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記憶(115)水西名樓——織金財神廟

2021-02-19 雲上畢節

聳立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古建築,便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織金財神廟。大家都知道,普天之下在家中供奉財神爺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卻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地方為財神爺修建一個公眾的廟宇。只有在這裡,織金古城的中心地帶,才修建了這樣一座規模宏偉、氣勢非凡的財神廟。而且其選址定位、設計結構、裝飾色彩,都具有顯著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上乘的文化品位,不愧為黔西北水西地區絕無僅有的一個古建築奇觀。

我們先看選址方面。清朝康熙五年1666,織金開始建置平遠府城。第二任知府邱業聘請了民間地理先生黃儒矍設計城池布局。黃儒矍依據易經原理,將府城中心點選在我們身後的十字街。所有的建築都按易經八卦方位選址。例如知府衙門就選在西北方向乾位,面對東方的震位,可實現上令下行之速。

而財神廟的選址則出於這麼一種考慮:大家可能已經知道,織金城內外有泉水108處,又有兩條河交匯於這裡,按易經學說的觀點,顯然是水旺克火,呈現了陰盛陽衰的偏差,這就不利於城中的安全和發展。城內諸多泉水中,又以黑龍潭的位置最為要害。也就是說,在八卦艮位不能有這處龍潭。民間也傳說黑龍潭中有條孽龍,隨時可能拱翻地殼,使全城陷塌入潭中。於是,黃儒矍便令人鑄了十八口大鍋,將黑龍潭全部掩蓋鎖住,才在上面修建財神廟。

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水火相濟,又決定將財神廟的大門正對八卦學說中象徵陽火的南方,並且對準這個方向修了一條大街——也就是我們身後這條大街,今天的名字叫新華路。在大街的盡頭還修了一座炎帝廟。炎帝廟又叫火神廟,是陽旺之象。這條大街一直是城中數百年來的中心大街。過去的人們認為,平遠府及後來改稱的平遠州之所以興旺發達,就全靠這條陽關大道的設計。十分有趣的是,由於財神廟大門正對大街,從遠處看來,仿佛已經沒有路了,到得廟前,才知道又轉彎過去。這也是財神廟永遠處於突出位置的優勢。

▲夜幕下的織金財神廟金碧輝煌(圖片來源:織金融媒體)

那麼,在這個位置又為什麼修建財神廟而不修建其他什麼廟宇呢?這財神廟雖然稱之為廟,但它在本質上屬於民間文化。按民間的說法,財神爺名叫趙公明,被玉皇大帝封為玄壇元帥。其職權為策權三界、巡察五方、提點九州,其能力可驅雷馭電、呼風喚雨、除病祛邪、保天下平安,加上又善斷公道、主持正義,更能保虔心向善的人們發財致富。這樣一個喜氣旺盛之神,人們自然喜歡供奉於家中。而平遠知府邱業和地理先生黃儒矍則有更大胸懷,他們在觀念上跳出了狹隘的家庭圈子,將這尊喜神迎用於府城布局中最重要的位置,使之水火相濟,地方繁榮昌盛。這也算是一個沿用習俗而並不庸俗的創舉了。

現在讓我們再來欣賞財神廟的造型和結構。

據文獻記載,財神廟雖然在選址定位上依據漢文化的易經學說。但是廟的設計建造上則屬於水西地區的彝族文化風格,因為它當時是請一位彝族建築師設計和施工的,可惜工程未完建築師便積勞成疾與世長辭了。幸好他有一個技藝也很高超的女兒,女兒繼承父親遺志,鍥而不捨,盡心竭力,終得大功告成,從而使財神廟成為了水西地區彝族建築物中水平最高的典型。

還值得注意的是,這財神廟是個打破了傳統格局的傑作。它的廟基呈品字形。正面平齊,長七間,寬21.5米;北面中部凸出,長五間,寬15米,進深六間,深16米。全樓佔地344平方米。它有四重脊簷。底層屋面為廡殿頂,二、三、四層屋面均為逐層內收的歇山頂,從側面看,三個「人」字形檔山逐層壘迭,非常美觀。特別與眾不同的是,它打破了常規,將背面第二層樓的瓦面中部刻意拉長,與第一層瓦面連接成片,使背面為三層,而前面則是四層。整個建築就像一頭坐著的老虎,坐北朝南,虎虎有生氣。

在色彩裝飾方面,財神廟的裝飾是以黑色、紅色為主。黑色、紅色是水西彝族最珍視的顏色。除了那些黑柱、黑枋,木鬲扇門、雕花窗、木板牆,又都塗上了土紅色。這樣黑紅相間,正是彝族民俗中常用的色彩,用在這老虎形狀的財神廟上,又象徵老虎皮,可以避邪。而層脊、屋簷、翼角等醒目的地方又用石灰粉糊成白色,線條明快,清新悅目,又象徵老虎的耳朵和眼睛。還有,整個大樓上的許多木雕、灰塑圖案,又都突出表現了彝族民間美術中的虎頭紋飾。

    ▲織金財神廟正面遠景(圖片來源:貴州織金洞)

那麼,為什麼要將財神廟建成一個黑虎形狀呢?因為在彝族同胞的心目中,黑虎是鎮山之寶,是保衛地方的大將軍,是水西江山永固的象徵。20世紀80年代,在水西彝族都城大方城北就出土過唐代石雕虎頭。聯繫到財神趙公明以黑虎為坐騎,這更說明財神廟象形於虎是彝漢文化的合璧之作。

還有,整個財神廟共有36條屋脊、18命翼角、18個銅鈴,都是九的倍數。

這是由於古代彝族以九為最吉利的數字,著名的水西女土司奢香夫人坐鎮的是九層衙門,彝族地方政權實行的「九扯九縱」官制。這些屬於彝族傳統文化的內容都體現在財神廟的結構上了。

財神廟不僅僅是水西地區彝族傳統建築的典型,而且在現代國內權威的古建築家專家們看來,它的建築造型,特別是它的層面結構,具有極為高超的學問,是中國古建築中獨樹一幟的高峰。它優美的造型,風格獨特的裝飾,使一座龐然大物顯得和諧凝重、飄灑輕盈,具有良好的藝術效果。更可貴的是,財神廟在國內屬絕無僅有,在國外類似的建築也只有日本名古屋的天壽閣;而日本原有的天壽閣已經毀掉,重修的天壽閣僅僅是外形上模仿原物,再也沒有了財神廟這樣的內部結構。

▲織金財神廟視頻(來源:《畢節之最》,時長:4分20秒)

吳勇,貴州黔西人,1949年11月生,織金清香型竹蓀研究所所長,貴州豐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中國食用菌協會常務理事,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畢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文學方向為地方歷史小說,已經出版七部長篇歷史小說,其中以《水西悲歌》等四部構成的《烏蒙史詩》被評為貴州省第四屆烏江文學獎。

1983年全國第一個馴化栽培紅託竹蓀,被稱為「中國紅託竹蓀之父」。獲1991年貴州省星火科技三等獎和畢節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年發明紅託竹蓀菌棒栽培法,2018年發明林下栽培紅託竹蓀,均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1997年出版了《竹蓀栽培與加工技術》一書,印數26000冊,列入全國科技興農100種圖書(貴州唯一列入),中國食用菌專家顧問團成員。

2016年被表彰為全國食用菌扶貧新聞人物。

相關焦點

  • 黔西北記憶(113)古建築·山水·名鎮
    再說水的秀,一水蜿蜒南來,在曲岸秀巖間徐徐北去,把名鎮分為東、西兩城,河邊清泉處處,城內碧潭玉綴,又有如「雙潭對鏡」、「文浪北騰」、「雙流激浪」、「三潭滾月」、「回龍湧瀑」等水景與空濛的山色相映襯。難怪遊人流連忘返,發出「泉城」、「小桂林」之嘆。
  • 黔西北記憶(128)納雍猴兒關——冷兵器時代的自然屏障
    白泥屯是統治水西1400多年的彝族土司所建立的十八屯之一,當時就有阿扎屯(水城)、馬龍屯(六枝)、白泥屯(納雍)等軍事關隘。白泥屯上田土肥沃,糧食豐饒,水西因此囤糧屯兵於此。黔西北記憶(91)黔西觀音洞遺址:中國舊石器文化的三個代表之一黔西北記憶(92)「全能大儒」王陽明與黔西象祠的淵源黔西北記憶(93)重建黔西象祠記黔西北記憶(94)李世傑與水西文化黔西北記憶(95)黔西水西公園
  • 黔西北記憶(114)織金洞發現始末
    ③畢節古人類的足跡黔西北記憶④畢節的來源及建制沿革黔西北記憶 ⑤ 水西改土歸流的歷史過程黔西北記憶 ⑥ 「烏蒙磅礴走泥丸」用典追考黔西北記憶 ⑦ 革命老區黔西北黔西北記憶 ⑧黔西北記憶(85)大方燈謎 享譽全國黔西北記憶(86)大方六龍:山奇水秀·詩詞享譽·豆乾味美·龍燈飛騰黔西北記憶(87)品讀黔西黔西北記憶(88)黔西賦黔西北記憶(89)黔西縣名的來源黔西北記憶(90)自古黔西一枝花,什麼是她的根杆枝葉花
  • 黔西北記憶(95)黔西水西公園
    談到黔西,黔西人自豪自己是一枝花;談到 一枝花,黔西人自豪擁有自己的水西公園。水西公園座落在風光秀麗的「獅子戲繡球」自然景觀之中,聳立在繡球山之上的觀文塔,是黔西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水西公園的重要標誌。這座修建於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的七層寶塔,形似筆鋒,直上藍天,蔚為壯觀。
  • 黔西北記憶(70)七星關沔魚河的傳說
    妻子對丈夫說:「平時我在幹龍洞旁邊割草、放牛,總能聽見洞中有水響聲,只是不見一滴水流出洞外。我們倆何不鑿開巖石,進洞去找水,讓水流出來拯救一方百姓?」聽了妻子的話,丈夫堅定地點了點頭:「不管遇到什麼艱難險阻,一定要把幹龍洞中的水引出來,不然就沒有別的活路。」
  • 黔西北記憶(65)畢節人民公園的歷史印記
    今天我們所看見的那一片40餘株花開嫣然的西府海棠,就是這次整修後保存下來的傑作,而當時栽種的則是74株。>黔西北記憶③畢節古人類的足跡黔西北記憶④畢節的來源及建制沿革黔西北記憶 ⑤ 水西改土歸流的歷史過程黔西北記憶 ⑥ 「烏蒙磅礴走泥丸」用典追考黔西北記憶 ⑦ 革命老區黔西北
  • 黔西北記憶(90)自古黔西一枝花,什麼是她的根杆枝葉花?
    從黔西水西公園俯瞰黔西縣城(趙虎 攝)自古黔西一枝花,這就是俏麗俊秀、嫵媚嬌豔、情深意濃的杜鵑花。俯瞰黔西水西公園(羅興祥 攝)黔西北記憶③畢節古人類的足跡黔西北記憶④畢節的來源及建制沿革黔西北記憶 ⑤ 水西改土歸流的歷史過程黔西北記憶 ⑥ 「烏蒙磅礴走泥丸」用典追考黔西北記憶 ⑦ 革命老區黔西北
  • 貴州又一景區走紅,有「中國第一財神廟」之稱,又因酷似黑虎聞名
    然而,或許很多人外地人不知道,在我國貴州省內,就有著一座專門為財神爺而建造的寺廟——織金財神廟。位於畢節織金縣內的這座財神廟,據歷史記載是建築在康熙年間,由此可見已經有了一段很長時間的歷史了。而且據說是為了建造這座財神廟,歷經了兩代人的心血。
  • 黔西北記憶(71) | 碧陽湖畔好風光 美文值得細欣賞
    黔西北記憶③畢節古人類的足跡黔西北記憶④畢節的來源及建制沿革黔西北記憶 ⑤ 水西改土歸流的歷史過程黔西北記憶 ⑥ 「烏蒙磅礴走泥丸」用典追考黔西北記憶 ⑦ 革命老區黔西北黔西北記憶 ⑧ 「彝族古代百科全書」——《西南彝志》黔西北記憶⑨ 享譽全國的畢節市彝文文獻翻譯研究中心黔西北記憶 ⑩ 黔西北苗族遷徙路線圖黔西北記憶 ⑪ 黔西北苗族與蚩尤黔西北記憶⑫黔西北苗族的傳統節日黔西北記憶⑬
  • 黔西北記憶(86)大方六龍:山奇水秀·詩詞享譽·豆乾味美·龍燈飛騰
    龍潭河一路吟唱向前奔流,幹磯河平靜蜿蜒潺潺流淌,凰山拔地而起傲視群峰,福珠龍潭綠如碧玉,杜鵑花開陶醉遊人,百年桂樹枝繁葉茂,雌雄雙猴樹相依相偎,水西幕魁總理陳恩之墓地芳草萋萋,沈公屯狼煙散盡滄桑無語……1
  • 黔西北記憶(127)納雍水西宣慰府遺址:見證千年榮與辱
    水西彝族的遠祖與歷代封建中央王朝一直保持著聯繫,主要轄地在今烏江上遊鴨池河以西地區,領地故稱「水西」。安國享襲位後居大方行宣慰之職,萬銓妻「疏窮居臥這」,次子安信留事國亨,長子安智居「阿隗織金」,長孫安國禎行彝目事,十年內亂的禍根種下。安國亨因隙殺掉安信,安智興師問罪。安國亨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縱火燒臥這公署」,焚毀官廨,「並掠一百十五餘寨」。大明皇帝兩次遣大臣調解,最後以六衝河為界,劃地而治,了結紛爭。
  • 好山好水好洞天,織金值得一遊的五個硬核緣由
    ——古城織金,挑一個適宜的時間造訪,這裡的好山好水好洞天,值得你的停留駐足。織金洞鎮洞之寶:霸王盔距織金縣城21公裡處的織金洞,被譽為「天下第一洞」,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最美的旅遊洞穴排行榜第一名。
  • 貴州織金縣,有著中國第一財神廟,供奉道教神仙趙公明
    在中國貴州省織金縣有一座財神廟,廟宇很大,是專供財神爺:趙公明,本身這座建築就是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的風格也是獨一無二,一起去看一看,燒燒香。織金縣位於貴州省畢節市,是畢節市下屬的名縣。旅遊資源豐富,有織金洞、織金大峽谷等,還有這麼一座中國獨一無二的財神廟。
  • 古城織金|沒有書香的城市,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城市
    ),從步行街口開始(現在的經典書城下有一家,名字不詳),大水溝的南北門書店(先後有兩家,諶氏民居右邊有一家),再往南財神廟對面一家,然後到縣政府對面的新華書店。,人傑地靈,清康熙年間改土歸流之後,清朝將水西之地比喇設為平遠府,後改為平遠州,至此,中原文化才真正傳入織金影響織金,乾隆年間修建了平陽書院,後改名為鳳西書院,同治九年更名為文騰書院。
  • 春遊賞花黔西北還有溶洞和瀑布
    每年的三、四月去貴州旅遊,建議首選黔西北,因為黔西北有最美花海的百裡杜鵑,還有夏季壯闊的烏蒙大草原,以及黃果樹瀑布、織金洞和油沙河大峽谷等自然風景,更有花花世界的平壩萬畝櫻花。今天,就讓小編帶您一起欣賞黔西北的花兒和自然奇觀。
  • 織金有座土司樓,是水西地區獨一無二的土司樓房
    水西的獨土司樓始建於明代初期,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系水西十三則溪之一的獨則溪土司楊氏所建,原建在三塘鎮猴場西面的一座獨秀山峰上,當地人稱「官房」。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楊氏後裔移建於戥杆寨,1952年10月,三塘區政府將該樓移建於三塘鎮中街作為辦公用房,1998年8月,該樓被移作三塘中學教學樓,2006年1月移建於織金玉璽民族山莊內。
  • 為什麼說貴州的水西土司是中國千古第一家族,你看了會服
    早在三國時期,一位叫妥阿哲(漢文稱「濟火」)的彝族首領就因幫諸葛亮徵討南中地區有功而被封為羅甸國王,統治包括今畢節、大方、黔西、織金、納雍、金沙等縣的大片土地,是為慕俄勾君長國。那個時候是蜀漢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此後,這個部落小國與歷代封建中央王朝保持聯繫,唐、宋時期被稱為「羅氏鬼國」。
  • 貴州又一景點走紅,人稱「天下第一財神廟」,門票0元值得駐足
    財神是我國古代封建統治下的一種民間財神,說起財神其既不屬於佛教神仙,也不屬於道教神仙,籠統點說就是民間文化的萌生;相傳這財神爺是玉皇大帝的玄壇元帥,集策權三界、主持正義、善斷公道,能保佑虔誠的信徒升官發財,深受人們的愛戴;最常見的供奉財神的方式就是家家戶戶貼的壁畫以及雕塑等等,當然國內也有不少地方為其建廟來保佑一方百姓平安;今天我們說到的這座財神廟卻是非常的特殊
  • 貴州擬批准9個4A級景區,織金古城憑什麼上榜
    一、地理環境: 織金地處貴州省中部偏西,縣城位於山間帶狀平地中,背面有綺陌田壩,南面有花紅田壩縣城東面的五指山景區的穿洞、峽谷,更是為山水織金增添了不少魅力地理環境優越,所以織金有「小桂林」之稱。二、歷史文化:織金古城始建於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即吳三桂鎮壓水西,將原水西土司領地改土歸流,而建平遠府城,康熙二十二年將平遠府降為州,隸屬於大定府,民國三年(1914年)改平遠州為織金縣。
  • 畢節這兩處丨驚天洞地,大美織金,榮登中國旅遊百強榜!
    今天多彩妹要帶大家走進一個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多元、風光秀美的地方,素有「寶楨故裡、洞天織金」之稱。前方到達目的地,大美織金歡迎你!                   織金縣位於貴州中部偏西、畢節試驗區南部,地處烏江上遊支流六衝河與三岔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