。這是「客家之歌」電視綜藝晚會自創辦以來第三次在臺灣上演,並向全球觀眾直播。據介紹,苗慄是臺灣客家大縣,客家人佔人口總數的六成五左右。
  • 一頁 | 苗慄
    為什麼叫「客家苗慄」?全臺灣許多縣市都有客家鄉親,而桃園、新竹、苗慄這三個連在一起的縣市,又是客家人集中的地方。但苗慄和桃園新竹不同,桃園新竹都是經濟高度發展的地區,桃園縣有一半大的地方是居住著閩南人,苗慄則是標準的農業縣,客家鄉親又高度集中。18鄉鎮中,除了「海線」4鄉鎮,與泰安鄉是山地鄉外,其餘13個鄉鎮市,全部都是客家人為主的地方。
  • 上海技術助臺灣苗慄大閘蟹再獲「金蟹獎」(圖)
    苗慄大閘蟹個頭大、賣相好、品質佳  丁衛衛攝  又到一年秋風起,蟹腳癢之際,兩年前,臺灣苗慄縣引進大陸大閘蟹蟹苗養殖成功,如今這些大閘蟹已為臺灣苗慄創造億元商機。4日,來自臺灣苗慄縣的優質大閘蟹亮相「2014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吸引了在場專家的目光。經過多輪盲評,苗慄大閘蟹繼2012、2013年之後,再度捧得「金蟹獎」。  剛參加完在臺灣苗慄舉辦的海峽兩岸河蟹品鑑會的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王武表示,臺灣苗慄養的大閘蟹規格普遍比去年大。其中最大雄蟹達397.3克。(去年310克)最大雌蟹達255.6克(去年220克)。
  • 臺灣燈會2月17日苗慄登場 將送38萬隻「飛天兔」
    記者陳再興/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的臺灣燈會將在2月17日於苗慄竹南的頭份運動公園登場,臺「觀光局」昨天公布主燈造型,而每年都被索取一空的小提燈,今年是超可愛的「飛天兔寶寶」,苗慄縣政府預計在燈會期間發送38萬份,預計將掀起一股排隊領燈的熱潮。
  • 兩岸茶王賽廈門開賽 臺灣苗慄市長邱炳坤跨海相挺
    兩岸茶王賽廈門開賽 臺灣苗慄市長邱炳坤跨海相挺 2014-05-27 19:44:35臺灣苗慄市長邱炳坤專程跨海相挺,並邀約大陸茶界朋友7月臺北相見,「不見不散」。  由中華海峽兩岸茶業聯盟和中國鄉鎮企業協會、臺灣中華兩岸跨業聯盟總會、福建省海峽經濟文化協作交流中心、臺灣茶改場等機構攜手主辦、以「普及茶知識,推廣民眾茶、放心茶」為主題的中華海峽兩岸茶文化季大型系列活動於今年4月啟動。
  • 臺灣苗慄參訪團赴泉港尋根謁祖
    東南網5月9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劉澤陽 莊國輝) 近日,臺灣苗慄縣參訪交流團一行160多人,來到泉州市泉港區開展海峽兩岸民俗文化交流及尋根謁祖參訪活動。據悉,泉港與苗慄兩地歷史淵源深厚,明末清初泉港先民開始大量東渡臺灣入駐苗慄。
  • [視頻]臺灣旅遊業者談臺灣遊(二)--桃園 苗慄
    專題:海峽兩岸    央視網消息(海峽兩岸):主持人:歡迎繼續關注《海峽兩岸》。大陸民眾到臺灣去旅遊,桃園縣和苗慄縣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但是可能很多朋友對這兩個地方還有些陌生。
  • 臺灣苗慄一廟內供奉的9尊財神鬍鬚竟會長長(圖)
    鬍子變長的龍鳳宮後殿所供奉的財神(圖片來源:東森新聞網)  中新網11月3日電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苗慄竹南的龍鳳宮後殿所供奉的9尊財神,  聽說龍鳳宮連連出現神跡,竟有候選人也趕來一探究竟,更希望神跡也出現在自己身上。不過根據專家指出,神像是用木頭雕的,很可能因為在天氣潮溼下提供養分,造成了動物毛髮繼續生長的現象。至於「立筊」,也是擲筊可能出現的情況之一,只是機率很低罷了。
  • 臺灣苗慄,就如客家妹子般,輕柔又多情
    臺灣苗慄風光全臺灣許多縣市都有客家鄉親,而桃園、新竹、苗慄這三個連在一起的縣市,又是客家人集中的地方。但苗慄和桃園新竹不同,桃園新竹都是經濟高度發展的地區,桃園縣有一半大的地方是居住著閩南人,苗慄則是標準的農業縣,客家鄉親又高度集中。
  • 臺灣苗慄火車站雙語錯誤多 民眾投書盼改善(圖)
    讀者投訴苗慄火車站雙語錯誤多,圖中學生疑惑  臺灣苗慄火車站雙語錯誤多 民眾投書盼改善  中國臺灣網8月14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由於臺灣苗慄火車站中、英文雙語標示出現約20處錯誤,有位熱心民眾整理後向島內某媒體投訴,希望站方早日改善。
  • 臺灣苗慄參訪團赴泉港開展尋根謁祖參訪活動
    東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劉澤陽 莊國輝)近日,臺灣苗慄縣參訪交流團一行160多人,來到泉州市泉港區開展海峽兩岸民俗文化交流及尋根謁祖參訪活動。據悉,泉港與苗慄兩地歷史淵源深厚,明末清初泉港先民開始大量東渡臺灣入駐苗慄。
  • 【軍事地理】臺灣海峽地理條件對登陸作戰的影響
    臺灣海峽海底地形比較複雜,丘、谷相間,起伏較大,這是由於在形成臺灣海峽時地殼變動和火山巖侵入而造成的。早在第四紀更新世(距今約2萬年)時,臺灣海峽和整個東海都是一片陸地,為一沿海大平原,平原上棲息著大陸陸地哺乳動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