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在維持宇宙運行?首度模擬出無暗物質的宇宙

2021-01-12 十輪網

看似永遠也找不到的暗物質,真的存在嗎?一些科學家為此提出不含暗物質的理論,並且最近,有研究人員首度模擬出真沒有暗物質填充也能成形的宇宙。

當今宇宙學主流理論認為,大爆炸之後物質並未均勻分布,而是凝聚成一團又一團氣體雲,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就是暗物質從中作用;隨著氣體雲團巨大的引力又從周圍吸引更多物質,演變量十億年後,最終形成如今我們看見的星系。

暗物質的存在也解釋了過去觀察到的一些未解現象,比如發現星系的轉速超乎預期之快,代表星系中應該還有大量看不見的暗物質。但是,至今都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暗物質的存在。

為解決始終找不到暗物質的問題,一個排除暗物質的理論「修正牛頓理論(Modified Newtanian Dynamics,MOND)」便竄出臺面了,只要修正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就能不靠暗物質解決星系自轉速率問題。

最近,德國波昂大學與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們,首次模擬了MOND宇宙是否也會順利形成星系,如果會,又將出現哪些星系。模擬結果顯示,恆星與星系開始於大爆炸後數十萬年的氣體雲中成形,且非常接近我們如今用望遠鏡實際觀察到的結果,無論是速度還是分布位置。

研究人員說,這道理論支持下的宇宙主要形成了螺旋星系,比如我們的銀河系及其他幾乎所有已知的大星系。不過團隊也強調,這項模擬對物質的原始分布、年輕宇宙環境的假設非常簡單,接下來必須納入更多更複雜的影響因素,才能加強驗證MOND理論的正確性。

新論文發布在《天文物理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首圖來源:pixabay)

相關焦點

  • 新宇宙模型無需暗物質並「與現實很接近」
    近期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研究,首次模擬了一個沒有暗物質的宇宙模型,模擬宇宙從大爆炸初期演變至今的情況。研究者稱裡面誕生的星系形態和分布情況和現實宇宙「很接近」。
  • 宇宙中的「暗物質」是什麼東西?
    其實到現在為止我們仍然無法確定暗物質到底是什麼東西!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直接觀測到暗物質,僅僅是通過觀測星系的非常規運動得出的結論!但我們無比確信存在著這樣的物質!圖片中白霧狀的是通過引力透鏡繪製出的暗物質分布圖,但宇宙中並非只有暗物質,通過宇宙膨脹加速以及引力透鏡等技術手段觀測後認為宇宙中還存在大量的暗能量,與暗物質相反,暗能量的作用是加速宇宙膨脹的!
  • 宇宙暗物質迷科學家的新發現
    暗物質是構成我們銀河系大部分星系的神秘的看不見的東西,它再次使科學家感到困惑,對遙遠星系的新觀察結果與當前對其性質的理解相矛盾。本周發表的研究表明,在圍繞著數萬億顆恆星的三個巨大星系團中,暗物質濃度的觀測結果與應如何分配暗物質的理論計算機模擬之間存在出乎意料的差異。
  • 用《道德經》原理理解宇宙中的物質和暗物質,兼論宇宙膨脹原理
    那麼這個天地指的是什麼?很大可能就是在講述這個宇宙。這個宇宙,在老子的眼中,就如一個大風箱: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特徵是:虛而不淈,蹱而俞出。我們要了解這點之前,先回顧下現代的物理學發展。關於宇宙中物質與暗物質的秘密:物質溶解於空間生成不可見物質----暗物質;暗物質飽和後對宇宙內物質形成反向飽和壓力----暗物質壓力,物質膨脹推動暗物質膨脹。
  • 一張「嬰兒宇宙」的照片揭示了宇宙中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精確數量
    他們在隨後幾年裡對「宇宙微波背景」(CMB)進行了改進,他們繪製的地圖顯示,人們熟悉的行星、氣體和恆星物質只佔宇宙的4.6%,而看不見的暗物質佔24%。剩下的71.4%的必須是暗能量,它被認為注入了空間本身的結構。10年後,WMAP的繼任者普朗克衛星拍攝了一張更清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像。儘管其他關於暗能量和暗物質的證據仍然存在爭議,但它們在宇宙微波背景中的「指紋」毫無疑問。
  • ...暗物質研究新突破!天文學家首獲宇宙全尺度暗暈內部結構高清圖
    超級放大宇宙模擬裡暗物質密度分布示意圖:圖中展示的是其中的兩次放大過程。背景圖片裡宇宙網格裡的節點則是質量為太陽質量的星系團,而左下角裡第二張放大的圖裡最小的結構體則為太陽質量的地球大小的暗暈,其質量跨越20個等級。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暗物質正在減少,是什麼在「淘汰」它?
    提到暗物質,總會讓人覺得神秘。近期,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美國萊斯大學、歐洲核子中心等多所大學、科研機構聯合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通過大量數據研究分析後,提出了一種有關與暗物質的新看法:認為宇宙中的暗物質正在不斷減少,這是怎麼回事呢?什麼是暗物質?
  • 暗物質研究取得新進展,對暗物質的探索還缺少什麼?
    最深的聚焦——我們太陽系體積的500倍下圖所示的暗物質密度圖通過模擬計算出,該模擬測量的每一側均為24億光年。中間的正方形(右上)的距離不到一百萬光年。最小的正方形(左下角)是最深的聚焦:它只有783光年,相當於太陽系大小的500倍。
  • 宇宙中的神秘暗物質到底是什麼?大發現顛覆人類的認知
    暗物質幾乎佔宇宙重量的85%,這意味著它是我們所熟悉的組成恆星、行星、人類和其他一切的「普通物質」的6倍。但是沒有人確切知道暗物質是什麼。這種神秘的存在是不發光的,它是極其困難的研究。學者們只能通過暗物質對天體的引力作用來揭示其存在。
  • 重大新發現:暗物質佔宇宙多大比例?這超級難題竟這樣被巧妙破解
    他們的計算後,得出這樣的結論:正常物質和暗物質,兩者加起來,約佔宇宙物質能量密度的31.5% ,剩下的則是暗能量,約佔68.5%。不過,他們如此言之鑿鑿,反而引起了大家的懷疑了!因為,人們都很清楚,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直接捕捉到暗物質,而天文物理學家,目前比較統一的說法就是,宇宙的物質、能量密度的大部分,都是由暗能量組成。
  • 新的模擬提出暗物質或並不存在
    一個新的計算機模擬可以在沒有暗物質的情況下形成星系,為一個存在爭議的宇宙理論支持者提供依據,這個理論認為暗物質並不存在。天文學家模擬了星系的形成過程,但沒有使用括暗物質,一些人認為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宇宙模型---- 改良牛頓力學模型的勝利。
  • 超級模擬:為什麼我們永遠看不到早期的宇宙圖?科學家說出真相!
    當談到第一個星系時,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在試圖了解這些星系的形成及其與底層暗物質的聯繫時,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質都是看不見的(也就是「黑暗」),但是它的引力把一切都聯繫在一起,包括星系。因此,通過研究星系——尤其是星系的形成——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關於暗物質如何工作的線索。
  •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目前探索暗物質有什麼進展了?
    按理說,宇宙這鍋粥被炸開之後,在引力的相互吸引下,應該是膨脹的越來越慢,比如,外圍的星系受到中心地帶大量星系的吸引,應該會慢慢降低遠離的速度。而目前觀察到的宇宙,仍然在加速膨脹,外圍的星系還在加速遠離,這又沒裝發動機,是什麼東西在作祟?得了,找人來背鍋吧,於是就有了暗能量的概念。
  • 宇宙中存在「暗物質世界」?多名科學家認可,另一世界真的存在?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宇宙中除了明物質之外,還有暗物質的存在,而且暗物質在整個宇宙中,所佔的組分大約是22%,這意味著,很可能在宇宙中,還有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暗物質世界」,真的如此嗎?
  • 科學的探索者:揭秘宇宙中最強大的物質,一興一衰牽動宇宙格局
    人類是地球用了幾百萬年時間所孕育出的智慧生命,當人類的大腦得以進化之後,便掌握了工具火焰,慢慢的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到最後建立成熟的社會文明體系,並且大力發展科技。步入科技時代後的人們,孜孜不倦的探索著地球的每個角落,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時,地球也無法阻攔人類的腳步。人類開始進入了航天時代,探索神秘而廣袤的宇宙。現如今,人類能夠探索到的最遠邊界,達到了940億光年。
  • 是什麼加速了宇宙的膨脹?
    衰變的暗物質宇宙學的標準模型包含了所有我們熟悉的物質和輻射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它還包括被稱為暗能量和暗物質的不可見物質,二者加起來構成了96%的宇宙。由於人們對這些黑暗部分知之甚少,因此它們可能是修改標準模型時最容易想到的地方。
  • 專訪國家天文臺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組首席...
    黑洞被譽為宇宙中最神秘天體——自身不發光,難以直接探測,密度大到連光都無法逃逸。而在10晚間公布的照片中,一個全黑背景下的橙紅色的光環呈現在世人面前,這就是黑洞的樣子嗎?在他看來,這張顯得有些模糊的照片已十分出色了,「去年項目組的科學家們根據理論預測,模擬了黑洞照片,實際觀測比模擬要複雜得多,而公布的這張跟實驗室裡的模擬照片已十分接近,我覺得十分理想了,證明這項技術是很有價值的。」
  • 創造宇宙:大爆炸後宇宙演化的精準模型出爐
    科技日報訊 科學家們現可以在計算機上「從零開始」創建一個宇宙,更重要的是,還能以前所未有的準確度模擬出星系的分布和組成。5月8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宇宙學論文,就描述了這樣一個比之前都要準確的宇宙演化新模型,其代表著模擬星系形成上的一項重要進步。
  • 法國推出結構模型演示大爆炸至今宇宙進化史
    法國宇宙理論實驗室宇宙學小組的科學家經7年努力完成了該模型。該項目在法國國家大型計算中心的超級計算機CURIE上運行,追蹤了5500億個粒子的演化情況,模擬了從大爆炸到今天的全部可觀察的宇宙結構。首次演示只是整個項目的1/3,利用含有宇宙常數的標準模型,描述了跨度900億光年的宇宙中暗物質和星系的分布。另外兩次預計在今年5月底進行,將集中演示宇宙暗能量的進化。
  • 宇宙未解之謎——暗能量,一種可能撕裂宇宙、導致世界末日的力量
    換句話說,暗物質就是宇宙的一個大框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把星系團等約束在一塊而不會分崩離析,構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可觀測宇宙。那麼作為和暗物質齊名的另一個宇宙謎團暗能量又是怎麼回事呢?說起暗能量,就必須追溯到愛因斯坦年輕的時候,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1917年他自己根據相對論推導出一組引力方程,通過這個方程,計算得出宇宙是會做永恆動態運動的,這和他自己之前提出宇宙是靜止的觀點相悖,可能是感覺面子上有些掛不住,於是他給自己的引力方程隨便加了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如果數值合適,那麼依舊可以讓宇宙維持在一個穩定靜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