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湛江位於粵西偏遠地區,離珠三角很遠。但由於廣州是省府,湛江人因為工作或生意關係又要經常去。現在通了動車,三個半小時就能到廣州南站。之前走廣湛高速,坐大巴五六個小時也不算太久。可你們知道,50年代,從湛江到廣州要花多少時間嗎?
我請教了湛江民間歷史學者駱國和老師,答案是:水路加陸路整整四天,而且整個過程顛簸勞累,苦不堪言。
1956年6月,湛江平樂碼頭建成以前,湛江到廣州行程非常複雜,要去廣州比現在出國還難得多。
先是在霞山坐船過海到麻斜(舊稱東營)上車,到陽江後要住宿一晚。那時,狹窄的公路是沙泥結構,路面千瘡百孔,破爛不堪。汽車又殘舊,行駛在這破路上,很多人又暈又吐。
就這樣,湛江到陽江的230公裡要走兩天,陽江到開平長沙埠後,再轉搭船到廣州。前後要四天多,遇上雨天,走走停停,時間更長。
後來情況好了一點,到了1979年湛江石門大橋通車前,湛江到廣州的整個行程縮短到20-30小時。當時湛江前往廣州,要經過平樂、九江、龍江、瀾石四個渡口,渡口上車落車經常阻塞,行車無法確定所需時間。
當時有兩種班次。一種是陸路直達:早上4點上車,深夜0點到廣州 ,坐20個小時的車。另一種是水陸聯運:早上5點上車,傍晚到達江門轉乘船,在船上睡上一晚,次日早到廣州,行程近30個小時。
改革開放後,廣湛公路所有渡口都建起了大橋,沿途公路陸續改造改建,大大縮短了行車時間。那時出現了一種夜班車,傍晚湛江上車,次日到廣州即可辦事,傍晚再乘車回湛江,深受生意人歡迎。後來又出現了豪華直達大巴,湛江到廣州耗時不到10小時。
再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高速公路的開通,湛江到廣州的路程縮短到五六個小時甚至四個小時,直到現在動車又開通,縮短到三個半小時,以後還會提速,估計兩三個小時就能到廣州。
湛江到廣州,從四天到三個小時,說明了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辦事的效率提高了,老百姓得到了便利,湛江的明天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