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硯鑑別
一、坑別的辨別:端硯常見的有十幾個坑種,其中老坑、麻子坑、坑仔巖,這三個就是人們所說的三大名坑。首先從石色去辨別,老坑以石肉為準(註:何為石肉?老坑石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稱為頂石,中層稱為石肉,下層稱為底板,所以中層的石質是最好的,稱為石肉,厚約20至30cm左右),石色紫中帶藍是最好的,在陽光下或放在水中看石色最為明顯突出;其次是紫帶青和紫帶赤也是好料,如果用其它坑石互相對照就更為明顯。麻子坑石色紫中帶青,特別水巖麻子坑帶有天青凍是最為名貴的,石質滋潤、細膩。坑仔巖紫中帶赤,以上三大名坑有「紫玉」等美譽。
二、從石聲去辨別:將一件石料或成品放在五隻手指之上,而另一隻手輕輕彈擊硯石,如果發出的聲音是泥聲或木聲,這件石料九成是端溪水一帶出產,端硯最好的石就在這裡出產;如果敲出「噹噹響」或很強烈的金屬聲這就是斧柯東一帶出產的硯石,石質較為次之。聲音木聲,變質泥和水雲母就特別明顯,石質且柔軟細膩;反之聲音越響,含沙量較多的礦物質越多,微粒則越粗。
三、看石品花紋:這是一件較為抽象的東西,在書本上較為難學,最好能通過實物作解釋比較,這樣才容易上手。因為石品花紋有很多種,最為名貴的有:魚腦凍、冰紋凍、浮雲凍、蕉葉白、青花、天青、石眼、玫瑰紫,如果老坑石有以上特徵,那是難得可貴的,金銀線、火捺、翡翠斑較為次之,麻子坑和坑仔巖以優美的鴝鵒石眼為代表,石眼多而貴,石眼圓而大,石眼有睛而且眼暈多是最好的,顏色有青綠色、象牙色、黃色等。
四、看硯形及雕刻:硯形常見的有隨形、方形、長方形、天然等,實用形和觀賞形。雕刻則分為高浮雕、半浮雕、淺雕、線刻甚至平板。其中淺雕較為經久耐用,不易破損,容易清洗,也不損害石頭本質,雕刻要線條流暢,工精細巧,因材施藝,題材鮮明,布局得當,不應繁瑣,不宜過於通雕,總的來講,選購者不妨參照下面五貴:
1、硯以紫為貴:紫色硯是指老坑、麻子坑、坑仔巖。
2、硯以品為貴:是指石品花紋豐富,如冰紋凍、魚腦凍、蕉葉白、青花、石眼、天青、火捺、金銀線等。
3、硯以古為貴:年代久遠的古舊端硯。
4、硯以人為貴:名人使用或名人雕刻創作的端硯,硯背刻有銘文或印章者。
5、硯以方為貴:方硯有君子之德,大方樸實,穩重之感,而且用料非常講究。
-
中國書法網shufa.com唯一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每日與您分享有營養的書畫圖文
官方微信號:shufacom
藝術推介:13396406612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光臨保真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