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出國旅遊,那麼你會選擇生活節奏很慢的西班牙,還是環境優美幸福指數名列前茅的瑞士,又或者是浪漫多情的法國呢?現在網上也有很多國外旅遊景點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得眼花繚亂,對於第一次出國的朋友來說就害怕出去上當受騙,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地方吧,這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德國小鎮——迪特福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獨特之處吧。
迪特福特位於德國的巴伐利亞州,這裡的人們有著白皮膚高鼻梁,是典型的歐洲人模樣,但是他們卻自稱為「中國人」,還說著中國話,他們的小鎮也被稱為中國鎮。是不是覺得很奇怪呢,為什麼這些地地道道的歐洲人會自稱為中國人?沒錯,很多人都會這樣發問,也有人做出了解答,這些答案各不相同。
有的人說早在幾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就開始和中國人有生意往來了,他們用銀器商品等來換取中國的瓷碗、瓷盤、生絲。要和中國人做生意他們就開始學起了中國話,隨著這些生意往來,他們也慢慢了解了中國文化,也深深地被中國文化吸引,就連說話做事也越來越像中國人了,所以他們才說自己是中國人。
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們為了躲避應上繳的糧食財產將城門緊閉,追繳糧食的人回去和主教說他們躲在城牆裡就像中國人躲在長城後一樣,於是就稱他們為中國人。而迪特福特的人們被稱作中國人覺得很自豪,就一直把這個稱呼保留了。其實這兩種說法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我們都無法考察,但是我更願意相信是第一種說法,因為我們都相信中國的文化魅力。
如果你是在2月份來到這裡,看見了很多穿著中國古代服飾的歐洲人在街上遊行集會,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他們的cosplay哦,其實啊他們是在過狂歡節呢。每年的2月份迪特福特鎮都會舉辦「中國的狂歡節」,這個狂歡節在1928年就開始舉辦了,到現在已經92年了。有人說這個狂歡節是模仿中國的春節,其實只有來到這裡我們就能明白他們為什麼這樣說了。
原來在狂歡節期間,這裡的街頭巷尾都掛著紅燈籠,窗戶上都貼著「壽」和「福」的剪紙,所以啊,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了。在這個狂歡節,我們隨處可見的是身穿中式長袍,頭戴鬥笠,或者是拿著一把摺扇的迪特福特人,他們穿梭於大街小巷,不停地跟人打著招呼,時不時的還拿出手機自拍兩張。狂歡節的晚餐他們也都要吃餃子。
而且我們還會發現,似乎迪特福特人更偏愛清朝,因為在大街上出現的中國龍舟上站著的人們都是清朝官員的扮相,而且他們還有一個皇帝,和中國古代的皇帝不同,他們的皇帝是選舉出來的,還不能世襲。就那現任的這個皇帝來說吧,平時他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在醫院上班,可是到了狂歡節,他就搖身一變成了這個鎮的最高統治者了,就連鎮長都有聽他的命令。如果運氣好說不定你還能看見迪特福特人朝拜皇帝呢,真是有種莫名的喜感。
迪特福特的民眾不僅自稱「中國人」,他們還說中國話,一說就說了100多年,還把中文當作是小鎮的官方語言之一。除此之外這個小鎮上還建有中國博物館和中文學校,在小鎮的出入口還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距北京天安門7698公裡」,政府辦公室門口還有一個留著八字鬍張開雙臂的清朝官員。迪特福特人的所作所為還有小鎮中的中國痕跡無一不表現了他們對中國的熱愛,也讓我們心中生出來一種自豪感。
很多人都說,走在迪特福特感覺陌生又熟悉,在異國他鄉覺得陌生當然是正常的,但是街頭巷尾的這些中國元素又讓我們感到特別熟悉,迪特福特人不僅讓我們覺得友好而且也感到特別可愛。那麼你願不願意來呢,來到這個德國的中國城,來看看這些可愛也特別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