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咖啡豆賣往全國 青島烘焙漸成咖啡市場重要力量

2020-12-13 青島新聞網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王冰潔

在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的託克遜西餐廳內,一位顧客正品嘗著一杯濃香四溢的拿鐵咖啡,他一定想不到,用於製作這杯咖啡的意式拼配咖啡豆竟是來自3500多公裡之外的青島。

烘焙加工是咖啡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不過與城市中星羅棋布的各式咖啡廳相比,烘焙卻鮮為人知。其實,自2005年以來,青島便陸續出現了一批專注於咖啡豆烘焙的企業,當下,除了星巴克、太平洋等多個咖啡界大IP自己設立的烘焙工廠之外,青島烘製的咖啡豆也已是全國咖啡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精品咖啡市場佔一席之地

在位於膠州路的愛尚咖啡烘焙工坊內,記者見到了浸淫行業六年之久的崔衛,此時在他身邊轟轟作響的烘焙機內,來自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咖啡豆正在高溫下不斷翻滾。用眼睛觀察豆子成色,用鼻子嗅出豆子熟度,談話間,崔衛不間斷地根據觀察調節著烘焙溫度,「耶加雪菲對烘焙時間和溫度的要求極為苛刻,是最難烘的一款豆子,如果經驗不夠很難將其花果香氣烘出來」,由於咖啡烘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即使擁有豐富的烘焙經驗,崔衛依然不敢掉以輕心,待這鍋馥鬱香濃的咖啡豆出爐後,方才坐下來談起創業之初。

「當年青島做咖啡的人少,喝咖啡的人更少,所以烘出來的豆子一度賣不出去。近三年隨著咖啡文化的普及,不僅咖啡館數量猛增,追求精緻和品味的咖啡行家也越來越多,以前以B端業務為主的市場,如今也開始向C端發力」,據崔衛介紹,隨著近幾年線上銷售渠道的打通,公司年銷量以30%的速度增長,每年烘製出的20噸豆子,除供給青島市場外,還銷往上海、西安、成都、鄂爾多斯、齊齊哈爾等十幾個城市和地區。

青島咖啡烘焙圈裡的「老炮兒」還有今年49歲的曹慶華,作為一名咖啡深度愛好者,2006年他便成立了青島第一家提供咖啡豆烘焙服務的企業——青島邁森咖啡有限公司。曹慶華告訴記者,烘焙是整個咖啡製作流程中專業度最高的環節。要進行咖啡豆的烘焙,不僅要有穩定的生豆貨源,還要有杯測能力、專業烘焙設備、相關食品安全許可證件以及烘焙師能否制定出最理想的烘焙曲線……由於專業門檻的限制,目前在青島已具規模的咖啡烘焙企業不超十家,但因為青島的烘焙市場起步較早,雖產量無法比肩南方大型工廠,但在國內精品咖啡市場也已圈得一席之地。

市場猛增,利潤徘徊

青島市咖啡協會會長姜文博認為,青島作為國內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港口,是咖啡生豆進入國內的必經地之一,此外還毗鄰亞洲咖啡文化最濃厚的韓國,並深受其影響。區位條件成為青島發展咖啡烘焙市場最得天獨厚的優勢。據青島海關統計,2018年青島口岸共進口未焙炒、未浸除咖啡鹼的咖啡豆1.79萬噸,同比增長26.9%。

但這些咖啡烘焙商也有屬於自己的苦惱。烘焙企業處於咖啡產業鏈的中遊位置,向上承接生豆貿易,向下涉足批發零售渠道。崔衛告訴記者,在咖啡產業鏈中,越往下遊走毛利率越高,烘焙企業是一個投入和回報相對可量化的環節,雖然市場相對穩定,但利潤遠沒有零售端來得那樣可觀。以售價60元的500g咖啡熟豆為例,剔除人工、機器損耗、包裝和快遞成本外,利潤只有不到20元,而這包豆子卻可以做出50杯咖啡,在零售端可以創造出近1500元的價值。

面對此種局面,咖啡烘焙商在提升工藝技能的同時,也將傳統的生產製造業與新市場需求相結合。據記者了解,青島的幾家咖啡烘焙工坊在提供烘焙服務之餘,有像愛尚咖啡、安琳咖啡一樣專注咖啡人才培訓的,也有像啡舍咖啡一樣涉足精品咖啡店的。

一位資深咖啡烘焙師還向記者透露,人才缺口也是目前該行業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好的咖啡師既要精通咖啡技能,又要掌握運營管理」,青島酒店管理學院相關負責老師告訴記者,為了符合市場需求的學生,自2013年開始,學校為酒店旅遊專業的學生開設了咖啡製作與咖啡文化的課程,即立足於酒店管理這個大方向,又要培養學生的咖啡素養。據他介紹,在往年的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中,進入高星級酒店工作的學生平均月薪只有3000元,但如果是咖啡技能和酒店管理經驗兼具的學生,一個咖啡廳給出的待遇則在7000-8000元。據了解,目前除青島酒店管理學院外,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外貿職業學院等多家青島職業技術院校均開設了咖啡相關課程。

在市場升溫的同時,對於青島烘焙企業而言,挑戰也一直存在。隨著大品牌的強勢擴大,以及咖啡市場的日漸細分化,如何拓展新服務,形成差異化,並在不斷擴張的新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成為當下最迫切的需求。

相關焦點

  • 咖啡的歷史·咖啡豆的烘焙
    咖啡的歷史·咖啡豆的烘焙咖啡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圍繞其淵源的故事也並不多見。雖然人們早在接觸咖啡前就喝上了茶,但咖啡的傳播與發展的歷史,卻與茶有著驚人的相似。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咖啡淵源,便是在衣索比亞,一個名叫卡爾代的牧羊人發現自己的羊吃了咖啡灌木旁的紅色漿果後個個興奮不已。隨後便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朋友,一個僧侶。僧侶和卡爾代也嘗了嘗那種紅色漿果,最後都變得亢奮,毫無倦意。原來是那咖啡漿果裡的咖啡因。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未經烘焙的咖啡漿果是一種主要的水果,常與蛋白質食物搭配食用。
  • 咖啡豆烘焙 | 咖啡烘焙記錄全程詳解!
    咖啡烘焙重要的是品質如一,也就是烘焙的可重複性。  對買家而言最怕就是咖啡品質忽好忽壞,比如同一支豆子上次喝到的風味跟這次完全不同,明明衝煮手法都是一樣的但是風味卻天差地別,這個時候就是考驗烘焙師的能力了,『品質如一』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是一件難事。
  • 【星巴克咖啡課堂】咖啡豆的烘焙
    星級咖啡師常說,烘焙咖啡是一件讓人激動的事情!因為在烘焙之前,這些咖啡原豆長的就像一顆顆小小卵石。從咖啡的種植者們利用自然方法或水洗方法,對這些咖啡豆進行初步處理開始,咖啡豆的精彩生命旅程就此開始了!
  • 咖啡烘焙:咖啡豆烘焙程度區別 深度烘焙咖啡與淺度烘焙咖啡推薦
    咖啡為什麼要烘焙?咖啡原本只是櫻桃,經過處理後才變成咖啡生豆,咖啡生豆只有經過烘焙後,才能激發咖啡豆裡面的風味,不一樣的烘焙會讓咖啡豆呈現出不一樣的風味。為什麼咖啡生豆經過高溫烘焙後會呈現出風味呢?在梅納德反應中花費較長時間的咖啡會增加其黏度,較短的梅納德反應則會生更多的甜度和酸質,因為如果梅納德反應時間過長,果酸以及會轉化成甜味的酸都會被破壞。我們前街咖啡烘豆師實驗烘焙咖啡豆時,也會改變梅納德反應的時間長度和強度,並記錄這些變化會帶給最終的風味什麼樣的影響。
  • 烘焙咖啡豆時間與溫度|耶加雪菲咖啡豆烘焙要求 咖啡烘焙入豆溫度
    耶加雪菲咖啡有著迷人的果酸、明亮活潑的柑橘酸調,飽滿莓果和熱帶水果風味而受人喜愛,為了更好的表現耶加雪菲咖啡這個風味,前街咖啡一直都是用淺度烘焙來烘焙耶加雪菲咖啡豆。雖說市面上常見的耶加雪菲咖啡豆均是採用淺度烘焙的手法,但前街咖啡就想試試,更深程度的烘焙,耶加雪菲咖啡豆能呈現出怎麼樣的風味。
  • 影響咖啡風味因素中,咖啡豆品質最重要。如何分辨咖啡豆的好壞?
    一杯咖啡是否好喝,其決定因素不在於製作者的技巧。即便你是專業咖啡師,遇到品質較低的咖啡豆,也很難通過調整製作參數製作出好喝的咖啡。在眾多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中,咖啡豆的品質最為重要,其次是合適的烘焙程度。如何分辨咖啡豆的好壞呢?
  • 雲南咖啡產量佔全國99%:1公斤咖啡豆難換1杯咖啡
    原標題:一公斤咖啡豆換不來一杯咖啡  在大都市裡,幾十元一杯的咖啡稀鬆常見。但是,在我國咖啡主產區雲南省,咖啡豆的收購報價是15元一公斤左右。雲南省咖啡協會公布的數字是,2015~2016年採收季,企業從咖農手中收購的一公斤咖啡豆均價在13元~14元之間,市場貿易價維持在16元左右。
  • 做好一杯咖啡,選對咖啡豆的烘焙度已成功一半!
    但是現在售賣咖啡豆的渠道,對咖啡豆的介紹往往充斥著許多華麗的信息幹擾著消費者的選擇,「香氣濃鬱」「入口順滑」「堅果餘韻」「原產地手工採摘」等等,有的產品介紹甚至還講故事,賣出了情懷。啡言覺得這些都只是引導消費者去買單的措辭,但作為對咖啡有一定了解的精明消費者,首先要注重的應該是咖啡豆的烘焙程度。
  • 青島是中國第二大咖啡市場?世界咖啡冠軍們都來了!
    「青島是僅次於上海,國內咖啡市場氛圍很好的城市。」聽到這樣的評價,初接觸咖啡的人多少有些訝異。但事實確實如此。國慶節前,9月25~27日,青島國際會展中心,HOTELEX 2019青島國際酒店及餐飲業博覽會,一場圍繞咖啡的狂歡將落地青島。
  • 咖啡烘焙:建議烘焙咖啡和輕烘焙咖啡的烘焙程度不同
    咖啡最初只是櫻桃,經過加工,他變成了生咖啡豆,咖啡豆只有經過烘烤後才能激發其風味,不同的烘焙方式會使咖啡豆呈現出不同的風味。為什麼生咖啡豆的味道會在高溫下烘烤?事實上這是因為烘烤過程中的化學變化,讓我們解釋一下化學變化是什麼。
  • 太平洋咖啡試水「自烘焙」 搶佔細分市場
    12月24日,太平洋咖啡在北京國貿推出首家自烘焙旗艦店LUXE,產品包括精品咖啡、普通咖啡、茶飲、餐食、蛋糕等。業內專業人士分析表示,太平洋咖啡的差異化布局是想要實測不同類型的門店市場所呈現的不同反饋。
  • 臺南專業咖啡豆烘焙:提供客制化烘焙,對咖啡充滿熱情的職人堅持
    《就是品味咖啡烘焙》在文章牛肉湯後面的巷子裡,位置可以說是滿隱秘的,一般不容易看到它,最早是因為來旁邊民宿取材,才被飄出來的咖啡香吸引。Rick專注在咖啡豆烘焙中,專賣豆子、濾掛式咖啡,但沒有提供出杯服務,不過只要喜歡咖啡,他肯定可能和你聊上一下午,是一對很親切的夫妻檔唷。
  • 連星巴克都在用的雲南咖啡豆,為何不賺錢?
    然而,雖然中國咖啡消費潛力漸增,但目前市場主要被星巴克、雀巢、Costa等國際咖啡品牌主導,且有後來者瑞幸咖啡競爭。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也是全球主要咖啡生產國之一。2017年,全國咖啡產量達到14.72萬噸,居全球第12位。
  • 漿果譯文|咖啡烘焙:從咖啡豆中開發風味
    ~~~(以下為翻譯正文)~~~標題《咖啡烘焙:從咖啡豆中開發風味》作者:Colin Smith出自《COFFEE: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Bean, the Beverage,and the Industry》一書,第324頁~327
  • 聽說最初咖啡豆不烘焙直接煮?這是怎樣的烘焙史
    最初咖啡豆就是不經過烘焙的,直接煮了喝就行。咖啡豆的烘焙歷史起源於15世紀,還記得本凌第二期講的嗎,咖啡豆公元6-9世紀已經作為飲品出現並傳播開來了。難以想像,好幾個世紀都是吃的生豆~凌凌沒喝過,不便隨意評價,也許。。。煮出來別有風味也未可知。
  • 連星巴克都在用的雲南咖啡豆,為何農戶不賺錢?
    當前,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正在迅速增長。數據顯示,我國咖啡豆消費量從2006年的2.59萬噸,上升到2017年13.45萬噸,年均增長率達20.75%,為全球平均增長率的10多倍。  然而,雖然中國咖啡消費潛力漸增,但目前市場主要被星巴克、雀巢、Costa等國際咖啡品牌主導,且有後來者瑞幸咖啡競爭。
  • 什麼是優質咖啡 世界六大著名咖啡豆 瓜地馬拉咖啡豆 盧安達咖啡
    前街咖啡選擇安地卡花神這支咖啡豆原因是:特殊的煙燻味和濃厚的果香。耶加雪菲咖啡成了衣索比亞精品咖啡的代名詞。同時,由於乾燥時已經沒有果肉和膠質附著在羊皮紙外,因此少了日曬豆那種特有的果香,風味偏向於乾淨明亮,酸度也比較明顯,再置於高架床乾燥,經由人工挑選後,經衣索比亞咖啡可可亞管理機構品質檢查合格後,透過競標的方式交易輸出,咖啡風味中具有純淨、清爽的特質。進行加工,然後出售給生豆商。
  • 哥斯大黎加咖啡烘焙技巧 葡萄乾蜜處理咖啡豆什麼是SHB咖啡豆
    哥斯大黎加的咖啡豆在很多咖啡愛好者的記憶中,除了蜜處理方式讓人影響深刻,還有哥斯大黎加咖啡豆的硬度也讓人記憶深刻。前街又被很新入門的手衝愛好者問到「你們手磨哥斯大黎加豆子的時候也要很使勁嗎?」是的,哥斯大黎加的豆子的確比起其他產區的豆子難研磨,那是為什麼?
  • 什麼是咖啡豆?咖啡櫻桃的解剖
    了解咖啡廠我們烘焙,研磨和釀造咖啡的咖啡豆就是水果的種子。咖啡廠生產咖啡櫻桃,而咖啡豆是其中的種子。咖啡樹自然可以長到30英尺/ 9 m以上。但是生產者修剪和殘缺植物以節省植物的能量並幫助收穫。較小的樹木在有限的空間內具有更好的產量和品質。
  • 認識了咖啡豆 才喝得懂這杯咖啡
    一杯豆漿和一杯咖啡的味道,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豆和咖啡豆的品質,以及加工製作的方法。大豆我們比較好理解,一種農作物而已,那麼咖啡豆呢?對於我們來說,可能就有點神秘了。咖啡豆也是一種農作物,雖然咖啡生豆到一杯咖啡,經過了採摘、乾濕處理、運輸、烘焙、研磨、萃取等一系列過程,但是咖啡豆的品質,還是深深影響著這杯咖啡的味道。那麼咖啡豆的品質,又由什麼決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