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不是朋友,他們充其量是你的鄰居!
本欄目的開設希望能通過我們影像的介紹,讓大家更多的了解我們的鄰居,從小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對待和看待你們的鄰居!
中文學名:長江江豚
英文學名: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門:脊索動物門
綱:哺乳綱
目:鯨目
科:鼠海豚科
屬:江豚屬
種:窄背江豚種
分布區域:分布在長江中下遊一帶,以洞庭湖、鄱陽湖以及長江幹流為主
它是我們EPNF企業攝影家自然基金LOGO的原型,選擇它作為我們EPNF的LOGO的原因在於:1、它是江豚中在我國特有亞種;2、它的數量比大熊貓還要少,2013年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極危,列入《華盛頓公約》瀕危物種,但在我國僅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未能得到應有的保護;3、它被譽為「微笑天使」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所以我們EPNF將它作為基金的LOGO,意在讓更多的人看到並認識它,從而喜歡和保護它,同時呼籲國家能夠調整它的保護級別,讓它能夠得到應有的保護力度。
長江江豚喜歡單只或成對活動,結成群體一般不超過4-5隻,但也有87隻在一起的記錄。江豚能發出兩大類聲信號:高頻脈衝信號和低頻連續信號。高頻脈衝信號由一連串的單個高頻窄脈衝所構成,一般在20-120個之間,為聲納信號或稱為回聲定位信號,主要是在探測環境、捕食時發出;低頻連續信號為時間連續信號,由於頻率的高低不同,人耳聽起來有的象羊叫,有的似鳥鳴。它與白鰭豚基本上不合群,但也偶爾在一起共同嬉戲。江豚對水溫的適應範圍很廣,從4-20℃均能夠正常地生活。
它們的性情活潑,常在水中上遊下竄,身體不停地翻滾、跳躍、點頭、噴水、突然轉向等動作。側遊時尾鰭的一葉露出水面,左右搖擺,從空中划過。食物包括青鱗魚、玉筋魚、鰻魚、鱸魚、鱭魚、大銀魚等魚類和蝦、烏賊等,隨著所處的環境不同而改變。
長江江豚面臨的威脅主要都來自於人類活動的影響。長江幹流高密度、繁忙的航運輸船隻的噪音和螺旋槳成為江豚的最大威脅,洞庭湖區濫捕亂撈和非法漁具的大量使用、水質汙染一些水利設施的建設等影響外, 湖區大量使用的定置網具,在枯水季節佔據了大量水面。水利設施的建設和水體汙染等人類活動仍在加劇,使長江江豚也面臨著與白鰭豚同樣的威脅,野外數量急劇下降。數量僅有1200-1500頭左右,已經少於大熊貓,並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而且在洞庭湖周圍的江豚滅絕速度是整個長江流域最快的。
行走的影像,關愛自然,關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