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三國,很多人對這個國家沒什麼印象。只知道這三個國家位于波羅的海沿岸,所以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國。如果我們對這三個國家稍加了解,就能發現,這三個國家可以說一直都倒向西方國家。為了倒向西方,可以說付出了巨大代價。很多人都好奇,他們原本是蘇聯加盟國,和俄國關係不錯。而且和俄國還接壤,為何會一直倒向西方呢?我們看一下這三國歷史就知道了。
波羅的海三國分別為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國面積加起來只有17多萬平方千米,三國人口也只有600多萬,可以說是真正的小國寡民。不過由於這三個國家旁邊是波羅的海,是戰略要地,所以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進入近代以來,不僅周邊國家想要佔領這裡,歐洲其他大國都想要佔領這裡。
18世紀時,波羅的海三國地區先後被俄羅斯佔領。這裡的人是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字的,所以他們雖然被俄羅斯佔領,但從沒有放棄過獨立。不過由於這裡地理位置重要,而且俄國實力強大,他們也一直沒有機會獨立。一戰期間,他們的機會來了。俄國爆發二月革命之後,周邊很多地區開始獨立。這時波羅的海三國也開始了獨立。
立陶宛在1918年2月恢復獨立。1918年11月18日,拉脫維亞宣布獨立。1920年,愛沙尼亞獨立。就這樣,三國被俄國佔領了兩百多年時間後,重新恢復了獨立。不過獨立後的波羅的海三國仍有重大麻煩,就是俄國。十月革命後,俄國建立了蘇俄政權,後來建立了蘇聯。當時的蘇聯實力強大,他們實力和蘇聯完全無法相比。而且沙俄對他們的影響並沒有消除,國內還有人想要重新加入俄國。可以說,這三個新生的國家隨時面臨亡國的危險。
不過這三個國家好在有英法等大國的支持,蘇聯不敢輕舉妄動。二戰爆發後,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這些大國打了起來,英法自身難保,也管不了波羅的海三國了,蘇聯這時開始蠢蠢欲動。尤其是法國投降後,蘇聯立刻加緊了行動。蘇聯先找個藉口在三國取得駐兵的權力,後來扶持成立新的政權。最後這些傀儡政府決定加入蘇聯。就這樣剛獨立二十多年的波羅的海三國,再次被蘇聯吞併了。
波羅的海三國雖然再次亡國了,但他們還是一直在暗中反對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人佔領了這裡。他們視德國人為救星和解放者,和他們合作。德國戰敗後,當初和德國合作的那些人全部被流放了。而且蘇麗還在這些國家中進行了清洗。二戰後的蘇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實力強大。波羅的海三國再也沒能力獨立了。
20世紀八十年代沒末期,蘇聯實力開始下降,這時波羅的海三國看到了機會,再次掀起了獨立的狂潮。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脫離蘇聯獨立,蘇聯不予承認。當蘇聯軍隊進攻立陶宛時,立陶宛人民直接手拉著手在邊境線上阻擋蘇聯的坦克。最後蘇聯被迫承認立陶宛獨立。之後其他兩國也先後獨立。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宣布恢復獨立。1991年8月22日,拉脫維亞恢復獨立。
波羅的海三國這次獨立後,可以說為了防止再次亡國真的是不惜任何代價。這三國獨立後,立刻全面倒向西方。愛沙尼亞在1994年加入北約,2004年加入歐盟,2011年加入歐元區。拉脫維亞在2004年加入了歐盟和北約。立陶宛在獨立後也先後加入了歐盟和北約。三國可以說是徹底倒向西方了。當然,他們為了加入這些組織付出了很大大家。經濟上向西方靠攏,政治上向西方學習,軍事上甚至讓北約在本國駐軍等。可以說他們徹底和西方連為一體了。
看完他們的歷史,現在是不是發現他們為什麼一直倒向西方了吧。畢竟,血淋淋的歷史擺在眼前,他們被侵略的歷史仿佛在眼前一樣。為了維護好不容易得來的獨立,他們真的是不惜一切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