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的一聲炸開,中國老式爆米花,多少人的童年,你還記得嗎?

2020-12-14 閱覽小屋

中國老式爆米花機是一種古老的爆米花機器,爆米花的那「嘭」的一聲巨響,是許多中國人童年無法割捨的有趣記憶,新年,大雪,年夜飯,爆米花……

▲炸爆米花

歷史

中國老式大炮手搖爆米花機是19世紀後期英國發明的。

所以也稱英式爆米花機。

20世紀電氣化時代後在西方不盛行了,然後在中國開始盛行,尤其在60-80年代。

這是網絡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

從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起,這個黑糊糊的大傢伙兒就已經成為了小孩子們的童年。

直到現在,在農村還可以時不時看到搖著手柄炸爆米花的老人……

他們大多數都老了,幾乎沒有年輕人。

▲老師傅

結構

老式爆米花機由機頭螺杆、大彎頭、小彎頭、機蓋、加力管/杆、開口銷和搖手組成,另外為了能夠架於爐火之上,還需要前後兩個支架。

大概會有很多人看不明白,但是沒關係,爆米花師傅能上手就行,觀眾會吃就行哈哈哈!

▲結構圖

工作原理

放入原料

老式爆米花機實際上是壓力容器,加工原料(一般為玉米、大米、蠶豆、黃米等常見穀物,沒錯它們都可以!)放入機內,蓋好機蓋。

▲放玉米

當然我們最常見的還是炸爆米花和米花,稍微大一點兒的攤子還提供糖,可以把米花粘成小方塊。

好吃到爆!

密封

用加力杆和加力管共同用力,旋轉機頭螺杆對機蓋加壓以利密封。

在家DIY爆米花也要蓋鍋蓋的哦(-ω-`)。

加熱

將爆米花機架到支架上,下方用較旺爐火加熱,同時通過搖手轉動爆米花機,使機內原料均勻受熱並軟化。

由於受熱,機內壓強慢慢升高,達到所需壓強時(不同原料需要的壓強不同)停止加熱,將爆米花機扭向一側,機口用麻袋罩住。

▲老師傅

不久之前看過炸爆米花的爐子,爐子上面是有一個壓力表(大概叫這個),可以隨時查看。

然而我還是怕怕的,爆米花出爐的巨響搞得我現在每次看到都得捂著耳朵。

繞!道!走!

噴出

將加力管套在小彎頭上,用力扳動小彎頭,使之與大彎頭的搭扣鬆脫,這樣在機內壓力的作用下,機蓋打開,機內的高溫高壓氣體連同加工原料一起噴射出來。

噴射過程中,由於外界的壓強迅速下降,使得穀物內部氣體向外迅速擴張,由此穀物便被爆開了。

▲米花

每次到了這個環節,不管家長平時有多嫌棄自己家的熊孩子,都會溫溫柔柔地幫小朋友捂上耳朵……

雖然捂上之後也依舊殺傷力巨大……

材料

專門在百度上查看了,有很多穀物豆類都可以像炸爆米花一樣「回爐重造」。

比如大豆、蕃薯片、玉米、土豆片、綠豆、紅豆及大部分豆類,蠶豆、芝麻、大米、小黃米、高粱米、小麥。

當然我只見過爆米花,米花和小米花。

原材料分別是玉米,大米和小米。

這三個是比較大眾的,所有炸爆米花的人都會炸。

▲爆米花

但是我現在非常好奇番薯片、土豆片和芝麻是要怎麼炸?

與現在常見的爆米花機相比,老式爆米花機加工原料適應性廣,玉米、大米、黃豆、蠶豆、黃米等大多數常見穀物都可以進行加工。

而現在的爆米花機必須使用自爆玉米,產品比較單一。

而且雖然它炸出來的爆米花口味更多了,更好看了,也很方便,但對許多爆米花老顧客來說,可能還有些不能接受。

《流言終結者》

這種老式爆米花機還登上了美國探索頻道知名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

▲實驗中

隨後這段視頻在微博上瘋狂轉發,不少網友表示,終於知道生玉米是如何變成爆米花的了。

這是來自我大吃貨國的終極力量!

現在農村還有哦!

幾乎每年臘月在農村的背街小巷時常還能見到用"炮彈"製作爆米花的師傅。

別的時間就只能碰運氣了。

不少網友都覺得老式爆米花機爆出來的爆米花才是最香的,別的任何工具都做不出這種"兒時的味道"。

▲農村

就像我一個奶奶。

我日常的零食她都嗤之以鼻,袋裝的爆米花也根本不看一眼。

唯一能入她法眼的零食是牛奶和雪餅蝦條。

但只要拉著老式爆米花機的師傅過來,她肯定次次都捧場。

在家裡拿布袋裝走一兩斤玉米,炸出一大布袋爆米花。

夠一家人吃好久了。

現在的奶油、巧克力爆米花可能會吃膩,但老式的爆米花會吃到口乾,卻不會吃膩。

它是幾代人的童年。

在我的記憶裡,炸爆米花這個行業真的沒有年輕人,我見到最年輕的,是一對中年夫婦,大概有三四十歲了……

我希望它可以傳下去……

到我滿頭白髮,拿著拐杖,還能嘗到童年的味道。

相關焦點

  • 農村大集上的老式手搖爆米花,勾起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春節前去濟南仲宮趕農村大集,在大集上看到了老式的手搖爆米花。在我們很多人童年的記憶裡,老式爆米花一直留有印象,現在只有在農村大集上還能見到這種老式製作爆米花的手藝人。
  • 老式爆米花 你還願意吃嗎?
    老式爆米花香甜酥脆的爆米花成了平日裡年輕人看電影的必備。隨著現有的技術和人們對豐富味蕾的追求,市面上也推出了多種口味的爆米花。有巧克力爆米花 草莓爆米花 芥末爆米花 熱奶油爆米花 香料鹽爆米花 松子爆米花 香蕉水果奶油爆米花 巧克力核桃爆米花 焦糖爆米花 等十多種口味。時光轉移你是否還記得兒時的爆米花,在村子口如果有賣爆米花的人來了。
  • 濟南郭店大集上再現老式爆米花,嘭的一聲,勾起滿滿的兒時回憶
    周末去趕集,在大集上見到了兩位賣老式手搖爆米花,今天這種爆米花已經很少見,看到這個兒時熟悉的場景,勾起了兒時的回憶。在兒時的記憶裡,老式爆米花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在農村時常見到走街串巷的爆米花手藝人。記得小時候用自家的玉米做的爆米花,是最香甜的零食了。大爺把玉米裝進爐子,改好爐蓋,放到火上慢慢搖動。
  • 呯,老式爆米花機重現江湖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的味道?
    點擊上方藍色關注,我在這裡等你來呯地一聲響,嚇得魂飛魄散一聲驚叫。引起四處一聲鬨笑。定睛瞧時,但見一臺老式爆米花機正爆出一爐爆米花,空間裡溢滿爆米花香甜的味道。機器上依舊升著嫋嫋的煙氣,在傍晚時河邊的沿河景觀燈下顯得渺渺帶著仙氣。
  • 「嘭!」 伊川街角又現老式爆米花,驚醒了多少人的童年記憶!
    這類爆米花爆出的花很小,拿起來一個細看,的確是「花」,很漂亮。顏色比較黃,「花瓣」張開,好像正在綻放。拿一個放到嘴裡,一會兒就化了,有種甜甜的味道,挺好吃的,但怎麼吃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
  • 嘭!寮步街頭重現老式爆米花!「引爆」了幾代人的記憶!
    還記得兒時,只要在路上聽到「嘭」的一聲響,就趕緊跑回家舀一勺米,飛奔跑過去排隊!對這巨大的聲響,心裡既是害怕又滿是期待,最後一大袋「戰利品」拖回家。幾位老手藝人來自江西,一臺跟了他們二十幾年的老式爆米花機,一個爐子,兩張木桌,一輛三輪車就是營生的全部家當了。每年過年前的一個月左右,他們就開始在寮步大橋兩側擺攤。
  • 農村老式爆米花機,「砰」的一聲炸出滿滿的回憶
    作為80後農村孩子中的一員,在物質尚且夠自給自足的年代,還沒有零食這個概念在筆者老家傳播。所以,那時能有除一日三餐之外的其他東西吃就足夠讓你高興整整一段時間。而爆米花就屬於足夠讓農村孩子高興一段時間的「零食」,幸運的是筆者家鄉恰好有一臺老式的爆米花機。
  • 「嘭!」一聲巨響!金山街頭飄來一陣香味…
    「嘭!」一聲巨響!回想起來,這大嗓門的老式爆米花機器,好像也已經被時間施了隱身的魔法,再難聽見街頭的那「嘭」的一聲響!直到...天氣愈加寒冷,在金山街頭竟然再一次看到了這充滿回憶的老式爆米花機,香甜的氣味讓來往的行人不自覺停下了腳步。
  • 鄭州街頭老式爆米花機爆炸 傷者嘴唇幾乎被炸掉
    老式爆米花機由此帶來的安全問題引發市民熱議。事發爆米花機漏白煙後,突然爆炸從開封杞縣來鄭州打工的湯老漢租住在楊君劉村。每天他都會騎上電動三輪,帶上「大炮」(老式爆米花機的俗稱)到馬李莊村崩爆米花。昨日上午10時許,湯老漢像往常一樣在馬李莊中街扎攤設點。
  • 街上來了個「崩爆米花」的,你去了嗎?
    、震驚全美國的「中國神器」----老式火燒爆米花機。我是去崩爆米花的,我想在「嘣」的巨響中找尋童年的那些美好記憶! 圖二、爆米花機預熱 恰逢中午,師傅回家吃飯了。我坐下等他,守攤的阿姨顯得很不好意思,不停把手伸進褲子口袋裡。
  • 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
    導讀: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有多少人還記得農村爆米花?那是兒時的記憶,也是原始的做法,那聲響和飄香出來的味道太饞人了。今天在村口,就看到了難得一見的老式爆米花,這個場景真的特別親切,小時候,每當到了冬天,村子裡隔三差五會來一些做爆米花的師傅,這也是農閒時最熱鬧的時候,小孩們求著大人,端著糧食去排隊做爆米花。
  • 農村大集上的老式爆米花和新式奶油爆米花,哪個更受歡迎?
    爆米花是用玉米、酥油、糖一起放進爆米花的機器裡做成的一種膨化食品,味道比較甜,受到很多人的喜歡。說到爆米花,想必能勾起不少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想起那中國傳統的爆米花機器「大炮手搖爆米花機」。只見做爆米花的手藝人人把一缸玉米粒,倒入爆米花機裡,加入少許糖精,把老式手搖爆米花機用柴火加熱,在架子上不停的轉動,等到達10個氣壓,爆米花就可以出爐了。過了大約十多分鐘,師傅拿起爆米花機,對著一個風袋,隨著「嘭」的一聲巨響,瞬間熱氣升騰,白乎乎的爆米花從黑乎乎的炮膛中蹦到準備好的編織袋中。
  • 把雞塊放入老式爆米花機當中,「砰」一聲後會發生什麼?你敢吃嗎
    對於一代人來說,老式爆米花那種震耳欲聾「砰」的一聲,就是一種美食的味道,雖然老式爆米花可能在現代人看來,無論從口味還是外觀上,都已經不那麼追趕潮流了,不過它美味的獨到之處,現代爆米花也無法替代。可是有商家突發奇想,把老式爆米花機又重新利用上了,將雞塊放入其中,「砰」一聲後會發生什麼?
  • 童年吃的老式爆米花現在很少能吃到了滿滿的回憶
    但是都是機器蹦的甜玉米花。沒錯吧!還有多少小夥伴記得兒時吃的那種老式爆米花。簸箕裡的老式爆米花 下面帶領大家重溫一下兒時的珍貴回憶吧!現在是冬天了 。記得兒時冬天 ,爆米花真的是每家必備的 冬日零食了,那時候窮啊!也很容易滿足!吃這個已經不錯了!現在拿出來 ,給你吃你都不能吃!因為那個東西只有剛出鍋時最好吃。又香又催!還能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聲音 。聲音響起時是最開心的了!又可以吃爆米花啦!哈哈 。小夥伴們有沒有想起來的 。哈哈
  • 當年嘣爆米花的大炮,現在又被吃貨們開發了新功能,漲知識了
    中國老式爆米花機是一種特別老式的爆米花機器,爆米花的那"嘭"的一聲巨響,是許多中國人的童年記憶,老式火爐、葫蘆形壓力鍋、麻袋,少一樣都嘣不出爆米花大叔正在嘣爆米花,在壓力鍋的作用下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行人紛紛駐足觀看,也引來眾人對往事的追憶。
  • 小夥爆改老式機器崩爆米花,過年期間一天掙500元
    2月12日,在杭州市餘杭區鸕鳥鎮一處街角,小夥張玉偉正在用一臺老式爆米花機崩爆米花。令人奇怪的是,他背著手,既不手搖葫蘆形壓力鍋,也不手拉風箱,顯得非常淡定。原來,這臺老式爆米花機經過了張玉偉「爆改」,增加了自動化功能。
  • 為什麼我們總會點開有關「八零後的回憶,老式爆米花」這樣的文章
    老式爆米花,是那個年代最具代表的零食。一聲通天巨響,就會有許多人圍著買爆米花,供不應求。就是這一聲巨響,在我們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在那個我們還是孩子的時代,當我們圍觀老式爆米花將要出鍋的時候都會捂住耳朵,而這一個動作在腦海裡慢慢形成了潛意識。
  • 老式爆米花機,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近日上街看到,有一中年男子用老式大炮爆米花機在蹦玉米花大米花等,霎時勾起了童年的美好回憶。 老家在魯西北的偏遠農村,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家鄉還沒有完全解決溫飽問題,食物比較匱乏,別說是吃零食了,能夠吃上爆米花就算是過年了。
  • 老式爆米花機,登上美國節目,讓老外足足「見識」了一把!
    還記得小時候,街頭巷尾好多老式爆米花機,隨著一聲聲「崩」地響聲,一袋袋特香的爆米花就出鍋了。老士爆米花機在中國隨處可見的老式爆米花機,被美國人發現了,把它「請」上了美國一檔著名的探索節目《流言終結者》,主持人說他們仔細研究過這個東西,得出的結論是:安全第一,美味第二。
  • 老式爆米花機登上美國科普節目 主持人穿防爆服
    探索  爆米花的那「嘭」的一聲巨響,是許多中國80後網友童年的有趣記憶:老式火爐、葫蘆形壓力鍋、麻袋……近日,這種老式爆米花機登上了美國探索頻道知名科普節目《流言終結者》,隨後,陶師傅將「黑葫蘆」從爐火上取下,放進麻袋,用鐵棒一敲,「嘭」的一聲巨響,一團白煙騰起,麻袋裡已是熱騰騰的爆米花。陶師傅的老伴忙著將爆米花分袋裝好,3塊錢一袋,很快就有遊客買走。  陶師傅是忠縣人,2002年,他從一位老師傅手中買下「黑葫蘆」,每年冬天,他就擔著「黑葫蘆」走鄉串戶制爆米花,一鍋兩塊錢,這就是網友們小時候常見的場景。一個冬天,陶師傅能掙1萬多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