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大軍過境青島 瀕危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

2021-01-16 國際在線

11月12日,珍稀瀕危鳥類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

  2017年11月12日,山東省青島市迎來候鳥集中過境期,觀鳥協會和海大部分師生一起在一天內觀測到15隻珍稀瀕危鳥類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另有上萬隻灰斑鴴和黑腹濱鷸的越冬群體,超過3千隻白腰杓鷸,上千隻黑嘴鷗,近200隻蠣鷸,近百隻紅嘴巨鷗,6隻罕見的斑背潛鴨等候鳥集中出現在過境期。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是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溼地,溼地總面積348公頃。膠州灣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是亞太候鳥遷徙線路上重要的遷徙候鳥驛站。伍洋/人民圖片

11月12日,珍稀瀕危鳥類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

  2017年11月12日,山東省青島市迎來候鳥集中過境期,觀鳥協會和海大部分師生一起在一天內觀測到15隻珍稀瀕危鳥類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另有上萬隻灰斑鴴和黑腹濱鷸的越冬群體,超過3千隻白腰杓鷸,上千隻黑嘴鷗,近200隻蠣鷸,近百隻紅嘴巨鷗,6隻罕見的斑背潛鴨等候鳥集中出現在過境期。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是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溼地,溼地總面積348公頃。膠州灣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是亞太候鳥遷徙線路上重要的遷徙候鳥驛站。伍洋/人民圖片

11月12日,罕見的斑背潛鴨現身青島膠州灣溼地。 

  2017年11月12日,山東省青島市迎來候鳥集中過境期,觀鳥協會和海大部分師生一起在一天內觀測到15隻珍稀瀕危鳥類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另有上萬隻灰斑鴴和黑腹濱鷸的越冬群體,超過3千隻白腰杓鷸,上千隻黑嘴鷗,近200隻蠣鷸,近百隻紅嘴巨鷗,6隻罕見的斑背潛鴨等候鳥集中出現在過境期。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是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溼地,溼地總面積348公頃。膠州灣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是亞太候鳥遷徙線路上重要的遷徙候鳥驛站。伍洋/人民圖片

11月12日,拍攝到6隻罕見的斑背潛鴨現身青島膠州灣溼地。

  2017年11月12日,山東省青島市迎來候鳥集中過境期,觀鳥協會和海大部分師生一起在一天內觀測到15隻珍稀瀕危鳥類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另有上萬隻灰斑鴴和黑腹濱鷸的越冬群體,超過3千隻白腰杓鷸,上千隻黑嘴鷗,近200隻蠣鷸,近百隻紅嘴巨鷗,6隻罕見的斑背潛鴨等候鳥集中出現在過境期。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是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溼地,溼地總面積348公頃。膠州灣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是亞太候鳥遷徙線路上重要的遷徙候鳥驛站。伍洋/人民圖片

11月12日,成群遷徙的鷸鴴類候鳥在膠州灣灘涂上覓食。

  2017年11月12日,山東省青島市迎來候鳥集中過境期,觀鳥協會和海大部分師生一起在一天內觀測到15隻珍稀瀕危鳥類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另有上萬隻灰斑鴴和黑腹濱鷸的越冬群體,超過3千隻白腰杓鷸,上千隻黑嘴鷗,近200隻蠣鷸,近百隻紅嘴巨鷗,6隻罕見的斑背潛鴨等候鳥集中出現在過境期。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是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溼地,溼地總面積348公頃。膠州灣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是亞太候鳥遷徙線路上重要的遷徙候鳥驛站。伍洋/人民圖片

11月12日,紅嘴巨鷗在青島市膠州灣溼地覓食。

  2017年11月12日,山東省青島市迎來候鳥集中過境期,觀鳥協會和海大部分師生一起在一天內觀測到15隻珍稀瀕危鳥類灰鶴現身膠州灣溼地,另有上萬隻灰斑鴴和黑腹濱鷸的越冬群體,超過3千隻白腰杓鷸,上千隻黑嘴鷗,近200隻蠣鷸,近百隻紅嘴巨鷗,6隻罕見的斑背潛鴨等候鳥集中出現在過境期。 

  據了解,青島膠州灣是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溼地,溼地總面積348公頃。膠州灣溼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是亞太候鳥遷徙線路上重要的遷徙候鳥驛站。伍洋/人民圖片

相關焦點

  • 數百萬候鳥過境青島 這些稀罕鳥你見過幾種
    一大波候鳥正在或已經來到青島,有的準備在青島度個假繼續南飛,有的喜歡上青島的山山水水,計劃「賴」在這裡。每年過境青島的候鳥多達數百萬,超過300個種類。你知道,有哪些稀有的鳥類?在哪能偶遇她們?    這些候鳥貴客,你見過嗎?
  • 膠州灣入海口變候鳥「餐廳」 大批越冬鳥類溼地爭食
    膠州灣入海口溼地豐富的食物吸引數百隻反嘴鷸停留覓食。(中國網圖片庫 攝影/王海濱)    中國網11月10日訊 大批反嘴鷸、野鴨、鴴類、大勺鷸等遷徙的候鳥在山東青島膠州灣入海口溼地覓食,隨著潮水逆流河谷,帶來大量的魚蝦和泥水中的甲殼類生物,為遷徙過境的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並補充體能繼續南遷或在當地越冬。
  • 北京今年監測到的過境野生候鳥數量創新高
    由於地處亞熱帶向亞寒帶的過渡區,每年春秋季,北京都會迎來大規模的過境候鳥,而監測顯示,今年的候鳥數量再創歷史新高。  據調查,全球有八大候鳥遷徙通道,經過中國境內的共3條,其中北京處於「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上,每年過境南遷或北徙的候鳥、旅鳥達300多種。
  • 白頭鶴今年首次現身合肥 安徽位於「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通道
    安徽位於全球八條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通道之上,每年秋冬季節,大量越冬水鳥過境或在安徽越冬,總數達20萬隻以上。而合肥位於江淮之間,溼地資源豐富,歷來備受眾多鳥類青睞。近日,有鳥類愛好者在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溼地保育區拍攝到正在遷徙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頭鶴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白琵鷺,這不僅是自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溼地公園建設以來首次發現白頭鶴在公園棲息,也是合肥今年第一次記錄到白頭鶴的身影。
  • 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作為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青島對於野生鳥類的吸引力再創新「紀錄」。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
  • 青島膠州灣發現世界級瀕危黑嘴端鳳頭燕鷗
    青島膠州灣發現世界級瀕危黑嘴端鳳頭燕鷗4) "← →"翻頁 8月30日,在青島膠州灣溼地發現的世界級瀕危鳥類黑嘴端鳳頭燕鷗
  • 山東青島:海洋公園成候鳥「驛站」
    2020年8月18日,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城陽入海口溼地,一隻黃嘴白鷺在潮間覓食。2020年8月18日,候鳥遷徙季,山東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城陽入海口溼地陸續出現少見的翹嘴鷸、北美金鴴等鳥類過境,包括國家二級保護物種黃嘴白鷺、黑嘴鷗等候鳥在此駐足覓食補充體能,海岸線灘涂已成為多種遷徙候鳥的「驛站」。
  • 世界級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 青島:膠州灣濱海溼地美景如畫
    近日,受大風和冷空氣影響,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紅島街道後陽社區段)進入藍海清澈、空氣通透的冬日時光。水中霞光輝映候鳥穿梭,繪就出一幅醉人的生態溼地畫卷。(觀海攝影師 王海濱 攝)近日,受大風和冷空氣影響,山東省青島市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紅島街道後陽社區段)進入藍海清澈、空氣通透的冬日時光。水中霞光輝映候鳥穿梭,繪就出一幅醉人的生態溼地畫卷。(觀海攝影師 王海濱 攝)
  • 膠州灣觀測到「神話之鳥」 蹤跡神秘珍惜度遠超大熊貓
    日前,自然資源部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和中國海洋大學科研人員陪同黃海大海洋生態系II期項目評估專家開展膠州灣溼地考察時,在大沽河口西北側灘涂溼地意外觀測到3隻「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自2016年至今,中華鳳頭燕鷗已連續5年來到膠州灣大沽河口,去年更是被一次觀測記錄到37隻,這表明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已成為中華鳳頭燕鷗的重要遷徙驛站。中華鳳頭燕鷗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目前,中華鳳頭燕鷗全球記錄不超過100隻,由於瀕臨絕種,且經常混雜在鳳頭燕鷗鳥群中,不易被觀察。
  • 青島這些地方可以賞鳥 姜山溼地又見雁海鴨潮
    萊西姜山鎮宣傳委員趙金友介紹,每年入冬後,來姜山溼地越冬的各種鳥類多達數百種,國家二級以上保護鳥類就有27種,成為青島鳥類品種最多的聚集地,吸引了周邊市民前來賞鳥。而隨著冬季觀鳥季節的來臨,青島大澤山水庫、唐島灣溼地和黃島風河河口等溼地,也成了市民賞鳥的好去處。
  • 青島市溼地保護顯成效!野生鳥類398種,佔全國鳥類種類數量的28%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璐 青島報導  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野生動植物保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關注,近年來,青島市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
  • 中華鳳頭燕鷗再現膠州灣!全球記錄不超100隻
    自2016年至今,中華鳳頭燕鷗已連續5年來到膠州灣大沽河口,去年更是被一次觀測記錄到37隻,這表明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已成為中華鳳頭燕鷗的重要遷徙驛站。本次觀測到的三隻中華鳳頭燕鷗中華鳳頭燕鷗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
  • 膠州灣現罕見候鳥黑腹濱鷸
    記者在膠州灣大橋下看到,沿岸的海冰還是挺厚的一層,想化開就得等來年了,海冰中一條木質的小漁船被封在冰中 ,顯得有些單薄……    而在膠州灣跨海大橋青島端北側的海域,記者看到一種灰色的海鳥密密麻麻地站在灘涂上覓食,數量足足有千餘只,體型相比身後的紅嘴海鷗小了不少,但是姿態優雅,也不怕人。
  • 全球記錄不超過100隻,卻頻頻光臨青島「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
    日前,自然資源部北海環境監測中心和中國海洋大學科研人員陪同黃海大海洋生態系II期項目評估專家開展膠州灣溼地考察時,在大沽河口西北側灘涂溼地意外觀測到3隻「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自2016年至今,中華鳳頭燕鷗已連續5年來到膠州灣大沽河口,去年更是被一次觀測記錄到37隻,這表明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已成為中華鳳頭燕鷗的重要遷徙驛站。 中華鳳頭燕鷗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目前,中華鳳頭燕鷗全球記錄不超過100隻,由於瀕臨絕種,且經常混雜在鳳頭燕鷗鳥群中,不易被觀察,因此又名「神話之鳥」。
  • 各種珍稀鳥類集結臥龍湖 罕見沙丘鶴青頭潛鴨現身
    三月沐風,秋冬時節南遷的候鳥,又開始了北飛之旅,臥龍湖也迎來了它的候鳥遷徙季。在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成群的白鶴時而聚集覓食,時而迎空飛舞,為這片沉寂了一個冬季的溼地,增添了勃勃生機。目前,全球15種鶴類中在中國遷徙的就有9種,而每年來臥龍湖自然保護區的則有白鶴、丹頂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蓑羽鶴等6種鶴類。近日,巡護人員在湖區內又發現了4隻沙丘鶴的身影,這引起了相關專家的注意。沙丘鶴也叫棕鶴、加拿大鶴,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華盛頓公約保護的瀕危鳥類,在國外分布於俄羅斯、加拿大等國。
  • 「愛鳥周」邀你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
    「愛鳥周」邀你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4.27 星期一 」全市禁獵 鳥類資源恢復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山海相依、植被繁茂、溼地類型多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鳥類428種,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特別是在東部沿海山區、膠州灣大沽河溼地等地,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百萬計的遷徙候鳥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
  • 青島鳥類"添丁" 新成員灰卷尾現身大公島(圖)
    灰卷尾(青島市觀鳥協會提供)  大公島保護區地理位置優越,是青島第二高島。該島因遠離陸地,人類活動幹擾少,是眾多海鳥和遷徙候鳥的主要棲息繁殖地,是我國東部候鳥遷徙必經之地。去年,被稱為「神話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青島膠州灣畔被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又叫中華鳳頭燕鷗,這種珍稀鳥類已經在青島絕跡了80年之久,全世界分布不超過100隻。黑嘴端鳳頭燕鷗是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一。  經過調查,專家組共記錄到島上及島嶼周邊海域鳥類包括喜鵲,麻雀、金翅雀、銀鷗等常見鳥類近40種,其中發現該島嶼特有繁殖鳥白額鸌約100隻、遊隼2隻。
  • 生態雲南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生態雲南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2020-11-30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膠州灣沿海灘涂溼地黑腹濱鷸大軍翔集
    最近,膠州灣沿海灘涂溼地黑腹濱鷸大軍翔集上演了一幕精彩「大片」↓↓↓您的瀏覽器暫時無法播放此視頻。您的瀏覽器暫時無法播放此視頻。△黑腹濱鷸上下快速翻飛,忽而簇擁一團躥到天上,忽而扯成一片灑落海面。