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通訊員 宣文 俞怡至
自5月1日12時起,東海進入全面伏季休漁期。
經過一周的市場消化,伏休前的冰鮮、活體海捕魚已基本售罄。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根據相關規定,自5月8日起至伏季休漁期結束,舟山、寧波的水產交易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臨時攤點等各類市場和飯店、大排檔等餐飲場所禁止銷售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銀鯧、鮐魚、三疣梭子蟹、龍頭魚、蝦蛄等八種海洋捕撈冰鮮或者活體水產品。
昨今兩天,舟山、寧波兩地監管部門開展伏休禁漁期首次大規模執法行動,對多家水產農貿市場展開了執法大檢查。
舟山:有的在出售活體蝦姑
有的賣活梭子蟹,無法出具進貨憑證
「這個三疣梭子蟹是野生的還是養殖的?有沒有水產進貨憑證?」……5月9日上午,舟山普陀區市場監管、漁政、公安等多個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轄區內多家農貿市場進行檢查。
當天上午,執法人員首先來到了沈家門城區的東河市場,發現有一家水產攤位正在出售活體梭子蟹,且經營者無法出具養殖水產進貨憑證。執法人員立即予以警告,要求拿到有效憑證後再銷售。據了解,休漁期以來,東河市場原來的40餘家海鮮攤位已縮減了一半。
隨後,執法人員又來到東港市場、昌正市場、陽光365農貿市場等地,大多數水產攤位上已看不到新鮮水產品。對於零星幾條新鮮漁獲物,執法人員要求經營戶馬上下架,並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和警告。
普陀區市場監管分局稽查大隊副大隊長許翔介紹,當天共對轄區120餘家海鮮經營攤位進行檢查,總體情況都不錯。「有個別經營戶仍然在銷售禁漁期之前購進的活體蝦姑,聯合檢查組也已當場責令其改正,要求在今天之內把所有蝦蛄進行處理。」
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還將《海洋資源保護承諾書》《海洋資源保護責任書》交到各市場相關負責人手中,要求負責人將這兩份承諾書、責任書與市場水產經營戶進行逐個籤訂,承諾在休漁期內不買賣、不收購違禁漁獲物,並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海洋幼魚資源保護工作。
事實上,昨天上午,舟山新城區市場、漁政等部門執法人員,帶著伏季休漁的宣傳資料分別在老、綠島等新城7家菜場進行檢查,總體情況良好。
在老菜場,水產品區域攤位上擺著小黃魚、方頭魚、海鰻、馬鮫魚、紅蝦、貽貝、小魷魚等。經執法人員檢查,這些非冰凍狀態的漁獲物,都是已經冰化的冷凍產品。
寧波:執法部門凌晨突擊行動
查處2起非法銷售違禁漁獲物案
為更好維護伏季休漁期市場秩序,近日,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一打三整治」有關工作的通知》,部署自5月8日起,對全市水產交易市場、農貿市場、超市、飯店排檔等重點涉漁經營場所,開展錯時檢查、突擊檢查、「回頭」檢查,嚴厲打擊違法銷售漁獲物行為。
5月8日凌晨,寧波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對重點區域農貿市場、餐飲單位開展了一次集中突擊檢查。期間,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550人次,檢查市場、超市、餐飲單位等經營主體3270家次,聯合漁業主管部門查處2起非法銷售違禁漁獲物案,查獲違禁漁獲物77公斤,對無法出具進貨查驗憑證的經營戶,當場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61份。
當天上午,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張斌橋菜場、華嚴菜市場、聯豐菜市場、高塘菜市場及中心城區部分餐飲單位進行檢查。執法人員發現,上述市場每天有專人負責海水產的進貨查驗及記錄,5月1日前捕撈的漁獲物仍在出售,均能提供上遊的供貨證明。檢查也發現存在蝦蛄等個別海水產不能當場提供相應進貨憑證的情況。
寧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將按「一次警告、兩次處罰」原則,對未按規定記錄保存水產品進貨憑證的經營者和未按規定查驗留存水產品進貨憑證的市場開辦者,依法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給予相應處罰。對市場經營戶虛假宣傳、虛假票據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查處。檢查中發現疑似違禁漁獲物的,按照相關規定交農業農村部門鑑定處置。「對禁漁期間被曝光或被暗訪檢查到有非法漁獲物銷售的農貿市場,將實行星級文明市場創建等評先評優『一票否決』制。」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