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匠心傳承!27年日夜堅守!九華山路這家餅店有小時候的味道~

2021-02-16 萬家美食圈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合肥的肉夾餅起來了

一夜之間被手抓餅、雜糧餅代替

想找到一家正宗的小店

 真的很難!

裡脊肉是心頭的一顆硃砂痣

是其它食材所不能代替的

某日偶遇九華山路,一家排滿長隊的【周記肉夾餅】引起了圈兒的注意!

劃重點:美食界定律,以姓氏命名的店,一般不會出錯!



1991年開店,至今已有27年,這家老店比圈兒的年紀還要大!

開店至今,一直在九華山路上,由最初撐傘搭起的簡便小攤到現在的兩間鋪子,27年,房租從最初的150塊變成現在的5000塊,味道從未改變!

附近沒有人不知道周記,高峰期時來買餅的吃貨們自覺的排起長隊!

切餅、刷醬、夾餅、打包一系列的動作在老闆手中一分鐘搞定!

生意這麼好,也曾想過開分店,擔心口感會受到影響,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27年,自然有很多老客,老闆回憶說:「有個小姑娘,去英國留學,回來的時候從機場直奔店裡,買了五個餅走了。」

最初吃餅的人,從小孩子升級為孩子的爸媽,現在他們會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吃。一種味道能讓幾代人的記憶出現重疊。我想,這就是美食的意義~

最初店裡只有厚餅,到了兒媳婦接手這家店,開始創新、製作了薄餅。那麼厚餅和薄餅有什麼區別呢?

厚餅由發麵製成,裡面有蔥花,餅面厚實,口感鬆軟,外酥裡嫩。

薄餅是用死面做成,芝麻較多,口感酥脆。

無論是厚餅還是薄餅,都受到了食客的喜愛。

檢驗一家店的肉餅是否合格,要看處理肉片的方式。

為了省事從外面批發成品,無法保證衛生和醃製的情況,自然是不合格的肉!

而在周記,這樣的情況是絕不可能發生的!每天早上四點半,老闆便去菜市場買一批最新鮮的肉,片肉、醃製、串肉全是在6:30以前完成。

這麼辛苦的經營無非是對品質的保證,在周記,任何一種食材都值得認真對待。

店裡的裡脊肉。不含任何添加劑、色素,所有的肉都是當天現串現賣

而炸肉串和雞蛋的油,在炸了幾遍後就必須換掉。否則口感就會受到影響。

對於肉夾餅的熱愛,完全來自裡脊肉和雞蛋這一對完美cp!

在鐵板上肉片不要一分鐘便可夾出,高溫讓肉片彈嫩細滑汁水豐沛~

薄薄的肉片在油鍋裡迅速成熟,一次性做十二個肉串依然供不應求。

雞蛋在油鍋裡瞬間開花,每一顆雞蛋都有了漂亮的裙擺。

煎好的雞蛋外表酥脆,蛋黃香濃。

脆綠的生菜上還掛著水珠,很好的中和了雞蛋和裡脊的油膩!餅裡的一抹綠必不可少~

獨門秘制的辣椒醬更是店裡的招牌,將芝麻炒熟後與辣椒混在一起,是公認的香而不辣!

曾經有人花高價來買醬料,老闆也不曾心動。醬料老少皆宜,看著紅彤彤,實際上是迷人的芝麻香。

炸好的裡脊在醬料裡滾上一圈,呈現油亮的光澤。而這就是裡脊肉倍受吃貨們喜愛的原因!

軟嫩的餅皮夾著香嫩的裡脊肉、荷包蛋和兩片生菜葉。

看起來不起眼,但有了辣醬,這個餅就有了靈魂!

不管怎麼看,這塊飽滿的肉餅都是圈兒的心頭好,滿滿的一塊餅是精華的聚集~

與普通的肉夾餅不同,老闆說不管是帶回家用鍋煎還是加熱,餅都是一樣的口感,吃起來照樣軟嫩!

相對於肉夾餅來說,薄餅更加酥脆,也沒有夾餅厚實。

卷進與薄餅同樣的食材,肉片與雞蛋的香氣更加明顯。

一口咬下去,芝麻的香、肉片的鮮、雞蛋的脆都在這口餅裡得到了釋放。

交融的口感在舌尖迸發!不管哪種餅,都是老闆一家人心血的凝聚。

小小的一家店,是兩代人不懈的傳承,二十七年的堅守。讓肉夾餅的味道始終如一。也許,食客們愛的正是這一口,一塊餅,見證了時間的流逝。

【人均】8元

【營業時間】上午6:30~下午21:00

【電話】18110950983

【地址】九華山路和徽州大道交叉口向東兩百米

今日話題討論


文章底部話題留言

#你還知道哪些年代久遠的老店#

你喜歡店裡的哪一道美味

圈兒會為3位走心的你們

送上

精典泰迪奶茶券一張

▼▼▼

往期精彩回顧



老闆說了,您點一個zan,圈兒工資漲五毛!

相關焦點

  • 【合肥美食】27年日夜堅守!合肥九華山路這家餅店有小時候的味道~
    某日偶遇九華山路,一家排滿長隊的【周記肉夾餅】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劃重點:美食界定律,以姓氏命名的店,一般不會出錯!  1991年開店,至今已有27年,這家老店比小編的年紀還要大!  小攤變店鋪27年幾代人的重疊記憶  開店至今,一直在九華山路上,由最初撐傘搭起的簡便小攤到現在的兩間鋪子,27年,房租從最初的150塊變成現在的5000塊,味道從未改變!  附近沒有人不知道周記,高峰期時來買餅的吃貨們自覺的排起長隊!  切餅、刷醬、夾餅、打包一系列的動作在老闆手中一分鐘搞定!
  • 家鄉的味道-永嘉麥餅
    2020年4月14日早上,永嘉縣農業農村局劉建副局長(縣麥餅辦副主任)接受記者採訪時道:「永嘉麥餅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地方特色美食,承載著永嘉人一份濃濃的鄉愁和記憶。」(詳見採訪視頻)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兩家麥餅店,還有溫暖的故事。
  • 瑞和糕餅 | 傳承四代人的手藝,一種味道,150年的堅守
    店面雖小,物品擺放卻井然有序,店內的格局還保持著與1870年建造的一樣。藏在於此的美食,是驚豔了時光的美味。「奶奶,您每天幾點鐘開始做這些準備工作呀?」「我6點就開始做這些咯!不過年紀大咯,做不動咯」在這小小的巷子裡,今年80歲的陳奶奶一個人經營著這家小小的店鋪,風雨無阻。
  • 這家四代傳承的燒雞老店,一鍋老汤滷制,是老鄭州人最愛的味道
    鄭州有很多老店,它們陪伴了幾代人的青春成長,很多老鄭州人獨愛老店的美食,覺得那是舌尖舍不下的味道。就像這家燒雞老店,四代傳承,一鍋老汤滷煮出來的味道,讓人無法忘懷。這家燒雞老店就是硝灘眼鏡燒雞,燒雞店現在的負責人是馬麗亞,她已經是眼鏡燒雞的第四代負責人了。馬麗亞原來是學空乘的,後來因為不想家裡的燒雞店無人傳承,不想丟了老一輩人的手藝,她就回來照顧家裡的生意了。那麼這家燒雞店為啥叫眼鏡燒雞呢?
  • 系馬樁這家餅店有南昌最好吃的醬香千層餅,一開就是20年,每天賣出100多張!
    如果你對系馬樁有那麼一點點了解的話,都一定會知道這家集早點、小吃、主食為一體的阿里香餅店。2018年正在進行,時間的流逝總是不會為任何人停留,我們在發現新的時代的同時,也希望像阿里香這樣的老味道也能繼續存在!
  • 順德老店:堅守25年,難忘記憶中的均安味道
    這家有著故鄉味道的豬雜粥店,坐落於均安新華保安西路46號新華幼兒園附近,店鋪本身無名,因店主父親名喚「芳勤」,一來二去,街坊顧客便稱它為「芳勤豬雜粥店」。  芳勤豬雜粥店是均安街坊心中當之無愧的老字號美食店,從1993年經營至今,25年過去,芳勤豬雜粥店食客流轉,飄香依舊。
  • 陳埭坊腳村的百年餅店,一塊綠豆餅,傳承六代人
    蘇老先生,是這家餅鋪的第六代傳人。他把大半生都獻給了這裡,在這個幾十平米大小的祖鋪,執著地堅守著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百年老鋪,隨處可見老的回憶時間似乎對每個人都很公平,記憶裡的翩翩少年,如今已是滿頭白髮。
  • 這家12年的店周年慶了!小時候的味道,一直在這裡等你……
    店的名字叫綠辣茶,到了信義坊還得往裡再走一段才能找到。既是老店,自然開了有些年月,不過進去一看,卻並不是想像中那種陳舊的樣子,相反,明亮又清爽。等餐的期間,和老闆閒談了起來。老闆說,最近他們家在搞12周年店慶,有一些優惠折扣。
  • 「百年復茂」糕餅店的前世與今生
    2017年8月5日上午,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文獻路的古譙樓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莆仙十音八樂」正被傳承者們表演的如醉如痴。而在古譙樓沿街的一角,循尋著故鄉熟悉的樂器聲,來自菲律賓的老華僑張思成正在老伴兒及兒女的帶領下尋找到了一家叫做「復茂餅家」的糕餅店,離開莆田60多年,張老先生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復茂餅家」這口家鄉的味道。
  • 手工餅印:五代人堅守盼傳承
    「豬籠入水」「醒獅迎春」……這些圖案都由模具壓出,廣州人稱模具為「餅印」,如果沒有月餅木餅印,就沒有廣式月餅。餘兆基是廣州僅有的手工餅印製作者,他最大的希望是能夠將餅印製作技巧傳下去。「守藝」43年傳承基業在過去,一副精巧的餅印經常引起各大餅家競相採購。
  • 追尋小時候羊肉串的味道,哈爾濱的這家燒烤店,充滿了兒時的記憶
    首先還是先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家燒烤店。老味燒烤,位於安達街34號。這家店從1991年至今已經經營了快30年了。這家店自己的宣傳語是我記憶中的味道。那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東西是我們記憶中的味道。
  • 吉野家進駐河南,在鄭州紫荊山路第一家店開業啦!
    吉野家進駐河南地區的第一家門店,於2018年11月19日,在鄭州紫荊山路盛大開業。吉野家,日本百年傳承的著名牛肉飯專營店,始創於1899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吉野家的「牛角」標誌是由創始人松田榮吉設計的,外圍的繩狀由27粒米組成,整個標誌的意思是吉野家售賣「最好的牛肉飯」。
  • 堅守胡同裡的味道——探訪中國個體飯店第一店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冀澤)「還是小時候的味道。」28歲的北京姑娘卓然從小生活在翠花胡同,現在她依舊會把「瓷器(北京方言,摯友的意思)」領到胡同裡一家留存她童年味蕾記憶的飯店。初冬的晌午,三兩結伴的食客陸續步入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翠花胡同,循著菜香找到一處掛著「悅賓」招牌的小飯店。
  • 老字號、老手藝、老味道,撐起這家94年的潮汕物食老鋪!
    2016年,吉祥食品成為酒粬發粿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這不僅是對這份匠心堅守的肯定,也更好的弘揚了潮汕本土的文化如此講究所制的月餅,年輕一代也無法拒絕,這種熟悉的味道恍惚間有種回到小時候的感覺。
  • 天津這家24小時營業的羊湯館,堅守了20年,每天凌晨店裡仍坐滿人
    天津有很多家羊肉湯館的人氣都很高,味道也都不錯,而這一家24小時營業的老字號羊湯館,堅守20年,贏得了天津人的認可,每天凌晨店裡仍然坐滿了人。這家不起眼的小店,是天津人的宵夜勝地,它就是紅橋的老字號羊肉湯館永旺羊湯館。這家店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晚上比白天客人多。24小時營業,給客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管什麼時間,只要想喝羊肉湯,就可以來他家。
  • 這家火了幾十年老闆餅店,開在菜市場裡,想吃還得拍一個小時!
    這家火了幾十年老闆餅店,開在菜市場裡,想吃還得拍一個小時!對於現在人來說,生活品質變得尤為重要,畢竟時代的不同,現在的人都比較會生活,會享受。其實生活品質可以通過很多方面,比如對於自己住的地方,去的地方,還有吃的東西。
  • 福建莆田「百年復茂」糕餅店的前世與今生
    2017年8月5日上午,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文獻路的古譙樓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莆仙十音八樂」正被傳承者們表演的如醉如痴。而在古譙樓沿街的一角,循尋著故鄉熟悉的樂器聲,來自菲律賓的老華僑張思成正在老伴兒及兒女的帶領下尋找到了一家叫做「復茂餅家」的糕餅店,離開莆田60多年,張老先生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復茂餅家」這口家鄉的味道。
  • 飄香了幾百年,佛山這些傳統餅店常年人頭湧湧,連打飛的都要去買...
    但在這些餅店,仍存在許多小時候的味道   雖然現代經濟的發展,使老字號顯得有些失落   但有些味道,卻怎麼也代替不了   它仍以自己的特色獨樹一幟
  • 堅守匠人精神 傳承廣式月餅 爭創百年餅業品牌
    陳濟文對記者說:「我一生有兩個夢,第一夢就是考上大學成為天之驕子,第二的夢就是把廣式月餅:吳川大餅在海南發揚光大,成為海南人民喜歡的美食和飲食文化品牌。」1997年,陳濟文邀請吳川大餅傳承人之一陳觀尚來到三亞,自此開始了22年水晶宮吳川月餅的製作與傳承。憑著一份技藝、一套模具、一顆匠心,水晶宮月餅在海南俘獲了人心,打開了市場,逐漸走上一條品牌發展之路。
  • 這是小時候的味道!傳承20多年,這家老平壩鐵板燒你吃過嗎?
    12月22日中午,記者來到這家老平壩鐵板燒,天氣冷了,店裡食客不多,很多都是老顧客。食客王友倩是朋友帶著來過一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她住在龍裡,但一有機會就會來吃一次,還把頭像都換成了這家鐵板燒,「上周路上都凍住了,為了吃這家我『梭』都要『梭』過來。」她戲稱自己都快成了這家店的野生代言人,一有機會就安利給其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