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用30首《憶江南》,把蘇州寫活了

2020-12-11 蘇茶網

蘇州物埠民豐,多出文人名士,在歷史上留下了無數詩詞佳句。撇開知名度不談,要說最了解,寫得最系統、最深入的蘇州詩詞,還數清朝一個不甚出名的詩人:沈朝初,他寫的《憶江南》系列。

沈朝初,土生土長蘇州人,曾官至翰林院編修,相當於天子秘書,學問沒話說。他對家鄉的風土人情極為依戀,留下了《憶江南》詞30餘首,全部都寫得是蘇州風物,有園林,有美食,也有吳地風俗

雖然在詩詞史上不算出名,但這每一首詞,蘇州人讀來都備有親切感,蘇州人對於時節,美食,精緻生活的講究一如百年前

寫園林

蘇州好,城裡半園亭。幾片太湖堆崒嵂,一篙新漲接沙汀,山水自清靈。

明清時代,蘇州園林達到了全盛期,蘇州城裡大小名園有幾百座之多,所以說「城裡半園亭」。蘇州園林中多以太湖石累疊成山,曲水環繞,有山有水,「山水自清靈」,精煉概括了蘇州園林的特點。

寫茶館

蘇州好,茶社最青幽。陽羨時壺烹綠雪,松江眉餅炙雞油,花草滿街頭。

蘇州舊時茶館眾多,臨河而築,清幽雅致。陽羨時壺指宜興茶壺,綠雪即綠茶,蘇州特產洞庭碧螺春。後兩句寫茶社裡還配特色飲食:松江眉餅。臨窗品茗,美食相伴,舉目所見,街頭花市奼紫嫣紅,好一派清雅閒適的吳地生活。

寫新年

蘇州好,到處慶新年。北寺笙歌聲似沸,玄都士女擁如煙。衣服盡鮮妍。

這裡提到的「玄都」指玄妙觀,如今的蘇州古城中心觀前街就是因玄妙觀而得名。看出來清朝時,這裡就是蘇州人新年的遊樂之地。衣服鮮妍的仕女,歌聲、擁擠的人群,可見當時熱鬧的場面。

寫軋神仙

蘇州好,生日慶純陽。玉洞神仙天上度,青樓脂粉廟中香。花市繞迴廊。

農曆四月十四,傳說八仙之一呂純陽的生日,蘇州有軋神仙的習俗。

「軋」就是人多擁擠的意思,傳說到那一天呂純陽要化身乞丐、小販,混在人群之中濟世度人,每個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軋到他身邊,就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老百姓這樣你擠我擠的,叫作「軋神仙」。

這一天非常熱鬧,蘇州的花農會沿途擔賣花草,叫做「神仙花」,所以說「花市繞迴廊」。

寫賞荷

蘇州好,廿四賞荷花。黃石橋亭畫益鳥,水精冰窖劈西瓜,痛飲對流霞。

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觀蓮節,蘇州人有觀荷納涼的習俗。沈朝初回憶這一天的行程:黃石橋作畫,小舟蕩荷花,還有西瓜、美酒相伴,真真瀟灑肆意,比現在節假日私家車一條龍排到西山有牌面得多。

寫石湖

蘇州好,串月有長橋。橋面重重湖面闊,月亮片片桂輪高,此夜愛吹簫。

蘇州中秋有石湖串月的習俗。石湖在蘇州城西南,楞伽山下,水通太湖,諸峰映帶。八月十八這一天,蘇州人紛紛至石湖,看行春橋十八橋洞月成串影的勝景。畫舫載酒,鳳簫聲動,玉壺光轉,歡遊競夕,比現代人會玩多了!

寫船宴

蘇州好,載酒卷艄船。几上博山香篆細,筵前冰碗五侯鮮,穩坐到山前。

蘇州船菜、船點以精美著稱,看看這船筵有多奢華:用的是博山爐點香,筵席上居然還有冰碗,要知道那時候冰可是奢侈物,這船筵按現在說,就是赤裸裸的炫富!

寫時鮮

蘇州好,夏日食冰鮮,石首帶黃荷葉裹,鰣魚似雪柳條穿,到處接鮮船。

這裡提到了蘇州的兩大河鮮:黃魚、鰣魚。石首魚就是黃魚,吳地五月裡的時令菜餚,或煎或做湯,非常美味。

鰣魚,長江三鮮之一,最為嬌嫩肥腴,在現代快被吃絕種了,但在當時可不稀奇,都用「柳條穿」,而且「到處接鮮船」,吃貨表示實名羨慕了。

寫蠶豆

蘇州好,豆莢趁新蠶,花底摘來和筍嫩,僧房煮後伴茶鮮,團坐牡丹前。

蠶豆是蘇州人必吃的立夏三鮮之一。「六月立夏偷豆吃,一偷偷了十八節」。

將蠶豆的豆莢剝去,嫩綠的蠶豆圓潤可愛,再把剛剛挖起來的筍,切成薄片一起煸炒,稍微加點兒綿白糖,便是蘇州人的最愛,一口就能忘卻肉味。

寫雞頭米

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愛乳盈甌,細剝小庭幽。

蘇州人尤其愛雞頭米,有「南蕩雞頭北蕩菱」的說法,東南葑門外之「黃天蕩」產的雞頭米最好。

「瑩潤每疑珠十斛「說新剝出來的雞頭米顆顆如珍珠般瑩白如玉。雞頭米非常嫩而且殼非常硬,要剝出來不容易。所以蘇州的姑娘們靜靜地坐在庭前,慢慢地把雞頭仔細剝開,柔嫩的手指與細白的雞頭米映在一起,一副唯美的江南水鄉圖。

這是其中節選的十首。除了這些,沈朝初還有寫:

酒肆

蘇州好,酒肆半朱樓。遲日芳樽開檻畔,明月燈火照街頭。雅坐列珍羞。

枇杷

蘇州好,沙上枇杷黃。籠罩青絲堆蜜蠟,皮含紫核結丁香,甘液勝瓊漿。

楊梅

蘇州好,光福紫楊梅。色比火珠還徑寸,味同甘露降瑤臺,小嚼沁桃腮。

……

每一首都蘊含著濃濃的吳地韻味,可以說把蘇州寫活了。

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裡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白居易在《憶江南》中最憶是杭州,其次才是蘇州
    白居易的《憶江南》寫於別過蘇州12年,此時的白居易已接近於人生的暮年。人到暮年鄉愁更甚,江南既不是白居易的出生地,也不是兒時的成長地。這個時候出現了「能不憶江南」、「何日更重遊」、「早晚復相逢」的感慨,看來白居易對江南是真愛啊。
  • 這首《憶江南》是一幅洋溢著活潑潑的生命朝氣的江南春景圖
    但白居易的《憶江南》屬即事名篇,二者完全一致,憶江南水鄉美景,抒留戀、熱愛之情。元和年間,詩人因直言敢諫而得罪權貴,曾被貶江州。長慶初為遠禍全身,求放外任。他很幸運,長慶二年(822)七月,除杭州刺史。杭州與蘇州同為江南秀麗之地,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美譽。詩人在杭州任上也相對有閒暇放鬆身心。
  • 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成了蘇州和杭州最好的代言詩
    在唐朝弘仁十三年,也就是822年,白居易任命為杭州刺史,他在這裡度過了美好而不平凡的3年,825年又任蘇州刺史。幾年的江南時光,使得白居易感受這裡的人傑地靈,以至於在白居易回到洛陽10年後,依舊忘不了江南的美好。在一個初夏時節,白居易又想起了曾經在蘇州和杭州為官的歲月,於是寫下了《憶江南三首》。
  • 39.憶江南-唐.白居易:最美蘇杭,莫不如是
    賞析解讀 詩詞文解析 (這裡只解析第一首)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 寫江南的詩詞那麼多,為何最為人所熟知的,非白居易《憶江南》莫屬?
    評彈,起源與流行皆因蘇州,進而影響江南,自然要從蘇州說起。來自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送人遊吳》,「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詩人借送行描繪水鄉風貌,寫盡姑蘇繁華。遊完蘇州,便到揚州。「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詩《寄揚州韓綽判官》說的是江北揚州,為何又入選「江南」?
  • 白居易《憶江南》:人人難以割捨的江南情結
    謝秋娘是唐朝李德裕的寵姬,美麗且能歌善舞,二人感情深厚,共同在江南生活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後謝秋娘亡故,李德裕作詞悼念,遂命名此詞牌為《謝秋娘》,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憶江南》等。白居易選擇這個詞牌,表達其對江南的深厚的眷戀。
  • 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詞,盡顯江南之美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青年時代曾漫遊江南,後又先後擔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對江南風光十分了解,江南也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十餘年後,當他回到洛陽時,時常感懷於江南的好,寫下了三首《憶江南》,抒發對江南的懷念之情。
  • 讀白居易的《憶江南》,那醉人的景色,讓人心馳神往
    古詩詞中的江南,最是柔美,最是溫和,仿佛永遠都是那麼的輕聲細語,軟綿至極,醉裡吳音相媚好,那便是我們記憶裡的江南。而在擔任過杭州和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腦海中,江南,也是如此這般的讓其神往。影視劇中的白居易白居易的《憶江南》三首,可是他離開了蘇杭地區十二年後,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寫下的一組詩啊。
  • 品讀||白居易《憶江南》三首
    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憶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題下自注說:「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
  • 白居易的這組《憶江南》,為什麼說體現了他高超的藝術寫作技巧?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白居易寫「江南」的三首詞,寥寥96字,卻堪稱寫江南的扛鼎之作!今天聊一聊他描寫江南的一組詞作《憶江南三首》!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憶江南古詩三首原文 憶江南其一其二其三
    《憶江南三首》是白居易的組詩作品,每一首都描寫了江南的美,但是每一首的美卻都不一樣。很多人都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另外兩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三首詩的原文,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憶江南三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將白居易的3首《憶江南》重新編排之後,你是否還記得原詩
    我們對其中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尤為熟悉,這也是3首詩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首,大概也是詩魔的這一曲《憶江南》,讓中原諸多文人騷客對於江南更加嚮往,也讓更多的人將這首詩深深印在腦海。實際上不光是這一首,3首詩一起讀的話會讓人感覺更美。
  • 白居易《憶江南》,寫盡江南景色美風物美女性之美,讓人心馳神往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第一首詞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豔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詞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第三首詞描繪蘇州之美,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的憶念與嚮往。
  • 白居易關於蘇州的詞,以回憶寫人文景觀,令人浮想聯翩,堪稱經典
    詩中大家,詞中高手,讀了不由得嚮往江南,一起走進白居易《憶江南》其三。昨天才讀完《憶江南》的第二首是回憶杭州的美景,我們仿佛覺得,江南的美麗風流已經被杭州佔盡。那第三首的蘇州還能靠什麼吸引讀者呢?但是在這首詞中,沒有直接說蘇州,而是用吳宮代指了蘇州。同時為了避免單調的重複,這第三首詞沒有描寫蘇州的自然風景,而是寫蘇州的人文景致,從那個遙遠的歷史故事開始。春秋時期,發誓復國的越王勾踐,把絕色美女西施送到吳國。吳王夫差為了寵愛西施,在蘇州修建了館娃宮。這個歷史故事為蘇州增添了讓人浮想聯翩的浪漫風情,詞人對蘇州的回憶也由此款款展開。
  • 未來講堂|白居易《憶江南》(其一)誦讀:馬黎
    能不憶江南?「憶江南」為唐代教坊曲名,至晚唐、五代成為詞牌名。當詩人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洛陽後十餘年,寫下了三首《憶江南》。此詞是「憶江南」三首中的第一首,寫對蘇杭春天美景的憶念。首句「江南好」,直接讚嘆江南的美好。
  • 《憶江南》春光無限,但作者白居易的這兩首詞更勝一籌!
    你有見過春季的江南嗎?是小橋流水,煙雨濛濛,還是春花遍地,綠草滿山?今天我們分享的古詩,取材自《三年級語文下冊》,《學習園地》中的《憶江南》,通過這首詩了解一種叫「詞牌」的題材,也通過這首詩走近江南之春。
  • 唐詩中的江南春 寫的是哪裡?
    《江南春》寫於南京,早春時節,黃鶯在江南的天幕上歡快歌唱,綠樹與紅花交相映襯。依山的城郭,臨水的村莊,酒家的酒旗在風中招展,煙雨朦朧中,南朝的樓臺若隱若現。杜牧猶如高超的畫家,暈染出這一幅春到江南的水墨畫卷。「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寫過三首《憶江南》,最富盛名的顯然是這第一首。
  • 《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注釋】 憶江南:詞牌名。能不憶江南? 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 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你只知道「風景舊曾諳」嗎?
    宋人多用雙調。」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第一次接觸這個詞牌的時候,都是坐在教室裡,搖頭晃腦地背著白居易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今天便以它開頭,康一康,老白筆下絕美的江南。憶江南其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風景舊曾諳」簡單五字,卻包含了不小信息量:其一,作者去過江南,對江南的美好有切身的體驗。其二:作者此時並不在江南,這首詞的內容是真真切切同詞牌一樣——憶江南。除此之外該句上承江南之「好」,下接江南如何之「好」,同時照應對江南之「憶」。簡單五字,功力立見。接下來作者寫江南之景,棄常見的鶯燕花草、雨膏煙膩不用。只言江——江花江水。
  • 李煜唯一傳世的2首《憶江南》,字字誅心,句句斷腸!
    李煜一生僅填過2首《憶江南》,這2首《憶江南》都是他被俘宋朝後的作品,浸透他的滿腔悲情,字字誅心句句斷腸,痛苦力透紙背!李煜的前半生享盡宮中浮華,他精書畫而通音律,尚奢侈又好聲色,宛若今日所謂之人生贏家。而後半生的他從登基時就臣服於宋,到兵敗如山倒後不得不投降於宋,親眼目睹著南唐滅國,淪落為亡國之君,他不可謂不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