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我和我的家鄉》高科技新理念為鄉村注入新活力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掛斷和專家遠程會診的視頻連線,放下平板電腦,拿起寫得滿滿的筆記,69歲的村醫徐志木喜笑顏開,直呼「漲知識了,專家就是專家」。坐在他身邊的病人陳連福調侃說:「徐醫生,你變『神醫』啦!」

最近,經綸世紀醫療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為徐志木帶來了新「助手」——AI全科醫生機器人,讓這位駐紮在浙江建德市乾潭鎮幸福村已10年的村醫,瞬間「火了」:行醫大半輩子,第一次不斷有外村村民慕名前來看病。

坐落在富春江畔的幸福村迎來了「改造時刻」。在早前由浙江道生公益基金會發起的「Diamond-Day社會創業公益扶持計劃」面試中,經綸世紀AI賦能鄉村醫生、古村之友「愛鄉寶」、大西洲R3造境、朗力養老適老化改造、十方緣老人心靈呵護成功入選。11月15日,他們走進幸福村,針對鄉村真實需求開啟了為期21天的幸福創變實驗。

科技入村 首先要看到鄉村真實需求

在幸福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412位,佔全村總人口的22.76%,80歲以上老年人有60多位。而中國90%的優質醫療資源分布在不到10%人口居住的城市。

「村醫務室來了新的機器人,可以遠程看全科病症」。慢慢地,來醫務室「圍觀」和體驗機器人服務的村民多了起來,經綸世紀副總經理劉忠萍對記者說:「以前我們一直想著能夠提供什麼產品服務,這次我們深刻體會到,科技要抓住老百姓的心,也要有溫度、要接地氣,要發掘鄉村真正的需求。」

在義診過程中,新的需求不斷浮現。他們發現,因為缺乏規範化管理意識,村醫務室並沒有建立診療電子檔案。查不到既往就診記錄,給徐志木增加了大量工作。借著義診,劉忠萍帶著團隊用了三四天時間重新記錄和整理了村民健康電子檔案,按照常見病進行分類匯總,小小醫務室也開啟了「現代化醫療體系」。

在AI全科醫生機器人幫助下,徐志木的診斷能力和工作效率也在提升,中醫就診率提高了25%。藉助經綸世紀背後強大的專家庫,每周一和周五,他還能為村裡久治不愈的老人開啟遠程專家會診。

徐志木高興地說:「以前我看不了的病,患者都需要去鎮上、市裡的醫院就醫,一次看病要花費一整天時間,現在好啦,足不出戶就能跟專家連線。」

義診現場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國家級專家看病,這在過去幾乎是天方夜譚。目前經綸世紀全科醫生機器人已在安徽、湖南、湖北、 貴州、山西、河南、廣西等7省開展部署,近10萬名醫生和300萬家庭入網。經綸世紀智能醫療系統還獲得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全國通報表彰,入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智庫「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成果:中國樣本」。

創辦經綸世紀,是美國矽谷歸國博士許靜靜的第二次創業。她希望機器學習的技術,不斷優化基於醫學規則的專家系統,真正實現數據和醫學智能、醫學服務的閉環,讓鄉村不再為看病發愁。

鄉村養老難題怎麼破

儘管幸福村的醫療現代化體系建設剛剛起步,但通過多年的美麗鄉村建設,村裡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和環境保護等已初見成效,「綠水人家繞城郭、黃髮垂髫怡然樂」的富庶景象正逐步展現。

每天清晨,村裡的老人都會從四面八方聚到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談談天、打打牌,午餐和晚餐在老年食堂花3元就能一併解決。作為一個「長壽村」,幸福村十分重視「敬老愛老」,每年重陽節是村裡最隆重的節日。這一次,朗力養老適老化改造項目和十方緣老人心靈呵護項目的到來,讓關愛老年人的事業有了新發展。

進駐幸福村後,朗力養老創始人劉英和團隊看到了問題: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設施設備陳舊,功能設置、專業照顧等方麵條件較差。參與國家適老化改造標準制定的他們提出了專業改造意見,不僅要對餐廳、活動室及外部環境進行硬體改造升級,還要將適老化概念、老年人日常照料需要注意的問題等形成海報貼牆宣傳。

朗力養老適老化改造前後對比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些年,適老化改造不僅是一些大城市的需要,也在試圖沉入鄉村。據建德民政局有關負責人透露,建德鄉村適老化改造低保戶每家國家將補貼8000元,幸福村和朗力合作打樣,未來市場前景可觀。

在服務中心附近的幸福書屋,通過十方緣「愛與陪伴」技術培訓的村民志願者們穿上紅色工作服,和村裡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聚在了一起,聽老人們講述幸福故事,完成了一次孝道文化傳承活動。據幸福村新村民、幸福書院王美懿透露,這裡將成為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靈呵護工作委員會鄉村孝文化傳承實踐基地。

十方緣「愛與陪伴」十大技術之祥和注視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道生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樹聲認為,當人們把更多關注目光投向下一代教育時,老人身心健康和居家養老問題也需要被高度關注。目前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尤其在農村更加突出,這也是鄉村振興高質量接續的重點工作。

幸福村黨委書記徐益民期待著,改造服務中心的項目能夠成為縣裡的示範點,本村的心靈呵護志願者能夠持續堅持服務下去,「如果有老人的家庭能夠學習這次改造,將自家房子主動改造得讓老人更加舒適,同時更加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鄉村養老將有更明顯的成效」。

在地力量如何可持續接續

遠山環繞的幸福村裡,不僅擁有垂釣水庫、繡球花海,還建成了葡萄園、桑椹園、楊梅園、梨園等果園,旅遊資源豐富。可在幸福村文化員周淳建看來,「3年前就是這個樣子的幸福村已經進入了休眠期」。如何激活沉睡的鄉村資源,讓文化建設和產業建設可持續發展下去,是他們一直頭疼的問題。

前幾年,為了引進新項目,幸福村特派員林立和徐益民力排眾議,在村裡建造了一批貨櫃。這一次,大西洲R3造境項目的到來,這批貨櫃將被賦予虛擬實境數位技術,搖身變為「致敬生命館」,人們戴上「頭盔」,可以身臨其境地去追溯人類生命長河。

村民體驗VR技術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僅如此,在大西洲R3造境項目負責人鄭怡娟看來,擁有7個民族、109個姓氏、5個自然村合併而成的幸福村,擁有著濃厚的、值得記錄的村史文化。她們籌備著能夠為幸福村打造一個特殊的「數字村史館」。

站在未完工的「致敬生命館」裡,林立已經在暢想「開館」的那一刻,「館裡怎麼布置,怎樣進行宣傳,門票價格如何定……是我們築得的金巢引來了金鳳凰,未來一定能夠下金蛋」。

在「愛鄉寶」眾籌平臺為幸福村搭建了專屬通道後,許多遠在外地的鄉賢湧入了平臺,在他們的愛心捐款下,僅3天時間就為朗力適老化改造項目籌得45%的資金。這次科技下鄉也讓村裡的幹部看到了網際網路科技的力量。

南京大學教育系博士生導師桑新民今年已經72歲,關注此次活動緣於關注自身養老的問題,他感慨道:「老人問題的解決代表社會的文明程度,這次改造實驗是城市與鄉村對話、科技和人文融合、公益和市場攜手。」這也讓桑新民看到了像他這樣一批城市高知活力老人到綠水青山的鄉村頤養天年的可能。

如何讓這些高科技、新理念在傳統鄉村生根發芽並且結碩果?在道生資本創始合伙人齊力看來,鄉村是下一個投資風口,鄉村因「新能源+物聯網+虛擬實境」不再落後,也會成為更多人生活幸福、工作嚮往的地方,「科技下鄉不是簡單的照搬和堆砌,需要更多柔性的、看不見的、溫暖的力量,才能串聯起更多優質的創新項目,促進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均衡發展。在落地鄉村過程中在地團隊的建設和運營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

面對諸多現實問題,徐益民坦言,受文化教育和專業程度限制,他們對於今後的運維仍「無從下手」。在他看來,新理念需要鄉村吸引更多新村民的到來,帶動鄉村傳統觀念的現代化升級。他也希望廣發英雄貼引鳳入巢,如何吸引願意做幸福村合伙人的新村民,就需要讓鄉村釋放更大的產業發展機遇。但是這些能否實現,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真人版《我和我的家鄉》 高科技新理念為鄉村注入新活力
    最近,經綸世紀醫療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為徐志木帶來了新「助手」——AI全科醫生機器人,讓這位駐紮在浙江建德市乾潭鎮幸福村已10年的村醫,瞬間「火了」:行醫大半輩子,第一次不斷有外村村民慕名前來看病。坐落在富春江畔的幸福村迎來了「改造時刻」。
  • 新民宿生活,鄉村新活力,全國民宿人在山西大同~靈丘
    第六屆全國民宿會議第六屆全國民宿大會在山西大同~靈丘順利結束,當地政府為大同鄉村振興注入了時代趨勢的新活力、新思想、新行為。新農村的院落一角當下的鄉村正在漸漸復甦著兒時的鄉愁,願我們還有回得去的家鄉和看得見的鄉愁,願百姓與鄉村日久福運。
  • 全州縣廟頭鎮:創新發展理念,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廣西新聞網全州12月8日訊(通訊員 唐建新 實習生 蔡禎)近年來,全州縣廟頭鎮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緊緊圍繞「宜居和諧新廟頭,打造特色旅遊小鎮」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在全域旅遊建設中融入新發展理念,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 山東諸城桃園:青年返鄉創業 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欒雪 通訊員 孫愛軍 王菲 尚巖 濰坊報導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特別是青年人,而青年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返鄉創業。今年以來,諸城市桃園生態經濟發展區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積極搭建創業平臺,讓返鄉青年成為脫貧攻堅的強勁助力,積極招引青年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位於諸城市桃園區東紅社區鄭家溝村的返鄉青年創業產業茶園,面積將近1000畝,由7名返鄉青年創辦,帶著知識、技術和資金回到家鄉,發展茶葉種植,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鄭家溝村地處偏僻,山嶺薄地居多。
  • 碧桂園:以教育和產業為抓手,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近年來,來自各界的創新活力注入到脫貧攻堅大潮之中,在我國匯聚成了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從832個貧困縣到「清零」,中國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離不開各方的努力。結對幫扶東鄉族自治縣以來,碧桂園從教育、產業、黨建、就業等多維度展開幫扶,切實為當地發展注入了活力。在張璟蕊看來,碧桂園為家鄉帶來了改變,在教育上的幫扶會持續造福當地發展。 扶貧先扶智,教育發展能為區域發展帶來可持續的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
  • 留壩:山間「民宿」煥發鄉村新活力|我愛我的家鄉味見漢中
    近日,CCTV17中央電視臺農業農村頻道《鄉土中國》欄目對陝西漢中留壩樓房溝民宿進行了專題推介,留壩民宿的優勢和魅力何在?走進街道辦事處小留壩村,村內一年四季青山綠野、炊煙嫋嫋,山林間,幾間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坐落其中,景觀別致,遠離塵世喧囂,頗有閒適恬靜的感覺。通過閒置房屋改造的「樓房溝」精品民宿,雅致舒適,現代化的設施與古樸的鄉村風情相融合,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招牌。
  • 蘭新高鐵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連接甘肅蘭州至新疆烏魯木齊的蘭新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通運營近六年來,蘭新高鐵已累計運輸旅客6760多萬人次,在推動地區協調發展、便捷旅客出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請聽央視記者發來的報導:(這裡是蘭新高鐵始發站的烏魯木齊站……乘坐蘭新高鐵從烏魯木齊出發一路向東,可以領略天山、沙漠、戈壁等極具新疆特色的地理風貌。新疆是旅遊資源富集區,高鐵的開通為新疆旅遊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2019年,新疆旅遊呈井噴式增長,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2億人次。
  • 陶瓷遇上高科技,古城注入新活力,潮州為傳統續寫新故事
    而這既是對傳統陶瓷的創新,也為潮州陶瓷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方向。盤活古城歷史,注入新活力除了傳承千年的傳統工藝,歷史的風沙也給這座古城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城牆的另一邊,則是潮州古城的交通要道和商貿中心——有著「廣東省第一條國家級歷史文化名街」頭銜的牌坊街。以廣濟橋為軸心向兩側展開,在韓江兩岸,潮州市政府還打造了一江兩岸「燈光秀」,展示「山、水、人、城、文」的城市形象。
  • 深度:發展新基建踐行新理念注入新活力澎湃新動能
    可以預見,新基建必將為遼寧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新活力、澎湃新動能。聚焦這一前沿課題,本版特邀相關領域人士解答讀者關心關切的話題。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型基礎設施的範圍,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對此,劉洋解釋:「新基建是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涉及通信、電力、交通、數字等多個社會民生重點行業。」
  • 南平首屆「鄉村新活力」網絡主播大賽報名火熱進行中
    南平首屆「鄉村新活力」網絡主播大賽報名火熱進行中 來源:閩北日報 | 作者: | 時間:2021-01-10 南平市首屆「鄉村新活力」網絡主播大賽進入火熱報名階段,不少網友在賽事通知發布後,立馬就報名參賽。也有部分網友對本次活動頗感興趣,並想深入了解更多細節。
  • 《我和我的家鄉》觀影之觸動有三
    《我和我的家鄉》以五個單獨的故事串聯的方式來講述家鄉的變化發展。整部影片氛圍還是比較輕鬆愉快的,裡面體現了很多時下熱門的元素,如振興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直播帶貨等,看著時而大笑,時而熱淚盈眶。整場看下來有兩個半小時左右,內容很豐富,表達的也很多,我說三個我比較有觸動的點吧。 第一個觸動點是關於貴州旅遊的。
  •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取景本溪縣 實現鄉村旅遊新發展
    10月22日,本溪市委宣傳部組織中央及省市新聞媒體、新媒體等29家單位到本溪縣聯合採訪,在本溪縣小市一莊舉行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取景地暨本溪縣鄉村旅遊推介新聞發布會。本溪縣政府副縣長劉小茹、本溪縣文旅局局長高巖奇等領導分別對本溪縣鄉村旅遊及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取景地做了推介。會議由本溪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金學利主持。
  • 嶧城區:八大類特色優勢品牌產品為文旅產業融合注入新活力
    棗莊在線:嶧城區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乾唐軒活瓷杯、陰平毛筆、海石花蜂蜜、美果來飲品、石榴茶、頂養石榴複合果汁飲料、果粒奶昔酸奶飲品、亞太石榴酒、石榴汁、石榴醋等共八大類50多個當地特色優勢產品,以及石榴、長紅棗、黑雞樅菌、粉皮、核桃、鹹鴨蛋等10多個品種特色農產品為旅遊品牌注入新活力,備受遊客和市民喜愛。
  • 棗莊市嶧城區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為旅遊品牌注入新活力
    視聽齊魯棗莊訊:棗莊市嶧城區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乾唐軒活瓷杯、陰平毛筆、海石花蜂蜜、美果來飲品、石榴茶、頂養石榴複合果汁飲料、果粒奶昔酸奶飲品、亞太石榴酒、石榴汁、石榴醋等共八大類50多個當地特色優勢產品,以及石榴、長紅棗、黑雞樅菌、粉皮、核桃、鹹鴨蛋等10多個品種特色農產品為旅遊品牌注入新活力
  • 嶽西溫泉:「十裡桃花園」注入發展新活力
    「我們在這一年到頭都有活幹,我日常在桃園負責修枝、施肥、鬆土、噴灑農藥,今年增收1萬多元。」嶽西縣溫泉鎮桃嶺村向陽組貧困戶儲著慶介紹。溫泉鎮十裡桃花園位於105國道旁溫泉現代農業示範區內,是溫泉鎮招商引資項目。
  • 福建屏南縣龍潭村:文創產業為古村注入新活力
    從開設公益畫室起步,龍潭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走上了一條鄉村振興之路。 沈明輝是屏南縣雙溪鎮雙溪村人,自小身體有疾,16歲喪母,與修鞋匠父親相依為命。2015年底,在屏南縣殘聯介紹下,他來到林正碌開辦的龍潭村公益藝術教學中心。「教學中心免費提供繪畫材料,如果畫作賣出去,扣除成本後的收入全給作者。」 雖說並無繪畫基礎,可老師教得耐心,沈明輝學得認真。
  • 沈松欽:貴州新形象的影像傳播|《我和我的家鄉》影評·天眼新聞...
    沈松欽:貴州新形象的影像傳播沈松欽,文藝學在讀研究生。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以東西南北中為空間軸,將小人物在整個家鄉和國家巨變中的悲喜,濃縮在5個故事單元裡,將普通人對家鄉的熱愛、讚美、扶助的真摯情感書寫出來,是一部主旋律的家鄉讚歌。
  • 央視農業農村節目中心舉辦《我的家鄉我代言》發布會 鄉村網際網路...
    2020年6月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主辦的《我的家鄉我代言》發布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網絡帶貨達人薇婭化身助農團倡議人,對鄉村網際網路營銷師孵化計劃發出了倡議。聯合近百家縣域融媒體 發揮總臺優勢助力脫貧攻堅《我的家鄉我代言》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中心計劃在今年6月~10月期間推出的融媒體公益助農活動。
  • 亞洲文化景觀學主席金晟均:鄉村社區為旅遊注入活力
    亞洲文化景觀學主席金晟均:鄉村社區為旅遊注入活力 2016-11-19 20:54: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帶你走進《我和我的家鄉》中,這所中國最美鄉村小學
    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最近正在熱映!作為去年國慶七十周年獻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我和我的家鄉》保持著同樣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我和我的家鄉》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該片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徐崢、寧浩、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陳思誠分別執導。不僅導演陣容實力硬核,演員卡司陣容也十分耀眼,共雲集了100多位行業內的大腕,鼎力支持電影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