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2020-12-12 民族時報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周羽) 6月19日,記者從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怒江專場獲悉,截至目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村達到退出標準,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摘帽。怒江州實現了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整體脫貧的千年跨越。

會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主要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基層幹部對怒江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據怒江州委書記納雲德介紹,近年來,怒江州委、州政府始終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打贏深度貧困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頭號工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狠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到2019年末,怒江州累計脫貧22.3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56.24%下降到10.09%,貢山縣脫貧摘帽,獨龍族、普米族實現整族脫貧,169個貧困村出列。

據介紹,怒江州通過開展深度貧困「百日殲滅戰」「大走訪、大排查」和脫貧攻堅「百日提升行動」等專項行動「補齊短板強弱項」。目前,怒江州農村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動態「清零」目標。所有學校全部達到「20條底線」辦學標準,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兩免一補」、貧困生資助、控輟保學等得到全面落實。州縣鄉村四級醫療設施不斷完善;村村都建有標準化衛生室,配備了村醫,符合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條件的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保,大病救治進展率達99.42%,家庭醫生履約率達98.34%。規劃建設了67個集中安置點,完成了怒江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搬遷行動,10萬貧困群眾搬出大山。

與此同時,怒江州的交通基礎設施實現從「爬坡溜索」到「美麗公路通峽谷」的跨越。近年來,怒江州把交通作為破解深度貧困的「卡脖子」工程來攻克,狠抓骨幹路網和綜合交通項目,打通外聯內通通道,解決區域性貧困制約。脫貧攻堅以來,先後投入234.2億元,紮實推進高速公路、國省道改擴建以及鄉(鎮)、村組公路建設,行政村公路硬化率達100%。完成怒江、瀾滄江兩岸36座「溜索改橋」。現如今,怒江美麗公路及南延線建成通車,成為引爆怒江旅遊、推動怒江發展的「振興之路」;蘭坪豐華通用機場投入使用,實現了怒江各族人民期盼千年的「飛天夢」;保瀘高速公路今年年底將建成通車,怒江即將結束無高速路的歷史。

怒江州還實現了產業生態實現從「毀林開荒」到「生態致富」的跨越。近年來,怒江州大力發展以草果為主的綠色香料產業以及蔬菜、水果、中藥材、生豬、肉牛等高原特色種植養殖業,出臺《關於在脫貧攻堅中保護好綠水青山的決定》《怒江州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行動方案》切實保護好綠水青山。通過群眾搬遷下山,生態修復上山,讓群眾既擺脫了貧困,也讓原居住地的生態脆弱區得以休養生息。實施「以電代柴」項目,培育群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綠色生活理念。3萬名貧困群眾當上了生態護林員,戶均年增收1萬元。組建185個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2萬餘名貧困人口參與推進怒江、瀾滄江兩岸生態修復治理。紮實推進「怒江花谷」生態建設,與退耕還林、陡坡地生態治理、產業扶貧等有機結合起來,完成花谷示範點建設29個,累計種植各類觀賞苗木19.08萬畝。

轉載請註明來源《民族時報》

相關焦點

  • 深度貧困地區雲南怒江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怒江峽谷的千年跨越——深度貧困地區雲南怒江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我們村現在貧困戶沒有了,怒江東岸的今年6月19日,怒江州委書記納雲德鄭重向社會宣布:「到目前,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村達到退出標準,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千百年來壓在怒江各族人民頭上的貧困大山即將被徹底挖掉,實現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整體脫貧的千年跨越。」
  • 《喜上加喜》來到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來相親的姑娘小夥都有什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壹.熱鬧現場本期節目《喜上加喜》來到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且看現場相親熱鬧場面。是那個回鄉創業成立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年銷售辣椒醬四萬多罐、帶動貧困戶一起增收的一號辣椒醬女孩?還是開了一家蛋糕店和一家婚紗店、一家牛肉店和五十畝的玫瑰花基地的四號能扛事的姑娘?剩下的兩位女嘉賓又如何呢?現場看知性女神蘇芩如何為場上的姑娘小夥們支招?
  • 中交集團對口幫扶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多角度扶貧興村求實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子佩攝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對口幫扶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我國「三州三區」深度貧困地區之一。中交集團利用怒江的優質資源,打造特色產業,變輸血為造血,貧困群眾有了更多穩定的收入來源。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對口幫扶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我國「三州三區」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 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說起老房子,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茨開鎮丹珠村傈僳族村民李仕峰似乎還心有餘悸。「現在好了,2018年政府給我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蓋了新房子,磚混結構,又結實又好看,我們晚上睡覺踏實了。」怒江州2009年開始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十年努力,久久為功。在脫貧攻堅即將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收官階段,全州正強化統籌調度,全面開展農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動。
  •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積極推進貧困村提升...
    3月初,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1206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正式上崗護路。瀘水市交通運輸局地方公路管理段副段長和升說:「這樣做既解決了農村公路無人養護的問題,也使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多了一份收入。」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特殊的社會發育程度和特殊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我國貧困程度最深的「三區三州」中的一州。
  • 把「兩不愁三保障」落實到村到戶到人
    「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  制度保障「穩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貧困縣摘帽後,要繼續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實現已脫貧人口的穩定脫貧。  座談會後,重慶第一時間研究出臺了《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實施意見》,制定《重慶市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實施方案》。
  • 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本報記者 韓梅攝)近日,記者走訪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看天一條縫,看地一道溝,出門靠溜索,種地像攀巖」。這裡的生態之美,令人窒息;這裡的貧困之深,令人牽掛。全州55萬人口,93.6%是少數民族;29個鄉鎮中,有26個鄉鎮是直接從原始社會末期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區」;2018年末,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14.3萬人,貧困發生率32.52%,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山河遙遠,以心為橋。
  • 關於印發2017年欽州市農村危房改造暨脫貧攻堅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
    2017年欽州市農村危房改造暨脫貧攻堅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實施方案    為解決我市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需求,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根據「兩不愁、三保障」
  • 德州市全面實施脫貧攻堅 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26日,記者從德州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了解到,德州市將紮實做好脫貧攻堅「回頭看」,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並出臺相關工作方案,於9月1日至30日對全市所有農戶
  • 怒江深處探脫貧
    這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帶給人的第一感受。怒江所在的雲南省是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布朗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生活地區,更是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是這個樣子嗎?現在到底有沒有貧困戶?
    辦理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很嚴格的,需要農戶申請,審核評議。在審核評議過程中是要派人實地調查,核實真實情況後再召開村民大會聽證、評議後方可確定貧困戶的。而且必須每年審核一次。對達到國家脫貧標準的貧困戶是要取消的。
  • 低保戶、貧困戶和建檔立卡戶的區別是什麼?
    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他們之間有何區別? 還是科普一下吧,這樣我以後的工作更容易做些,大家也可以回顧這篇問答找到需要的內容,從而對號入座。 貧困戶。貧困戶是一個泛指,貧困戶有兩種劃分,一是絕對貧困戶,另一個是相對貧困戶。
  • 國家林草局談「三區三州」脫貧:怒江貧困人口50%收入來自林業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扶貧辦主任、規劃財務司司長閆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三區三州」是我國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脫貧任務最艱巨的地區。國家林草局扛起生態脫貧攻堅重大政治任務,助力「三區三州」脫貧攻堅,將林草資金、項目、政策集中向「三區三州」地區投入。一方面,加大了林草建設投入力度。
  • 建檔立卡貧困戶怎麼查?2019年能領哪些補助?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否納入一般情況下自己是很清楚的,因為納入的建檔戶是通過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評選投票決定,然後再進行張榜公示的,所以就算自己不知道,其他人也會知道的。方法四、通過縣扶貧辦查詢,不過這個比較麻煩,一般不容易查到,除非是鄉鎮村遇到特殊情況才能查。總的來說,若在網上查不到是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可去居住地村委會或社區或者鄉鎮扶貧辦查詢。三、2019年建檔立卡貧困戶能領哪些補助?
  • 全國政協委員、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副州長丁秀花:加大實施14年...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全國政協委員、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副州長丁秀花接受了兩會E政錄直播連線採訪,分享以怒江為代表的「三區三州」在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上的努力。
  • 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渭南今年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清零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按照中省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脫貧攻堅工作的通知》要求, 目前,渭南市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項目建設有序開工、產業發展有力推動、就業創業穩步開展、聯村幫扶逐一展開、其他「八個一批」也分步實施,摸底子、定舉措、補短板、強弱項,已成為疫情防控期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大特點。
  • 柘榮:建檔立卡貧困戶 春茶不怕「凍」
    日前,柘榮縣政府與柘榮縣人壽財產保險公司舉行精準扶貧「茶葉低溫指數保險」籤約儀式,為全縣57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風險保障。楮坪鄉坑頭村茶葉種植戶吳發通種有10畝茶葉,每年春天天氣寒冷時,就擔驚受怕,怕茶葉受凍,影響價格。吳發通的擔憂不是個例。
  • 彩雲之南揮別千年貧困——寫在雲南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之際
    絕對貧困問題得到解決 提起福貢縣匹河怒族鄉託坪村,大家都認為這個位於高黎貢山上的怒族寨子是貧窮的代表:連續5年沒辦喜事,167戶中有125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出行靠人馬驛道。 雲南貧困縣數量曾居全國首位。
  • 怒江大峽谷的新溜索 書寫產業發展新故事
    在怒江大峽谷,有一種刻骨銘心的記憶叫溜索。回憶起孩童時代掛著溜索從浪尖上划過的艱險,37歲的傈僳族漢子、馬吉米村橋馬嘎村民小組長普友博不由眼圈一紅。可最近,他卻逢人就說村裡即將拉通一條新溜索,還高興地給它取了個名字——「草果溜索」。
  • 廣東44.98萬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社會保障兜底一批,是精準扶貧「五個一批」工程的重要內容。10月15日,據廣東省民政廳消息,截至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有44.98萬戶、91.2萬人納入兜底保障範圍,有效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兜盡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