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地處長江中下遊的分界線,素有吳頭楚尾之稱謂,上控川鄂,下顎皖吳,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公路鐵路水旱碼頭四通八達,南來北往的人流貨物會聚於此。
早在晉代時期,九江就已經是「商賈薈萃」的都會。到唐朝,則成為江西西道的一大商港,此後便有了「九省通衢」、「七省咽喉」的美譽。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作為全國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其商務活動之集中、往來貿易之繁榮,更是名滿神州、享譽海外。
碼頭文化裡的一種交通方式
因為得水利之便,人來客往,各種物資與信息匯集於此,到了近代,九江的碼頭流通愈加繁盛,人員貨物往來遷徙,搭乘輪渡也成了非常常見的一種交通方式。
輪渡,是一種將旅客、汽車或其他車輛渡過河流、湖泊、港灣或海峽的交通工具。
對於老九江人來說輪渡並不陌生,在交通不夠發達的過去,搭乘輪渡幾乎成了家家出行必備的交通方式。因此,舊時湖口的西門渡口,也因客流量和地理位置的因素,成為了連接九江至景德鎮,乃至九江至彭澤、安徽、江蘇的重要渡口。
渡口的繁華,九十年代達到頂峰。輪渡往來,人聲鼎沸,絡繹不絕,形同鬧市。小商小販雲集於此,各種叫賣聲不絕於耳,他們在川流不息排著長龍等待上船的車流人流中穿梭來往,各種各樣的人在這裡演繹出不同的人生百態。
輪渡的配置也不斷更新,當時九江地區最大的輪渡可一次運載汽車達二十餘輛。
從輪渡到遊輪,一條船的變遷
進入二十一世紀,每天來回等渡坐船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的出行需求。隨著各種橋梁、鐵路的建成開通,交通出行方式又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車水馬龍的渡口從此開始逐漸蕭條起來。
輪渡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九江市區的渡口不再出現千軍萬馬上輪渡的身影。現在,傍晚坐在江邊,看到的除了廣場上散步的居民,就只有江上孤單的燈塔和徐徐而過的貨船。
輪渡已成歷史,遊輪才迎機遇而生。
隨著近幾十年九江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江上遊覽和一江串聯各個景點的遊玩方式逐漸成為沿江旅遊的亮點。
九江市文旅集團不斷迎合當前發展機遇,緊緊圍繞「兩圈兩帶」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和「旅遊強市」的工作目標,緊扣文化旅遊供給側改革主線,精心謀劃、傾力打造的集觀光、娛樂、餐飲為一體的長江之星「潯陽江號」遊輪,即將在9月28日於潯陽江碼頭隆重首航。
一江順流而下,江山湖景盡收眼中,正是九江市文旅集團為即將開始運營的」潯陽江號「遊輪賦予的獨特魅力。
「潯陽江號」作為目前江西省內最豪華的遊輪,也是長江九江段的第一艘高顏值、高規格遊輪,它肩負著九江旅遊從大山、大湖向浩浩長江邁進的一次全新的探索;而此次首航,也將成為九江人一次難得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