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中秋佳節,自古以來都是國人心中不可磨滅的深刻記憶,而在這萬家團圓的節日裡,「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中秋月餅則是每個中國人過中秋節不可或缺的美食。
傳統月餅製作工藝複雜且講究,和面、揪面、擀皮、包餡,直到最後成型、烘烤……一道道手工藝仿佛神奇的齒輪一樣,環環相扣,才能最終咬合轉動,製造出皮薄餡潤、金黃澄亮、味道香醇的傳統月餅。正是因為堅持傳統手工精心製作,使得胡玉紅月餅美味情濃,揚名在外。
24年前,外出打拼多年的唐義珍、胡玉宏夫婦輾轉回鄉創辦了自己的小型食品加工廠,當地人稱糕餅坊,平日裡製作普通糕點,中秋時製作傳統手工月餅。「我們的月餅從來不放防腐劑、色素,月餅餡也都是自己現配,樸素但是實在。 」總經理唐義珍告訴筆者,這裡的員工都是工作多年的老員工,彼此就像一家人一樣。
老冰糖和五仁這兩種傳統口味,依舊是胡玉紅食品公司的主打。選用湖南瀏陽產的最好的紅綠絲和橙皮,搭配上乘的冬瓜、冰糖、芝麻仁、花生仁、青梅……豐富的餡料構成了月餅回味無窮的口感。「我們這一批手工月餅從農曆七月半就開始準備了,從選料、採購到手工製作,每一個環節我們都嚴把質量關。 」
關於公司發展堅持的理念,胡玉紅食品公司經理唐義珍告訴筆者:「從事食品行業幾十年,在我個人的從業生涯中,我對自己的要求只有兩個字——匠心。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我們還是會繼續堅持傳統,始終保留手工製作的生產線。今年我們也引進了一臺機械,用來製作一些手工製作無法實現的餡中餡口味,但傳統的老冰糖、五仁,我們依舊堅持純手工製作。 」
事實上,手工製作的月餅成本會大大增加。相較於機器,手工製作需要「慢工出細活」,一天只能生產幾百個,無法大規模生產。像胡玉紅食品公司主打的一個一斤的「大月餅」,一天下來只能生產500斤,是機器生產產量的四分之一。
「我就想著把老手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能吃到小時候的味道。看到老百姓們真正喜歡我們的月餅,吃完能點頭稱好,是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 」唐義珍滿懷感情地告訴筆者。
產品質量安全一直被胡玉紅食品公司放在第一位,「做食品這麼多年,小到原料選用、倉庫儲存物品的保質期,大到整體的衛生環境、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等各個方面,我們都放在第一位著重把握。如果一個做產品的人自身都不注重質量的話,那肯定是做不出好產品的。即使一時收穫利潤,但長久來看,是發展不下去的。 」
談到未來發展,唐義珍滿懷憧憬:「去年,我們的月餅賣了有近2萬斤,銷售額近三四十萬元。而今年,我們也在秉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首次引進了一臺機器來製作像抹茶流芯、蛋黃流芯這樣的新口味月餅。在銷售上,我們上線了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還搞起了直播賣貨,這些都是我們在嘗試的新的銷售方式。我覺得既要堅持傳統,也要不斷創新,不斷為產品注入新鮮血液和理念,才能在市場上走的更遠。 」 周若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