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美,令世人神往。正因如此文人墨客們總是希望能用手中的筆,將江南之美道盡,但對於美從來都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在詩王白居易心中,江南的美是《憶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美在春江之上;在蘇軾心裡,江南的美是《行香子》中的「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美在水天一色;在杜牧心中,江南的美是《江南春》中的「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美在水村山郭。
但有沒有一首作品,真的能道盡江南風光的呢?有的!這就是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水仙子·詠江南》,來自元代大文豪張養浩,這是一首絕美的散曲小令,全詩以江水為中心,僅4句就寫了大大小小10種江南景物,如詩如畫令人心醉。
《水仙子·詠江南》
元.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裡珠簾。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
愛殺江南!
這首小令描繪的是江南水鄉的一幅秋景,前三句都是寫景,最後4個字抒情。第一句下筆就不凡,晴空萬裡下,一江煙水映照著山中的雲氣,這一江煙水是全文的大背景,以下種種事物都圍繞著這水。江南本就是水鄉,作者抓住這一特色,將所有景物串聯起來,十分巧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兩岸的人家,兩岸的房子連接在一起,畫簷也成為一體,這是江南特有的生氣;接著將目光拉近到「芰荷叢」中,芰荷是出水的荷花,它們在淡淡的秋光中熠熠生輝,這一句是寫靜景。
第二句則是寫動景,沙鷗在空中飛舞著,秋風中瀰漫著陣陣香氣,似乎是從岸邊的十裡珠簾中飄來。昔日杜牧曾在《贈別》中寫道:「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張養浩在此次化用卷上珠簾,是為虛寫,這秋風吹來或許只是荷花香,但在他心中已然是揚州路上那珠簾後佳人的香氣。眼前的沙鷗,心中的佳人,一虛一實,正是江南最別具風情之處,張養浩將二者用「卷香風」相連,自然而不突兀,這是他的高明之處。
第三句作者將筆鋒一收,回到江上,這一句他寫的是江船。那畫船似從天邊而來,船上酒旗高展迎面而來,這一艘艘船衝進這江南美景中,自己也成了景中一物。全文寫到這,句句寫景,但作者在文中的存在感已然不低,因為這一幕幕美景是他眼前所見,香氣是他所感,他已不需要再有更多的抒情,心中的欣喜全在這三句的美景中。於是作者索性以 「愛殺江南」落筆,以強烈而主觀的詠嘆表達自己對眼前之景的喜好,此嘆發得自然而又乾脆,收得很有水平!
全文寥寥數字,共寫了「江」、「嵐」、「人家」、「畫簷」、「芰荷」、「秋光」、「沙鷗」、「香風」、「畫船」、「酒旗」等10種江南景物,當真是道盡了江南之美。關於江南美景,大家還有哪些喜歡的詩句嗎,歡迎和小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