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第一批商品房原來在這裡 當年的萬元戶提著一袋子錢來買房

2020-12-14 騰訊網

武漢高樓 記者何曉剛 攝

古往今來,在中國人的思想裡

房子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原來武漢第一批商品房的誕生

距離現在也不過35年多

臺北路上誕生武漢第一批商品房

1400米長的臺北路,南起解放大道、北至黃菱路,是武漢第一條以中國臺灣省地名命名的道路。

它是武漢排得上號的繁華街區,以臺灣風情著稱。這條街上以臺灣地名命名的店家更是鱗次櫛比,臺北商場、小臺灣酒樓、臺北新視聽、臺北單間……這裡也藏著武漢地道的美食,黑皮牛雜、賀記王鴨子、金色霧都、歡豔熱乾麵……

除此之外,這裡還誕生了武漢第一批商品房。

據1998年11月18日《長江日報》記載,改革開放以來武漢第一批商品房是「臺北西村商品住宅樓」,是1983年武漢市統建辦(武漢地產集團前身)開發建設的,當時的售價在200~600元/平方米之間,當時的銷售對象除了單位,還有第一批萬元戶。

武漢第一批商品房如今還在

細算下來,武漢市最早的商品房距今已經35年。長江日報記者來到臺北路片區打探,這裡的居民區劃分為臺北一村、臺北二村、臺北三村、臺北四村。走進小區,年輕人幾乎沒人知道臺北西村這個地方,住在這裡的老人,也搖搖頭說沒聽說過這個地方。

當年的房子還在嗎?長江日報記者帶著疑問走進了統建的檔案室。蔡家田小區、鄂城墩小區、堤角小區、新華下路小區………裡面幾排活動的檔案櫃,至今存著當年的武漢每一個老小區的建築檔案。工作人員從中抽出了鄂城墩西區的施工圖紙,打開了一段塵封的回憶。

當年鄂城墩小區的規劃圖

1983年正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剛剛起步,住在筒子樓裡的人們,那會兒對市場經濟的概念還比較陌生。

69歲的原統建辦副主任劉雲說,1983年以前,統建辦的職責還是統籌計劃和建設市屬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住宅,全武漢的房子都是統建統分。鄂城墩西區是武漢試水的第一批商品房項目,銷售的項目被命名為鄂城墩西區住宅小區。

35年前每平方米房價200元至300元

如今的範圍圖

當時臺北路從西往東建,每一棟都有一個編號。因為建了許多年,當時也沒有小區牌子,所以大多數人只記得自己房子是哪一棟哪一單元,臺北西村很少人知道了。

劉雲當時是經營處處長,親歷了第一批商品房的銷售。他回憶,統建辦當時對外售價為200~300元/平方米,幾年後以600元/平方米的價格售空。買房的有單位,也有個人。

臺北二村俯視圖

那個年代賣房子不流行打廣告,都是親朋好友口口相傳,武漢三鎮的人聽到消息,就來到這裡買房子。1983年,來買房置業的大多是改革開放最先富起來的一批人。

買房的人提著一袋子錢來買房

劉雲回憶,一棟樓蓋了一半的時候,統建辦就拿出來對外出售。買房的人選定房子後,要先籤一個合同,雙方約定付款和交房時間。買房人籤合同時會交第一筆錢,房子交付給最後一筆尾款。

劉雲至今記得當年的情景,那時候沒有銀行卡,買房的人都是提著一塑膠袋錢,都是10元錢面額,數個房款要花很長時間。

劉婆婆在臺北二村的住房

記者再次來到當年的臺北西村,這裡屬於桃源社區的轄區,一部分老房子已經納入拆遷範圍。家住臺北二村6棟的劉婆婆在這裡住了30多年,這是當年老伴單位武漢建築設計院分的房子,一室一廳一廚一衛,50多平方米。主臥帶陽臺,南向朝陽,除了6樓爬上來費勁外,劉婆婆覺得這裡住得很舒適,出門過早買菜購物都很方便。

劉婆婆說現在鄰居大多是一個單位的老鄰居,不認識當年買房的萬元戶。

35年過去了,當年的萬元戶也許換了更好的房子,開啟了另一段新生活。

見習記者吳嘉豪 攝

作者:長江日報記者周炬 通訊員田立平 翟瑩 尤治武 蔡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蘇州一樓盤被曝買房要交15萬元信息服務費!這15萬究竟是什麼錢...
    近日,蘇州的一位買房人向我們反映, 他去年購買了蘇州高新區中鐵諾德譽園的一套商品房,但除了房價之外, 他還額外支付了15萬元的信息服務費,他質疑開發商多收費。 對此,開發商方面不回應。當地物價、住建部門正對此事進行調查。
  • 蘇州一樓盤被爆料 買房要交15萬元信息服務費
    銷售人員:這我就不知道了,你如果有時間你就天天在這裡等,他肯定會來的。記者:能把他聯繫方式給我嗎?銷售人員:這個不行!根據馬先生介紹,97萬餘元購房款是有正規合同、發票等手續的,但15萬元信息服務費是由一家名為「蘇州品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收取,並且只有收據。8月16號,記者電話聯繫上這家公司想核實此事,但也沒有得到回覆。
  • 你……在武漢買房了嗎?
    第一批90後已經脫髮了!第一批90後開始養生了!這都不算什麼,還有一個更恐怖的事實,第一批90後都買了房了!,也不用我還貸,將來交房了父母會搬進去住,我出嫁後就不住這裡了。我覺得買房還是要量力而行吧,其實能完全靠自己能力在武漢中心城區獨立供一套房的90後,相對而言不算多,尤其是像我這樣的95後,就更少。
  • 上海居民崇明島買房專放骨灰盒 商品房變「私家墓園」
    清明假日期間,《新民晚報》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如今一些市民買房不為自己或家人住,而是擺放骨灰盒——上海崇明、江蘇啟東等個別地方的商品房搖身一變,竟變成了「私人墓園」。 清明假期,崇明縣城橋鎮一名房產中介人員向記者提起:近幾年,不少上海市區居民在崇明原農場地區紛紛購置商品房。
  • 最低總價58萬元出頭,濱湖區又一批「9字頭」轉性商品房入市
    濱湖區又一批安置房上市這一消息引起眾多意向購房者的關注加上此次的65套安置房轉性商品房至此濱湖區已公布10批次的房源>總量超1800套實惠:省了一套房子的裝修錢濱湖區是改善型需求較集中的區域房價也走在無錫各板塊前列濱湖區的安置房與商品房享有同等的自然稟賦、地段
  • 西雙版納買房準備多少錢合適?六大預算必須要考慮
    西雙版納房天下1月30日快訊:很多打算買房的人都會困惑,到底該準備多少錢?手頭的錢夠不夠?還需要借多少?其實,買房不能只盯著房價,物業、稅費及其他相關項產生的支出也是不能漏掉的。以下這六點可以做為買房預算的重點考慮範圍。
  • 1999年的10萬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1999年的10萬元相當於他們創業資金的五分之一左右,並不算少了,如果當年拿這10萬投資馬雲或者馬化騰,成為合伙人,現在可能已經是億萬富翁了。因為1998年底小編的父親在鎮上靠著跑三輪車拉人賺的錢,建了一套兩層的房子,記得總共花了不到11萬元,而我們家裡當時的條件並不富裕,只能算是普通家庭,所以1999年有10萬存款的家庭已經非常多了,但卻沒有80年代的萬元戶值錢。那麼1999年的10萬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具體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並沒有一個絕對值,很多人都喜歡用物價來進行對比。
  • 還記得當年的妙果寺嗎?一批服裝攤主從這裡走出
    大門一打開,拎著大包小包的客商蜂擁而入。  「當時人們買衣服不認牌子只看款式。受歡迎的款式很快就被搶光,遲到的客商只能看著樣本預定。記得當時有個攤位的羊毛衫很受歡迎,進價30元,賣出80元,老闆賺了不少錢;還有個攤主,幾乎每天能賣出千件汗衫,每件賺五六元,一天下來獲利五六千元,在當時這是件了不得的事。」餘主任笑笑,那時他也租了攤位賣襯衫,每件賺1元,一年賺了4萬多元!
  • 10萬元買房款變成了「服務費」 售樓員稱「避稅」
    10萬元買房款變成了「服務費」近日,揚子晚報新聞熱線96096接到多位市民的投訴,稱自己在位於南京棲霞區馬群環陵路99號的樓盤「中垠紫金觀邸」項目,竟然遭遇了「買房陷阱」,說好交「定金」10萬元,最後變成了「服務費」,而且這筆錢既沒有體現在購房合同裡
  • ...給開發商的政策 遲早會轉嫁到買房人身上!南京會成為下一個常熟...
    對於買房人來說,也許更關心的是這一波的房價還能漲多久?今日(8月20日),《遙哥侃房》線下論壇第三期在仙林湖金地湖城藝境售樓處開辦,誠邀南京語鋒最為犀利的吳翔華教授與各位哥粉們現場探討當下市場。 按照家庭平均收入(3.6萬元X 2.77人=10萬元)80%的6倍的家庭收入(48萬元以內,人均25平米,戶型69平米左右)在南京各家房產網站上搜索,市場上可以提供給他們可以支付的住宅(非住宅和小產權房除外
  • 買房一定睜大眼睛,「商品房」和「商住房」可不是一回事
    我們很多朋友買房的時候會把「商品房」和「商住房」混為一談,很多人還會認為商住房是商品房的一種,兩者都是差不多的。但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商品房和商住房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各個方面相差很大,商品房的很多福利待遇都是商住房不存在的,所以小夥伴們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分好自己到底想買什麼房。
  • 上海有市民買商品房存骨灰 稱公墓太貴買不起
    在上海崇明、江蘇啟東等地部分居民的選擇絕對稱得上「任性」……  現象|神秘買房者清明前後出現  清明假日期間,崇明縣城橋鎮一名房產中介人員向記者提起:近幾年來,不少上海市區居民在崇明原農場地區紛紛購置了商品房。
  • 大學生瘋搶「6折房」,網友:用創業的錢買房,真的好嗎?
    並且從《意見》中,我們可以看出淡化了共有產權房的概念,但是前提是你家裡沒有買過商品房,曾經買過賣過也不行,而你買了人才保障房,則只能在系統內封閉流轉,或者政府回購。無獨有偶,5月9日武漢首批「大學生八折房」發售,1585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通過搖號最終353人籤約購買「大學生八折房」,據悉,武漢還將建設超過1000萬平方米的大學畢業生保障房項目,預計2019年起陸續上市銷售,從而滿足留漢大學畢業生居住和創業就業的需要。
  • 武漢人跑山裡買房避暑 羅田薄刀鋒成熱選(圖)
    圖為:薄刀峰一處樓盤依山傍水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陳珂 實習生劉琪  周三,在鄂東一個景區的售樓部,一個上午,就來了4對客戶看房,全是武漢口音。  這裡,是距離武漢200公裡的羅田縣薄刀峰,房地產開發這兩年才起步。  記者發現,不僅是羅田,在神農架木魚鎮、利川謀道鎮、鹹寧九宮山,都有大量武漢人出手買房。
  • 武漢一老闆千萬嫁妝嫁女兒!網友:倍感壓力!結婚到底要花多少錢?
    前兩天,有網友在微博投稿: 微信群裡在討論武漢漢正街一老闆近日嫁女兒,準備了388萬現金嫁妝外加一套600多萬的房子,讓他倍感壓力。想問問大家,武漢的嫁妝和彩禮一般是多少?
  • 為啥名下有房,再次買房還算「首套房」?原來是滿足這個條件……
    不過他原來就有一套住房,只是想要給孩子的未來留一點基礎。畢竟做家長的,都知道生活不容易,誰有希望孩子走自己當年艱苦奮鬥的老路呢?不過很奇怪的是,為啥表哥名下有房,再次買房還算「首套房」?原來滿足了「這條件」。當初國家為了打擊不健康的炒房行為,出臺了一系列的限購政策,其中包括第二套房購房資格的收緊和付款約束。
  • 運4個紙箱能賺5萬元!陳老闆賺了很多錢卻不敢買房子,原因竟是……
    但是,這筆錢卻是相當燙手,不僅讓他和妻子離婚,背井離鄉,更讓7年後已成為工地老闆的他有錢不敢買房,出門一直使用現金結帳1月19日,武漢鐵路公安處通報:7年前,武漢鐵路警方摧毀一起特大跨省販賣毒品團夥,該案15名涉案犯罪嫌疑人中14人被抓獲並宣判,近日,該案最後一名涉案人員潛逃多年後落網,原來這名潛逃6年的涉案人員正是「陳老闆」。
  • 省內旅遊小鎮頻現武漢買房客 避暑房產多為投資養老
    圖為:薄刀峰一處樓盤依山傍水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陳珂 實習生劉琪  周三,在鄂東一個景區的售樓部,一個上午,就來了4對客戶看房,全是武漢口音。  這裡,是距離武漢200公裡的羅田縣薄刀峰,房地產開發這兩年才起步。  記者發現,不僅是羅田,在神農架木魚鎮、利川謀道鎮、鹹寧九宮山,都有大量武漢人出手買房。  武漢人跑山裡買房避暑  羅田薄刀峰,平均海拔1000米,全年均溫19.2℃,炎炎夏日,室外只有28℃左右,堪稱避暑勝地。去年,這裡開始開發地產。
  • 第一次買房 關於買房你需要知道的全都在這裡了
    買房能出多少錢做首付,每個月月供多少是家庭能接受的額度。這是一道坎,力所能及就好,非要玩命往上蹦的話,結果很難預料。3、確定自己的買房需求買房是為了什麼,投資還是自住,剛需還是改善,買房看重什麼,地段?交通?學位?買房新房還是二手房,等等問題在買房前需要考慮清楚,可以給自己製作一個表格,把需求點全部列出來。
  • 上海市民去崇明買商品房存骨灰
    圖片為商品房專門擺放骨灰原標題:買房專門擺放骨灰盒 商品房變「私家墓園」房價高最近常被談及,但或許你想不到,有些人因為墓穴價格高而打起房子的主意清明假日期間,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如今一些市民買房不為自己或家人住,而是擺放骨灰盒——上海崇明、江蘇啟東等個別地方的商品房搖身一變,竟變成了「私人墓園」。只在清明前後現身清明假期,崇明縣城橋鎮一名房產中介人員向記者提起:近幾年,不少上海市區居民在崇明原農場地區紛紛購置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