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生火肉生痰?食「溫性魚」更易上火,春節聚餐如何控制食用量?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春節臨近,各種各樣的聚餐多了起來,人們常說「魚生火,肉生痰。」這句話是真的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臨床營養科醫生魏幗說,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來說,要少吃「溫性魚」,選擇更為平和的魚肉來替代。

魏幗說,中醫認為魚肉屬於「血肉有情之品」,和穀類食物或者蔬果類食物相比,補益的作用更強,營養價值更高。肉類食物以甘味為主,性質多偏於溫,所以肉類食物大多助陽益氣,具有驅寒補氣血的作用。對於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的虛弱人群,有補益作用。大魚大肉好處多,但也不能食用過量,否則就會傷害身體。

從中醫食療的角度看,魚肉中的帶魚、胖頭魚、鱔魚等都屬於溫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導致內火蓄積,出現上火的症狀。因此,內熱偏盛及陰虛火旺體質者要少吃溫性的魚類,可以用性質較為平和的鯉魚、平魚代替。

除了魚類之外,肉類也不能吃得太多,食用較多的肉類食物後,會使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所以脾虛痰溼的人群,應該減少食用肉類的數量。現代營養學研究也表明,肉類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過量攝入容易引起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病風險增加。而這些疾病的發病和中醫痰瘀互結的症候是分不開的。

當然,只要魚類、肉類食物的食用量合理,飲食結構均衡,是不會對健康人造成不利影響的。這個食用量如何控制呢?我國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天畜禽肉類的食用量為40至75克,水產品的食用量為40至75克。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賈曉宏

流程編輯:孫佳星

相關焦點

  •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丨蝌諺More
    這是【蝌諺More】欄目的第34期審核專家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民諺云: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意思是,魚味道鮮美,但多吃容易導致內熱蓄積,即「生火」;肉美食可口,多吃則會導致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即「生痰」。
  •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到底怎麼吃最健康?丨蝌諺More
    蝌蚪君從小就聽長輩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什麼紅燒肉糖醋魚,吃了不健康……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今天蝌蚪君就來給你認真分析分析。01魚真的是發物嗎?一提起魚,更多的人想到是魚是「發物」,吃多了上火,開刀手術的病人更不能吃,容易造成傷口不癒合。首先,現代醫學上壓根就沒有發物的說法。中醫書籍上對發物的描述是:「發物,指能引起舊疾復發,新病增重的食物。」民間定義為發物的食物名單可謂五花八門,各地對於發物的定義都略有不同,但魚蝦一定都佔有一席之地。
  • 老話說「魚生火,肉生痰」有什麼講究?為何常見的發物總有魚肉?
    當然,食物的講究也不是寒熱之分就能夠說清楚的,老祖宗因此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養生經驗,而這些養生經驗恰恰就蘊含在一些常見的俗語之中,比如「魚生火,肉生痰」。相信有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俗語,在生活中也會發現,凡是有了感冒發燒等小毛病,或者生了什麼大病,也會被要求忌嘴魚、肉。
  •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秋冬季,吃蘿蔔是必修課!
    秋冬季,去菜市場買菜,隨處可見成堆售賣「白蘿蔔」,蘿蔔上面還帶著頭天挖出的新鮮泥土和嫩葉,小販賣力吆喝著自己的蘿蔔多新鮮,買主更精明,誰家便宜去誰家。北方和南方習慣不同,北方的天冷的比較快,冬季蔬菜比較少,所以又有「儲存糧食「的習慣。
  •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愛積食生病的娃記住這原則!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一點肉;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少喝飲料多喝水,煎炸燻烤傷脾胃;在中醫上看來,百病之源是積食,冬季生病的孩子最多,因為冬季積食的孩子最多,孩子一旦積食,父母不會處理,就很容易生病了,而且冬季氣候乾燥寒冷,易感外邪。
  • 龍眼應該怎樣吃才不容易上火?
    龍眼吃多了是會引起上火的,這是因為龍眼屬於溫性水果,尤其是兒童以及老年人等部分人群,如果過量食用的話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導致患有扁桃體炎。如果在平時生活中過量食用龍眼肉的話,還有可能會因此而導致出現有咽喉炎、「虛火旺」、便秘、糖尿病等症狀。因此專家提醒,每天吃龍眼的數量不能超過4兩,最多不能超過6兩。
  • 生活中要注意,這9類食物吃多了,容易導致上火
    現代人出現的上火症狀和不良的飲食有著很大的關係。食物本身就有其特定的性質,如寒性、熱性,有些食物在經過炒、蒸、煎,炸等高溫烹製之後,其所含水分大量蒸發、散失,導致食物的屬性發生變化,食入之後發生上火。那麼都有哪些食物會導致上火呢?
  • 民間說的「上火」到底是指什麼?為什麼很多人吃橘子會上火?
    在冬季,上火是很常見的,人們吃的羊肉、牛肉、辛辣食物多了,就會上火了。一說到「上火」,聯想到的就是口腔潰瘍、牙齦出血、嘴幹舌燥、臉上長痘等諸多問題。可「上火」到底是指什麼?真正了解的人並不多。火有向上、紅、黃、灼熱等特點,而「上火」的表現基本都是和火的特徵暗合。所謂的「上火」,也就是身體表現出火的特徵而已。說是完全沒有道理,也有失偏頗,就像發物一樣,直到今天也有著借鑑意義。上火也是如此,這種根據民間經驗歸納而總結出來的「現象」,似乎比「熱證」等詞彙更易被人所接受。
  • 喉嚨總有痰,與吃得太涼也有關?提醒:祛痰潤喉,用好4招
    有效化痰潤喉的方法如下:1、少食過涼食物隨著天氣的變暖,很多人都傾向於喝冷飲、吃涼食。但是,長時間吃涼食不僅會對胃造成傷害,還可能會損傷喉嚨,使身體裡的津液在喉嚨處積聚,形成平日所謂的痰。所以,喉嚨經常經常不舒服的人,平時就要少吃涼食,不宜多吃生冷的食物,否則會使嗓子裡的痰越積越多,引發炎症。中醫認為,喉嚨裡有痰多半是身體有火氣,身體內的水分凝結無法循環暢通,致使身體裡火氣滯結形成痰。
  • 橫縣魚生,順德魚生,五華魚生,你更喜歡哪裡的魚生?
    一說到魚生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我知道淡水魚生很多都挾帶有肝吸蟲,但還是擋不住我對魚生的熱愛。在老家無魚生不喝酒,真的有這個說法,而我就是其中一個,每次喝酒都是有魚生我才喝。我吃過的魚生有廣西魚生和廣東魚生。
  • 白菜燉豆腐,千萬別加肉燉,加點它,味道特香
    可想而知大家在家燉豆腐是往往會加肉一起燉,總感覺放肉燉會更想,燉蘑菇,燉大白菜,炒蒜苔等都會放點肉,就拿燉豆腐來說,你肯定會想著放點白菜和肉一起燉才會好吃,但是放肉會使豆腐原來的鮮嫩味流失。白菜燉豆腐,千萬別加肉燉,加點它,味道特香。
  • 「順德魚生」告別「高風險」
    「順德魚生」標準覆蓋生食淡水魚生全鏈條順德魚生爽口鮮美,是不少饕客所愛。不過淡水魚生容易帶有寄生蟲,讓食客又愛又恨。「以前順德廚師做魚生,都是根據師傅教的做,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們自己很愛吃也很擔心。」如何在傳承和保護順德特色美食文化的前提下,保障「順德魚生」食用安全,成為順德區食品安全管理的一道難題。為著力破解監管難題,降低「順德魚生」食品安全隱患,今年以來,佛山市順德區市場監管局構建基於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從田頭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機制,組織制定「順德魚生」全產業鏈標準。
  • 咳嗽有痰吃什麼好 咳嗽有痰應該吃這些
    這種辦法簡單易做,每天喝幾杯會有助於治療咳嗽。咳嗽有痰不能吃什麼咳嗽有痰忌吃涼性食物涼性食物是咳嗽有痰時必須要禁止的,比如冷飲或冷凍飲料,這些食物都應該禁止。我國中醫認為,人體一旦受寒後就會傷及肺臟,而咳嗽大多是因肺部疾患引起的。
  • 食魚生一時爽,不幸染蟲火葬場
    在不少老廣眼裡,魚生是吃魚的最高境界。魚會先餓養幾天,讓魚把身體裡的脂肪充分消耗,這樣的魚肉吃的時候才會更加緊緻爽口。吃魚生時要搭配蒜片、薑絲、芝麻、香芋絲、花生、洋蔥、炸花生、檸檬葉,最後還要淋一點油拌勻,鮮美可口,真是人間美味。
  • 魚的功效與作用 哪些人不宜吃魚
    哪些人不宜吃魚呢?雖然,魚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大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魚哦。在日常生活中吃魚要多講究一些才行。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魚的功效與作用以及不宜吃魚的人群吧。魚的功效與作用吃魚抗憂鬱。
  • 鴨嘴魚、脆肉鯇一魚多食平靚正,鮮爽脆滑到飛起!
    果然是漁宴的王牌,食飯期間,不斷看見其他臺上菜,正是一魚五食的中山脆肉鯇!將魚的各個部位物盡其用,以蒸、燜、煎等方式將脆肉鯇的美味發揮到極致,一圍全魚宴,人均也就三四十塊,超級抵食!秘制醬汁越燜越入味,鴨嘴魚耐煮唔爛,魚肉厚實而且刺少肉多,最特別的是鴨嘴魚的魚骨是透明的,一咬就碎,軟骨的質感易入口,毫無腥味,真正體驗到一次吃魚不吐骨的痛快!
  • 【視頻】橫縣非遺傳承記錄—橫縣魚生、大粽子、芝麻餅
    來源:綜合網絡資料(請在WIFI的環境下觀看~來源:廣西綜藝頻道)廣西喜歡吃魚生的人不在少數 ,但唯獨橫縣人敢說出「天下食魚生之處多也,唯有橫縣魚生獨步天下」的豪言壯語,敢說出這番豪言壯語的原因,就在西津湖水當中了。(圖源▕ yumato)一潭西津湖水,見證了橫縣魚生文化的發展與成長。
  • 金槍魚l吞拿魚
    在日本每年一度的吞拿魚拍賣會上,一條藍鰭吞拿魚,拍出過百萬美元已經不是新奇事了。以藍鰭吞拿魚的腹部製成的魚生壽司,被日式老饕們視作人間珍味。拖羅又有大拖羅及中拖羅之分,前者指吞拿魚之前腹,佔魚腩肉的1/3,以整條魚比例計算,只有1/10,最為矜貴。
  • 愛吃魚生的你必須知道的魚生史
    那為什麼魚生在日本變成日本料理店標誌,但是中國魚生卻名聲不響呢?很多國人甚至不知道有中國魚生的這道佳餚,更說不上品嘗了。01中國魚生史,魚生比你知道的老太多了。關於吃生魚片的記錄,早在我國周朝時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