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到底怎麼吃最健康?丨蝌諺More

2020-12-17 蝌蚪五線譜

蝌蚪君從小就聽長輩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什麼紅燒肉糖醋魚,吃了不健康……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今天蝌蚪君就來給你認真分析分析。

01

魚真的是發物嗎?

一提起魚,更多的人想到是魚是「發物」,吃多了上火,開刀手術的病人更不能吃,容易造成傷口不癒合。

首先,現代醫學上壓根就沒有發物的說法。中醫書籍上對發物的描述是:「發物,指能引起舊疾復發,新病增重的食物。」民間定義為發物的食物名單可謂五花八門,各地對於發物的定義都略有不同,但魚蝦一定都佔有一席之地。

產生這種「錯覺」的主要原因是魚肉體內水分多、含氮物質高、游離胺基酸豐富,這也就導致魚肉比較容易腐敗變質,造成大量細菌繁殖,並產生生物胺。

生物胺是一類低分子量含氮有機化合物的總稱,包括組胺、色胺、酪胺等多種物質,廣泛存在於動植物組織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

比如在神經系統中,組胺、多巴胺是神經細胞釋放的重要神經遞質,參與睡眠、荷爾蒙、食慾、激素調節等很多生理活動,可當生物胺在體內積聚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就會變得有毒性,並引發一系列的症狀,會引起頭疼、噁心、呼吸窘迫、心悸、紅疹、血壓升高等過敏性中毒症狀,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休克、死亡。

圖片來源stocksnap

早些年人們在水產品的運輸和儲存方面知識匱乏,也沒有嚴格的檢疫程序,水產品從海邊運往內陸可能早已腐敗變質、布滿了大量寄生蟲,這樣的魚肉送上病人的餐桌,自然會讓原本虛弱的患者病上加病,甚至一命嗚呼。

加上古代醫療水平也有限,搞不清狀況的大夫乾脆就把責任推到了魚身上,也就有了「魚生火」的說法。

02

肉為啥會生痰?

和魚差不多,很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會引發過敏,這些過敏反應會導致哮喘發作,加重哮喘的症狀,於是脂肪含量較高的牛羊肉就被「冤枉」地寫進了「發物」的名單,成為「忌口」飲食之一。

只要不過敏,肉類本身並不會引發哮喘,但長期的高油高鹽飲食會引發肥胖,肥胖是引起哮喘的一個重要因素!

肥胖的哮喘患者症狀更重,氣道反應更高,對常規哮喘藥物的治療反應往往不佳,還存在激素抵抗,目前肥胖被認為是哮喘難以控制的一個最為危險的因素。

另外,人體內的脂肪組織會分泌大量的炎性細胞因子來調節人體內環境和機體炎症反應,而肥胖會讓人體內的脂肪組織增多,導致炎性細胞因子失衡,誘發慢性炎性反應,加重呼吸道炎症,影響肺的功能。

圖片來源pexels

03

蘿蔔白菜真的保平安嗎?

蘿蔔白菜確實屬於低致敏性食物,富含大量水分、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確實有一定的防治哮喘、保護肺功能的功效,但距離「保平安」還差得遠呢。

長時間只吃蘿蔔白菜,非但不能保平安,還會導致營養不良,誘發更多、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圖片來源pexels

我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周吃水產類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類280~350克,平均每天攝入魚、禽、蛋和瘦肉總量120~200克,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薦每天攝入300~500克,深色蔬菜應佔1/2,推薦每天攝入200~350克的新鮮水果。

所以,只要魚類、肉類食物的食用量合理,飲食結構均衡,是不會對健康人造成不利影響的。

圖片來源pexels

另外,手術、大病初癒的人更應該攝取足夠的魚、肉,如果嚴格避開所有「發物」,導致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反而不利於傷口的恢復。

所以,大魚大肉不可怕,攝入分量是關鍵,單一飲食不健康,營養均衡保平安。

參考:

1. 趙中輝. 水產品貯藏中生物胺的變化及組胺形成機制的研究[D]. 中國海洋大學, 2011.

2. 王豔, 張建友, 劉書來, et al. 水產品生物胺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 中國釀造, 2009, 28(6):17-19.

3. 王尚雪, 唐華平. 肥胖哮喘發病的細胞因子機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28):72-73+77.

4. 李迎晨, 張廷鑫, 孫平軍, et al. 哮喘患者膳食營養素攝入與氣道炎症反應的相關性研究[J].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4, 37(1):93-94.

審核專家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

END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轉載註明來源

責編/心與紙

向左滑動,查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新媒體傳播體系

相關焦點

  •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丨蝌諺More
    這是【蝌諺More】欄目的第34期審核專家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民諺云: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意思是,魚味道鮮美,但多吃容易導致內熱蓄積,即「生火」;肉美食可口,多吃則會導致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即「生痰」。
  •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丨蝌諺More
    這是【蝌諺More】欄目的第34期審核專家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民諺云: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意思是,魚味道鮮美,但多吃容易導致內熱蓄積,即「生火」;肉美食可口,多吃則會導致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即「生痰」。
  •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到底怎麼吃最健康?丨蝌諺More
    蝌蚪君從小就聽長輩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什麼紅燒肉糖醋魚,吃了不健康……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今天蝌蚪君就來給你認真分析分析。01魚真的是發物嗎?加上古代醫療水平也有限,搞不清狀況的大夫乾脆就把責任推到了魚身上,也就有了「魚生火」的說法。02肉為啥會生痰?和魚差不多,很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會引發過敏,這些過敏反應會導致哮喘發作,加重哮喘的症狀,於是脂肪含量較高的牛羊肉就被「冤枉」地寫進了「發物」的名單,成為「忌口」飲食之一。
  •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秋冬季,吃蘿蔔是必修課!
    白蘿蔔是這個時節的當季蔬菜,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價格也便宜,媽媽每年都會在最便宜的時候買上半車埋進院子裡「地窖」裡,隨吃隨取,尤其方便。秋冬季是吃蘿蔔最好的季節,應季的「白蘿蔔」雖便宜,但營養可比人參差不了多少,同樣有滋補的作用,同樣有養人的好處。
  • 老人說「魚生火、肉生痰」有道理嗎?合理食物搭配,很關鍵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肉類食物對身體無益,傾向於半素食和全素飲食。這種說法真的有科學道理嗎?「魚生火、肉生痰」指的是肉食吃多了,容易導致內熱積蓄,即「生火」,還會導致體內產生痰濁,即「生痰」。
  • 為什麼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魚雖好,但吃多了容易導致內火蓄積――即「生火」;肉也好,但吃多了容易導致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即「生痰」。相比之下,看似清淡無味的蘿蔔、白菜,卻是再好不過的「長壽菜」。魚生火一說來自中醫觀點:魚在水裡至陰則寒極生熱。如像帶魚、鰱魚、胖頭魚、鱔魚等都是溫性食物,過多食用容易上火,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魚生火」。因此,內熱偏盛及陰虛火旺體質者要少吃溫性的魚類,在烹調時最好選擇燉湯、清蒸或紅燒。這裡說的肉指的是豬肉。
  •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愛積食生病的娃記住這原則!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一點肉;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少喝飲料多喝水,煎炸燻烤傷脾胃;這個中醫育兒歌裡基本講出了育兒的最關鍵地方,飲食搭配,調理脾胃,少吃不合適的藥。在中醫上看來,百病之源是積食,冬季生病的孩子最多,因為冬季積食的孩子最多,孩子一旦積食,父母不會處理,就很容易生病了,而且冬季氣候乾燥寒冷,易感外邪。
  • 老話說「魚生火,肉生痰」有什麼講究?為何常見的發物總有魚肉?
    參照這兩種區分,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吃什麼食物來調理,而要忌嘴什麼食物。當然,食物的講究也不是寒熱之分就能夠說清楚的,老祖宗因此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養生經驗,而這些養生經驗恰恰就蘊含在一些常見的俗語之中,比如「魚生火,肉生痰」。相信有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俗語,在生活中也會發現,凡是有了感冒發燒等小毛病,或者生了什麼大病,也會被要求忌嘴魚、肉。
  • 「魚生火,肉生痰」,可能是烹調方式有問題,不妨試試這麼吃!
    每逢過年,最常聽到的話就是「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 這絕對是這個世界給肉食愛好者的最大惡意! 魚吃多了容易導致內火蓄積即「生火」,肉吃多了容易導致體內津液代謝失常,產生痰濁即「生痰」。 所以,我們要注意控制合理攝入的量,不能過量!
  • 老話說「魚生火,肉生痰」有什麼講究?為何常見的發物總有魚肉?
    參照這兩種區分,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吃什麼食物來調理,而要忌嘴什麼食物。當然,食物的講究也不是寒熱之分就能夠說清楚的,老祖宗因此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養生經驗,而這些養生經驗恰恰就蘊含在一些常見的俗語之中,比如「魚生火,肉生痰」。相信有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俗語,在生活中也會發現,凡是有了感冒發燒等小毛病,或者生了什麼大病,也會被要求忌嘴魚、肉。
  • 魚生火肉生痰,夏天吃它保平安,多吃不長肉,配米飯超級香!
    魚生火肉生痰,夏天吃它保平安,多吃不長肉,配米飯超級香!媽媽們都知道,春夏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速的季節,營養一定要跟上,這段時間大家沒少給孩子做好吃的吧?說起營養,是不是有人就想到了多吃肉呢?其實,想要營養好,可不是光吃肉的問題,若是大魚大肉吃多了,不僅容易上火,還會導致發胖。到底要怎麼吃才能營養好,又不讓家人長胖呢?
  • 丨蝌諺More
    丨蝌諺More 2020-10-12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丨蝌諺More
    丨蝌諺More 2020-10-12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魚生火肉生痰?食「溫性魚」更易上火,春節聚餐如何控制食用量?
    春節臨近,各種各樣的聚餐多了起來,人們常說「魚生火,肉生痰。」這句話是真的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臨床營養科醫生魏幗說,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來說,要少吃「溫性魚」,選擇更為平和的魚肉來替代。
  • 過午不食,只會毀人不倦丨蝌諺More
    這是【蝌諺More】欄目的第33期審核專家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過午不食」,過了中午就不吃飯,這條本來專為出家人設計的戒律,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減肥秘訣。然而,雖然減肥效果立竿見影,但從健康的角度上看,過午不食,恐怕只會毀掉極端減肥者的身體。
  • 女朋友說雞頭有毒不能吃,這是真的嗎?|蝌諺More
    這是【蝌諺More】欄目的第6期本文由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流傳很廣的俗語,就源於以上這則不太靠譜的傳說民婦之夫到底因何而死?宋朝的事兒,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已經無從考查,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蘇大學士「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句話,肯定是站不住腳的。
  • 它們三個用豬油一起燒著吃,全家都讚不絕口哦
    現在生活好了,大家吃的是越來越豐盛了,以前逢年過節才會出現在餐桌上的魚、肉、海鮮啥的,現在都是咱們餐桌上的家常菜了,反倒是素菜吃的少了,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素菜也該多吃才對呀!
  • 同是蘿蔔,究竟白蘿蔔還是青蘿蔔好?賣菜大爺:差別很大,別瞎買
    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十月小陽春,蘿蔔賽人參」,諸如此類的話足以證明蘿蔔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秋冬正是吃蘿蔔的大好季節,這時候的蘿蔔不但口感好,而且還含大量的水分、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另外膳食纖維、消化酶、葉酸、鈣、磷、鐵、鉀等礦物質的含量也很高。有利於消積、祛痰、利尿、止瀉等功效,具有「小人參」的美稱。
  • 白蘿蔔這樣蒸著吃,清淡不油膩,口感又鮮甜,全家都愛吃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蘿蔔、青菜保平安。大魚大肉吃多了始終會膩,還是蘿蔔、白菜這些小菜常伴餐桌的好,呃,當然還有就是因為真的不能一直胖下去了,每天買菜、做菜、拍菜、寫菜譜一輪下來其實也蠻累的,但就是一天天看著胖了,歸根結底就是吃多了、吃好了,不知道這算不算工傷,唉,這兩天尋思著是不是吃點素會比較好,然後去買菜的時候就挑了白蘿蔔、豆角和土豆,然後賣菜的大姐還說今天怎麼都是這麼素的菜,啊哈哈,其實我心裡在流淚,今天沒買肉菜也被看出來了,大姐好眼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